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家范 (全译评点本)

司马光(101—1086年),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大臣,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著名史学家。

司马光自幼聪明颖悟,《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宝元元年中进士,时年二十岁。

宋英宗时,司马光常苦于历代史籍浩繁,帝王不便阅览,遂撰成《通志》八卷,英宗大喜,命置之秘阁,继续撰写。等到宋神宗即位后,更重视此书,正式赐书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为此书做序,而且令司马光为他每日进读。也正因此,司马光得以成为神宗的亲近侍从。  1084年,《资治通鉴》完稿,上呈朝廷。全书共294卷,上起战国时期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下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是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述长达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完成历时十九年。这部书是司马光耗尽毕生精力所完成的一部巨著。为写此书,司马光及其助手遍阅旧史,工作非常勤奋。司马光每三天必删改编定一卷,如果有事耽误,日后必定补齐。因此,他的工作量非常大,每天工作到深夜,至五更初,仍要挑灯再干。书成之日,他已是发白齿脱。

《资治通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给统治者提供治国经验,为历代帝王所看重,以致后世的君臣将相没有不读《资治通鉴》的。该书在史学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司马光和司马迁并称两司马,史籍当中,只有《资治通鉴》能与《史记》相提并论。

然而,一般人只知道司马光有一部治国的书叫《资治通鉴》,却很少有人知道司马光还有一部齐家的书叫《家范》。《家范》并不是仅仅讲如何治家的问题,司马光在《家范》卷首引用《大学》里的一段话,来阐明他写《家范》的目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司马光自己也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古人把齐家和治国看得同等重要,甚至认为齐家是本,治国是末,“本乱而末治”是不可能的。家都管不好,子弟都教育不好,怎么能出来教育别人呢?所以,司马光是把齐家提到治国的高度,来写《家范》的。所谓“圣人正家以正天下者也”。  

《四库全书》说:自颜之推作家训以教子弟,其议论甚正,而词旨泛滥,不能尽本诸经训。至狄仁杰著有《家范》一卷,史志虽载其目,而书已不传。司马光就用狄仁杰的旧名,另外著述,以为后世提供治家的准绳。

《家范》被历代推崇为家教的范本,全书共十九篇,系统地阐述了封建家庭的伦理关系、治家原则,以及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世之道。书中引用了许多儒家经典中的治家、修身格言,对我们颇有启发。还收集了大量历代治家有方的实例和典范,以为后人树立楷模。

司马光本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居处得法,举止有礼,忠信仁孝,治家有方,以身作则,为后人树立了做人和治家的榜样。所以,他的《家范》更有实际意义。

《家范》确实是一部中国古人修身齐家的典范作品,我们今天学习它,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精华,对于司马光的历史局限和《家范》中的糟粕应予以分析和剔除。

此次整理,是以《四库全书》所收《家范》为底本进行整理的。本着保持原汁原味的原则,我们对《四库全书》所收《家范》原本照录,没作任何改动。对明显的错字和笔误,随手改正,不另出校勘记。为了读者在阅读原文时更加醒目,我们在原文意思相同的段落前都拟了标题,在此说明。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理解,译文采用译述的方法,旨在充分阐明其道理。由于学识水平有限,点校过程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不吝赐教。

猜你喜欢
  五刑章第十一·佚名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晏婴
  迩言卷二·刘炎
  子罕篇·王夫之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孔子
  洪范明义原序·黄道周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八章 水·林语堂
  卷十二·林之奇
  卷三·李光地
  第34章 子张篇第十九(2)·孔子
  弁言·钱穆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答熊慕新问(十八则)·太虚
  禅观林大纲·太虚
  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261_1 【寄李白】任华   古来文章有能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我闻当今有李白,大猎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   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登庐山,   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

  • 吴感·唐圭璋

      感字应之,吴(今苏州)人。天圣二年(1024),省试第一。九年(1031),湖州归安县主簿。应书判拔萃科,入第五等,授江州军事推官。官至殿中丞。   折红梅   梅花馆小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

