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三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三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无根谤学处第八

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林园中。时波波国中有一壮士大臣名曰胜军。大富多财受用丰足。所有资产如毗沙门王。虽非王族时诸壮士作灌顶法扶以为王。于胜族女纳以为妃欢众而住。虽淹岁月竟无男女。为求子故祈祷神祇。遍诸天庙及同生天。希望后嗣不遂所愿。然世有云由乞求故。便获子者此诚虚妄。斯若是实人皆千子如转轮王。然由三事方有子息。云何为三。一者父母交会事。二者其母身净应合有娠。三者食香现前。彼王业缘合会时。有一天从胜妙天下托蕴王妃。是最后生乐修胜行。有解脱性趣向涅槃。厌背生死于诸有中皆不欣乐。若聪慧女人有五别智。广说如上。乃至娠在右胁。喜白王曰。大王当知。我所怀孕必是光显宗族。现居右胁是男不疑。时王闻已即大欢庆作如是语。我从久来常思继嗣绍我洪业。我既长养终怀反报。广为惠施福利宗亲。我殁世后称扬我名。而为咒愿。愿我父母所生之处以福庄严。是时彼王置妃高楼随意而住。适其时节供给所须。常令女医为调饮食。冷热合度诸味具足。奇妙珠璎以为严饰。如天婇女游欢喜园。常处床座足不履地。目不观恶色。耳不听恶声。经九月已便诞一息。颜貌奇特人所爱乐。额广眉长。鼻高修直顶圆若盖。色美如金。垂手过膝。众所称叹。过三七日聚会宗亲。其父以儿示诸亲曰。此儿今者当立何字。其儿生已自然净洁。未离床褥不为便利。诸人议曰。中国之法若天然净洁者名之为实。然此童儿禀识清净。未离床褥便利不为。净洁过人便成实物。复是壮力大王之子。应与立字名实力子。其实力子诞生之日。五百壮士各并生男。随其家族而立名字。时胜军王即以太子授八养母。二供乳哺二作褓持二为澡浴二共欢戏。给以乳酪醍醐石蜜。速使长大如莲出池。时有相师于母怀中睹见孩子。即便生念。此孩子者是二足福田。若人于此少兴供养。彼人当获胜功德利。作是念已告乳母曰。幸见慈悲授我孩子。我欲随情少时供养。乳母报曰。我于孩子实无自在。汝欲得者可白王知。是时相师诣大王所。而白王言。王之圣子是胜福田。若人于此少兴供养。彼人当获胜功德利。幸见授我微伸供养。时王报曰。可随汝意。时彼相师便抱归舍。先沐浴已次涂妙香。以上价衣而覆身上。以酥蜜乳粥盛宝器中持以奉上。既供养已送归王所。是时童子年渐长大。备教书算手印技术悉皆明了。又刹帝利王种族之法。所有业艺咸令习学。所谓乘骑象马控御兵车。刀器干戈钩索之类。手足奇巧斫射之仪。无不通解。时同日生五百童子。如前技艺亦皆明达。其父尔时于春夏冬。为造三殿并三苑园。三种婇女谓上中下。后于一时其实力子升处高楼。将诸伎女共为娱乐。每日三时五百童子常来集见。曾于他日其五百人出外畋猎。竟日驰骋一无所获。遂住林野明日出游。多有所得至暮方还。便相议曰。日既将暮无缘赴集。待至明朝方见太子。至第三日众人方见。