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崔峒诗鉴赏

生平简介

崔峒,大历十才子之一。登进士第,为拾遗。集贤学士。其余事迹不祥。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

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

竹杖纱巾遂称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

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

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

君王深在九重城。

崔峒诗鉴赏

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抒写了自己一生在仕、隐之间徘徊的内心矛盾。“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称情。”据《唐诗纪事》及崔峒朋友们的诗文记载,崔曾登进士第,大历中任拾遗、补阙等职,后因事贬为潞府(治所在今山西襄垣县北)功曹,终于州刺史,卒于贞元中期。从诗的作年和诗中语气来考察,这首诗可能即作于潞府功曹任上。功曹属于闲官,且诗人所居之地又远离朝廷,因而诗的上句说数年来漂泊江湖,摒弃做官的虚名,下句“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意思说自己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金圣叹批曰:“‘遂’字妙!妙!言亦既宽然有余,更无欠缺也。不知何一日何一故又要献书,遂又生出无数不称情”(《金圣叹选批唐诗》卷之四上)以“遂”字为中心解这两句诗,一语中的。下一联具体描写潇洒的生活: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云外,即指世俗之外,宦海之外,此指诗人现居的闲散之地,此联诗人自述一切率意而为,有时逢寺即宿,有时日落西山,无事时沿江漫行。这两句颇似司空曙《江村即事》中“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一联的意趣。

颈联归结到寄韦李本意。“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上句陶潜指李明府,陶曾为彭泽令,故以陶比李,下句庾亮指韦应物。陶渊明既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李又是崔峒友人,看那首《赠同官李明府》中“流水声中视公事,寒山影里见人家”的句子,不难看出李明府也是一位胸怀磊落的人物;庾亮为晋朝太尉,《晋书》卷七十三载:亮都督江荆六州军事,镇武昌。“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共登南楼,亮至,将起避,亮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便据胡床啸咏,其坦率多类此。”

“楼中对月”疑写此事。韦应物为大历、贞元间著名山水诗人,性格清雅闲静,诗风恬淡,亦非追求功名利禄者。崔峒以两位清雅疏放的古人,比喻两位同样雅洁的今人,说他们做官,不说政绩怎样,而说看花、对月,这样写主要是对他们“吏隐”生活的向往,同时稍露自伤不遇之情。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尾联转入满腹牢骚不平,诗人向两位朋友诉苦:我不远万里,到京城献书,谁知“君之门兮九重”,一片赤诚,难以上达天听,不为君知。这两句并不是“悔献书”,他对献书毫不悔恨,只是怨自己运气不好,怨君王深居禁中,不能赏识自己的才干,使得他不能象韦苏州和李明府那样,既能当官,又过着“潇洒送日月”的生活。“十才子”诗中常交织着“仕”与“隐”的矛盾。他们都是中下层知识分子,对他们来说,最惬意的莫过于“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这样吏、隐两全的生活,崔峒因未得到这种“待遇”而产生怨恨,不过,他的“怨”,是“怨而不怒”,合乎中庸之道的。崔峒的友人王烈有一首《酬崔峒》诗,对他的矛盾心理写得很形象具体:“狥旬世甘长往,逢时忝一官。欲朝青琐去,羞向白云看。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崔峒的诗现在仅存一卷,唐人高仲武《中兴间气集》选录了崔诗九首,并评价云:“崔拾遗,文彩炳然,意思方雅。”这首诗,意象高华,投赠之意,怨愤之情,出以雅正之笔,为崔诗中的佳作。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三十·彭定求
  李邴·唐圭璋
  卷五·杨慎
  ◆录事昂吉(启文集)·顾嗣立
  第一齣~第十齣·杨柔胜
  第三十一出 伏阙·姚茂良
  楔子·关汉卿
  ●卷三·先著
  ●含中集卷四·李锴
  卷二十六·白居易
  南岳倡酬集原序·佚名
  巻八·邵浩
  三体唐诗原序·周弼
  卷六十五·徐倬
  第七章 概论二 两宋·吴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况周颐

    ○蕙风词话诠评(不归按:人文本《惠风词话》无此评,乃唐圭璋作。) 临桂况舍人夔笙,最善于论词。虽其所作之词,亦不能尽符其论词之旨,要其所论,类多名言。兹择其《蕙风词话》中之有关作词旨要者,加以扩充阐明。其所说未惬吾意者,

  • 列传第三十八 陆澄 陆慧晓 陆杲·李延寿

    澄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宋泰始初,爲尚书殿中郎,议皇后讳班下应依旧称姓。左丞徐爰案司马孚议皇后不称姓,春秋逆王后于齐,并不言姓。澄以意立议,坐免官,白衣领职。郎官旧坐杖,有名无实,澄在官积前后罚凡至千数

