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般人对道德的三种误解

按我的解释,道德就是生命的和谐。普通一般人对道德有三种不同的误解:

(一)认道德是拘谨的。拘谨都是牵就外边,照顾外边,求外边不出乱子,不遭人非议,这很与乡愿接近。所谓道德,并不是拘谨;道德是一种力量,没有力量不成道德。道德是生命的精彩,生命发光的地方,生命动人的地方,让人看着很痛快、很舒服的地方,这是很明白的。我们的行动背后,都有感情与意志的存在(或者说都有情感要求在内)。情感要求越直接,越有力量;情感要求越深细,越有味道。反过来说,虽然有要求,可是很迂缓,很间接,这样行动就没有力量,没有光彩。还有,情感要求虽然是直接,可是很粗,也没有味道。

(二)认道德是枯燥的。普通人看道德是枯燥的,仿佛很难有趣味。

这是不对的。道德本身就是有趣昧的。所以说:“德者得也”;凡有道之士,都能有以自得——人生不能无趣味,没趣味就不能活下去。人之趣味高下,即其人格之高下——人格高下,从其趣昧高下之不同而来;可是,都同样靠趣味,离趣味都不能生活。道德是最深最永的趣味,因为道德乃是生命的和谐,也就是人生的艺术。所谓生命的和谐,即人生生理心理——知、情、意——的和谐;同时亦是我的生命与社会其他的人的生命的和谐。所谓人生的艺术,就是会让生命和谐,会作人,作得痛快漂亮。

普通人在他生命的某一点上,偶尔得到和谐,值得大家佩服赞叹,不过这是从其生命之自然流露而有,并未在此讲求。儒家则于此注意讲求,所以与普通人不同。儒家圣人让你会要在他的整个生活——举凡一颦一笑一呼吸之间,都佩服赞叹,从他的生命能受到感动变化。他的生命无时不得到最和谐,无时不精彩,也就是无时不趣味盎然。我们在这里可以知道,一个人常对自己无办法,与大家不调和,这大概就是生命的不和谐、道德的不够。

(三)认道德是格外的事情,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很高远的,多添的一件事情。而其实只是在寻常日用中,能够使生命和谐,生命有精彩,生活充实有力而已。道德虽然有时候可以发挥为一个不平常的事;然而就是不平常的事,也还是平常人人心里有的道理。道德并不以新奇为贵,故曰庸言庸行。

猜你喜欢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晏婴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第六·晏婴
  钱德洪序·王守仁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五·黄晖
  四书逸笺卷一·程大中
  御制孝经序·顺治
  第二篇 道的教训 第十二章 感官·林语堂
  卷三十六·李明复
  箴膏肓补遗·郑玄
  卷十一·吕祖谦
  卷十一·方苞
  西归直指卷二·周梦颜
  覆彭宣传部长电·太虚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佚名
  净土未明勿学通家·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萧德润·隋树森

    萧德润,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双调】夜行船 秋怀 一夜秋声入井梧,碧纱幮枕剩珊瑚。秦凤东归,楚云西去,旧欢娱等闲辜负。 【风入松】翠屏灯影照人孤,花外响啼蛄。丁宁似把闲愁诉,凄凉待怎支吾。泪

  • 总目十二·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总目十二寒山【一卷以下僧】拾得丰干【共一卷】慧宣法宣惠偘慧净海顺道恭辨才僧凤利涉道会中寤义净宝月景云理莹金地藏怀素【共一卷】

  • 贺铸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太祖孝惠后族孙。年十七,宦游京师,授右班殿直、监军器库门。熙宁中出监赵州临城县酒税。元丰元年(1078)改官磁州滏阳都作院,历徐州宝丰监钱官,和州管界巡检。

  • 卷三十三·志第九·历三·张廷玉

        ◎历三   ▲大统历法一下   日月五星平定三差   太阳盈缩平立定三差之原。   冬至前后盈初缩末限,八十八日九十一刻,就整。离为六段,每段各得一十四日八十二刻。各段实测日躔度数,与平行相较,以为

