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四

日本山井鼎

物观 撰

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二

昭公二年

考异宋板传夏四月韩须如齐逆女上有圈 足利本注緜诗大雅卒章取文王有四臣取上有义字永怀堂同 公以末秋行始冬还乃书之乃上复有还字永怀堂同释文尔雅云驿遽也【六叶】元文驿作驲疏王用享于岐山【三叶右四行】宋板享作亨 释言云驿遽○【六叶左五行】驿作驲正误○当作也

补遗宋板疏嫁与小国【五叶右八行】与作于 驿遽○【六叶左五行】驿作驲○作也

昭公三年

考异足利本经北燕伯欵出奔齐欵作款宋板同疏放此昧旦丕显丕作防宋板永怀堂同注放此注襄公二十五年盟重丘五作三非也 然则时适夫人之丧吊送之礼已过文襄之制已作以宋板正嘉同 言刖多刖作刑 谗鼎名也谨按足利本后人记云一本作谗鼎鼎之名也释文嫱本又作墙【十二叶】作廧本又作嫱缞本亦作衰七雷反【同上】作衰七雷反本亦作缞 旧

本以五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直加豆为五升【十三叶】作以五升为豆四豆为区四区为釜旧本如此 为加旧豆区为五【同上】上为作谓 郤主逆反【十五叶】主作去丕普悲反【同上】丕作防 策初革反【十七叶】策作防 实

不忘我好絶句一读以好字向下好呼报反下文羣好同音【二十叶】作实不忘我好呼报反下同絶句读以好字向下 伪九危反【二十二叶】伪作妫疏未知皆是滕成公否【八叶右八行】宋板否上有以字正嘉同 故以长适言夫人【十叶右九行】正误长当作守

补遗释文燥素刀反【十六叶】刀作早 种本亦作董董章勇反【二十叶】作种种徐本亦作董董音章勇反短也疏故以长适【十叶右九行】宋板长作守

昭公四年

考异足利本箴尹宜咎城钟离箴作葴永怀堂同十二月癸丑叔孙不食己卯卒正误己当作乙注楚灵王始防诸侯会作合永怀堂同 谓二月春分献羔祭韭开氷室开上有始字永同 谓二月春风蚤开氷室风作分宋永同 时伐纣也时作将永同 言所闻谦示所未有正误有当作行 谒日也日作白永同 诈命也也作日宋永同 莱书公卿士名卿作御永同二日絶粮正误二当作三释文弑申志反【二十四叶】元文弑作杀 恒如字或作常【同上】或上有本字 沶音示或一音【二十五叶】作肆 本或作偞字误也【同上】偞作渫补脱【二十七叶】可御鱼吕反谁能御之同谨按雹可御乎 【同上】谓夏户雅反下同谨按注谓夏十二月 【二十八叶】西陆朝如字注同觌徒厯反在昴音卯蛰虫直立反下除中反奎苦圭反谨按西陆朝觌而出之注日在昴毕蛰出而用氷 【二十九叶】沍寒户故反闭也以道音导谨按传固隂沍寒注所以道达其气 【同上】独共音恭谨按言不独共公 浑矢温反【三十九叶】矢作侯 箴之林反【四十叶】箴作葴 唯应辞犹□也【四十一叶】□作□ 竖士注反【同上】士作上疏是解衡霍二名之山也【二十五叶右六行】宋板山作由释例云北陆虚也【二十七叶左八行】例作天 为夏之十二

月也【二十八叶右二行】为作谓 有星朝见者【八行】星作早 奎始朝见东方【左四行】朝作温 言不独是公【二十九叶右三行】是作共 计应不用大牡【三十叶右二行】牡作牲 郑元曰异宫者乐敬也【四十二叶左七行】谨按礼记注乐敬作崇敬 而如何是语辞【四十三叶左四行】何作同 杜泄是叔孙家臣【四十四叶左八行】泄作泄

补遗宋板传己卯卒己作乙足利本同注示所未有有作行足利本同 二日絶粮二作三足利本同释文逞赦景反【二十四叶】赦作敕 大行轘辕【二十五叶】大上有服云二字疏上言取之用之之事【二十九叶右七行】宋板事作处 掌羣臣之政【四十五叶右二行】政下有亦字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四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三 孔孟周程张子·黎靖德
  一气·胡宏
  人事变化之轨道·李宗吾
  提要·朱熹
  待轩诗记卷四·张次仲
  洪范口义卷上·胡瑷
  卷七十九·程川
  卷十六·乾隆
  卷十二·王质
  为政第四·孟子
  卷五百三十五·佚名
  法句譬喻经尘垢品第二十六·佚名
  佛说五无反复经之二·佚名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佚名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三卷·宝亮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南湖先生贡性之(南湖集)·顾嗣立

