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谈生命与向上创造

谈到向上创造,必先明白生命。生命是怎样一回事呢?在这里且先说:生命和生活是否有个分别?

生命与生活,在我说实际上是纯然一回事;不过为说话方便计,每好将这件事打成两截。所谓两截,就是,一为体,一为用。其实这只是勉强的分法,譬如以动言之,离开动力便没有活动;离开活动就没有动力,本是一回事。宇宙之所表现者虽纷繁万状,其实即体即用,也只是一回事,并非另有本体。犹如说:我连续不断的生活,就是“我”;不能将“我”与连续不断的生活分为二。生命与生活只是字样不同,一为表体,一为表用而已。

“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唯“生”“活”与“动”则有别。车轮转,“动”也,但不能谓之“生”或“活”。所谓“生活”者,就是自动的意思;自动就是偶然。偶然就是不期然的,非必然的,说不出为什么而然。自动即从此开端动起——为第一动,不能更追问其所由然;再问则唯是许多外缘矣。

生命是什么?就是活的相续。“活”就是“向上创造”。向上就是有类于自己自动地振作,就是“活”;“活”之来源,则不可知。如诗文书画,兴来从事,则觉特别灵活有神,此实莫名其所以然。特别灵活就是指着最大的向上创造,最少机械性。虽然在人的习惯上,其动的方式可以前后因袭,但此无碍于特别灵活,因为它是促进创造的。

一般人大都把生活看作是有意识的,生命当作是有目的的,这是错误。整个生命的本身是毫无目的的。有意识的生活,只是我们生活的表面。就人的一生那么长的时间言之,仍以无意识生活为多。并且即在自己觉得好像有目的,其实仍是没有目的。就一段一段琐碎的生活上,分别目的与手段,是可以的;就整个生活说,没法说目的——实在也没有目的。

如果要有目的,在有生之初就应当有了,后来现按上去一个目的就不是了。

向上创造就是灵活奋进,细分析之可有两点:(一)向上翻高,(二)往广阔里开展。生命(或生物)自开头起就是这么一回事,一直到人类——到现在的人类,仍是这么一回事。生物进化史、人类文化史,处处都表明这向上与扩大。以至现在我们要好的心、奔赴理想的精神,还无非是这回事。发展到此,已证明生命的胜利。但这个胜利,不是开头就规定如此,今后的归趋,仍然是不能有一个究竟的!

与向上创造相反的就是呆板化机械化的倾向。很奇怪的,亦是奇妙的事,生命为了求得更进一步之向上与扩大,恒必将其自身机械化了才行。

他像是没有法子一蹴的上去,必须逐步进展,走上一步是一步。要迈进于第二步时,即把第一步交代给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把他机械化了,但这一段在生活里面就不用再去操心。例如动物生理现象中,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种种运转活动,就是生命之机械化。生命在此一段,很邻近于机械,他不复是不能追问其所由然的第一动,不复是自动,而为被动矣。人类生活中必须养成许多习惯,亦是此例。习惯化即机械化。骑脚踏车未成习惯时,必得操心;既熟练后,不须再用心力,而可游心于更高一段的活动;在车上玩种种把戏之类。在生理现象与习惯之间的本能,亦是生命之机械化者;人类社会中之有礼法制度,正亦相同。这都是省出力量,再向前开展;一步步向上创造,一步步机械化,再一步步的开展去;生命就是始终如此无目的的向上创造。人类的向善心,爱好真理,追求真理,都从此一个趋向而来,不是两回事。这一趋向极明朗;但趋向只是趋向,不是目的。

猜你喜欢
  商书·盘庚下·佚名
  公食大夫礼第九·佚名
  第一章 人生之苦·梁启超
  卷五·孙奇逢
  经说卷三·熊朋来
  卷四十四·程川
  卷三十一·顺治
  自由与干涉·钱穆
  (十四)·钱穆
  卷四百四十六·佚名
  卷下·佚名
  物不迁论第一·僧肇
  归 依 开 示·太虚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佚名
  法镜经后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零九·彭定求

        卷509_1 【秋日陕州道中作】顾非熊   孤客秋风里,驱车入陕西。关河午时路,村落一声鸡。   树势标秦远,天形到岳低。谁知我名姓,来往自栖栖。   卷509_2 【经杭州】顾非熊   郡郭绕江濆,人家近白云。晚涛

