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康熙十六年三月戊寅,命督捕理事官麻勒吉招抚孔四贞。时伪监军道信胜将军傅宏烈遣侍郎觉罗舒恕书曰:孔王女四贞曾向宏烈言,无刻不以太皇太后为念;若降恩纶赦孙延龄罪、封四贞为郡主,则可以成事。前定藩兵、废延龄,推线国安为帅;迨国安死,又拥戴其子成仁。今复执成仁,隶于四贞;一切军事,悉四贞主之。舒恕以闻。上谕兵部:抄录侍郎舒怒等奏疏并傅宏烈移文发麻勒吉,俾招抚孔四贞;仍令大学士撰敕与麻勒吉,先令录示四贞,如果有意投诚,再行颁敕。
  己卯,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复泉州。海贼伪将军何佑等自兴化败遁,复纠贼三万余固守泉州,郑锦又遣伪总统王进功率贼三千协守。将军拉哈达等率满、汉官兵进攻,二月初九日拔其城,逆贼溃遁;我兵乘胜追剿,多所斩获。
  庚辰,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官兵复漳州。时海贼郑锦大败于兴化、泉州,遂尔丧胆,弃漳州、海澄而遁,海澄伪副将孙绍芳、漳州伪知府程梦简等相继于军前纳款。将军拉哈达等统率大兵于二月二十日抵漳州,遂复府城及海澄等十余县;闽地悉平。杰书奏至,上降谕嘉之曰:王统率官兵自衢州入仙霞关直抵福州,剿抚并用,所向克捷;击逐海贼,收复全闽;安辑百姓,克奏肤功:深为可嘉!有功人员,着议叙具奏。
  甲申,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分兵进潮州;以署副都统莽依图为镇南将军,帅师进广东。上谕议政王等曰:今闽地悉定,大将军安亲王围困长沙已久,将军穆占复帅师进剿;将军鄂鼐统兵水陆赴岳歼灭吴逆、荡平诸寇,在此一举。康亲王宜及兵威大振之时,分遣官兵同耿精忠进取潮州;其进剿留守机宜,速议以闻。又大兵分路进击,逆贼不暇窥赣;其授署副都统莽依图为镇南将军,精简士马夹攻广东,以副都统额赫讷、署副都统穆成额参赞军务,令侍郎舒恕量留甲兵同巡抚佟国祯、总兵官哲勒肯镇守赣州诸处。至江西建昌诸处,大兵俱已撤赴吉安;简亲王军士卒甚众,酌拨每佐领三人合在赣大兵,令莽依图共选每佐领六、七人,俟康亲王所议俞旨到赣,即率之前进。寻尚之信、傅宏烈密疏纳款,刘进忠、苗之秀各报投诚;遂以之信等原疏抄发杰书,令将军拉哈达及耿精忠等速进广东。未几,杰书奏:福建既平,即欲亲统大兵入粤;但省会重地,未可轻离。且自福至漳相距甚远,兵马到彼,必须休息;恐迟至炎暑,难以进师。今漳、汀见兵密迩粤境,宜选将士有马者,令将军拉哈达、都统赖塔等率之,同耿精忠先赴潮州;后当继遣官兵接应。上报可;复谕议政王等曰:康亲王大兵平闽,人马疲敝,难以深入粤地;令酌分官兵前赴潮州。若刘进忠等迎降,暂驻彼地。即移檄令尚之信知之,仍趣莽依图兵速进广东。
  臣谨按:大兵初进闽中,尚之信等皆闻风震詟,已有归顺之意;然吴逆党丑在粤者尚多,犹不免两端观望。至是,皇上以海贼败逃、闽中底定,且大兵分道进剿湖南、逆贼无暇窥赣州诸郡,倘不乘机取粤,恐贼兵渐增、据守要害,则粤东难猝下,而心欲归降者或亦因之中沮;乃命杰书遣兵赴潮,莽依图帅师入粤。于是军威大振,贼势群摧,之信等遂率众来投、刘进忠等亦穷迫归顺;而粤东郡县,以次收复矣。是皆睿算照灼,知已知彼、应机趋利,无少迟疑之所致也。