于时太子告众人曰。仁等与我同生常共游戏。何意三日方来。白言我等出畋。曰何谓为畋。答广杀诸鹿。太子曰。彼何饮食。答曰饮水食草。若如是者无损于人何缘伤杀。答曰若见杀时心生喜悦。太子曰。仁等不应见他受苦心生欢乐。诸人议曰。由此太子不自出畋。于我诸人便生讥贱。我当令彼亦共畋游。时彼诸人至大王所。白言大王。王之太子生处深宫。若敌国来必生怖惧。何意不令太子游猎。若数出畋心便勇健。与敌国战情无退怯。时胜军王闻此议已。告实力子曰。汝今可出试学畋游。答言不愿。王曰汝是刹帝利种应习兵戈。于时太子不敢违命随众而出。诸人议曰。今此太子父若殁后当必为王。我等今时尽心承事。能令于后禄位增长。白太子曰。可于斯住。我拥群鹿令。至于此。即便安在合围之处。时彼诸人多拥群鹿。太子遥见群鹿惊走。身被箭中张口而至。便作是念。假使有人心无慈愍不惧后世。尚不于此起毒恶心。况加杀戮。去此不远有守围人。太子为护彼情。便放三箭遥射群鹿。或入髀间或穿角际。箭便堕地曾无伤损。诸有麋鹿至围合所。悉皆放出随意逃窜。时诸群从皆作是念。太子久来善习弓矢。今日定应多杀麋鹿。及至详观曾不获一。皆作是念。或容太子已令车乘先载归还。时彼诸人问太子曰。所获麋鹿今在何处。太子报曰。猛兽惊奔几将杀我。彼守围人报诸人曰。君等何因遣不害人令其守当若此欲杀一不得遗直尔迳看任其走出。诸人闻已皆共嗔嫌。我极艰辛身体伤损拥聚群鹿。斯皆放散我宜共害。又更议曰。若害此者波波国主。定当杀我宜弃而归。是时太子便生是念。此等与我抚尘共戏。为不获鹿弃我荒林。我若为王于此诸人为不饶益。作是念已徐归本城。既至宫中以手支颊愁思而住。时彼内人来至其所。于时太子不以目观。内人见已入白王曰。大王当知。太子见我目不正视。以手支颊愁悴而住。王亲顾问。汝今何意怀忧不乐。白言父王。令我作屠猎事岂得不忧。王曰畋猎之事尔不爱耶。白言。实非所爱。王曰。从今已去更勿出畋。时实力子便生是念。俗徒多难众苦逼迫。常被烦恼之所羁绊。出家闲寂乃至尽形纯一无杂圆满梵行。我今宜应以正信心。从家趣非家而离尘俗。尔时波波国有外道六师不远而住。所谓晡刺拏迦摄波子末塞羯利瞿舍梨子珊逝移毗刺知子阿市多鸡舍甘跋罗子脚俱陀迦多演那子尼健陀慎若低子等。非一切智怀一切智慢。令诸人众渴仰归诚。尔时实力子。便往诣彼六师之所。白晡刺拏迦摄波曰。何者是仁所宗法理。于诸弟子以何教授。勤修梵行当获何果。彼师告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见作如是说。无施无受亦无祠祀。无善恶行无业因缘无异熟果。无今世无后世。无父无母。亦无化生有情于此世间。无阿罗汉正趣正行。此世他世于现法中得自觉悟。正证圆满皆悉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事皆无于此有命。名之为生。此身谢已五大分离更无生理。名之为死。地归于地。水归于水。火归于火。风归于风。诸根归空。四人舆至焚烧之处。以火烧讫。但有残骨更无所知。愚智同此。与者名施。取者名受。诸说有者皆是虚妄。时实力子闻是语已便作此念。此之大师背正路行邪道。犹如险途是可怖畏。智者所弃不应修习。说伽他曰。

