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定公·定公十三年

【经】十有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夏,筑蛇渊囿。大蒐于比蒲。卫公孟彄帅师伐曹。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冬,晋荀寅、士吉射入于朝歌以叛。晋赵鞅归于晋。薛弑其君比。

【传】十三年春,齐侯、卫侯次于垂葭,实狊阜氏。使师伐晋,将济河。诸大夫皆曰:「不可。」邴意兹曰:「可。锐师伐河内,传必数日而后及绛。绛不三月,不能出河,则我既济水矣。」乃伐河内。齐侯皆敛诸大夫之轩,唯邴意兹乘轩。齐侯欲与卫侯乘,与之宴,而驾乘广,载甲焉。使告曰:「晋师至矣!」齐侯曰:「比君之驾也,寡人请摄。」乃介而与之乘,驱之。或告曰:「无晋师。」乃止。

晋赵鞅谓邯郸午曰:「归我卫贡五百家,吾舍诸晋阳。」午许诺。归,告其父兄,父兄皆曰:「不可。卫是以为邯郸,而置诸晋阳,绝卫之道也。不如侵齐而谋之。」乃如之,而归之于晋阳。赵孟怒,召午,而囚诸晋阳。使其从者说剑而入,涉宾不可。乃使告邯郸人曰:「吾私有讨于午也,二三子唯所欲立。」遂杀午。赵稷、涉宾以邯郸叛。夏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围邯郸。邯郸午,荀寅之甥也;荀寅,范吉射之姻也,而相与睦。故不与围邯郸,将作乱。董安于闻之,告赵孟,曰:「先备诸?」赵孟曰:「晋国有命,始祸者死,为后可也。」安于曰:「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请以我说。」赵孟不可。秋七月,范氏、中行氏伐赵氏之宫,赵鞅奔晋阳。晋人围之。范皋夷无宠于范吉射,而欲为乱于范氏。梁婴父嬖于知文子,文子欲以为卿。韩简子与中行文子相恶,魏襄子亦与范昭子相恶。故五子谋,将逐荀寅而以梁婴父代之,逐范吉射而以范皋夷代之。荀跞言于晋侯曰:「君命大臣,始祸者死,载书在河。今三臣始祸,而独逐鞅,刑已不钧矣。请皆逐之。」

冬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奉公以伐范氏、中行氏,弗克。二子将伐公,齐高强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唯伐君为不可,民弗与也。我以伐君在此矣。三家未睦,可尽克也。克之,君将谁与?若先伐君,是使睦也。」弗听,遂伐公。国人助公,二子败,从而伐之。丁未,荀寅、士吉射奔朝歌。

韩、魏以赵氏为请。十二月辛未,赵鞅入于绛,盟于公宫。

初,卫公叔文子朝而请享灵公。退,见史鳅而告之。史鳅曰:「子必祸矣。子富而君贪,其及子乎!」文子曰:「然。吾不先告子,是吾罪也。君既许我矣,其若之何?」史鳅曰:「无害。子臣,可以免。富而能臣,必免于难,上下同之。戍也骄,其亡乎。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骄而不亡者,未之有也。戍必与焉。」及文子卒,卫侯始恶于公叔戍,以其富也。公叔戍又将去夫人之党,夫人诉之曰:「戍将为乱。」


译文


十三年春季,齐景公、卫灵公住在垂葭,垂葭就是郹氏。派军队进攻晋国,将要渡过黄河,大夫们都说不行,邴意兹说:“可以,用精兵攻打河内,传车一定需要几天才能到达绛邑。绛邑兵马不到三个月不能到达黄河,到那时我军已经回兵渡河了。”于是就进攻河内。

齐景公把大夫们的车子都收起来,只有邴意兹可以坐车。齐景公想和卫灵公同坐一辆车,跟他一起饮宴而命令乘广套车,载上甲兵。派人报告说:“晋军到了!”齐景公说:“等到君王的车子套好,寡人就代您的御者驾车。”于是就披甲和卫灵公一起登年,驱车向前。有人报告说:“没有晋军。”这才把车停下。