  申饬诸将详核官军功罪。兵部奏:侍郎班廸等咨称:吉安兵士罪状,向无供词;今始讯问,必须时日。上谕:前原任将军赫业、瓦尔喀等于蟠龙山为贼冲营一案,并未审明口供、确验地方,造具清册冀图朦溷。今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又将吉安军情不行严审取供,殊属不合!我国家从来军法严明,并无苟且怠玩之例。嗣后各将军应察明官军功罪、确验地方,取供造册,以俟稽核。若仍蹈袭故辙,将统兵将军等俟事平日严加议罪。
  甲午,命送马长沙军前。上谕兵部:今福建、江西、陕西俱已底定,而诸将又分路进取湖南;宜协助马匹,以资大兵。王、贝勒以下文武各官可酌量捐马并拨内厩马一千,送赴长沙军前;每旗选贤能官二员,令太仆寺卿温岱统之以行。温岱等过南昌,即启闻大将军安亲王酌拨官兵于袁州、萍乡、醴陵诸要地迎接,沿途务保万全。温岱等直抵长沙,交明始回。
  乙未,谕尚之信等速迎大兵。时尚之信、傅宏烈各遣人密疏请兵,上谕:大将军安亲王围困长沙已久、将军穆占复进定湖南、将军鄂鼐又赴岳州,水陆夹攻;逆贼吴三桂,无暇窥粤。且大将军康亲王令将军拉哈达等统兵下潮州,将军莽图依等亦率兵入粤。之信、宏烈其各率所部速迎王师,协剿凶逆。
  赦刘进忠等罪。时原任潮州总兵官刘进忠、碣石总兵官苗之秀遣人投诚,大将军康亲王杰书以闻。上命宥进忠、之秀及标下官兵罪;仍以进忠为潮州总兵官、之秀为碣石总兵官,随大兵进剿。寻授进忠征逆将军。
  己亥,命总督董卫国领兵剿贼。卫国奏:杨玉泰等孽盘踞宜黄、乐安、崇仁山谷中,荼毒生民,惨恶殊甚!若不早为除剪,势必燎原。臣请亲统标兵,前往扑灭。上可之。未几,卫国偕副都统尼满、提督赵赖、总兵官许贞等率兵分剿,败贼于大岭,遂复乐安;玉泰穷蹙,率众来降。
  壬寅,命大将军简亲王喇布戴罪图功;革参赞哈尔噶齐等职,随军自效。时侍郎班廸等还自吉安,以所察军罪奏闻。上谕:大将军简亲王喇布自至江西,初无劳绩,围困吉安日久不下,贼遁又不能邀击;其令戴罪图功。参赞哈尔噶齐、巴尔堪等营垒失守,情罪重大;俱革职,披甲自效。副将军希尔根年老衰惫,其撤回南昌暂驻。将军额楚临阵指挥,不举发首遁者;明系身先败遁,欲自掩已罪也。其削去将军参赞,姑留世职,仍统江宁官兵戴罪图功。见在吉安参赞大臣均不胜任,其以都统勒贝、护军统领哈克三、副都统希舒库前往为参赞大臣;更选八旗护军参领及各王府长史共八员,一同遣发为夸兰大。彼处所余夸兰大,尽行汰去。又吉安炮手俱未谙练,每翼精选炮手二人,发往军前。班廸等所讯军状,姑俟事平再议。
  癸卯,诏察殉难官员骸骨并妻子资送归里。上谕吏、户、兵三部:自吴三桂煽乱以来,用兵地方文武官员,或矢志固守,势穷莫支,尽节封疆;或身陷贼中,坚贞不屈,横被惨害;或从容就义,合家殉难,视死如归。此皆为国捐躯、克全忠节,深为可悯!其有骸骨未能归葬、妻子尚寄远方,孤苦无依,更堪轸恻!宜加恩恤,以慰忠魂。其令各督、抚察明,凡殉难文武大小官员骸骨并其妻子俱准动正项钱粮资送归里,以昭朕优恤忠节至意。
  臣谨按:人臣服官受禄,处无事之时则殚心职守,遇有事之日则为国捐躯;此乃古今之定义、天地之常经也。当吴三桂煽乱以来,守土官弁感国家豢养之恩,忘身殉义;情虽可悯,要皆分谊当然。皇上乃于恤典之外,复命督、抚察明,收其遗骸,资送其妻子归里;是诚皇上劝忠之至意、破格之殊恩。凡为臣子者,可不益思报称也哉!
