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泥洹品法句经第三十六(三十有六章)

泥洹品者,叙道大归。恬惔寂灭。度生死畏。忍为最自守,泥洹佛称上。舍家不犯戒,息心无所害。无病最利,知足最富,厚为最友。

泥洹最快,饥为大病,行为最苦。已谛知此,泥洹最乐,少往善道。趣恶道多,如谛知此,泥洹最安。从因生善,从因堕恶,由因泥洌

所缘亦然,麋鹿依野,鸟依虚空。法归其报,真人归灭,始无如不。始不如无,是为无得,亦无有思。心难见习可睹,觉欲者乃具见。

无所乐为苦际,在爱欲为增痛。明不清净能御,无所近为苦际。见有见闻有闻,念有念识有识。睹无著亦无识,一切舍为得际。

除身想灭痛行,识已尽为苦竟。猗则动虚则净,动非近非有乐。乐无近为得寂,寂已寂已往来。来往绝无生死,生死断无此彼。

此彼断为两灭,灭无馀为苦除。比丘有世生,有有有作行。有无生无有,无作无所行。夫唯无念者,为能得自致。

无生无复有,无作无行处。生有作行者,是为不得要。若已解不生,不有不作行。则生有得要,从生有已起。

作行致死生,为开为法果。从食因缘有,从食致忧乐。而此要灭者,无复念行迹。诸苦法已尽,行灭湛然安。

比丘吾已知,无复诸入地。无有虚空入,无诸入用入。无想不想入,无今世後世。亦无日月想,无往无所悬。

我已无往反,不去而不来。不没不复生,是际为泥洌如是像无像,苦乐为以解。所见不复恐,无言言无疑。

断有之射箭,遘愚无所猗。是为第一快,此道寂无上。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门阈。净如水无垢,生尽无彼受。

利胜不足恃,虽胜犹复苦。当自求去胜,已胜无所生。毕故不造新,厌胎无淫行。种燋不复生,意尽如火灭。

胞胎为秽海,何为乐淫行。虽上有善处,皆莫如泥洌悉知一切断,不复著世间。都弃如灭度,众道中斯胜。

佛以现谛法,智勇能奉持。行净无瑕秽,自知度世安。道务先远欲,早服佛教戒。灭恶极恶际,易如鸟逝空。

若已解法句,至心体道行。是度生死岸,苦尽而无患。道法无亲疏,正不问羸强。要在无识想,结解为清净。

上智餍腐身,危跪非实真。苦多而乐少,九孔无一净。慧以危贸安,弃猗脱众难。形腐销为沫,慧见舍不贪。

观身为苦器,生老病无痛。弃垢行清净,可以获大安。依慧以卻邪,不受漏得荆行净致度世,天人莫不礼。

猜你喜欢
  丛林公论叙·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佚名
  卷第十九·佚名
  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太虚
  雪堂拾遗录·雪堂道行
  菩 萨 学 处·太虚
  卷之一·牧云通门
  卷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一·澄观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佚名
  卷第十一·道宣
  卷第四十五·白岩净符
  卷六·佚名
  止观辅决传弘行 第三十七卷·湛然
  明报应论原文·慧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277_1 【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楼宴崔司士…关中弟张评事时遇】卢纶   黄花古城路,上尽见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间。   野情随卷幔,军士隔重关。道合偏多赏,官微独不闲。   鹤分琴久罢,书到雁应还。

  • 利登·唐圭璋

      登字履道,号碧涧,金川(在今江西省)人。以礼记擢淳祐元年(1241)进士第。仕至宁都尉。   绿头鸭   晚春天。柳丝初透晴烟。黯离怀、绿房深处,艳游曾记当年。衬龙绡、亭亭玉树,步鸳褥、窄窄金莲。烧蜜调蜂,翦花挑蝶,香云微

  • 第四折·贾仲明

    (陶伯常引祗候上,云)小官陶伯常,自到京师,谢圣恩可怜,迁除嘉兴府太守之职。将李玉壶的万言长策,献与圣人,圣人大喜,就加李玉壶本府同知,共小官做着同僚,免其赴阙谢恩,即之任所。小官来到长街市上,见一簇人闹,不想正是李玉壶。恐外

  • 巻十三·李蓘

    钦定四库全书宋艺圃集卷十三明 李蓘 编马定远四首杨休烈村居篱落牵牛放晚花西风吹叶满人家闭门久雨青苔滑时见鸳鸯下白沙郢州城西秋江白水浪花麄墟落人归鸟自呼新月高城三百雉角声吹彻小单于村居溪头梅是去年花闲日