晋国的赵鞅对邯郸午说:“把卫国进贡的五百家还给我,我要把他们安置到晋阳去。”邯郸午答应了。回去告诉他的父老兄长。父老兄长都说:“不行。卫国是用这五百家来帮助邯郸午的,要安置在晋阳,这就是断绝和卫国的友好之路。不如用侵袭齐国的办法来解决。”于是就照着父兄的说法办,然后把五百家迁到晋阳。赵鞅发怒,把邯郸午找来,囚禁在晋阳。赵鞅让邯郸午的随从解除佩剑再进来,涉宾不同意。赵鞅就派人告诉邯郸人说:“我私人对午进行惩罚,您几位可以按自己的愿望立继承人。”就杀了邯郸午。赵稷、涉宾领着邯郸人叛变。夏季,六月,上军司马籍秦包围邯郸。邯郸午,是荀寅的外甥;荀寅,是范吉射女婿的父亲,彼此和睦,所以不参与包围邯郸,准备发动叛乱。董安于听到了消息,报告赵鞅说:“先作好准备吗?”赵鞅说:“晋国有一条法令,开始发动祸乱的人处死。我们后发制人就行了。”董安于说:“与其危害百姓,宁可我一个人去死。请用我作为解释。”赵鞅不答应。秋季七月,范氏、中行氏进攻赵氏的宫室,赵鞅逃亡到晋阳,晋国人包围晋阳。

范皋夷不受范吉射的宠信,想要在范氏族中发动叛乱。梁婴父受到知文子的宠信,知文子想让他做卿。韩简子和荀寅互相不和,魏襄子也和范吉射互相不和,所以五个人策划,准备驱逐荀寅而用梁婴父代替他,驱逐范吉射而用范皋夷代替他。荀跞对晋定公说:“君王命令大臣,开始发动祸乱的人处死,盟书沉在黄河里。现在三个大臣开始发动祸乱,而唯独驱逐赵鞅,处罚已经不公正了。请把他们都驱逐。”

冬季,十一月,荀跞、韩不信、魏曼多事奉晋定公而攻打范氏、中行氏,没有攻下。这两个人准备进攻晋定公。齐国的高强说:“久病成良医。唯有攻打国君是不行的。百姓是不赞成的。我正是因为攻打国君才待在这里了啊。三家不和睦,可以全部战胜他们。战胜他们,国君还去倚靠谁?如果先攻打国君,这是促使他们和睦。”两个人不听,于是就攻打晋定公。国内的人们帮助晋定公,两个人战败,三家跟着就去攻打他们。

十八日,荀寅、范吉射逃亡朝歌,韩氏、魏氏替赵氏请求。十二月十二日,赵鞅进入绛邑,在公宫盟誓。

当初,卫国的公孙文子上朝请求设享礼招待卫灵公。退朝,见到史?告诉了他。史?说:“您必然招来祸患了!您富有而国君贪婪,祸患恐怕要到您身上吧!”文子说:“是这样。我没有先告诉您,这是我的罪过。国君已经答应我了,怎么办?”史?说:“没有关系。您谨守臣道,可以免祸。富有而能谨守臣道,一定能免于祸难。无论尊卑都适用这一原则的。戌骄傲,恐怕要逃亡吧!富有而不骄傲的人很少,我只见到您一个。骄傲而不逃亡的人,我还没有见过。戌必定要成为其中一个的。”等到公叔文子死了,卫灵公才开始讨厌公叔戌,因为他富有。公叔戌又准备去掉夫人的党羽,夫人向卫灵公控告说:“戌将要发动叛乱。”

猜你喜欢
  武王践阼第五十九·戴德
  禁使第二十四·商鞅
  卷一 王道篇·王通
  中庸纂笺卷二·詹道传
  君子以文会友·孔子
  卷九十四·山井鼎
  卷四·王天与
  卷十五·朱熹
  发心与立志·梁漱溟
  释 海 潮 音·太虚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十三·佚名
  卷第八十·佚名
  第十卷·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一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二集卷四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四十古今体九十六首【癸酉三】春郊春郊朝雪化如酥润丽风光特迥殊烟柳两行背永定溪村几处指东吴花将欲放偏宜看雁未全归远共呼缇骑漫教频警跸迎銮黎庶满前途南隖平林入遥目轻舆历广甸南隖曾旧

  • 卷八·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八      宋 陈起 编释绍嵩江浙纪行集句诗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 西圃道中梅花数百株将开欲落清絶可爱尝作一絶纪实云日色荒荒已倦哉假途那更入山隈斗然自觉诗

  • 第五钟离宋寒列传第三十一·范晔

    第五伦 曾孙种 钟离意 宋均 族子意 寒朗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其先齐诸田,诸田徙园陵者多,故以次第为氏。伦少介然有义行。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