  乙已,命运红衣炮赴长沙。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臣军中炮既皆小,且复无多;乞将吉安、荆州或西安大炮运至长沙,以便攻城。疏入,下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议政王等议曰:方今时势,攻取长沙、剿灭湖南逆贼,最为要务。宜拨新铸大红衣炮二十具,令兵、工二部官各一员驿送南昌;至袁州,令总督董卫国拨兵护送。由袁州至长沙未设驿站,令董卫国动支正项银两多雇夫役,以备转运。俟温岱至袁州,即管领此炮,与安亲王所遣迎马官兵偕行。其送炮官员,即令来还。上谕:解送马炮,关系重大。将军穆占其亲统官兵赴袁迎接;倘未便亲往,可选同去大臣一员前来接应,直达长沙,勿致疏虞。
  命大将军顺承王勒尔锦勒兵临江、大将军公图海勒兵逼汉中。先是,上谕:据荆州坐塘笔帖式报,贼犯远安,旋复退回。逆贼或因我兵进取长、岳,虚声牵制,亦未可知。大将军顺承郡王勒尔锦等应作进兵之势,扬言渡江,以疑贼兵。至是,大将军安亲王岳乐等奏:逆贼吴三桂纠聚贼众,死守长沙。上复令勒尔锦速勒兵临江;更令图海整饬陕西满、汉官兵进扼汉中要路,移檄声言进兵,以分贼势。倘机有可乘,即行进剿。
  丙午,总督董卫国奏官兵复吉安。大兵围困吉安日久,贼粮匮蹙,于是月二十一日夜出南门趋舟东窜;我兵遂入城。
  诏责大将军贝勒尚善等。先是,尚善等报二月二十六日拨满洲蒙古、绿旗兵一千余人,由岳州送马三千余匹赴长沙。上谕:大兵需马甚殷,非寻常比;贝勒尚善等去贼甚近,必审知万无一失,方行遣送。然长、岳之间路未甚通,若逆贼阻截,护兵力单,难保无虞;宜预约安亲王遣兵相迎,度兵且来,然后发往。且将军鄂鼐率兵赴岳,尚善所知;或俟此兵到后,更多添兵力,俾无他虑,方可遣行。今但以千兵护送如许众马,殊为轻忽!倘事出意外,既于我不利、且为贼资,则是尚善明误征剿大事。尚善其速侦送马消息以闻。寻尚善等报官兵解马于本月初八日抵七星台,遇贼伏兵,为所邀夺。上命尚善等明白回奏;尚善等引罪。上切责之曰:尚善等统兵赴岳已历三载,糜饷劳师,未获寸土。今又将送往安亲王军前马匹冒险遣发,且以少兵护行,致中途被夺,终为贼利;贻误大兵急需,情罪匪轻,宜即从重处分。念其见在征剿,姑俟事平察议。未几,大将军安亲王岳乐以遣兵迎马缓,致中途被劫夺,亦具疏引罪。上复切责之曰:剿灭逆贼,惟马是赖。贝勒尚善等遗书预约三月初二日马到长洛河,而岳乐故失期约,不遣兵往迎;目睹战马数千尽为贼有,大丧军资,情罪甚大。事平之日,从重议罪。
  臣谨按:长沙军前战马缺少,皇上念大兵急需,所关至巨;命拨三千余匹由岳州送长沙,复谕令尚善多遣官兵护行、岳乐分发士卒迎取。庙略指授,备极周详。乃尚善仅拨千人,付之马群,会赴长沙。报至之日,皇上即预料中途必当有失,随降谕尚善深以轻忽为咎。寻果因将护力单、来迎兵缓,致所遣之马为贼邀夺。皇上熟悉道里之可危,早见事势之必至;睿谟深虑,抑何明且远耶!
  命将军莽依图帅师速赴韶州、额楚帅师速赴袁州。时吉安既复,尚之信又请速发大兵。上谕:大将军简亲王等将王府佐领下兵及大兵内选有马者每佐领三人,速发赣州。
  此兵到日,将军莽依图等即选足每佐领七人速赴韶州;仍与尚之信相闻,令立图内应。袁州乃安亲王大兵后路,其以满兵每佐领四人以上及自安庆发往绿旗兵一千并付额楚,俾赴袁州屯驻,为安亲王后继。前所送马炮到袁州,付与来迎官兵,额楚仍添兵护至长沙。至吉安新复,简亲王可偕多诺统每佐领兵三人及自安庆发往绿旗兵五百人并城守官兵驻镇吉安;更拨每佐领兵一人添发赣州,令侍郎舒恕统领防守。其余缺少马械之兵并绿旗官兵付副将军希尔根、提督赵赖,令回南昌整缮候调。简亲王同理事官麻勒吉酌遣干办人员,赍谕招抚原任贵州提督李本深、巡抚曹申吉、广西提督马雄、将军孙延龄等。
 

