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陶伯常引祗候上,云)小官陶伯常,自到京师,谢圣恩可怜,迁除嘉兴府太守之职。将李玉壶的万言长策,献与圣人,圣人大喜,就加李玉壶本府同知,共小官做着同僚,免其赴阙谢恩,即之任所。小官来到长街市上,见一簇人闹,不想正是李玉壶。恐外人观之不雅,我着祗候人都拿在衙中来了也。张千,将那一行人都与我拿上厅来。(张千云)理会的。一行人俱在。(正末同卜儿、旦、甚舍上)(卜儿云)今日见了官才是一个明白。(甚舍云)我使了三十车羊绒潞绸,则这般罢了?(正末唱)

【双调】【新水令】这厮他不明白硬撞入武陵溪,量你个野蜂儿怎调和蜂蜜?颓气了惜花春起早,拽塌了爱月夜眠迟。强风情不晓事,呆厮,谁着你将钱去买憔悴?

(众见官科)(张千云)当面。(陶伯常云)一行人都跪着,单则李玉壶请起。(卜儿云)爷爷,我是原告,他是被告,怎生教我跪着,放他起来?(正末唱)

【驻马听】老虔婆唱叫扬疾,更狠如剔髓挑筋索命鬼。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老虔婆坐儿不觉立儿饥,甚黑子东行不见西行利。没道理,全不怕咆哮两行公人立。

(卜儿云)爷爷可怜见,李玉壶先前和俺女孩儿作伴,后来我家里别留山西客人甚舍。他自没趣,走了出去,反倒搬调的我娘儿两个不和,我因此来告他。缘何原告跪着,被告立着,岂有此理?(陶伯常云)这事当初曾有“玉壶春图画”来,明是你家女儿许配李玉壶了,你怎么又留了甚舍?(正末云)可知道来。(唱)

【水仙子】俺只道玉壶春打灭再休题,险做了运退雷轰荐福碑。元来素兰香也有逢春日,沉香串依然共素手携,翠珠囊似合浦重回。玉螳螂飞绕在兰丛内,白罗扇长如明月辉,怎肯教杜韦娘嫁了王魁?

(陶伯常云)兀那婆子,你听者:因他李玉壶献了万言长策,圣人就加他为本府同知。(甚舍云)我死也。(卜儿云)李玉壶,我道你不是个受穷的人。(正末唱)

【落梅风】从公道,依正理,怎做得倚官挟势?想李素兰剪断香云为甚的?也只是愿双双并谐比翼。

(陶伯常云)李素兰,我将你配与李玉壶为妻,你意下如何?(旦云)多谢相公,妾情愿从良改正。(陶伯常云)兄弟,小官将李素兰与你做夫人好么?(正末云)全仗仁兄主张,您兄弟不敢忘报。(唱)

【雁儿落】成就了碧桃间鸾凤栖,翠沼畔鸳鸯配。一任他绿阴中莺燕喧,锦坞内蜂蝶戏。

【得胜令】呀,这连理厚栽培,并蒂共葳蕤。今日个告别了烟花市,同归了锦绣闱。准备了佳期,合欢带常拴系;得遂了于飞,同心结莫摘离。

(陶伯常云)既然从良改正,着礼案上除了名字,将素兰配与玉壶为夫人。(甚舍云)爷爷,这成不的。他也姓李,那也姓李,同姓不可为婚。(旦云)相公,妾身本姓张,自幼年过房与他做义女来。我如今要出姓改正,有何和可?(陶伯常云)是实么?(卜儿云)嗨,俺那忤逆种不认我了,教我怎好赖得?实是我过房的女孩儿,他本姓张。(陶伯常云)李玉壶兄弟,你将白银百两,给与这婆子做恩养礼钱。兀那甚黑子,倚仗财物,夺人妻妾,罪该不应。杖断四十,抢出衙门去。李玉壶今为本府同知,将五花官诰,与张素兰做夫人。你两个望阙谢了恩者。(末旦谢恩科)(正末唱)

【沽美酒】多谢你大恩人做主持,这本性不难移。也只为莺花寨声名非是美,情愿做从良正妻,结婚姻要成对。

【太平令】请受了五花诰身荣显贵,七香车表汇容仪。玉胡子元称国器,这素兰女堪为佳配。从今后足衣、足食、所事儿足意,呀!不枉了天地间人生一世。

(陶伯常云)李玉壶你听者,(词云)则为你万言策转奏明光,封官爵佐理黄堂。不枉了十年窗下,今日得紫绶金章。素兰女婚姻注定,改本姓准许从良。老虔婆给银百两,甚黑子断遣还乡。从此后夫荣妻贵,永团圆地久天长。

题目 甚黑子花柳鸣珂巷

正名 李素兰风月玉壶春

猜你喜欢
  卷五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四百八十八·彭定求
  金淑柔·唐圭璋
  李促虺·唐圭璋
  王观·唐圭璋
  ●第三十五出 赠佩·孟称舜
  卷十三·孙默
  卷二百三十四·陈思
  第十二歌 我说新妇小姐·刘半农
  卷一百九十七·陈廷敬
  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曲话卷四·梁廷枏
  卷七·韦应物
  原序·韦应物
  性情集巻五·周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67 ·佚名

