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甘地运动的成败关系世界文化

──二十二年冬作──

现今的世界是整个被西洋近代文化征服下的世界,无论资本帝国主义的英、法、德、意、美,或社会共产主义的苏俄,和仿学已成功的日本,将成功的土耳其,未成功的中国等,要皆是利用西洋文化所产生的近代文明,冀达到其国民或社会的运动目标,所以、都在近代的西洋文化的支配之下。独有甘地所领导的印度国民运动,乃是完全抛弃了脱离了近代西洋文化所产生的物质文明,把握住了纯粹东方的印度文化精神,以发为印度民族国家的复兴运动,可以说是与现今全世界各运动所对立的一种运动,尤其是与苏俄的极端唯物主义相对立。且十数年来亦曾唤起了全印的国民,轰动了全世界人类的视听,成为现代的一种有力行动。使甘地此种运动而得成功,则全世界人类皆可从近代西洋文化的征服下解放出来,而改变其做人立国之道,其关系于世界文化之伟大可知。乃今则竟以将失败闻,如申报月刊云:

印度的甘地运动,现在已步入灭亡的途上了。资产阶级所组织的全印国民大会,已给大不列颠帝国主义者的分化政策所收买,停止其非武力反抗运动;甘地也舍弃集团的反抗而从事个人的非武力抵抗运动,老是将自己的身体向监狱送进去,与政治运动隔绝关系,而以绝食为个人的抵抗方法。这样的甘地运动,显然是不能达到印度以完全独立的,我们看了这次印度非武力反抗运动之昙花一现而更益相信。

甘地自从五月八日在狱中为贱民阶级而实行绝食三星期时起,因想获得帝国主义的怜悯起见,就同时宣布停止非武力抵抗运动六星期,到期满后又复宣布延长至七月底止。在这延期中间──七月中旬──甘地与国民大会间曾有一度的冲突,甘地另主各个非武力抵抗的计划,要求与印督韦林敦会唔,如能获得荣誉的和平,则可停止一切非武力反抗的运动。但韦林敦的态度非常强硬,拒绝接见,谓印度政府与一种尚未放弃非武力反抗,且志在以非法活动强迫政府代表团体去开谈话会,实不成体统。甘地的要求既被拒绝,于是就只好再作一次非武力的反抗运动了。

甘地预定于八月一日率领修道士三十二人,前往凯拉区之拉斯村,邀请村人参加此项非武力之新运动,再作一次类似一九三0年三月十二日赴丹狄破坏盐法之游行。但在尚未出发前,甘地就于一日清早被捕,其随从亦多被逮下狱。当他们押解至波那后,政府就于四日释放甘地,命其居住波邻,并禁止参加不服从运动。但甘地拒绝遵从政府命令,于是又复被捕,而判禁一年徒刑,其夫人及随从等亦多以同样情形而被判禁半年。到了十六日,甘地就开始绝食,谓政府倘不允其为印度数百万贱民继续工作,则渠不欲再偷生在世,宁将绝食至死。甘地绝食后,数天,即屡病甚重,政府遂准其由监狱移住医院诊治。与甘地同时被捕判禁六月徒刑之夫人亦无条件的释放出狱,以便服侍甘地,直到八月二十三日甘地始被政府无条件释放了。

甘地于释放后,是否仍继续从事其各个的非武力抵抗运动呢?这问题我们现在虽不能确切回答,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甘地运动是已到了衰落的时期了!这是可从数方面去证实的:第一、不列颠帝国主义的分化政策,已经获得很大的成功,一般资产阶级都已受了政府的收买,而不赞成甘地运动。 其次、就甘地运动的本身说,这样各个的非武力抵抗与绝食的方法,是永远达不到印度之完全独立的,英政府对于这样的反抗运动实很容易予以解决。再次、因为甘地运动所取方法是这样的没有效力,所以一般觉悟的民众都对之失望,而不复信仰。我们看他们对于甘地这次运动的冷淡态度,就可了然。在以前、每当甘地被捕或绝食的时候,民众多举行罢市示威等运动以表示同情;而此次甘地被捕时,仅孟买的交易所于形式上停止交易外,其他各界并未有若何反响,是印度的民众已不如以前那样信仰甘地运动了。印度要想从不列颠帝国主义者的铁蹄下解放出来,只有待于更广大的民众反抗运动之兴起。

虽然甘地运动的成败尚未可知,使果如论者所云:‘已由衰落而趋灭亡了’,那末其缺点究竟在何处呢?则因甘地单有由苦行以使人感化之力,而于“禅定”及由“禅定”所发生之“神通”之“智慧”,尚未能充分成就,则于开出东方文化的“圣人之德”,犹欠完备,故于应付僻执邪魔的方便,亦难具足。仅持苦行感化力,与由科学发展成有组织的经济政治力,和海陆空武力相周旋,宜其终不免为之摧折也。由此、佛教徒当以甘地为鉴,如果真有以佛教救斯世的弘愿,必须由甘地的苦行──苦行只当得苦行头陀的头陀行, 进步入甚深禅定,发出深证诸法实相的智慧,而降伏一切唯物科学的僻执,现起变化自在的神通,而收服一切有组织的经济政治武力的邪魔,而后乃可不落于空谈而征实效。住持佛教者,于此应知非成就禅定神通,不足以自立立人了!(见海刊十四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卷第二十七·雷庵正受
  大休珠禪師語錄目錄·佚名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佚名
  慈悲水忏法卷上·知玄
  大品经游意·吉藏
  卷八·佚名
  卷第十八·佚名
  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佚名
  甘露军茶利菩萨供养念诵成就仪轨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七卷·灌顶
  卷第四十六·李通玄
  一切经音义卷第四十二·唐慧琳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七·佚名
  宏智禅师广录 第六卷·正觉
  观音义疏记卷第四·知礼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695_1 【章台夜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卷695_2 【延兴门外作】韦庄   芳草五陵道,美人金犊车。绿奔穿内水

