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一十六

万历四十二年正月甲寅朔元旦免文武百官朝贺是日上赐辅臣上尊珍馔

○大学士叶向高<锍-釒>请补大僚起遗佚下听补科道点用各省巡抚淂旨补大僚诸事俟简发 丙辰 宣宗章皇帝忌辰遣官祭 景陵 福王常洵跪请之国行李并内外官员较军人等分为三运择于本年正月十六日发摃二月初二日头运起行三月初二日二运起行三月二十四日臣并官眷及内外官员较军人等起行 上从之 大学士叶向高以考满赐宴礼部荫子尚宝司司丞屡<锍-釒>控辞

上曰考绩加恩从来旧典今复执谦固逊使朕优礼元臣之意郁而未伸亦卿心所不安也其勉受之

○己未时享  太庙遣侯郭大诚恭代

○庚申大学士方从哲<锍-釒>言岁序更新人心望治敬陈紧要诸务以助 圣化其略曰 皇上静摄以来堂陛不交宫府暌隔九阙万里独恃章<锍-釒>一线可以相通而强半留中 东宫睿龄辍讲有年虽英哲之资无需章句而古今淂失之故兴衰理乱之原所赖贤士大夫之讲求不少天生贤才原为世用部院卿寺稀若晨星候补科道进退维谷山林遗逸企其柄用如望云霓推毂徒勤赐环无日致令壮者老而老者殁其于 皇上作餋之初心亦甚拂矣水旱为虐榷税绎骚饥寒困苦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太仓悬磬边饷然眉国计边情束手一时交困之势即使急图整顿犹恐未易振举而况上下之间安于处堂之燕泛若不系之舟天下事尚可为哉伏愿蚤开储讲尽点大僚允督抚之推下科道之命凡伏居草莽与淹滞下僚者次苐起用轸恤灾民撤回税使速发军饷立释累宗将一举笔而庶绩咸熙矣不报

○准日讲官詹事府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翁正春乞假归省仍即前来供职着驰驿去

○升山西副使许维新为尚宝司卿光禄寺寺丞添注陆彦章为光禄寺少卿起升原任福建道御史严一鹏为大理寺右寺丞

○升兵部武选司署郎中事员外郎添注黄克谦为湖广右参政兼事广东副使姜志礼为山东右参政兼佥事山西按察使马拯为广东右布政使广西副使张所望为广西右参政

○南京大理寺卿升巡抚河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钱梦淂卒如例赐祭一坛减半造葬以其未到任也梦淂浙江桐乡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鄢陵知县选山西道御史历巡狭西北直广西奉敕大阅所在著激扬声升大理寺寺丞左右少卿起南京大理寺卿晋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屡<锍-釒>乞休卒于家

○辛酉辽东巡抚张涛<锍-釒>进奴酋诉状其原状封投兵部状中所云大约忿恨北关赖婚匿壻关原人不当助之词多不逊按奴酋从未入内地一旦躬率其子亲赴抚顺关见备御官李永芳等哓哓诉告情形顺逆不待智者而后知矣

○壬戌

上准大学士叶向高辞考满宴

○癸亥兵部尚书王象乾等会议中卫设在宁镇西南与固靖芦塘接壤先年松山未复地广人稀虏无可掠自松虏驱逐新边版筑香山一带遂成沃壤流民聚落渐广牛羊蕃育亦多虏垂涎之日久矣及至河冻便群渡抢掠中卫窎远遇警传烽援应不及古水井地方乃虏出没之咽喉而我适中之要害也今议于古水井建一城堡添设守傋一员与中卫参将画地分守遇警协谋并剿其军丁五百名除常乐堡原有军九十三名中卫营佥摘一百七十四名各食原粮外其新召二百三十三名一应安家买马粮料皆取给班价桩明及节省行粮内盔甲器械筑脩城堡夫匠俱在本镇摘拨措处不烦额外之加创为永逸之计新设守备随议升补并将一应脩筑召募等须事宜责令督工其香山流民收造版籍编成保甲尽令西路同知管辖遇警听守备收歛如议行

