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原文】
佛胖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卖劣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胖以中牟②畔民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④;不曰白乎,涅⑤而不缁(6)。吾岂匏瓜(7)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注释】
①佛胖: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中牟县的县官,当赵简子攻打范中行,围攻中牟县时,佛胖背叛了范中行,同时坚守中牟抵抗赵简子。②中牟:晋国的县城,在今河北省邢台和邯郸之间,不是河南的中牟。③:同“叛”。④磷:薄。⑤涅:染黑。(6)缀:黑色。(7)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
【译文】
佛胖召孔子,孔子想去。子路说:“以前我听老师您说蜘过:‘亲身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佛胖据中牟而叛乱,您却要去,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是啊,我是说过这样的话,不过,不是有坚硬的东西吗,磨也磨不薄;不是有洁白的东西吗?也染不黑。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怎么能够只挂在那里而不能让人食用呢?”
【读解】
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还是孔子通权达变的思想。按理说,莫说子路,就是我们一般人对孔子要去应一个叛乱家臣的招聘也是不理解的。因为孔子不仅对家臣执国政,就是对大夫执国政也是反对的,怎么还会去为一个叛乱的家臣效力呢?但以孔子回答子路的话,我们可以揣摸出,他之所以想应佛胖之召,是想借家臣(佛胖)的叛乱而反对大夫专权,恢复“礼乐征伐自诸候出”,甚而至于达达“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目的,并不是想和叛乱者同流合污。这样说起来,是不是有点“曲线救国”的味道了呢?
这段话中的第二个要点是孔子会不会和叛乱者同流合污的问题,子路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老师您不是自己说过不能到为非作歹的人那里去吗,现在怎么又出尔反尔,要到佛伴这个叛乱者那里去了呢?孔子于是以“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道理加以回答,就像我们说“出污泥而不染”一样。真正的君子,是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坚守自己的节操的。
最后,孔子还说:我难道是个苦葫芦吗?只能挂在那里面不能供人食用!这又一次表达了孔子积极入世,希望能够“行义以达其道”的思想。
猜你喜欢 論語全解卷二·陈祥道 泰伯第八·智旭 卷五·程公说 卷七·项安世 卷九十一·山井鼎 卷二十九·江永 卷九·胡广 卷二百三十·秦蕙田 卷四· 卷二十·朱熹 卷一·王质 第47章 燕义·戴圣 卷三百九十八·佚名 大雲初分如来涅槃健度第三十六·佚名 卷四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