  • ●崇禎長編卷之六十·汪楫

      崇禎五年六月   ○崇禎五年六月   五年壬申六月丁卯朔太僕寺少卿賀世壽上言冏政之害馬者有二端一則寄養有司之頑玩一則營官營軍之作踐非藉天語申飭冏政修舉無期   戊辰陞陳奇瑜為右副都御史廵撫延綏  

  • 卷七·常璩

    钦定四库全书华阳国志卷七晋 常璩 撰刘後主志後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太子甘夫人所生也袭位时年十七 建兴元年夏五月後主即位尊皇后吴氏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於魏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也 立皇后张氏车骑将军张飞女也封丞相亮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三年十有一月壬子朔太常博士兼权宗正丞赵霈行尚书祠部员外郎 直龙图阁胡寅知永州癸丑徽猷阁待制提举台州崇道观洪炎卒于信州诏官给葬事既而侍御史辛炳奏炎非功在社稷及死于国事之人乞改正上曰炎以文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七·佚名

    嘉靖四十二年正月庚辰朔命成国公朱希忠行拜 天礼于 玄极宝殿文武群臣各具朝服于皇极门行五拜三叩头礼免宴赐节钱钞王府进贺人员及四夷朝贡使仍宴于阙左门○升燕河营副总兵署都指挥使佟登为署都督佥事充总兵官镇守山西

  • 第三九七移同治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一二二一三--一·佚名

    台湾府周蒙上级檄催,饬取府厅县志书、宪纲册,及各庄总董、乡保、甲长、头人清册,移知淡水厅移文 印 台湾府印 戳记同治十一年四月廿六日到私记钦加道衔、台湾府正堂周为差催备送事。案蒙宪檄,严催饬

  • ●郑氏史料续编卷二目录·佚名

    四二、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查参周潭失事防弁李有功,请敕部议处)顺治十年正月(八七)四三、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报明厦门得失情形,计图剿克)顺治十年三月二十四日到(九一)四四、福建巡按王应元残揭帖(遵旨严究行刺浙闽总督陈锦

  • 卷五缺·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五缺宋 吕中 撰太宗皇帝

  • 卷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十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刑赏表葢闻有功不赏有罪不刑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故虞书有天命天讨之文戴记爵人于朝与士共之刑人于市与众弃之葢自天子之统壹宇内与列侯之抚驭一国莫不由赏罸之得其道不

  • 燕凤传·李延寿

    燕凤字子章,是代郡人。从年轻时就喜爱读书,博览各种经书史籍,明于阴阳之术和谶纬之学。昭成帝早就听说他的名声,便派人以礼相邀,可是燕凤不肯受聘。当大军围困代郡时,昭成帝对城里人说“:燕凤再不肯前来的话,我准备让兵士们屠

  • 刘武周传·刘昫

    刘武周,河间郡景城县人。父亲刘匡,搬迁到马邑县。刘武周勇猛迅捷善于骑射,跟强横任侠之徒交往密切。他的哥哥刘山伯每每警告他说“:你不加选择地交朋结友,最终会犯灭族大罪的。”多次辱骂他。刘武周因此离家到洛阳,替太仆卿

  • 袁义传·张廷玉

    袁义,庐江人,本姓张,是德胜的族弟。最初为双刀赵的总管,镇守安庆,在沙子港打败赵同佥、丁普郎。左君弼招抚他,未从。德胜战死,才来归附太祖,任命为帐前亲军元帅,赐给姓名。多次从征讨伐,累功升为兴武卫指挥佥事。跟从大将军北征

  • 大体第二十九·韩非

    古之全大体者:望天地,观江海,因山谷,日月所照,四时所行,云布风动;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讬是非于赏罚,属轻重于权衡;不逆天理,不伤情性;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不引绳之外,不推绳之内;不急法之外,不缓法之内;守成理

  • 卷四百六十二·佚名

    △第二分巧便品第六十八之三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一切法自相皆空。佛言: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应观色由色空。应观受想行识由受想行识空。应观眼处由眼处空。

  • 慨古录·圆澄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