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刑章第十一
【解读】
这一章是说明不孝是最大的罪恶,并指出引致社会大乱的三个根源。
【原文】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1),而罪莫大于不孝(2)。要君者无上(3),非圣人者无法(4),非孝者无亲(5)。此大乱之道也(6)。”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刑法有五大类,所归属的犯罪之条列,有三千种之多,其中没有比不孝的罪行更大的。要胁君主的人,是心目中没有君主的存在;反对圣人的人,是心中没有礼法的存在;反对孝道的人,是心目中没有父母的存在。这三种恶行,都是造成天下大乱的根源。”
【注释】
(1)五刑之属三千: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处以五刑的罪行共有三千条。
(2)罪莫大于不孝:所有应处以五刑的三千条罪行中,没有比不孝更重的罪行了。即不孝为罪恶之极。此句言不孝之罪,不在三千条罪行之中。
(3)要君者无上:要,强求、要挟、胁迫,有所依仗而强硬要求。者,指代人。无上,藐视君上,即目无君长,反对或凌辱君长。
(4)非圣人者无法:非,责难、诽谤、诋毁。圣人,具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非圣,就是对周公、孔子等所谓圣人的言论、著述进行诽谤或不恭敬对待。
(5)非孝者无亲:非,非议,不赞成。非孝,诽谤他人的孝行。
(6)此大乱之道也:大乱,最严重的祸患悖乱。道,根源,意为导致大乱。
猜你喜欢 卷十七 十七之一·孔颖达 卷一百六 朱子三·黎靖德 知圣篇·廖平 卷一百三十四·卫湜 春秋公羊传谳卷三·叶梦得 卷四十四·沈廷芳 凡例·朱鹤龄 第22章 丧大记·戴圣 辨性下·章太炎 卷下·佚名 卷一百六十六·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七·佚名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我的佛教革命失败史·太虚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二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