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君子以文会友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读解】

以文会友,而不是以酒会友。

这大概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吧。

《庄子。山木》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这交甘若醴。君子淡亲,小人甘以绝。“

“醴”就是酒,而“文”自然是如水一样清淡的了。

“文”虽然是如水一样清淡,但以文章学问相会,以志同道相连,“淡中知其味、常里识英奇”,反而能够“淡以亲”。所谓“人亲喝口水也甜”,友情春常在。

“醴”虽然醇浓香美,但以酒肉相聚,以利相交.以利为条件,不过是酒肉朋友而已。“浓肥辛甘非真味”,结果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饰以乞丐皆谤”,不仅“甘以绝”,而且反目成仇人,无友谊可言。

所以,正人君子交朋友要以志同道合为基础,而不要维系酒肉关系之上。

这就是”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意思,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苦醴”的原因所在。不过,物换星移、时代变迁,我们今天水与酒的界限也在模糊起来,酒水酒水:酒有女士香槟,清洗得很;水有各式饮料,浓香甜美.水不清淡。酒不醇浓。“感情深、一口吞;感情淡.舔一舔、感情薄,慢慢磨。“管它是酒是水,只管喝!喂它个一佛出世,二佛开天。“酒杯一端、政策放宽,一切都好说!”

哪里还有什么“以文会友”?哪里还在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

假若曾子转世、庄子再生、是不是也要修改一下他们的说法

猜你喜欢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晏婴
  鬼谷子卷中·陶弘景
  存心·吕坤
  迩言卷十一·刘炎
  卷四十·陈祥道
  卷七·卫湜
  卷十·李明复
  附录上·赵汸
  卷九·方苞
  序·陈建
  论语正义卷十六·刘宝楠
  华香品第十二·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八·唐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二·唐慧琳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五卷·一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曲论目录·臧懋循

    元曲选序 序二 天台陶九成论曲 黄钟宫三十三章  正宫五十四章  仙吕宫六十一章  中吕宫七十三章  南吕宫三十九章  双调一百三十三章  商调五十章  越调三十八章  大石调三十五章  燕南芝庵论曲

  • 三集卷九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八古今体一百四十四首【辛卯六】进宫斋戒西直门外作方泽将临预致斋还宫清跸历郊街黍田禾壠虽菁蔚为盼优膏益廹怀昨沾三寸似非诬洼地仍看潦积涂终属小濡非大渥忧心安得刻纾吾麦收那肯让时

  • 第六出 哭表 (仙吕调真文韵)·丁耀亢

    【卜算子】(末冠带上)触目伤心尽,万事愁难忍。痛哭当年报汉疏,多少孤臣恨。落叶长安不可闻,批鳞空自问高旻。丈夫热血凭谁洒,夜半挑灯泣古人。下官沈炼。别号青霞。官任锦衣卫经历。禄微官卑,虽无谋政之权,肠热

  • 卷三百九十九·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九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三十三 姚纶 夫子学师襄琴图 周衰乐废缺正声几湮沈苟无独识者世远将焉寻所以孔夫子俛学师襄琴初弹猗兰操再鼔文王音至和格鸟兽跄舞娯人心此图写遗意

  • 卷二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十六夏类四言古朱明          【汉】邹子乐朱明盛长旉与万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诎敷华就实既阜既昌登成甫田百鬼廸尝广大建祀肃雍不忘神若宥之传世无疆五言古夏日临江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弘治十八年三月丙戌朔 孝肃太皇太后小祥 上祭几筵遣驸马都尉林岳祭 裕陵文武衙门各分官陪祭各王府所遣官随赴 裕陵行礼○是日免朝○以旱灾免河南开封等三府及宣武等五卫所弘治十七年夏税子粒有差○虏寇宁夏兴武等营延

  • 卷之一千一百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三十四·佚名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一月。乙丑。谕内阁、昨据两广总督谭钟麟、在康有为本籍。抄出逆党来往信函多件。并石印呈览。查阅原信。悖逆之词。连扁累牍。甚至称谭嗣同为伯理玺之选。谓本朝为不足辅。各函均不用光绪年

  • 卷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十九户部蠲恤古者以保息养万民岁有不登则聚之以荒政国家频赐天下租税鳏寡孤独者有养其保息斯民者至矣一方告饥百出其道以拯救之荒政於是乎详焉所以

  • 汉光武下·苏辙

    高帝举天下后世之重属之大臣。大臣亦尽其心力以报之。故吕氏之乱,平、勃得置力焉,诛产、禄,立文帝,若反复手之易。当是时,大臣权任之盛,风流相接,至申屠嘉犹召辱邓通,议斩晁错,而文、景不以为忤,则高帝之用人,其重如此。景、武之

  • 周公言·苏辙

    周公之所以治周者,莫详于《周礼》。然以吾观之,秦、汉诸儒以意损益之者众矣,非周公之无书也。何以言之?周之西都,今之关中也;其东都,今之洛阳也。二都居北山之阳,南山之阴,其地东西长,南北短。短长相补,不过千里,古今一也。而《周

  • 陈焕章·周诒春

    陈焕章 字重远。年三十六岁。生于广东端溪。弟大章。业商。本籍通信处。广东高要县广利墟颖川学堂。已婚。女一。初为维新报编辑。及广东时敏高等学校教员及校长。中进士。肄业京师进士馆。光緖三十一年。以半官费游

  • 墨子閒詁卷十五·孙诒让

    迎敵祠第六十八

  • 第二章&nbsp;中国哲学的背景·冯友兰

    在前一章 我说过,哲学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在思想的时候,人们常常受到生活环境的限制。在特定的环境,他就以特定的方式感受生活,因而他的哲学也就有特定的强调之处和省略之处,这些就构成这个哲学的特色。就个

  • 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卷第十六·欧阳竟无

      尊者世友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辯千問品第七之七   此十二處與六善處相攝者.六善處攝四處少分.四處少分亦攝六善處。與五不善處   相攝者.五不善處攝四處少分.四處少分亦攝五不善處。與七無記處相

  • 周易义海撮要·李衡

    十二卷,宋李衡著。宋熙宁间蜀人房审权,病谈《易》之家,有的泥于阴阳,有的拘于象数,乃斥去不采,而专取明于人事的百家之说,上起郑玄、下至王安石,编为一集,而以孔颖达《周易正义》冠首。如有异同疑似,则各加评议,附于

  • 南村辍耕录·陶宗仪

    一名《辍耕录》。笔记。元末明初陶宗仪(?—1396)撰。三十卷。宗仪有《南村诗集》已著录。作者曾隐居松江,劳作之暇,顺手笔记杂事贮破盎中,积累十年,发录成编,以“辍耕”为名。共五百八十五条,二十余万字。所载极为丰富,于天

  •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