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净因臻禅师

禅师名道臻。字伯祥。福州古田戴氏子也。幼不茹荤。十四岁去上生院。持头陀行。又六年。为大小经论。置不读。曰。此方便说耳。即持一钵。走江淮。所参知识甚多。而得旨决于浮山远禅师。江州承天。虚席致臻。非所欲。而游丹阳。寓止因圣。一日行江上。顾舟默计曰。当随所往。信吾缘也。问舟师曰。载我船尾可乎。舟师笑曰。师欲何之。我入汴船也。臻云。吾行游京师。因载之。而北谒净因大觉琏禅师。琏使首众僧于座下。及琏归吴。众请以臻嗣焉。开法之日 英宗遣中使降香。赐紫方袍徽号。京师四方都会。有万好恶。贵人达官日填门。而臻一目之 慈圣上仙 神宗诏至庆寿宫。赐对甚喜。诏设高广座。恣人问答。左右上下。得未曾有。欢声动宫殿。赐与甚厚 神宗悼佛法之微。愍名相之弊。始即相国。为慧林智海二刹。其命主僧。必自臻择之。宿老皆从风而靡。高丽使三僧来就学。臻随根开悟 神宗上仙。被诏至福宁殿说法。诏道臻素有德行。可赐号净照禅师。臻为人渠渠静退。似不能言者。所居都城西隅。衲子四十余辈。颓然不出户。三十年如一日。元祐八年八月十七日殁。前尝语门弟净圆曰。吾更三日行矣。及期沐浴。更衣说偈已。跏趺而化。阅世八十。坐六十有一夏。臻性慈祥纯至。奉身至约。一布裙二十年不易。用五幅才掩胫。不多为丛褶。曰徒费耳。无所嗜好。乃能雪方丈之西壁。请文与可扫墨竹。谓人曰。吾使游人见之。心目清凉。此君盖替我说法也。初说法于庆寿宫。僧问。慈圣仙游。定皈何所。臻曰。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上悦以为能加敬焉。

赞曰。余至京师。尚及见之。时年已八十。褊首婆娑。面有孺子之色。取次伽梨。曳履送客。可画也。黄鲁直题其像曰。老虎无齿。卧龙不吟。千林月黑。六合云阴。远山作眉红杏腮。嫁与春风不用媒。老婆三五少年日。也解东涂西抹来。

猜你喜欢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佚名
  八等品第四·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七·佚名
  四教义卷第十一·智顗
  佛说普曜经卷第一·佚名
  拈八方珠玉集序·佚名
  羼罗耶佛品第九·佚名
  增集续传灯录卷第一·南石文琇
  法华经安乐行义·慧思
  卷第一·佚名
  唯 生 哲 学·太虚
  四教义卷第二·智顗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八·佚名
  佛说帝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佚名
  佛性论 第二卷·世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康进之·隋树森

    套数 【双调】新水令 武陵春 当年曾避虎狼秦,是仙家幻来风韵。景因人得誉,人为景摹真。佳趣平分,人景共评论。 【驻马听】花片纷纷,过雨犹如弹泪粉。溪流滚滚,迎风还似皱湘裙。桃源路近与楚台邻,丽春园

  • 卷二十二·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二嘉善曹庭栋编防斋小集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旧名科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洪迈赏其文擢第孝宗更今名调南康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奬偕游庐山相与酬倡旋调临安府教授嘉定中累迁屯田郎官番

  • 39.杜甫: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七言律诗虽然兴起于初唐,定型于沈宋,但诗人致力于这种诗体者,还不很多。一般人也不重视七言律诗。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所选录的是至德元载(公元七五七年)至大历末年(公元七七九年)这二十多年间的诗,他的自叙说:“选者三

