首页 / 正文

高道穆传

高恭之,字道穆,自称是辽东人。祖父高潜,献文初年,被赐爵为阳关男。天子下诏把沮渠牧腱的女儿赐给他为妻,牧腱的女儿又被封为武威公主,高潜被封为驸马都尉。

  高道穆的父亲高崇,字积善,从小聪明敏捷,以端正谨慎出名。虽然家资丰厚,而他却崇尚节俭。他的舅父曾获罪被诛杀,武威公主为他们这一家绝了后代而痛哭,便把高崇送给沮渠家继承族业,他因而改姓沮渠。景明时,他又向朝廷奏请恢复原来的高姓,袭承父亲的爵位。任洛阳令,为政清廉,颇有决断,官吏百姓都害怕他的威严。发奸摘伏,不避强权大族,县内因此一片肃然。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沧州刺史,谥号为成。

  高道穆以书法驰名于世。他博览经书史籍,结交的都是一代名流和豪迈秀雅之士。从小失去父亲,对待长兄就像对父亲一样尊重。他常对人说“:人一生专心致志,奋力做事,贵在被世人了解。所以应当使自己晚上脱去羊裘皮衣,早晨佩带珠玉,富贵而又显赫。如果世人不知道我,就应当隐蔽在江湖山林,以保持自己高洁远大的志向。”御史中尉元匡奉命选拔御史,他上奏章向元匡自荐,元匡推荐他为御史。

  他纠举弹劾,不回避那些权奸巨豪。正光时,出使相州。前刺史李世哲,是尚书李崇的儿子,干了很多违背法律的事情。他强行买下别人的家宅,扩建自家的房舍,在屋脊上都装上只有宫殿上才能安装的鸱尾,又在马桴堠上装上持着节仗的木人。高道穆弹劾他,将这些非份使用的装饰全部去掉。又上表抄没他的赃物。..朱荣讨伐蠕蠕族,高道穆负责监察他的军事。..朱荣很畏惧他。萧宝夤西征,他任行台郎中,萧宝夤把军机大事全都委托给他。

  后来,他的哥哥高谦之被灵太后处死,他心里很不安稳,便倾身于孝庄帝。孝庄帝命他为侍中,对他深加保护。孝庄帝即位,赐给他龙城侯的爵位,授予他太尉长史的职位,兼领中书舍人。元颢逼近武牢关,有人劝孝庄帝避向关西,孝庄帝征询高道穆的意见,他说关中残破荒芜,圣驾应该北渡黄河,再沿黄河东下,孝庄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当夜到达河内郡的北部,孝庄帝命他在烛光下起草诏书,以布告天下。于是,四方的官吏百姓都知道皇帝在哪里。不久,他被任命为给事黄门侍郎、安喜县公。这时,..朱荣想撤回军队,等到秋天再进攻元颢。道穆劝他说:“大王您拥有百万之众,辅助天子,号令诸侯。这是桓温、文聘的壮举啊。现在如果撤兵,让元颢重新布置防线,真可谓是养虺成蛇,后悔莫及啊。”..朱荣认为他讲的很有道理。孝庄帝返回京城,在宴会上对..朱荣说:“先前如果不采纳高黄门的建议,国家就不安定。你可替我劝他喝酒,让他喝醉。”..朱荣借机陈说高道穆任他的监军时,遇事很有决断,实在可以重用。不久,朝廷任命道穆为御史中尉,仍然兼任黄门侍郎。

  高道穆对外用法律绳量百官,对内参与朝廷机密大事的商议,凡是利国利民的事情,他必定奏报朝廷。进谏时畅所欲言,无所畏惧。选用的御史,都是当代的知名人物,如李希宗、李绘、阳休之、阳斐、封君义、邢子明等三十人。

  当时,使用的钱币比较薄,他上表说“:百姓们立业,以钱货为根本。改铸新币,拯救时弊,这是朝廷为政的急务。最近以来,私人铸造的钱币又薄又多,官府依法清理,漏网的不是一个两个。市面上铜的价格,八十一文钱可以买一斤。私人铸造的薄钱,每斤铜可铸二百多。这种情况既表明私铸铜钱可获厚利。所以,虽然国家施之以重刑,犯罪受惩处的人虽然很多,而非法铸造的人数却在不断增加。现在的铜钱纵有五铢钱的标志,却没有二铢的重量,薄得超过榆荚,一穿上绳子就破裂,放到水上,几乎不往下沉。这种弊端前后因循沿袭,越来越严重,而限制查禁却很不得力。朝廷放弃不管,私铸钱的人又有什么罪呢?过去汉文帝因嫌五分钱太小,改铸四铢钱。汉武帝时又将三铢钱改成半两。这都是以大易小,以重代轻。根据往古讨论今天,应该改铸成大钱,铸上年号,以记下它的起始。一斤铜铸成的钱只有六七十文。铜价非常便宜,每斤只值五十多文。其中铸钱时的人工、原料、锡炭、铅砂,纵然再让他私自铸造,也得不到什么利润。无利可图,他们自然就会死心,更何况还有严刑峻法呢?按我的意见,应当让钱与货卖相通,公私铸钱,一概允许。”后来,朝廷采用杨侃的建议,铸造了永安五铢钱。