○甲子 孝恪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

○乙丑南辔平先是猓夷作叛总兵官刘綎监纪道参政王之机分兵八路亲督进剿随克桐槽沉渣续攻阿都厦卜越北等险寨大小五十六战共斩获过三千三百二十六名颗俘获被虏九百七十五名口牛马羊二千八百四十二获夷仗共一百五十八件恶猓凶番巢穴一空巡抚吴用先先后报闻旨下兵部

○兵部尚书王象乾言今仓廪空虚四海困穷极矣向者忧在财乏今则忧在军乱噪呼之变一见于遵化再见于蓟门三见于永平窃恐九边军士效而尤之脱巾之呼甚于失伍萧墙之祸惨于敌人请敕九卿科道会议总天下之盈缩而剂量之无论宫府无分内外凡可以佐军兴裕国用者各抒所见 上从之命军饷着户部会议卿部事体相关还协同悉心计处务在经久可行仍处与各督抚官严行禁戢各军毋得违玩

○丁卯升制诰房中书官管典籍事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兼翰林院侍书范可<忄受>为尚宝司少卿加四品服俸工部虞衡司员外郎加俸二级鲍佐为本司郎中仍加俸二级主事兼翰林院典籍加五品服俸孙胤奇为礼部祠祭司郎中仍加俸一级大理寺寺副郑崇光为礼部仪制司员外郎大理司评事兼司经局正字罗万英为礼部仪制司主事以效劳日久例应甄录也

○是时九边缺饷太仓如洗会议诸臣多以借用金花银两为请户科给事中官应震言之独悉其略谓库藏有内库有外库内虽多库承运库为最外则仅太仓也承运贮银一三宫子粒银每年共四万九千四百二十五两零一夏秋麦米共折金花银每年一百一万二千七百二十九两七钱零太仓四百万金钱而专属边饷者三百八十九万有奇然而内帑之即为外储也子粒金花之原皆为边饷也臣查会典于内府库则云各库所掌最大者金银花即国初所折粮者俱角□羊南京供武臣俸禄而各边或有缓急间亦取足其中正统元年始自南京改角□羊内库嗣后改折放武俸之外皆为御用由斯以言是金花银在国祈 列祖常以济边而正统后方为御用也会典于太仓银则云嘉靖二十二年题准今后凡三宫子粒及各处京运钱粮不拘金花折粮等顷应角□羊内府者一并催角□羊贮库悉备各边应用不许别顷那借由斯为言是

世宗庙不伹金花银贮太仓即子粒银亦贮太仓并充兵饷不知何年乃从太仓而歛之内也夫三宫子粒银或应仍听三宫之用若金花银则请照旧以太仓故物还之太仓逐年同京运钱粮俱隶外库自国家有大典礼如婚封诸务而外间为接济京运之用不报

○戊辰赐文武百官上元节假十日

○己巳礼科给事中余懋孳<锍-釒>言缺饷集议大都一借字尽之耳夫借也而可为常乎岁额之缺积逋多也大司农考成之法京边粮饷非完十分无佚罚焉然而不在官不在民未免有积胥积包窟穴其间今之议折兑米者宜无忘清逋也太仓之匮内外分也 祖宗朝岁贮三百八十九万以供边饷而有不足则三宫子粒各处金花且并贮外库以备给焉以此知内帑之即外帑也今议借皇税者当并议子粒金花也至如边屯盐政西北水利之当并议也第令边帅无包占典屯无分扰而于垦土多者不惜捐膏腴予之则人人乐趋而耰鉏可当荷戈沟洫皆成营垒矣裁两淮之浮引禁各运之私盐而于余盐之夹带奸珰之大包一切禁勿许则守支无苦而行引愈速中引愈多矣数年以来涿州良乡一带水田香稻菱芡地粟宛若江南非徐贞明已试之绪乎第令所在仿效而京师之一石当转漕三石