  • 二百九十 赐曹颀等「福」字登记档·佚名

    雍正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赏总管王朝卿(中略)茶饭房关〔管〕领永福(中略)曹颀(中略)每人御笔「福」字一张。 [宫中.赏用底簿]

  • 卷十一职制律·窦仪

    【六门】律条十七并疏格敕条八起请条一奉使部送寄人雇人长吏立碑请求公事曲法受财请求枉法赃不枉法赃强率敛受所监临赃乞取强乞取赃监临内受馈遗临临内借贷役使买卖游客乞索律令式不便于事奉使部送寄人雇人诸奉使有所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司马迁

    【索隐】:列传者,谓叙列入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於六?。诗书虽缺,【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馀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

  • 卷一百一十七 朱子十四·黎靖德

      ◎训门人五   黄直卿会看文字,只是气象少,间或又有看得不好处。〔文蔚〕   因说正思小学字训,直卿云:"此等文字亦难做,如'中',只说得无倚之中,不曾说得无过不及之中。"曰:"便是此等文字难做,如'仁',只说得偏言之仁,不曾

  • 卷二十·孙瑴

    钦定四库全书古微书卷二十明 孙防 编乐纬纬以配经也乐无经矣复有纬乎曲礼之乐记周官之大司乐附礼而见则乐之纬亦礼纬之埤而见者也经籍志三卷曰叶图征曰动声仪曰稽耀嘉稍有存者如后乐叶图征乐不叶则不可以征不可以征

  • 道虚篇第二四·王充

    【题解】王充在本篇中,驳斥了“道家”(秦汉方士)和“儒书”上“得道仙去”,“度世(成仙)不死”的谬论,故篇名曰“道虚”。道家有许多得道成仙的故事,儒书上又大加渲染,致使广为流传。王充不同意这个观点,列举了

  • 卷一百七十三·佚名

    △初分赞般若品第三十二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不为引发八解脱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引发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不为引发八解脱故应引发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引发八胜处

  • 恭告全国僧界文·太虚

    ──十七年七月在南京作──近来我全国僧界,亦可谓多故矣!不惟常有毁寺提产逐僧之外患,而僧内亦屡呈水火冰炭之冲突。至全国信佛之士女,固无不一致拥护三宝者,然以僧内有派别之歧,致居士亦因之莫知所从适,而间呈互异其趣之势

  • 八识规矩颂讲录·太虚

      ──二十年八月在北平华北居士林讲──   开题   释颂    一 顺转杂染分     甲 第六识     乙 前五识     丙 第八识     丁 第七识    二 逆转清净分     甲 第

  • 大方广师子吼经·佚名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日月宫中胜藏殿上。与大比丘众九十百千俱胝及无量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佛告胜积菩萨。北方去此六十恒河沙佛土。俱胝那由他百千微尘等刹。有世界名曰欢乐。佛号法

  • 卷一 前尘梦影·李叔同

    艺术谈(一)科学与艺术之关系英儒斯宾塞曰:"文学美术者,文明之花。"又曰:"理学者,手艺之侍女,美术之基础。"可见艺术发达之国,无不根据于科学之发达。科学不发达,艺术未有能发达者也。学科中如理科图画,最宜注重。发展新知识、新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四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智揵度他心智品第二之六◎佛经说佛告比丘。若有众生。能信乐汝所说者。汝等应以慈愍心为说。四不坏净。令得安住修行此法。广如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佚名

    道家气功著作。一作《幼真先生服内元气诀》,简称《服内元气诀》。作者及写作年代不详,一卷。《通志·艺文略》道家吐纳类著录五代时烟萝子《服内元气诀》一卷,不知是否本书。书首序文与《嵩山太无先生气经》之《序》大体

  • 施注苏诗·施元之

    诗集注。宋施元之撰,清邵长蘅(1637—1704)、李必恒补注,冯景续补遗。四十二卷,续补遗二卷。元之字德初,吴兴(今属浙江)人。官司谏。长蘅字子湘,别号青门山人。有《青门集》已著录。施注原本,乃嘉泰中其子宿刊行,多有

  • 白话晋书·房玄龄

    《晋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撰。贞观二十年(646)成书。一百三十卷。记事起西晋武帝泰始元年(265),迄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凡一百五十六年历史。此为《晋书》白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