  • 皇王大纪卷五十九·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景王二十五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子将战苑羊牧之諌曰齐帅贱其求不多不如下之大国不可怒也弗听败齐师于夀余齐侯伐莒莒子行成如齐涖盟盟于稷门之外莒于是乎大恶其君楚防越使告于宋曰寡君闻君有不令之

  • ·东槎纪略姚莹(原署“阙名”)·埔里社纪略·丁曰健

    浦里社者,台湾彰化县之归化番社也。其地在彰化东南山内,为社二十有四。府志所载曰埔里、曰决里、曰毛啐、曰猫丹、曰社仔、曰木扣、曰木武郡、曰子黑、曰子希、曰倒咯、曰峦恋、曰田仔、曰猫兰、曰田头、

  • 二十七年·佚名

    (乙丑)二十七年大明正統十年春正月1月1日○乙亥朔,移御駙馬安孟聃第,命世子,率百官行望闕禮于景福宮,停本朝賀禮。堂上官以上,詣時御所,獻表裏鞍馬,諸道進箋。○設曲宴,賜宴二品以上及耆老宰樞,又饋倭、野人于景福宮南廊。○傳旨

  • 十二年(下)·佚名

    八月8月1日○甲辰朔,御朝講。侍講官李淸曰:「人君憂樂,不可獨也,〈史臣曰:」樂則不可獨,憂不可獨歟?「〉當與民同之。桀、紂瓊宮、瑤臺之樂,可謂極矣,而下民嗷嗷,以至於亡;文王如傷之憂,可謂至矣,而下民欣欣,周業以興。如此者,人君所

  • 卷十六·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六     明 湛若水 撰 畏民上 易屯象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臣若水通曰阳为贵隂为贱初九当屯难之时以阳而来居隂下为以贵下贱之象如是则羣隂归从之以济屯难故有大得

  • 六经正误卷六·毛居正

    宋 毛居正 撰春秋左氏传正误序以日系月作□误后作月者皆旧本字作□者传写误也日月之月有阙无阙者与肉同大事书之于策作防误策从朿非从束也隐公元年传注作筞尤非小事简牍而已牍作牍误凡从□者多误作卖舍族尊夫人舍作

  • 卷十·姚际恒

    春秋通论卷十新安首源姚际恒成公宣公子,母声姜,在位十八年。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周二月,夏十二月,无冰,恒燠也。三月,作丘甲。备齐也。归父奔齐,故三桓惧而设备作丘甲。丘甲之法,古无明文,左氏无说

  • 道行经学品第二十二·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菩萨学无常为学萨芸若。学无所生为学萨芸若。学去离淫为学萨芸若。学灭为学萨芸若。佛语须菩提,汝所问。学无常为学萨芸若者,於须菩提意云何是怛萨阿竭本无随因缘得怛萨阿竭。本无字宁有尽时不。须菩提白佛

  • 调达入地狱品第二十七·马鸣

    佛天师世祐,身心俱清净。愍众诣江浴,著澡衣而立。尔时佛世尊,始入清流江。犹如日天子,在天华浴池。如祠金刚柱,妙宝以挍饰。譬天刻镂师,众相悉明备。佛世尊身形,妙好亦如是,此皆宿善行,工匠所为作。百福德相备,宿善所印明。或如

  • 南宋元明僧宝传后叙·自融

    祖师云。佛者。心清净是。法者。心光明是。道者。处处无碍净光是。三即一。皆空而无实有。旨哉言矣。是以。入祖室登祖位者。彻其渊底。提大机用。剪诸见林。截异端网。如滴狮乳。如鼓师弦。圣凡莫得描摹而浅深之。良

  • 复李管卿先生书·太虚

    去年底谈话半途中止,不单你底意思未尽宣扬,即我也觉得尚多讨论的地方,故今日接读你的来信,把去年研究未了的问题提出来继续研究,我是极欢迎的!承你的过分夸奖,我可是不敢当,今亦聊贡所知以凭审裁而已,还望你再进而赐教为幸!据说

  • 华严经文义纲目刊行序·法藏

    按凝然师述法界义镜曰。天平八年大唐道璇律师赍此宗疏章而来。又审祥大德者新罗国人也。尝入唐谒贤首受学华严宗。而来此国住大安寺。应良辨等请讲华严经。然则初传章疏璇师有功。最初开讲祥公为尊也。此章之传虽未见

  • 释摩诃衍论 第三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三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总识摄生圆满门。次说总相剖分散说门本曰。所言觉义者。谓心体离念相。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说名本觉。

  • 江变纪略·徐世溥

    二卷。明末徐世溥撰。徐世溥,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诸生,长于文笔,山居遇盗焚掠而死,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著有《榆墩集》、《榆溪集选》。《江变纪略》述永历初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正事。金声桓本明将,叛明降清,复又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