恶慧说恶法  实愚称大师

此法将为是  何者名非法

如是知已如击空器但有虚声。弃之而去。时实力子复更往诣末塞羯利瞿舍利子所。而白之曰。何者是仁所宗法理。于诸弟子以何教授。勤修梵行当获何果。彼师告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见作如是说。一切有情无因无缘而有烦恼。一切有情无因无缘为烦恼所逼。一切有情无因无缘而有清净。一切有情无因无缘而得清净。一切有情无因无缘而有无知。一切有情无因无缘了无知事。一切有情无力无勤。无勇无进无自无他。一切有情诸有命者无有威势。于六生中常受苦乐。过此便无。时实力子闻是语已便作是念。此之大师背正路行邪道。犹如险途是可怖畏。智者所弃不应修习。说伽他曰。

恶慧说恶法  实愚称大师

此法将为是  何者名非法

如是知已如击空器但有虚声。弃之而去。时实力子复更往诣珊逝移毗刺知子所。而白之曰。何者是仁所宗法理。于诸弟子以何教授。勤修梵行当获何果。彼师告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见作如是说。若自杀教他杀。自斫教他斫。自煮教他煮。自盗邪行妄语饮酒。及以教人为杀等故。穿墙开锁守捉险途。持诸剑轮杀害群品。于大地上所有有情悉皆斩斫。令其命断为大肉聚。弶伽河已南作斯恶业。弶伽河已北设大福会。不由此故有罪福因招罪福报。又复不由布施持戒少欲知足而获当果。时实力子闻是语已便作是念。此之大师背正路行邪道。犹如险途多有怖畏。智者所弃不应修习。说伽他曰。

恶慧说恶法  实愚称大师

此法将为是  何者名非法

如是知已如击空器但有虚声。弃之而去。时实力子复更往诣阿市多鸡舍甘跋罗所。而白之曰。大师。何者是仁所宗法理。于诸弟子以何教诲。勤修梵行当获何果。彼师答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见作如是说。此七事身无能作无所作。无能变化无所变化。不可损害其体恒存。何谓为七。所谓地身水身火身风身苦身乐身命身。聚在一处犹如芦束。运动转变互不相恼。罪福苦乐亦不相忓。假使有人斩截他首彼无苦痛。于其身中孔隙之内。刀剑随过不损其命。于此实无能杀所杀。能问所问。能忆所忆。于其四方有一万四千缘生产门。复有六万。六千乃至五三二一半业差别。又有六十二行六十二中劫二千地狱。三千诸根三十六精气。四万九千龙族。四万九千妙翅鸟族。四万九千以人顶骨食外道种族。四万九千露形外道种族。四万九千邪命外道种族。有七种想七种阿苏罗。七种毕舍遮七种天七种人。有七百七池。有七百七梦。有七百七岸。有七百七峰七种胜生。十种增长八大人地。如是经于八万四千大劫。所有愚智皆尽苦边。譬如有人以细丝萦。掷虚空中还堕于地。如是愚智经八万四千大劫。轮回往复尽苦边际。于此世间实无沙门婆罗门能作是说。我制戒禁令诸弟子常勤苦节坚修梵行。未熟之业能令成熟。业既熟已能舍众恶至苦边际。必定能断诸有苦乐。说劫增减此事皆无。然而必须流转生死。

尔时实力子闻是语已便作是念。此之大师便背正路行于邪道。犹如险途多有怖畏。智者所弃不应修习。说伽他曰。

恶慧说恶法  实愚称大师

此法将为是  何者名非法

如是知已如击空器但有虚声。弃之而去。时实力子复更往诣脚俱陀迦多衍那子所。而白之曰。大师。何者是仁所宗法理。于诸弟子以何教诲。勤修梵行获得何果。彼师答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见作如是说。若有人来至于我所。作如是问。有后世耶。我报言有。无耶。我报言无。亦有亦无耶。我报言。亦有亦无。非有非无耶。我亦报言。非有非无。若有问我。为是耶。我报言是。为非耶。我报言非。为是非耶。我报言。是非。非是非耶。我报言。非是非。若问后世一异。亦如是答。时实力子闻是语已便作是念。此之大师背正路行邪道。犹如险途多有怖畏。智者所弃不应修习。说伽他曰。

恶慧说恶法  实愚称大师

此法将为是  何者名非法

如是知已如击空器但有虚声。弃之而去。时实力子复更往诣尼揵陀慎若低子所。而白之曰。大师。何者是仁所宗法理。于诸弟子以何教诲。勤修梵行获得何果。彼师答曰。太子。我之所宗。作如是见作如是说。若诸人等见有所受苦乐之事。皆由先世所造业因。以苦行力能除宿业不造新业。决生死堤证无漏法诸业便尽。诸业尽故诸苦亦尽。时实力子闻是语已便作是念。此之大师背正路行邪道。犹如险途多有怖畏智者。所弃不应修习。说伽他曰。