  仆射..朱世隆独揽朝廷大权,到内廷拜见天子,他的衣着打扮失去君臣的礼仪,道穆便立即弹劾他。孝庄帝的姐姐寿阳公主出行,违犯了清道的规矩,拿着红色木棒的兵卒呵斥人,她的车子一直向前走。高道穆命军卒用木棒将她坐的车子打坏。公主十分恼恨,哭着告诉了孝庄帝,孝庄帝说:“高中尉是一个清廉正直的人,他所履行的是公事,我怎么可以因私恨去责怪他呢?”道穆后来见孝庄帝,孝庄帝说:“有一天我姐姐出行冒犯了你,深感惭愧。”道穆脱下帽子跪下谢罪,孝庄帝说:“我有愧于你,你怎么反过来向我谢罪?”不久,命他监修朝廷的礼仪制度。又下诏说:“皇家的图书典籍,以及各种典章的文本,大多零乱残败,可令高道穆收集汇总登记,并选饱学儒士编排顺序。”

  他又上疏说:“高祖孝文帝太和初年,让廷尉设置司直,讨论死罪判得是否恰当。事情虽然不是古代就有,也不是为了安排朝廷重臣,我认为御史们出去巡查,都根据所闻奏事,虽然不断纠举出犯罪的人,也不免会出现冤枉和滥刑。为什么呢?就是受到像尧这样圣明的帝王的惩罚,也不能不产生怨恨。地方长官们处理政务,总会有情绪上的爱憎。那些奸恶刁滑之徒,常想着报复他受到的责罚,因而,任意编造没有根据的罪状,一起诋毁攻击。御史一经受理查究,总怕案犯构不成大罪,在严刑拷打之下,假的也变成了真的。没有过失受罚,而又不能申雪的,哪里能数得完呢!我虽然愚蠢短浅,却守职不凭借外物。御史们弹劾,固然是希望肃清政治。但如果仍重蹈过去的过失,伤害好人,那么尸位其政的罪责是无法逃脱的。按我的看法,请按太和年间的旧例,仍设置司直十人,隶属廷尉,给予五品官职,选拔卓有政绩,心气公正平和者充任。御史如出京举劾,立即告知廷尉,让他们知道外出御史的人数。廷尉派司直与御史一起出发,到州郡后,他们要分开馆驿住下。御史纠举的案件要交付司直审查,司直审查完毕,再与御史一起回京。中尉负责奏闻朝廷,廷尉负责调查案件,完全按前代旧制去做。这样,可以使狱成定案后,不再会量刑过宽;作恶被惩处,也不会喊冤。如果御史和司直纠劾失实,就按他们断案错误的大小予以处罚。允许纠举的对象检举他们,也允许他们互相揭发。如果这两个使者歪曲案件真相,处理得不合情理,允许被弹劾的罪犯到门下省控诉,另外再派人复审检察。这样一来,在朝廷大门外设置的让鸣冤者敲击的石头旁,告状的人就会止息;在带刺的枣树枝的抽打之下,那些受刑者因罪证确凿,只能忍气吞声。”朝廷下诏采纳他的建议,重新设置了司直。

  ..朱荣被处死后,孝庄帝召见他,交给他一份诏书,让他向朝臣们宣读,对他说“:现在应当精心选拔御史了。”原先,..朱荣等人常想把自己的党羽安插为御史,所以,孝庄帝才下了这一道诏书。..朱世隆在大夏门北面与魏军作战时,高道穆奉命督战。他又支持李苗提出的切断桥梁的建议,于是,..朱世隆向北逃窜。朝廷加封他为卫将军、大都督,兼任尚书右仆射、南道大行台。当时,朝廷虽然对外说是要南征蛮族,而孝庄帝真正忧虑的是北部的战事不利,想以南巡作借口乘机躲避。还没有出发,..朱兆已经攻入洛阳。高道穆为了远祸保身,借口有病辞去官职。..朱世隆因为他忠于孝庄帝,也将他杀害。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七 志一百二十二·赵尔巽
  第三十五回 逆贼横行廷臣受戮 皇灵失驭嗣子承宗·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九·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九十八·佚名
  二百七十九 内务府奏御用褂面落色请将曹(兆页)等罚俸一年摺·佚名
  卷五十六·郝经
  第七十一册 天命十一年三月至六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纪昀
  卷六十四上·班固
  月鲁不花传·宋濂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九·王世贞
  卷八十四·佚名
  卷第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荆棘·周作人