    性之,字友初,尚书师泰族子也。元季以冑子除簿尉,后补闽理官。明洪武初,征录师泰后,大臣以性之荐。性之避居越之山阴,更名悦。从兄弟同仕于朝,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门人私谥曰贞晦,以世家宣城之南湖,因号「南

  • 卷八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七卢言【一作顔诗一首】上安禄山【禄山入洛阳大雪盈尺言上诗】象曰云雷屯大君理经纶马上取天下雪中朝海神裵諝【字士明闻喜人擢明经累官至兵部侍郎河南尹诗一首】储潭庙【大历三年戊

  • 卷八百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拾得拾得贞观中与丰干寒山相次垂迹於国清寺初丰干禅师游松径徐步赤城道上见一子年可十岁遂引至寺付库院经三纪令知食堂每贮食滓於竹筒寒山子来负之而去一夕僧

  •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脱脱

        高宗二   二年春正月丙戌朔,帝在扬州。丁亥,录两河流亡吏士。沿河给流民官田、牛、种。戊子,金人陷邓州,安抚刘汲死之。辛卯,置行在榷货务。壬辰,金人犯东京,宗泽遣将击却之。癸巳,复明法新科。甲午,诣寿宁寺

  • 第十三回 玄武门同胞受刃 庐江王谋反被诛·蔡东藩

      却说建成元吉,闻世民将往洛阳,又私自相谋道:“秦王若至洛阳,大权在手,势更难制,不如留住长安,尚是一个匹夫,还可设法除他呢。”乃密令心腹数人,迭上封事,只说是“秦王左右,得赴洛阳消息,无不喜跃;此去恐不复来”云云。那时老

  •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二百零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六疏天运(实则光绪)十五年十月一一一○七-二·佚名

    新竹城绅董林汝梅等,疏请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疏文(注)具疏词,本城绅董林汝梅、郑如兰、李联萼、郑以典、陈廷襄、陈澄波、张、林为栋,暨合属士庶人等,为责无旁贷,循章渎请,佥乞〔亲〕临核转,护卫法坛事。

  • 梁襄传·脱脱

    梁襄,字公赞,是绛州人。梁襄自幼是孤儿,由叔父梁宁收养。梁襄生性颖悟,每天记言论一千多字。大定三年(1163),考中进士,分配到耀州任同官主簿。三次被迁..州任淳化令,有优秀的政绩。考察认为他勤政廉洁被提升为庆阳府推官,又被

  • 周宗华·周诒春

    周宗华 字三农。年三十三岁。生于浙江湖州。已婚。子一。初学于北洋大学。光緖三十二年。以官费游美。入白朗大学。习土木工程。光緖三十三年。入耶路大学。光緖三十四年。得学士学位。宣统元年。入芝加哥大学。习法

  • 明本释卷下·刘荀

    (宋)刘荀撰立志者有为之本尚书周官曰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东坡谓未有志卑而功崇者胡衡麓谓心之所存主谓之志伊尹曰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有不与被

  • 第十四章 29·辜鸿铭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辜讲孔子说:“聪明人多说了都感觉惭愧,更喜欢多做。”

  • 第二十部分·毛公

    鲁颂 駉之什《駉》,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穀,牧于坰野,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笺】季孙行父,季文子也。史克,鲁史也。駉駉駉牡马,在坰之野。【传】駉駉,良马腹干肥张也

  • 卷二百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七十七体国经野书禹贡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锥指传曰三山皆在雍州河谓梁山龙门西河正义曰地理志云吴岳在扶风汧县西古文以为汧山岐山

  • 六 杜威的思想·胡适

    杜威先生的哲学的基本观念是:&ldquo;经验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应付环境&rdquo;,但是应付环境有高下的程度不同。许多蛆在粪窖里滚去滚来,滚上滚下;滚到墙壁,也会转湾子。这也是对付环境。一个蜜蜂飞进屋里打几个回旋,嗤的一声直

  •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智顗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八上第二释通名者。经一字也。具存胡音。应云萨达磨分陀利修多罗。萨达磨。此翻妙法。分陀利。此翻莲华。已如上释。修多罗。或云修单兰。或云修妒路。彼方楚夏。此土翻译不同。或言无翻。或言有翻

  • 卷第八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四云何空无边处。品类足说。空无边处总有二种。谓定及生。若生彼处无覆无记受想行识。如是总名空无边处。乃至非想非非

  • 维摩诘所说经·佚名

    维摩经之具名。三卷,秦罗什译。维摩经有三译:一吴支谦译,题为维摩诘经。二为今经。三唐玄奘译。是为说无垢称经。三译中流行盛者今经也。诸家疏注如下:维摩诘所说经注十卷,姚秦鸠摩罗什僧肇道生三家注中集出。注维摩经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