皇上大婚费不过七万 瑞王之选婚已费过十九万 瑞王脩府费不及三万而向者 福王之脩府费过二十八万内官之滥冒可不问乎出边金钱一往不返积渐以往夫复何穷中外之相蒙可不问乎时户科给事中条陈国计亦以严民运考成清查冒滥实行节省之法为请俱不报

○庚午

英宗睿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裕陵

○礼科给事中姚永济<锍-釒>称边军告饷酌议改折图初岁派不足京帑岁发又不足至今日而边费之数直比帑额过之徒悬悬于省直之宿逋其何济焉窃谓改折之议正可暂行盖各边待饷之急既不能遽办于宿逋而连年都中米价反贱于江南如仓米每石粜银三钱五分折兑彼地则每石七钱若以所收兑折每石五钱给军军必喜于得价之多而查复旧规两月折放四十万便可得银八万是盈余于庾额之外者也或照今仍给本色而以所折之银权宜量借以俟帑足补还即扣一月亦得十四万是那借于庾额之中者也今请于漕运地方全折半折再一议奏可以所折之银候米贱时给放京粮可以所折之银候窘迫时通融借发军得三石之银可充四石之用民得一分之宽即受十分之惠<锍-釒>入留中  ○壬申户科给事中商周祚<锍-釒>言改折漕粮有不可狃近利而忘远忧者查自成化八年题准额定岁运四万石如各省直遇有灾伤奏留奏免改折不等应于临德二仓预备粮内支运足数又题准一府有灾则于附近各府拨补必附近府分各有灾伤无处凑补方支用德临等仓总不失四万石之原额夫岂不念民饥亦以非此不足傋缓急耳今欲彰圣明浩荡之恩为权宜救时之术止宜计抚按报灾轻重量议改折分数就中稍从宽议以阴寓救军恤民之意则可而至谓议折三百万石者且谓将全折一年者仓储原无多积四百万又已失额久矣停运一年废弛一年都城之民万一饿莩相望万艘不通百物翔贵斗米千金并时腾涌 辇毂之下便忧不测何俟九边之鼓噪方为乱阶哉不报

○甲戌礼部等衙门奏候 圣母万安是日 上谕内阁朕览卿等复慰悉见忠爱悃诚前 圣母自去冬因暴寒偶痰火交侵调摄安愈兹旬日以来 圣体虚烦前恙复作膳羞渐减 圣躬软弱朕心惊惕忧惧不胜痛切五内日夜祈恳 皇天愿以身代默佑

慈躬增益寿龄早赐安泰永保天和卿等所奏诸事朕知道了

○乙亥工部尚书刘元霖以历官三十四年未被父母封诰乞涣一命特荣二亲 上从之时霖母年九十有二也

○丙子大学士叶向高原荫一子成学入监读书改授为尚宝司司丞

○旌表孝子一人侯鹤龄山西河津县人节妇十五人代州生员邢汉妻安氏五台县民王实妻张氏曲沃县生员陈治道妻卫氏翼城县民苏永贵妻周氏苏九官妻李氏姑妇双节临晋县民王康妻荆氏安邑县生员刘启元妻朱氏垣曲县民孙若柳妻胡氏壶关县民姬守节妻郭氏牛进宝妻杜氏生员阎渠妻宋氏辽海卫指挥刘彬妻曹氏广西马亚县军人王自羙妻唐氏恭城县民常有德妻周氏四川富顺县民刘福寿妻魏氏烈妇一人山西河曲县民王加会妻刘氏年二十五岁为虏虏去骂贼而死身无完肤烈女一人戴秋姐山西祁县民戴婉女年十八岁遇虏不肯受辱遂刃锉之