    我们间壁有一个小孩,他天天只是啼哭。间壁的老头子发了恼,荆条落在他的背上。添种许多有刺的荆棘。折下一捆荆棘的枝条,小孩的衣服掉在地上,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要在果园的周围,他的背上着了荆条,他嘴里还只是啼哭,添种许多有

  • 惜香乐府卷七·赵长卿

    水龙吟(事为之词)危楼横枕清江上,两岸碧山如画。夕烟幂幂,晚灯点点,楼台新夜。明月当天,白沙流水,冷光连野。浸栏干万顷,琉璃软皱,打渔艇、相高下。何处一声羌管,是谁家、倚楼人也。多情对景,无言有恨,欲歌还罢。把酒临筵,阿谁知我

  • 李羣玉诗后集巻一·李群玉

    仙明洲口号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緑隂初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玉叶疎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义鱼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蓬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春卜鳯凰玉佩定催红粉色锦衾应惹翠芸香

  • 卷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录卷六沈佺期佺期字云乡相州内黄人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再转考功员外郎坐赃配流岭表神龙中授起居郎加修文馆直学士后歴中书舍人太子詹事新唐书云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

  • 卷之三 己亥岁至辛亥岁(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佚名

    ●大清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录卷之三◆己亥岁至辛亥岁(万历二十七年至三十九年)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觉罗勒德洪总裁官光禄大夫太子太傅礼部

  • 绎史卷一百一·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三卿分晋【魏文侯之贤 聂政刺韩傀 韩灭郑并附】史记晋岀公十七年知伯与赵韩魏共分范中行地以为邑出公怒告齐鲁欲以伐四卿四卿恐遂反攻出公岀公奔齐道死故知伯乃立昭公曽孙骄为晋君是为哀公哀公大父

  • 秦王杨俊传·李延寿

    秦王杨俊,字阿祗,开皇元年(581)立为秦王。二年,拜上柱国、河南道行台尚书令、洛州刺史。这年杨俊十二岁。又加授右武卫大将军之职,统领关东兵。三年,改任秦州总管,统辖陇西诸州郡。杨俊宽仁慈爱,崇敬佛道,请求为僧徒,未被允许

  • 卷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七十三土田志十二各处驻防地亩【设立规制 给地数目】设立规制顺治二年九月谕户兵二部曰近来土贼窃发民不聊生如直隶顺德府山东济南府德州临清州江北徐州山西潞安府平阳府蒲州八处着满洲统

  •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司马迁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熟,国有圣贤宫观周域官僚,人有言语衣服体貌端修,咸谓之乐。乐书者,犹乐记也,郑玄云以其记乐之义也。此於别录属乐记,盖十一篇合为一篇。十一篇者,有乐本,有乐论,有乐施,有乐言,有乐

  • 更法第一·商鞅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 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君曰:“代立不忘社稷,君之道也;错法务明主 长,臣之行也。今吾欲变法以治,更礼以教百姓,恐天下之议我也。 ”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

  • 三种人·佚名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为家业,如果说法的时候碰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接引他们呢?你们应想到对盲、聋、哑三种人怎么好说禅呢?假如对盲者振揵槌、竖拂尘,他又看不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九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九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品第二之余又如彼龙王  恭敬礼时庆河滨众飞鸟  环绕而行列逮希有寂义  将摧诸有者汝今得同彼  作寂之嘉庆此时菩萨。已到苦行源底知无义利。受

  • 慈力王血施缘品第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桓中止。尔时尊者阿难。于中食后。林间坐禅。而自思惟。如来兴世。甚为奇特。众生之类。皆蒙安乐。又思惟。憍陈如等五尊比丘。种何善本。依何因缘。法门初开。而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坚慧菩萨造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译  稽首菩提心  能为胜方便  得离生老死  病苦依过失  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是此论体。诸聪慧者应如次知。所谓果故因故。自性故。异名故。无差别故。

  • 卷第三十三·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三十三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杂诵跋渠法之十一七百集法藏者。佛般泥洹后。长老比丘在毗舍离沙堆僧伽蓝。尔时诸比丘从檀越乞索。作如是哀言。长寿。世尊在时得前食后食衣服供养。世尊泥洹后

  • 思无邪小记·姚灵犀

    民国情色专家姚灵犀耗时十五年,引用千馀种书籍的民初性文化大全!凡举性风俗;性知识、春宫秘戏图、宫阉祕辛,无所不谈,让您大开眼界!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傅斯年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收藏整理了傅斯年先生关于“战国子家”和《史记》的珍贵讲义资料,前者概括了诸子百家的源流和特点,后者则开创了现代《史记》研究的先河,两部分内容都是傅斯年巅峰时期的精华之作,至今仍为学

  • 瀛奎律髓·方回

    唐宋诗选集。四十九卷。元方回编选。此书专选唐宋两代五、七言律诗,故称“律髓”;自谓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照奎之义,故称“瀛奎”。共计选诗二千九百八十九首,内唐代作家一百八十馀家,宋代作家一百九十馀家。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