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法句譬喻经尘垢品第二十六

昔有一人无有兄弟。为小儿时父母怜爱。赤心慺慺欲令成就。将诣师友劝之书学。其儿憍蹇永不用心。朝受暮弃初不诵习。如是积年无所知识。父母呼归令治家业。其儿憍诞不念勤力。家道遂穷众事妨废。其儿放纵无所顾录。粜卖家物快心恣意。乱头徒跣衣服不净。慳贪唐突不避耻辱。愚痴自用人所恶贱国人咸憎谓之凶恶。出入行步无与语者,不自知恶反咎众人。上怨父母次责师友。先祖神灵不肯祐助。使我赖带轗轲如此。不如事佛可得其福。即到佛所为佛作礼。前白佛言:佛道宽弘无所不容。愿为弟子乞蒙听许。佛告此人。夫欲求道当行清净行。汝赍俗垢入我道中。唐自去就何所长益。不如归家孝事父母。诵习师教没命不忘。勤修居业富乐无忧。以礼自将不犯非宜。沐浴衣服慎於言行。执心守一所作事办。敏行精修人所叹慕。如此之行乃可为道耳。於是世尊即说偈言:

不诵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放逸为事垢。慳为惠施垢,不善为行垢。今世亦後世,恶法为常垢。

垢中之垢,莫甚於痴,学当舍此。比丘无垢。

其人闻偈自知憍痴。即承佛教欢喜还归。思惟偈义改悔自新。孝事父母尊敬师长。诵习经道勤修居业。奉戒自摄非道不行。宗族称孝乡党称悌。善名遐布国内称贤。三年之後还至佛所。五体作礼恳恻自陈。尊敬至真得全形海弃恶为善上下蒙庆。愿垂大慈接度为道。佛言善哉。须发寻落即成沙门。内思止观四谛正道。精进日登得罗汉道。

猜你喜欢
  雲峨喜禪師語錄目次·佚名
  龙潭鹤峰和尚语录序·济悟
  佛说四愿经·佚名
  生经卷第五·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恭述本师德惠·印光
  药师经析疑·李叔同
  解脱道论 第八卷·佚名
  卷第十三·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舍利灵变记·印光
  十不二门指要钞卷上·知礼
  答刘笠青问(四则)·太虚
  第十卷·知礼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
  卷五百九十一·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伍梅城·唐圭璋

      各词原俱题梅城作。翰墨大全中屡有伍梅城,应是一人。宋末元初人。   贺新郎   贺李簿生孙   甲子头春雨。知老天、净洗荆扬,十年烟雾。夜半堕中星一颗,飞下五云深处。帝亲敕六丁呵护。须信斯人为世瑞,非人龙、

  • ●第十三出 遣召·孟称舜

    【海棠春】〔外、老旦上〕〔外〕他乡游子离昏旦,空著我倚门长盼。〔老旦〕花落已多时,人去归何晚。〔外〕孩儿到舅家已经两月,未见归来,使我好生悬望。〔老〕员外可寄书去叫他回来。〔外〕待大孩儿来商议寄书去。〔小生忙

  • 第二折·佚名

    (周瑜同甘宁、凌统领卒子上)(周瑜云)某周瑜为取荆州,时定一计?要将主公妹子孙安小姐许配刘玄德为夫人。外面见得两国结亲,暗中就带着军将,则装送亲,使他不做准备,乘机夺取荆州。料诸葛亮癞夫不能参透此计。如今日期将近,须先

  • 论词随笔·沈祥龙

    ○论词随笔小序余偶学倚声,未谙格律,乃取宋、元以来诸家词,探究其忄旨。又历询先辈之能词者,偶有所得,则笔而存之。顾於词终未能工,亦不欲求其工也。光绪戊戌夏六月。○离骚之旨即词旨词者诗之馀,当发乎情,止乎礼义,国风好色而

  • ●敦煌歌辞总编补遗·任中敏

    只曲类 组曲类 五七言体 (一)只曲类 失调名(发箭到长安) 失调名(一家归) 失调名(男儿出外) 浣溪沙(黄莺) 失调名(问安) 失调名(草头霜冷) 临江仙(大王处分) 望江南(大丈夫汉) 失调名(远征行)&nbs