  • 卷一百五十三·杨士奇

    永乐十二年秋七月壬申朔享 太庙 命皇太子行礼○甲戌夜有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尾光烛地出垒壁阵西南行入羽林军南一小星随之○丙子驻跸禽胡山敕山西狭西辽东临边诸城增筑烽堠谨备御命辽东都指挥巫凯等先率所部还凯因奏开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嘉靖三十九年八月甲午朔 上谕吏部曰直赞诸臣效诚年久永有嘉与何以重君事上之典赐爵禄二臣嵩炳岁加禄米二百石辅臣皆加兼太子太师本加少傅秩宗山加少保卿二朴瓒炜各支正二品俸少卿纳春芳份各升礼部右侍郎仍兼学士嵩左

  • 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二月。癸丑。孝和睿皇后忌辰。遣官祭昌西陵。记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裕禄等、据奏请饬催匀拨炮位一摺。前经谕令吴大澂分拨车炮六尊。即行解往。着裕禄等派员迎提。以资应用。  ○又谕

  • 卷五十三·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三济礼氏多克松鄂右系有传吴努浑右系附载乌尔汉氏哈尔图右系有传达礼右系附载赫宜氏乌龄额右系有传葛旒       森彻讷瓦达荪以上俱附载札苏理氏科尔机达右系有传喀玳右

  • 张宿传·欧阳修

    张宿本是贫贱的人,自己考取了生员。唐宪宗当广陵王时,通过张茂宗推荐,能进出王府,他怪诞狡诈敢说话,到唐宪宗代行国政时,从百姓提升为左拾遗。他交结权贵幸臣,各地的贿赂堆了一屋。皇帝多次召见他,他不能保守机密,因泄露皇帝在

  • 堵胤锡传·张廷玉

    堵胤锡,字仲缄,无锡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做过长沙知府。山贼在安化、宁乡抢掠,官军几次战败,胤锡指挥民兵铲除了他们,又斩杀了醴陵的贼首,于是以懂军事出了名。十六年八月,贼兵打下了长沙,胤锡到京城朝拜皇上归来时,贼兵已

  • 卷五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五十一职官志十开列大学士尚书雍正五年奉旨凡补授大学士尚书时应否令其在议政处行走具奏请旨钦此乾隆五十六年奉上谕国初以来设立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

  • 王宠惠·周诒春

    王宠惠 字亮畴。年三十五岁。生于广东。已婚。初学于天津北洋大学。游美。入耶路大学。光緖三十年。得法律博士学位。译德国民法为英文。为美国法律学会杂志编辑。继留学英德两国。习法律。在英国充当律师。回国后。

  • 原序·郑伯谦

    太平经国书原序先王无自私之心安家者所以宁天下也存我者所以厚苍生也三代以还人主始自私矣以天下遗其子孙故不得不为久恃无恐之计然天下犹因其自私之心而少安于其间至于秦隋魏晋南北之君淫荒狂惑则并与其自私之计而

  • 卷五·李光坡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述注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述注卷五安溪 李光坡 撰乡射礼苐五郑目録云州长春秋以礼防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乡之属乡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疏曰周礼五州为郷是州属乡也云乡大夫或在焉者一乡

  • 卷五·梁寅

    <经部,诗类,诗演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演义卷五 明 梁寅 撰 齐国风 周武王封太公望於齐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故为大国汉志曰太公以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廼劝以女工通鱼盐而人物辐凑管仲又设轻重之权以富国故齐

  • 卷五百三十三·佚名

    △第三分施等品第二十九之二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诸有情及彼施设皆毕竟不可得。诸菩萨摩诃萨为谁故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但以实际为量故。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若有情际异实际者,诸

  •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十(入藏录下)·智升

    小乘入藏录下  (小乘经律总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五帙贤圣集传附此卷末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  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八卷四十八帙。  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  小乘论三

  • 羊脂球·莫泊桑

    短篇小说。法国莫泊桑的成名作。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爱国心助人为乐又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妓女,通过她的不幸遭遇,愤怒地揭露和批判了地主资产阶级的自私自利、虚伪、卑鄙,雄辩地证明“上流社会”的自

  • 灵宝净明黄素书释义秘诀·佚名

    为弟子方文与真师问答。方文称“东京”,又称另一城为“京师”。东京盖沿宋时开封旧称,方文当系元时人。真师释《黄素书》片段,述内丹术。并述六丁玉女法、度人经法、隐地八术等,称这些为内丹截法。

  • 宝藏神大明曼拏罗仪轨经·佚名

    二卷,赵宋法天译。佛在楞伽国,说宝藏神大夜叉王之陀罗尼及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