恶慧说恶法  实愚称大师

此法将为是  何者名非法

如是知已如击空器但有虚声。弃之而去。还归本宅升高楼上。以手支颊作如是念。于此世间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颇有一人能持一二三四句。神验咒术明药方法。于生死中无明牢狱。不用多功令我出离。诸佛常法观察世间。无不见闻无不知者。恒起大悲饶益一切为大护者。雄猛第一无有二言。依定慧住。显发三明。善修三学。善调三业。渡四瀑流。安四神足。于长夜中修四摄行舍除五盖。远离五支超越五道。六根具足六度圆满。七财普施开七觉花。离世八法示八正路。永断九结明闲九定。充满十力名闻十方。千自在中最为殊胜。得四无畏震大音声作师子吼。昼夜六时常以佛眼观诸世界。谁增谁损。谁遭重苦厄难之事。谁趣恶道。我今以胜方便于三恶道拔济令出。安人天趣使住涅槃。陷欲泥者常思拯救。无圣财者令得圣财。佛出世间谁当获益。谁有无明翳覆其眼。以大智药令目开明。无善根者令种善根。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其成熟者令得解脱。如有说言。

假使大海潮  或失于期限

佛于所化者  济度不过时

如母有一儿  常护其身命

佛于所化者  愍念过于彼

佛于诸有情  慈念不舍离

思济其苦难  如母牛随犊

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此实力子。曾于佛所种诸善根。犹如熟痈唯待铍决。今正是时堪任教化。复观此人为受佛化为弟子化。为神力化为威仪化。观知乃由弟子威仪方能济度。时马胜苾刍于人天中威仪最胜。世尊即告马胜苾刍曰。汝可知时当观波波国中实力太子。时马胜苾刍默然受教。既至明日日初分时执持衣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食事既讫于食后时举床席已。执持衣钵渐次游行。至波波国于水蛭林住。还以日初分时执持衣钵。入波波城次第乞食。举足下足观视屈伸。擎持衣钵威仪进趣悉皆详审。时实力子于高楼上而遥见之。行步安详曾所未有。威仪进止无有亏失。既遥见已作如是念。于此国内诸出家人。此之威仪实所不见。然出家者于聚落内整肃威容。在兰若中则不如是。今我宜应令人伺察居林野处能如是不。作是念已。即令使者随此苾刍所至之处。若居兰若简绝人徒。彼此容仪有别异不。使者奉教随马胜后私观察之。时马胜苾刍城中得食。诣水蛭林衣钵水罗置一面已。振去衣尘以罗滤水澡手濯足。取黄落叶布之于地却坐而食。饭食已收弃残叶举置衣钵。更洗手足结跏而坐。譬如盘龙威仪寂静正身而住。时彼使人既观察已。还白太子曰。城内见彼苾刍威仪庠序。既至林野百倍胜前。时实力子告御者曰。汝今宜应速可严驾。欲诣林所观彼苾刍。御者衔命严整驾驷。太子乘车导从而往。既至林所徒步而行。便诣马胜住处遥观尊者马胜跏趺入定。作如是念。我今不应令彼苾刍乱殊胜定。待彼出定我当就礼。作是念已随处而住。时尊者马胜至晡后时方始出定。时实力子即渐前行。顶礼双足在一面住。白言。大德。为是大师为是弟子。马胜报言。我是弟子非大师也。复问之曰。师与弟子优劣如何。马胜报曰。极有优劣。太子当知。妙高山王比乎芥子。以大海水同于牛迹。亦犹白日等彼萤光。于时具寿马胜说伽他曰。