猜你喜欢
  列传第十八 长孙俭 长孙绍远 弟澄 兄子兕 斛斯征·令狐德棻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四·李心传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三·佚名
  卷之九十八·佚名
  明名臣琬琰録卷九·徐紘
  稽古録卷十三·司马光
  九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报米价及熊赐履行动并进诗稿摺·佚名
  卷之三·祁韵士
  夏纪·张居正
  李弥逊传·脱脱
  耶律突吕不传·脱脱
  第八·阿桂
  卷101·陈邦瞻
  荀彧·苏辙
  三十二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吕济民·隋树森

    吕济民,生平、里籍均不详。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 小令 【正宫】鹦鹅曲 寄故人和韵 心猿意马羁难住,举酒处记送别那《梁父》。想人生碌碌纷纷,几度落红飞雨。

  • 卷四十七 志二十二·赵尔巽

      ◎时宪三   康熙甲子元法上上卷述立法之原,中卷志七政恒星之顺轨,下卷志诸曜相距之数。   日躔立法之原:   一,求南北真线以正面位。用方案极平,作圜数层,植表于圜心取日影。识表末影切圜上者,视左右两点同在一圜

  • ◎小掌柜得罪大军阀·宣南吏隐

    冯玉祥因豫东匪患,亲自出巡。在商邱朱集,担搁月余,每日住宿,都不在行署内(冯之行署系一军用帐棚),喜与部下士卒杂居,亦无一定地点,大有甘苦相共之风。会有李鸣钟(冯部下之旅长)部下差弁完婚。冯知其窘乏,亲助银三十元。合卺之夕,冯

  • 卷四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四十四 【起丁酉晋安帝隆安元年○止甲辰晋安帝元兴三年】凡八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晋自隆安而後如後凉吕隆南凉秃髪利鹿孤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暠後秦姚兴西秦乞伏乾归後燕慕容熙

  • 钦定金史语解卷一·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一【按金以满洲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满洲语其中地名姓氏人名无解义者俱以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改字面订之】君名 【后妃 皇子附

  • 第38章 到处遍设收税机关·冯玉祥

    原来国民党喊出的口号是铲除苛捐杂税,结果呢,各处都是收税机关。有人说:&ldquo;自蒋介石当政以来,只有放屁没有捐税,任何事情都有捐税。&rdquo;我从成都回重庆,经过裘溪河,在那地方的茶馆里,用自己带的午饭。同我在一起检阅军