  •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七·柯劭忞

      ○外国二   △日本   日本,岛国也。自宋以前事,具各史。   世祖中统元年,封高丽世子倎为高丽王,遣还国,遂欲价高丽以能日本。时日本国主为龟山天皇,建元文应。   至元二年秋八月,世祖选可使日本者,以兵部侍郎

  • 奉旨问讯曾静口供十三条 九、对于一个臣民来说,到底·雍正

      【原文】  问曾静:旨意问你书内云“可荣可辱,可生可死,而此义必不可失坠”等语。今钦差审问之时,曾静缮写亲供全然改变,求哀乞怜,备极称颂。在曾静将以为荣乎,将以为辱乎?又未知曾静之心,此时愿生乎,抑愿死乎?其争持大义者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十五·佚名

    卷二十五   康熙十五年七月辛巳朔,命巡抚韩世琦督造战舰。大将军安亲王岳乐奏:贼船集长沙城下,我兵无战舰,难以破贼;请发江西得胜船十艘、安庆九江沙船五六十艘赴长沙。又长沙附近林木颇多,并乞敕巡抚韩世琦伐木造船。上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佚名

    宣德十年夏四月壬寅朔享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遣中官祭司灶之神○敕谕满剌加国王西哩麻哈剌者曰王在先朝躬来朝贡已悉尔诚朕嗣承大统小大庶务悉遵 祖宗成宪今已敕广东都司布政司厚具廪饩驾大八橹船送王还国并遣古里真

  • 卷之七十六·佚名

    光绪四年。戊寅。秋七月。己酉朔。享太庙。遣怡亲王载敦恭代行礼。起居注○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丑皆如之。起居注  ○直隶总督李鸿章奏、捕蝗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三·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元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三人名玛喇【勒 牝鹿也卷十三作密剌里卷二十二作马剌并改】哈扎【尔】齐 【司辔人也卷十三作火者赤卷一百三十五作合赞赤并改】托【

  • 金猷澍·周诒春

    金猷澍 字慰侬。年三十五岁。生于安徽霍邱。家中住址。安徽休宁县万安街瓯山素风轩三房。已婚。子一。女三。初学于直隶高等学堂。任奉天全省学务处科员。及奉天广东印刷局局长。为警钟及国民日报等通信员。光緖三十

  • 译文 卷五 克己·朱熹

    卷五 克己5&middot;01 濂溪先生曰:君子乾乾不息于诚,然必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而后至。乾之用其善是,损益之大莫是过,圣人之旨深哉?&ldquo;吉凶悔吝生乎动&rdquo;。噫,吉一而己,动可不慎乎!&mdash;&mdash;周敦颐《通书&middot;乾

  • 卷一百三十二·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教化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皆住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所获福聚不如有人教一有情令其安住独觉菩提。何以故?憍尸迦。独觉菩提所有功德胜预流等百千倍故。憍尸

  • ●五更转两首·神会

    ○荷泽寺神会和尚五更转一更初。涅城里见真如。妄想是空非有实,不言未有不言无。非垢净,离空虚。莫作意,入无馀。了性即知当解脱,何劳端坐作功夫?二更催。知心无念是如来。妄相是空非有实,□□山上不劳梯。顿见竟,佛门开。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二·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道树品第七十一(丹种树品)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不得众生,而为众生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甚难。世尊!譬如人欲于虚空中种树,是为甚难。世尊!菩萨摩诃萨

  • 佛说善乐长者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毗罗城。与大众俱。是时有一释种长者。名曰善乐住在本处。而彼长者信重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信佛法僧不复信于诸余外道。唯求佛法僧

  • 吴越春秋·赵晔

    地方史。原为十二卷,现存十卷。东汉赵晔撰。成书于东汉初年。赵晔,字君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曾远道去往四川从经师杜抚学韩诗。著有《韩诗谱》、《诗细历神渊》、《涉道微》及《吴越春秋》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