妙高比芥子  大海同牛迹

空方藕丝穴  白日拟萤光

世间所有物  不可为譬喻

弟子望于师  其事亦如是

时实力子闻是说已便作是念。如苾刍说功德差别。岂非更有妙觉世尊及殊胜法。如是知已问马胜曰。大德。我今颇得于此善说法律。出家圆具成苾刍性。于大德所修梵行不。马胜报曰。太子。汝之父母见听许不。实力子曰。大德。未曾听许。马胜报曰。若如来及如来弟子与他出家。父母不听无宜辄度。实力子曰。大德。我以方便必令见许。马胜报曰。斯极善哉。时实力子闻是语已。恭敬欢喜奉辞而去。便归本宫白父母曰。二亲当知我已正信今愿出家。父母报曰。汝今知不。我唯一子。常所爱念观视无厌。假令命尽尚不欲离。况复形存而当见别。太子白曰。见听者善。若不许者我从今日更不饮食。虽闻此语亦未见听。时实力子一日断食。如是二三乃至六日不饮不食。时彼父母诣其子所。而告之曰。汝自幼童常受安乐。于诸苦事曾所未经。梵行难修独身难住。随宜卧具兰若难居。至尽形寿猛兽同处。至尽形寿从他乞食。至尽形寿断诸欲乐。至尽形寿永绝嬉戏。太子汝应住此受诸欲乐。随情布施修诸福业。太子虽闻是语默无所对。时彼父母令诸亲属劝实力子。时诸亲属同来劝喻。如父母所言悉皆向说。然实力子默然无答。时彼父母令实力子亲友知识亦同劝喻。如前父母所告之言悉皆向说。然实力子同前默然。第二第三亦无言答。时彼知识见其坚固。第二第三一无言答。时诸亲友知实力子志意坚固。诣王及妃具陈情理。某等殷勤诱喻执志不移。观此容色必无退转。恐损太子。愿垂听许出家离俗明智共称。若许舍家全其寿命。后不欣乐还归本宫。若离生缘更何所趣。父母报曰。必如是者宜听出家满其志愿。亲友承旨报太子曰。父母垂慈许令入道。实力闻已庆喜弥增。稍加饮食渐益康健。辞违父母诣彼林中。礼谒马胜苾刍在一面坐。白言。大德。我之尊亲已见听许。幸愿慈悲与出家法。进受圆具教以威仪。于大德所善修梵行。时具寿马胜报言。如是即与出家并受圆具。寻告之曰。汝今知不。苾刍作业有其二种。谓读诵修定。汝为读诵为修定耶。便报师曰。邬波驮耶。二种俱作。便于昼日专心读诵。若在静夜系念禅思。如是不久善闲三藏。精勤策励无舍须臾。烦恼断除证阿罗汉果。时马胜苾刍所有弟子门人。随其意乐所学差别悉令受已。诣余村坊城邑聚落而作安居。至八月十五日前安居满。作衣已竟执持衣钵。往波波城水蛭林所。安置衣钵濯足澡手。诣其师处礼双足已在一面坐。时彼诸人各随所证具白其师。复更问余三藏要义。而白师曰。我等既见邬波驮耶亲承咨决。我等欲往奉见世尊。报言。具寿。随汝意去。时实力子白马胜苾刍曰。邬波驮耶。我已得见如来法身。未睹色身。我今欲往观佛色身。答言。随意。汝今当知如来应正等觉。是大珍宝出现世间。实难逢遇如乌昙跋罗花时乃一现。时实力子既蒙许去。至明日已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波波城次行乞食。还至本处饭食讫。执持衣钵诣王舍城。如前威仪洗手足已往诣佛所。尔时世尊。于无量百千苾刍众中而为说法。世尊遥见实力子来。告言。善来今正是时随汝意坐。时实力子礼佛足已于一面坐。时王舍城中诸苾刍众。不依同类分僧卧具。所谓经师与律师。经师与论师。经师与法师。经师与禅师。律师与论师。律师与法师。律师与禅师。律师与经师。论师与法师。论师与禅师。论师与经师。论师与律师。法师与禅师。法师与经师。法师与律师。法师与论师。禅师与经师。禅师与律师。禅师与论师。禅师与法师。于经师律师论师法师禅师。不以同类令聚一处。如是不依同类分与房舍卧具之时。时诸苾刍共相将护失所受业。各令善品不得增长。如莲花无水日见衰损。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此实力子于先佛所宿有正愿。作如是念。我当云何得为僧伽作分卧具者。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汝诸苾刍应差实力子。与僧伽作分僧卧具人。若更有余如是流类具五法者。应差作分卧具人。若无五法即不应差。设差应舍。云何为五。有爱有嗔有痴有怖不知分与不分。若具五法应差。已差不应舍。云何为五。谓无爱无嗔无痴无怖知分不分。如是应差。如常鸣揵稚敷座具。先言白已次总集僧。对众应问。当劝喻云。汝某甲能与僧伽作分卧具人不。彼答言能。此苾刍作白羯磨(广如百一羯磨中)。