  • 曹义、施聚传·张廷玉

    曹义,字敬方,仪真人。从燕山左卫指挥佥事积功升至都督佥事,协助巫凯驻守辽东。巫凯去世后,曹义代替他为总兵官。巫凯是一位名将,曹义承继其后,廉洁有操守,使辽东从此能安居乐业。兀良哈侵犯广宁前屯,朝廷下诏切责他,并命王翱前

  • 二十一年·佚名

    (丁巳)二十一年清嘉慶二年春正月1月1日○壬寅朔,展謁于宗廟、景慕宮,駐蹕弘化門,召見諸道朝正戶長。○下綸音于中外曰:「予聞之夫子:『觀於鄕而知王道之易。』易觀政在朝,觀俗在野。政之所及者淺,俗之所得者深,故善乎觀人之國者

  • 卷二十四·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二十四    元 郑玉 撰 十有三年春齐师伐莒 莒恃晋而不事齐故也 夏楚子伐宋 以其救萧也 谢氏曰楚子既灭萧于是伐宋以宋师伐陈故也 秋螽 冬晋杀其大夫先縠 赤狄伐晋及清先縠召之也冬晋

  • 考磐·佚名

    ——归隐者自得其乐【原文】考磐在涧①,硕人之宽②。独寐寤言③,永矢弗谖④。考磐在阿⑤,硕人之岢⑥。独寐席歌,永矢弗过⑦。考磐在陆⑧,硕人之轴⑨。独寐寤宿,永矢弗告⑩。【注释】①考磐(pan):逗留,盘桓。②

  • 卷四十六(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二毗利耶波罗蜜多品第九之二复次舍利子,当来之世。法欲灭时复有菩萨摩诃萨。安住大乘。行毗利耶波罗蜜多者,见如是等诸恶众生。诽谤毁灭是正法已,倍增振发勇猛正勤大精进力。於是经典大菩萨藏微妙法

  • 卷八十九·道世

    △十善部第六(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夫以圣道远而难希,净心近而易惑。为山基於一篑,为佛起於初念。故万里之剋,离初步而不登;三祇之功,非始心而罔就。是知行人发足,常步此心。开示初学,须崇十善。今既五浊交乱,过犯滋彰。不作则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不動優婆夷。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我憶過去。無垢光劫。彼劫有佛。名為脩臂。十號圓滿。時有國王。名曰電授。唯有一女。即我身是。我於其夜分廢音樂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序·宗密

    金紫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尚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殿大学士裴休撰夫血气之属必有知。凡有知者必同体。所谓真净明妙虚彻灵通。卓然而独存者也。是众生之本源。故曰心地。是诸佛之所得。故曰菩提。交彻融摄。故曰法界。寂静

  • 11.说定品·佛音

    一 食厌想的修习今在无色之后,再来解释前面所提示的&ldquo;一想&rdquo;的食厌想的修习。(食厌想的语义)这里的&ldquo;食&rdquo;是取来的意思。有段食、触食、意思食、识食的四种。然而这四种中,是谁取来什么?即(一)段食

  • 真迹日录·张丑

    书画著录著作。明代张丑编撰。五卷。主要版本有乾隆二十八年池北草堂刻本、《知不足斋》刻本、《四库全书》本、《述古丛钞》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艺术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本书为《清河书画舫》续著

  • 方广大庄严经·佚名

    亦称《大庄严经》、《神通游戏经》。佛教经典。唐地婆诃罗译。十二卷。共二十七品。主要宣说佛降生、出家、成道、转法轮等八相。异译本有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佛在祇洹,中夜入佛庄严三

  • 黑氏梵志经·佚名

    一卷,吴支谦译。有梵志名迦罗。具足五通,能说法。阎罗王来听法,悲梵志七日后当死,死堕阎罗界。梵志惧,见佛证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