  • 唐本纪第六·欧阳修

    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世本夷狄,无姓氏。父霓,为雁门部将,生子邈佶烈,以骑射事太祖,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太祖养以为子,赐名嗣源。梁攻兖、郓,硃宣、硃瑾来乞师,太祖遣李存信将兵三万救之。存信留莘县不进,使嗣源别以兵三干先击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六·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正月甲寅朔元旦免文武百官朝贺是日上赐辅臣上尊珍馔○大学士叶向高<锍-釒>请补大僚起遗佚下听补科道点用各省巡抚淂旨补大僚诸事俟简发 丙辰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 福王常洵跪请之国行李并内

  •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佚名

    三七 军机大臣奏蒋赐棨允称寄信回家问明有无收存《永乐大典》片乾隆三十八年二月二十三日臣等遵旨寄信高晋,询问徐干学等家有无收藏《永乐大典》,因高士奇籍隶浙江,并拟写寄知三宝。又臣等面奉谕旨,并及原任大学士蒋廷锡

  • 王畿、王艮传·张廷玉

    王畿,字汝中,号龙溪,浙江山阴人。二十岁中举,后受业于王守仁。嘉靖五年(1526)考进士,但与钱德洪都未参加廷试而归。守仁征讨云南思州府与广西田州府,留王畿与德洪共同主持书院。其后守仁去世,二人经办丧事,归家后仍内心哀悼不

  • 序·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者,论次宋事而比之,以续袁氏《通鉴》之编者也。先是,宗伯冯公欲为是书而未就,侍御斗阳刘先生得其遗稿若干帙,以视京兆徐公,徐公以授门下沈生,俾雠正之,因共属不佞续成焉。凡不佞所增辑几十七,大都则侍御之旨而

  • 卷二十二·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二十二    明 湛若水 撰 正威仪下 左传桓公九年享曹太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太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臣若水通曰曹太子射姑来朝鲁宾以上卿其礼厚矣于时金石在庭笾豆

  • 卷一百四十四·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三十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四十二【宋板】丧服小记第十五礼记十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丧服小记第十五

  • 卷十一·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十一宋 张洽 撰哀公【名蒋定公之子葢夫人定姒所生諡法恭仁短折曰哀】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杜氏注随世服于楚不通中国吴之入楚昭王奔随随人免之卒复楚国楚人德之使列于

  • 美术与佛学·太虚

    ──十八年十一月在长沙华中美术专校讲── 一 我之美术观   二 佛学与美术   三 佛教美术在美术界之位置   四 在今日中国提倡美术之功效一 我之美术观甲、美术之来源:美术由工艺、文学二要素所构成;

  • 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印光

    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间圣人,烹凡炼圣之大冶洪炉。若最初不以因果是究,则通宗通教之后,尚或有错因果事。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矣。且勿谓此理浅近而忽之!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极,亦

  • 方便心论一卷·佚名

        后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译  明造论品第一  若能解此论  则达诸论法  如是深远义  今当广宣说  问曰。不应造论。所以者何。凡造论者。多起恚恨憍逸贡高。自扰乱心少柔和意。显现他恶自叹己善。如斯众

  • 大乘北宗论一卷·佚名

      大乘心  我尚不起布施心  何况悭贪心  我尚不起持戒心  何况触犯心  我尚不起忍辱心  何况杀害心  我尚不起精进心  何况懈怠心  我尚不起禅定心  何况散乱心  我尚不起智慧心  何况愚痴

  • 金壁玄文·廖瑀

    宋代廖瑀撰,风水著作。

  •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元来

    凡三十五卷。明代僧无异元来(1575~1630)撰,法孙弘瀚、弘裕共编。清康熙十年(1671)刊行。又称博山大舣和尚广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五册。本书系集无异元来禅师一代语录之大成,内容包括无异禅师语录序、锡类法檀序、剩录序、禅

  • 方融玺禅师语录·如玺

    三卷,清如玺说,兴林等编,附净土诗。一卷,天界上堂弘济上堂小参。二卷,云居示众。三卷,机缘室中垂语小佛事行脚垂语佛祖赞歌偈行实附净土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