时实力子被众差为分卧具人已。所有众僧房舍卧具。皆依同类而处置之。经师经师共同。律师律师共同。论师论师共同。法师法师共同。禅师禅师共同。彼得随意同住言议无违。所修善品日夜增长。如莲处池其水充盈见日开发。

时有诸苾刍半更方至。时实力子以神通力。于一指放光而分卧具。复有余诸苾刍众。情欲乐见实力子胜上人法神通希有者。故至一更而来投宿。时实力子二指放光为分卧具。有一更半至三指放光。二更至者四指放光。半夜至者五指放光与分卧具。时诸苾刍既见殊胜神通事已。各作是念。我等不应令大声闻具威德者为分卧具。而更以胁著床纵意睡眠。是不应作。彼各初夜后夜减省睡眠端思而住。由勤策故未证者皆证。已证者不退。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曰。诸苾刍。我弟子中分僧卧具。此实力子最为第一。世尊圣教既弘广已。时婆罗门居士为苾刍众设诸饮食。时六众苾刍知有美好上妙饮食。即便往彼而啖食之。时诸信心婆罗门等作如是语。圣者。大德耆宿何意不来。六众报曰。如此粗餐彼岂来食。施主报曰。世尊记我于供养中最为第一。彼诸耆旧宁容不食。圣者仁于善说法律之中舍俗出家。不慎口言出无惭语。宜当速去更勿复来。时诸苾刍闻是事已便往白佛。佛言。应差实力子为分食人。若更有如是流类。亦应差遣作分食人。不具五法者即不应差。若差应舍。云何为五。谓有爱嗔痴怖不知分与不分。翻此应差。准前作法如是应差。令一苾刍作白羯磨(广如百一羯磨中)。

时实力子被众差为分食人已。彼为僧伽分三种食。谓上中下。时有客苾刍初日与上食。第二日与中食。第三日与下食至第四日令行乞食。时实力子为诸苾刍。若客若主分授房舍及以卧具饮食所须。随现住者从老至少。次第而与曾无亏失。时实力子与二苾刍。一名善友。二名大地。于生生中常为怨恶。从南国来至王舍城。时二苾刍问余苾刍曰。谁是僧伽知食。次者报言。是具寿实力子。时彼二人诣实力子处。而报之曰。我等二人随次与食。时实力子于初来日。便与二人上妙食次。时彼施主问曰。明日谁当至我家食。答言。是友是地施主闻已作如是念。彼二苾刍闻是恶行。若来就食当设随宜。至第二日与中食次。施主有事复无好食。至第三日与粗食次。时彼二人作如是语。我今极苦。云何实力子三日之中。故心与我粗恶饮食。共相恼乱令受大苦。我当与彼作无益事。彼二有妹苾刍尼。名曰友女。住王园寺。于时友女往二兄处。至已各礼其足在一面坐。时彼二人虽见妹来。不相瞻视亦不共语。是时友女问二兄曰。何意二圣见我来至。不相瞻视不共言语。彼二答曰。妹我被实力子乃至三朝。与我食次极是粗恶令我食啖。汝今云何不助于我自安而住。友女报曰。圣者。我今欲何所作。报言。妹汝今宜往诣世尊所作如是白。大德彼圣者实力子。作不轨事共我行不净行。犯波罗市迦。我亦当往作如是语。如妹所言其事实尔。我等先知。友女报曰。我今云何知彼实是清净苾刍曾无愆犯。云何辄以无根他胜之法而毁谤之。彼二报曰。乃至汝若不为我等作如是语。我等终不瞻视于汝共为言说。是时友女闻是语已。俯仰须臾告二兄曰。我当为作。兄言。妹汝且住此。我等先可至世尊所汝随后来。时二苾刍往世尊所。礼佛足已在一面坐。时彼友女斟酌兄至。便诣佛所礼已而立。白世尊曰。大德。彼圣者实力子。作不轨事共我行不净行。犯波罗市迦。时友地苾刍即便白佛。实尔薄伽梵。实尔苏揭多。如妹所说我等先知。时实力子亦复在此大众中住。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十三