○丁丑兵部尚书王象乾又言顷奉 明旨会议查得四十一年共欠京运银一百八十三万三千六百两有奇此万万不可不急处以救穷军一旦之命者也伏望 皇上敕下部寺衙门于节慎库借银三十万两太仆寺库借银五十万两本部寄贮冏库班价等银一十四万八百两有奇南京兵部借银十万两户部工部各五万两以上共银一百一十四万八百两有奇尚欠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两有奇两淮两浙长芦山东山西各运司正额盐课各有拖欠乞敕户部立限严追如期角□羊补倘或未完先于司库存积银内借角□羊同舟共济可作九十四万八百两之实数矣第南京及运司各顷银两道路迂回必非旦夕所至惟有慨发帑金百万沛浩荡之洪恩快臣民之想望使九塞被德四夷闻风不其为一时之盛哉奉旨边军劳苦缺饷甚多已有旨着九卿各秉公从长会议务求每岁充足今该部各省直应进内库正供金花银两拖欠数多遇节进赐各官赏赉于各处税银接济支放尚且不敷尔部还会同工部等衙门各炤议借用以济紧急其两淮等处运司拖欠正额盐课等银多着户部差官严限守催如数角□羊不得仍前延迟如有违慢的该部查参来说余依议行

○戊寅

孝静毅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官祭 康陵

○南京工部右侍郎胡桂芳改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提督军务升太常寺少卿刘一焜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提督军务升通政司右通政梁见孟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提督军务升河南左布政使梁祖龄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提督军务升南京太仆寺卿钱士完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提督军务升四川布政使徐成位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兼建昌毕节东川地方赞理军务兼督川贵兵饷起原任太常寺少卿史孟麟补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诏马湖府知府詹淑移咨吏部改调别用刘綎先行罚俸六个月仍□戴罪立功先是刘綎因争小嫌殴知府詹淑抚臣吴用先按臣彭端吾先后劾奏下兵部议复报可

○壬午宴泰宁等卫庆贺 圣寿夷人咬歹等二百六十九名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七 五行上·房玄龄
  卷九十四·志第六十一·柯劭忞
  卷一百七十四 表十四·赵尔巽
  石匮书后集卷第五十七·张岱
  续编小引·沈德符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一三五○ 浙江巡抚琅玕奏查缴违碍书籍情形折(附清单一)·佚名
  九五二 署直隶总督英廉奏覆遵旨提审通永道李调元案内人证情形折·佚名
  六○○ 两广总督桂林等奏覆查办《九十九筹》一书情形折·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五·佚名
  高祖本纪·姚思廉
  或谓韩公仲·佚名
  食货五九·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孙仁孺

    第一齣 离娄章句下【西江月】〔末笑上〕莫怪吾家孟老。也知徧国皆公。些儿不脱利名中。尽是乞墦登壠。长袖妻孥易与。高巾仲子难逢。而今不贵首阳风。索把齐人尊捧。走东郭的齐人英雄本色。讪中庭的妻妾儿女深情。隐

  • 彊村语业·卷上·朱祖谋

    归安朱孝臧古微 长亭怨慢·苇湾重到,红香顿稀,和半塘老人侭消尽、涉江情绪。风露年年,国西门路。绀海凉云,昨宵飞浣石亭暑。乱蝉高柳,凄咽断、薲洲谱。莫唱惜红衣,算一例、飘零如雨。迟暮。隔微波不恨,恨别旧家鸥侣。

  • 卷二十六·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六平湖沈季友编国朝南溪学士曹尔堪尔堪字子顾号顾庵嘉善人勲之长子顺治壬辰进士选庶吉士两冠阁试授编修扈从瀛台南苑世祖褒问谕令与吴伟业同注唐诗丁艰起补转侍读旋陞侍讲学士转盼三擢异数

  • 忠义集巻六·赵景良

    元 赵景良 编附録诸公诗一清父唐先生【泾 道州龙山人】甲戌客临安【时贾似道当国】金谷烟花醉未醒鼾边无梦到功名十郎腹里长函剑六丈胸中旧贮兵天豕星沈狼有影海防风鹤无声如闻浩浩愁相讯何日衣冠乐太平和朱以性