  • ◆云丘道人张简(云丘道人集)·顾嗣立

    简字仲简,吴人。初师张伯雨为黄冠,自称云丘道人,隐居鸿山。元季兵乱以母老归养,遂返巾服,又号白羊山樵。洪武二年,召修元史。玉山主人谓仲简作诗淡雅,有陶、韦风。杨铁厓谓仲简诗工韦、柳,翰墨无俗气,而暗合书法,自诗名益着,而字

  • ◆陈隐君谦(子平遗稿)·顾嗣立

    谦字子平,吴郡人。父疾革,思食鳜鱼,进鳜而没,遂终身不食鳜。兄训字师敬,为吏,谦事之甚谨。尝从林处士宽、龚教授璛学,以所业就试场屋,吏卒搜捡怀挟者,甚无状。因叹曰:待士如此,尚何以侥幸得失为哉!即尽弃举子业,折节读书。虞集、黄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1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

  • 卷七十·杨士奇

    八月壬午朔癸未湖州卫总旗李和招论料人头目盘星剑等一百余户向化和就率之来朝赐赉有差○甲申 敕尚书宋礼侍郎金纯古朴师达副都御史刘观等曰朕以营建北京命卿等取材于外军民之劳夙夜在念今天气渐寒宜节星人力使温饱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七·佚名

    嘉靖九年九月丁亥朔○庚寅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昌化伯邵杰祭 景陵○辛卯吏科都给事中夏言兵科都给事中张润身等各言迩来人心玩愒朝参礼废或借言公差或妄称疾病填注门籍岁无虚月自今乞严示法程每月终将门

  • 卷五十七·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五十七蒙鄂索氏福哈察      马海西特库      额尔吉讷察库       迈玛理绥哈       倭赫塔克图      瑚什塔萨察氏伊尔善      喀尔济善巴

  • 第一章 绪言·李叔同

    古诗云:“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人生最后一段大事,岂可须臾忘耶!今为讲述,次分六章,如下所列。

  • 南唐书卷七·陆游

    宋 陆游 撰徐高钟常史沈三陈江毛列传第四徐玠字蕴圭彭城人事帅崔洪为军吏洪避朱全忠南奔遣玠先见呉武王因得事呉累居右职师出江西为粮料使江西平授吉州刺史玠初为小校以干敏称及治郡贪猥不治烈祖辅政罢之而义祖悦

  • 庶人李佑传·欧阳修

    庶人李佑字赞。武德八年(625),封为宜阳王,进封楚王,又改为燕王,最后封为齐王,领齐州都督。贞观十一年(637)到达封地。第二年入朝,因病留居京师。其舅父尚乘直长阴弘智,是奸邪小人,对李 佑说:“你兄弟很多,皇上逝世后,你怎样

  • 卷十·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十       婺源江永撰大射儀    嘉禮十五經【鄭目録云諸侯將有祭祀之事與其臣射以觀其禮數中者得與於祭不數中者不得與於祭於五禮屬嘉禮】大射之儀君有命戒射【將有祭祀之事當射宰告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三复次嗢拖南曰因胜利二智愚夫分位五二种见差别于斯圣教等一切行因略有二种。一共。二不共。共因者。谓喜为先因。由此喜故于彼彼生处。障于厌离滋润

  • 联合国战胜后之平和世界·太虚

    ──三十二年作──一这里所说的平和,完全在这次大战中的联合国方面真能把轴心国澈底击溃后的胜利上,所以是战胜后的,而不是战争未决中的。战争没有长久不和息而平静下去的,假若联合国没有真能把轴心国击溃,或半击溃或互相

  • 杂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

  • 四 第三合诵·佚名

    [四 第三合诵][帝须长老]帝须大梵天由梵天界殁而生于目犍连婆罗门家。私伽婆大德由彼之生向往托钵七年间。一日而不得一杓粥、一碗饭。经七年有一日而得:“尊者!请通过吧。”之语。其日婆罗门在外完作何事还来,见

  • 第十九章 阿婆耶木杈伽摩尼·佚名

    [木杈伽摩尼]王以三十俱胝之施舍,建立高九层四角无价之殿堂。(一)[彼]以石灰土、大岩石、粘土、炼瓦、清净之土、铁网、香土(二)小石八层之石、十二[层之]水晶及银[营造大塔之基础]。(三)刹帝利使此等之基础工事集比丘僧伽,使测量支提

  • 本命延生心经·佚名

    全称《太上玄灵斗姆大圣元君本命延》,老君述斗姆尊号及化生九皇神话,劝人大定存神、顶礼真形。撰人不详,约出於宋元。劝修练大丹者尊奉斗母元君。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

  • 新水浒·陆士谔

    清末民初小说家陆士谔所作的小说,是金圣叹“腰斩”的70回本《水浒传》的续书,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本书以略带科幻色彩的奇思妙想和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梁山好汉们开银行、办铁路、开报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