猜你喜欢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八·欧阳竟无
  瑜伽论记卷第十四(之上)(论本第五十三至五十四)·遁伦
  卷八十一·佚名
  楞严经卷第十文句·智旭
  佛教徒应参预中国和世界的新文化建设·太虚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九·唐慧琳
  御制建中靖国续灯录序[宋刻]·惟白
  卷第九·佚名
  卷第十二(第二诵之六)·佚名
  法句譬喻经双要品第九·佚名
  卷三十二·性音
  净土圣贤录卷八·彭希涑
  卷六·性音
  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四十五 处士·姚思廉

    何点 弟胤 阮孝绪 陶弘景 诸葛璩 沈顗 刘慧斐 范元琰 刘訏 刘高?庾诜 张孝秀 庾承先《易》曰:“君子遁世无闷,独立不惧。”孔子称长沮、桀溺隐者也。古之隐者,或耻闻禅代,高让帝王,以万乘为垢辱,之死亡而无悔。

  • 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柯劭忞

      ○忠义三   王翕 朵儿直班 高文鼎 解子元 罗启南 姜天 恇 钱鹤皋 梁曾甫 孔昺 邓可贤 张恒 张友明 周仁 陈元善 雷灿 叶景仁 隽李铉 马哈麻 罗良 陈端孙 张进九 赵观光潘 伯修 周诚德 刘公宽 王铨 刘良 刘溶

  • 涌幢小品卷之三十二·朱国祯

    陈三将军湖广兴国州。南接江西瑞昌县。陈友谅袭其地。改为路。封子陈三将军守之。国初平汉。其遗孽改姓柯氏。与部曲谈。吴、王、三家通居。兴瑞连界之所。子孙蕃衍。跋扈不执。劫略占夺。逋负钱粮。莫敢如何。都御史

  • 二百三十七 苏州织造李煦奏催齐商人应得馀银交曹(兆页)补亏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九月初九日 奴才李煦跪奏: 窃曹寅於壬辰一纲,有应得商人馀银十一万两,因江宁织造衙门有亏空钱粮,遂留此十一万两未向商人取去,以抵亏空内之数,会经题明在案。今年奴才遵旨清补积欠,已将此十一万两向商人催齐,於九

  •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乙丑年正月初二日,汗率众福晋、八旗诸贝勒、福晋、蒙古诸贝勒、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诸贝勒率随侍人等玩球二次之後,汗与众福晋坐於冰之中间,命於二边等距离

  • 五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鲍士恭等五家呈献遗书等事折·佚名

    五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鲍士恭等五家呈献遗书等事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三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恭进遗书目录,仰祈睿鉴事。窃照采访遗书一事,臣于到任后,接奉廷寄上谕,至明至切。臣谨遵圣训,转行所属,实力搜罗。祇缘浙省藏书