  • 卷八十二·毕沅

      ◎宋纪八十二 ∷起重光协洽正月,尽昭阳作噩七月,凡二年有奇。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元祐六年辽大安七年   春,正月,壬戌,辽主如混同江。   癸酉,诏:“祠祭游幸,毋用羔羊。”   丙戌

  • 卷之五十六·佚名

    洪武三年九月丙戌朔皇从兄嫂蒙城王夫人田氏薨 上以夫人早寡有节行甚重之及薨命中书省致祭仍命中宫皇太子及亲王各祀以少牢赠蒙城王妃护丧还葬临濠诰曰朕惟帝王厚亲亲之道必推恩及于宗族况妇以夫贵存没同荣此古今之常

  • 卷之一千二百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通志卷二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一臣谨按司马迁曰书班固曰志东观曰记华峤曰典张勃曰录何法盛曰説诸史通谓之志然志者古史之名今改曰畧畧者举其大纲云氏族序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

  • 绎史卷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商汤灭夏史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列女传简狄有娀氏之长女也与其妹娣浴于丘之水有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取而吞之逐生契焉 古史考契

  • 李稷传·宋濂

    李稷字孟豳,滕州人。幼年聪明,思维敏捷。八岁能记诵经史。跟随在袁州做官的父亲时,拜夏镇为师,又随父至铅山拜方回孙为师。镇、回孙都是著名的进士,长于《春秋》,李稷兼得他们各方面的教导。泰定四年(1327)中进士,授予淇州判

  •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佚名

    【提要】 叫上级重用自己,总不是一个该直接了当陈说的事情。尤其在主张谦虚内敛的中国,就更应该讲点技巧来推重自己。 【原文】 段干越人谓新城君曰:“王良之弟子驾,云取千里马,遇造父之弟子。造父之弟子曰:‘马不千里。’

  • 南面第十八·韩非

    人主之过,在己任在臣矣,又必反与其所不任者备之,此其说必与其所任者为雠,而主反制于其所不任者。今所与备人者,且曩之所备也。人主不能明法而以制大臣之威,无道得小人之信矣。人主释法而以臣备臣,则相爱者比周而相誉,相憎者朋

  • 提要·王宏撰

    (臣)等谨案正学隅见述一卷国朝王宏撰撰宏撰有周易筮述别着録是编以周子无极之说陆九渊争之于前朱子格物之说王守仁轧之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而未休大抵尊朱者则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无持是非之平者宏撰则

  • 黄龙佛寿清禅师·惠洪

    禅师名惟清。字觉天。号灵源叟。生南州武宁陈氏。方垂髫上学。日诵数千言。吾伊上口。有异比丘过书肆。见之。引手熟视之。大惊曰。菰蒲中有此儿耶。告其父母。听出家从之。师事戒律师。年十七为大僧。闻延恩院耆宿法

  • 太虚大师访问记·太虚

    冷雨名山探胜(桂林通讯)桂林佛教会敦请太虚大师讲演“中国之佛教”的第二天,在丝丝冷雨中,记者驱车过花桥去到月牙山古刹。月牙山在桂林东门外,群蜂层叠,山旁一江如带,风景绝佳,是桂林名胜中最好的一处。古刹在半山中,记者循石

  • 答 苇 舫 问·太虚

    问:缅甸、锡兰、和中国的佛教,所有的塔、庙、佛像,都有些不同,尤其中国的造像,如四天王、韦陀、伽蓝(普通塑的关帝像),不但锡兰、缅甸没有,就是印度古代的造像中,也没有见过。答:这有历史的关系。相传唐时有番人入寇,不空三藏修护

  • 四教义卷第五·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五明三种念处成三种罗汉者。一若单修性念处。成慧解脱罗汉。二共念处。成俱解脱罗汉。三缘念处。成无疑解脱罗汉。所以者何。性念处即是缘理之智慧。念处相应发真无漏。即成慧解脱罗汉也。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