    李新 古意 无分清浊流,杀尔投河伯。 无结死生交,一死生便隔。 模棱不失事,祸起分黑白。 百年过逆旅,今是长安客 李新 古意 嗟来吐食死,漂母爱王孙。 等是乞怜人,一饱何足论。 东方老先

  • 唐诗镜卷十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十一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三 王缙【本传云字夏卿河中人与兄维早以文翰着名连应草泽文辞清丽举累授侍御史禄山乱为太原少尹功效谋略衆所推先加宪部侍郎历工部侍郎散骑常侍广德中拜黄门侍郎同

  •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范晔

    野王二老 向长 逢萌 周党 王霸 严光 井丹 梁鸿 高凤 台佟 韩康 矫慎 戴良 法真 汉阴老父 陈留老父 庞公《易》称「《DD33》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

  • 卷三十 五代下·王夫之

      自石敬瑭称号之年起   〖一〗   契丹之于石敬瑭,为劳亦仅矣。解晋阳之围败张敬达者,敬达师老,而无能如晋阳何也。敬瑭南向,而耶律德光归,河南内溃,张彦泽迎敬瑭以入,初未尝资契丹之力,战胜以灭李氏而有之。且德光几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二月戊戌朔礼科给事中杨天民题吉府改封一<锍-釒>与要例不合秦沈改封 皇上已误于前岂容再误于后伏乞 圣明念旧章之当率防幸窦之易滋将吉府常汶常□氵□日廿支□二郡封停罢一如部覆 上不纳○己亥初改

  • 七十五 曹寅奏陈江宁地方晴雨情形摺·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五月十八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各处平粜之米,将已卖完。江南近日雨水甚勤,稻田俱全插秧,民间无事。惟是目下湖广、江西及庐州等处产米地方,皆禁遏口岸籴粜,米价比前稍长。臣无地方之

  • 一二一五 谕内阁将文渊等三阁书籍应换写篇页及工价令纪昀陆锡熊分赔·佚名

    一二一五 谕内阁将文渊等三阁书籍应换写篇页及工价令纪昀陆锡熊分赔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二日乾隆五十二年六月十二日内阁奉上谕:前因热河文津阁所贮四库全书,朕偶加披阅,其中讹谬甚多,因派扈从之阿哥及军机大臣等覆加详阅

  • 武陵昭王萧晔传·李延寿

    武陵昭王萧晔字宣昭,是高帝的第五个儿子。母亲罗氏,跟随高帝在淮陰,因为有罪被杀。萧晔当时四岁,思慕不异于成人,常常悲痛得吐血。高帝下令给武帝说:“三昧这么任性,恐怕不好,你可以和他一齐住,常常控制开导他。”三昧,是萧晔的

  • 段秀实传·欧阳修

    段秀实字成公,本是姑臧人,他的曾祖父师浚,出任陇州刺史,留在那里没有回家乡,于是变为..阳籍人。秀实六岁时,母亲病重,他急得七天不吃不喝,母亲病情好转才肯吃饭,当时人们称他为“孝童”。到长大了,深沉忠厚,能决断,慷慨激昂有救天

  • 李峤传·欧阳修

    李峤,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幼年时父亲就死了,他侍奉母亲非常孝顺。还是孩子时,梦见有个人送他一对笔,从此文章就写得好。十五岁时就通晓《五经》,受到薛元超的赞赏。二十岁时科试考中进士,开始时,补任安定县尉。又应制科考试得甲

  • 欧阳修传·脱脱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幼年时,欧阳修就聪敏过人,读书过目不忘。等到成年时,更是超群出众,卓有声誉。宋朝立

  • 卷一百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九人物志六十九大臣传五十五【汉军镶黄旗一 范文程 丁文盛 张大猷 马光辉 张文衡刘之源 胡有陞 杨名高 郭廷佐 赵廷臣高天爵】范文程范文程渖阳人曾祖鏓明嘉靖时官兵部尚

  • 劝学第六十四·戴德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水则为冰,而寒于水;木直而中绳,輮而为轮,其曲中规,枯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道,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

  •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大夫曰:“禹、汤圣主,后稷、伊尹贤相也,而有水旱之灾。水旱,天之所为,饥穰,阴阳之运也,非人力。故太岁之数,在阳为旱,在阴为水。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贤良曰:“古者,政有德,则阴阳调,星辰理,风雨时。故行

  •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孔子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①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②之斯行,绥③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

  • 第六章 26·辜鸿铭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辜讲有一次,孔子让人引见从而见到了一位生活毫不节制而声名狼藉的王妃(南子,卫灵公夫人。有倾城之貌,但名声不好),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很是烦恼。随后孔子

  • 卷十五·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五    元 毛应龙 撰磬氏爲磬倨句一矩有半陈氏曰倨言其直句言其曲一曲一直是以有折然大折则伤于曲故以一矩有半凖之盖规圆矩方以法矩凖之而増其倨句之半则不至于大折矣其博为一股为二鼓

  • 佛说华手经卷第九·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不退转品第三十  佛告舍利弗。如来今当断汝等疑亦令将来读诵是经说者受者皆得断疑。舍利弗。如来名为一切智者一切见者一切说者。无法不见无法不闻无法不觉无法不知。了达三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