  • 十国春秋卷八十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吴越十二列传吴仁璧方昊 孙邰石延翰宋荣 严永 范賛时吴仁璧字廷宝苏州人也一曰秦人少习星纬黄白家言唐大顺中登进士第已而入浙家贫常佯狂乞于市武肃王闻其名待之客礼叩以天象仁璧辞非所知欲辟幕职又以

  • 卷九十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九十七艺文略【一】【臣】等谨案郑志艺文略分十二类於每类之中又各自分门搜罗亦云广矣我朝文治光昭载籍明备列圣御纂皇上钦定诸书流播艺林嘉惠来学至海内操

  • 第六十六章 收拾不了的烂摊子·李宗仁

    一我当总统之初,有三种任务紧迫眉睫。其一,为着结束内战,我不得不诚心同共产党人举行谈判,以求和解。其二,我不得不阻止共产党人渡过长江,以求得体面的和平。同时,我还必须巩固内部的团结,实行民主改革,以便重得民众之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八·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 洪武七年三月丁卯朔,上遣使赍敕,谕大将军徐达、左副将军李文忠、右副将军冯胜以所统将士分布北平、山西屯驻,其六安侯王志、南雄侯赵庸就留山西,营阳侯杨璟、汝南侯梅思祖往北平,仍以各都督

  • 南史识小录卷六·沈名荪

    钦定四库全书南史识小録卷六     钱塘沈名荪秀水朱昆田同辑齐宗室诸王列传外朗内润【衡阳王道度齐高帝长兄也与高帝俱受学於雷次宗宣帝问次宗二子学业次宗答曰其兄丨丨其弟丨丨皆良璞也】五色?【萧钧年五岁所生

  • 卷三百七十八·佚名

    △初分无相无得品第六十六之六不执著无忘失法。不执著恒住舍性。不执著一切智。不执著道相智一切相智。不执著预流果。不执著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不执著一切菩萨摩诃萨行。不执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

  • 卷三百三·佚名

    △初分魔事品第四十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佛已赞说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国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所有功德。世尊,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为证无上正等菩提修诸行时留难魔事。佛言:善现,若菩萨

  • 高僧傳卷第十(神異下)·慧皎

      梁會稽嘉祥寺沙門釋慧皎撰揵陀勒一訶羅竭二竺法慧三安慧則四涉公五釋曇霍六史宗七杯度八釋曇始九釋法朗十邵碩十一釋慧安十二釋法匱十三釋僧慧十四釋慧通十五釋保誌十六   揵陀勒者。本西域人。來至洛陽積年。

  • 觉社意趣之概要·太虚

    ──民国七年秋作──人者生于盲动,先昧其圆常成就真实之觉性,迷惑驰逐于诸境界,故其心不能安宁满足,而恒有种种希求,试条举之:  一、于个人之希求──饮食、男女、富贵、寿考、威权、名闻、安闲、逸乐及死后之存在与安乐

  • 佛法金汤编卷第七·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唐都长安。起高祖戊寅。尽哀帝丙寅。二十一主。二百八十九年。高祖帝讳渊。字叔德。李姓。陇西成纪人。祖虎。追谥景皇帝。父炳。谥仁公。生高祖於长安。武德元年帝於朱雀门南衢

  • 彊村老人评词·朱祖谋

    词论。清朱祖谋(孝臧)(1857—1931)撰。一卷。祖谋有《彊村丛书》已著录。此编由今人龙榆生辑成,收朱民词评三则,附录近人与朱祖谋论词书四札。“词评”介绍朱氏评吴文英词、贺铸词及并世词人陈述叔(洵)词之语。此集所

  • 金粟词话·彭孙遹

    词论,一卷,清彭孙遹撰。彭氏论词崇尚自然:“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琢中来,便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乃造平淡’耳。若使语意淡远者,稍加刻画,镂金错绣者,渐近天然,则骎骎乎绝唱矣。”自然不等于粗率,它正是人工雕琢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