  • 楔子·李行甫

    (老旦、卜儿上,云)老身郑州人氏。自身姓刘,嫁得夫主姓张,早年亡逝已过。只生下一儿一女,孩儿唤作张林,也曾教他读书写字;女儿唤作海棠,不要说他姿色尽有,聪明智慧,学得琴棋书画、吹弹歌舞,无不通晓。俺家祖传七辈是科第人家,不幸

  • 崔峒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崔峒,大历十才子之一。登进士第,为拾遗。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 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 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 庾亮楼中对月

  • ●卷二·周密

      ○张魏公三战本末略   △富平之战   建炎三年五月,以张浚为川陕宣抚处置使,许便宜黜陟。初,上问大计,浚请身任西事,置司秦州,别遣大臣与韩世忠镇淮东,令吕颐浩扈跸来武昌,从以张俊、刘光世,以相首尾。浚发行在,王彦统八

  • 卷之五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战国策卷三·鲍彪

    宋 鲍彪 注秦【苏张説外自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炖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嶲益州皆属焉】孝公【献公子显王八年庚申立】卫鞅【卫之庻孽公子姓

  • ·会奏审办盗匪附摺·丁曰健

    再,台湾素多无籍游民,每易纠集生事。其始不过数人,渐聚渐多,即至肆行无忌;惟在地方官随时随地留心查访,一有萌蘖,立时扑捕,方免滋蔓为患。海外民情浮动,臣等叠经严密檄饬各属先事预防,文武各员弁自不敢幸灾乐祸。

  • 四十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辛卯朔,〈是月,旱乾太甚。〉上在貞陵洞行宮。○朝,王世子問安。○以備忘記,傳于柳澗曰:「海浪島水賊,近年出沒海上作賊之事,具錄事狀,移文遼東,請爲禁斷,預爲張本,則雖有今日轉戰厮殺之變,事勢不至於難便,而惜乎其不

  • 读中庸章句纲领·赵顺孙

    读中庸章句纲领中庸一篇某以己意分其章句是书岂可以章句求哉然学者之于经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朱子文集】中庸自首章以下多对説将来直是整齐某旧读中庸以为子思做又时复有个子曰字读得熟后方见得是子思参夫

  •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十一·王日休

      天台智者大师劝修行人专修净土  设文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秖应愿生三界。于五浊三涂中。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则是无大慈悲。专为自利障菩提道。智者答。菩萨有二种。一

  • 宗镜录卷第八十八·延寿

    夫证唯识理而登佛果。从初资粮位至究竟位。具几智而得成就。答。唯一无分别智。约初后有三种。一加行无分别。谓寻思等智。即是道因。二无分别智。即是道正体。三无分别后智。即是出观智。谓道果。问。此三智行相如何

  • 使咒法经·佚名

        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奉 诏译  尔时毗那夜迦。于鸡罗山。集诸大众梵天自在天释提桓因等。及无量亿数鬼神等。从座而起。稽首作礼于大自在天请言。我今欲说一字咒饶益众生。唯愿印可听我所说。诸天言善哉如汝

  • 洺水集·程珌

    宋代诗文别集。30卷。南宋程珌著。此书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原为60卷,至明崇祯年间,其裔孙至远刊印时,已有半数散失。《四库全书总目》称“珌立朝以经济自任,诗词皆不甚擅长”,“至于论备边、蠲税诸疏,则拳拳于国

  • 男女房中秘密医术·佚名

    怡养老人著1922年石印本省图

  • 林兰香·佚名

    长篇小说。 清佚名撰。 六十四回。原署“随缘下士编辑,寄旅散人批点”,不详作者为何许人。约成书于道光年间。书仿《金瓶梅》取名,以书中三位女姓林云屏、 燕梦卿 (燕姑梦兰)、任香儿之名各取一字。 全书以明洪熙元年(14

  • 红雾·张资平

    《红雾》是张资平的长篇小说,1930年11月上海乐华图书公司出版。张资平的作品反映“五四”时期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热烈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他以客观平实的写作态度,清新流畅

  • 儒言·晁说之

    亦名《晁氏儒言》,宋晁说之著。徽宗政和二年(1112)为攻王安石新学而作,内容多涉及《三经新义》与《字说》。非但是学术上的论争,且兼斥安石居心行事。排《周礼》,抑《孟子》,尊《春秋》,务与相反,负气求胜,言辞激烈。

  • 死心悟新禅师语录·死心悟新

    全一卷。宋代僧死心悟新(1044~1115)撰,绍兴十一年(114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第三。内容编录师初住云岩之开堂语录、住翠岩之广化法语、再住云岩之语录,及住黄龙之语录、小参示众、偈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