  • ◆方布衣澜(叔渊遗稿)·顾嗣立

    澜字叔渊,莆阳人。隐居吴中,自少时不娶。闭门读书,训徒以自给。后至元己卯卒,年七十有七。平生喜吟咏,然不苟作。友人樊士宽子厚录其五言诗若干首,其诗句如《咏乐天》云:「以诗为佛事,随地学山居。」《临平道中》云:「暖容时借

  •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迎仙客】〔净戎服杂持礼上〕事谋始。费商量。权在我。任主张。他们似虎更如狼。今日容情到底有参商。女无美恶。入宫见妬。士无贤否。入朝见忌。昨日晁盖数人相投山寨。本该留他。只是我区区一个书生。颇无过人谋

  • 目录·段克己

    二妙集  (金)段成己、段克己 撰石莲盦汇刻九金人集  (清)吴重憙 编 序一(吴澄)序二(虞集)世表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逸文檃括兰亭序摭遗

  • 答辩·闻一多

    挂彩的荣华我当不起,滑有圆光往我头上箍,旌旗铙鼓不是我的份,我道上不许和黄土铺,不许矜骄镀我成金身,我拒绝“成功”见我一面;双手掀住挣扎的纷忙,我猜着黎明,也不要看。锦袍的庄严交给别人,流的快乐得让给我。上帝许我纯钢的

  • ●题·佚名

    杨肃 徐凤彩 ○杨肃 壬申几社之行世也非诸君子意也自余与□期邻汝辈董成之弇州先生曰行天下始知天下大也行天下又悲天下小也天下凡几郡国贤才以百辈吾郡以海隅百里之邦自诸君子出而卓然推云间之文为海内首弇州之论岂

  • 卷五前赵录五·崔鸿

    刘曜上 刘曜字永明渊之族子也少孤见养于渊幼而聪慧有胆量年八岁从渊猎于西山遇雨止树下迅雷震树旁人莫不颠仆曜神色自若渊异之曰此吾家千里驹也从兄为不亡矣及长身长九尺三寸垂手过膝生而眉白

  •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十七钱币考【五】乾隆十一年议以贵州余铅运至湖广汉口令各省收买以供鼓铸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言黔省威宁州水城厅等处开采白铅出产旺盛岁自办解京局

  • 卷一百五十一·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一 朱批沈翼机奏摺 雍正二年九月十五日提督江西学政翰林院侍读学士【臣】沈翼机谨 奏为恭请 圣安事窃【臣】一介寒微叨沐 天恩命【臣】提督江西学政伏念【臣】才庸识浅膺斯重任 时深

  • 卷二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万夀盛典初集卷二十九恩赉五【蠲赋一】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万夀覃恩以天下地丁钱粮已经轮免一周其京城及各省房地租税五十三年额征并历年逋欠亦予豁免恩诏内开一天下地丁钱粮既沛恩泽於三年内悉予豁免

  • 卷六·佚名

    尔时持鬘天王坚首天王水居龙王三守护者,合集同力与阿脩罗而共斗战。若三守护者得胜。阿脩罗众退败之时,即入自宫。若阿脩罗得胜。三守护者退败之时,是即三十三天三守护者兵力破散。乃从须弥山王第二层级诣第三层。彼有常

  • 御制天圣广灯录序·李遵勖

    御制天圣广灯录序   惟大雄之阐教也。以清净为宗。慈悲救世。解烦恼之苦缚。启方便之化门。安住雪山。始阶于西域。飞行汉殿。遂通于东旦。彼土得道。何可胜言。此方承流。于是乎在。虽阴魔时

  • 金天缘品第二十·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此国中。有一长者。其家大富。财宝无数。生一男儿。身体金色。长者欣庆。即设施会。请诸相师。令占吉凶。时诸相师。抱儿看省。见其奇相。喜不自胜

  • 嘉义管内采访册·佚名

    又名《嘉义管内打猫各堡采访册》。地理杂志。清佚名纂辑。不分卷。约当光绪二十七年(1901)仿《云林县采访册》程式纂辑成书,记事补至二十四年,约四万字。分打猫西堡、北堡、南堡、东下堡下三分、东顶堡五个区域,设目因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