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

宣德十年夏四月壬寅朔享 太庙遣卫王瞻埏行礼

○遣中官祭司灶之神

○敕谕满剌加国王西哩麻哈剌者曰王在先朝躬来朝贡已悉尔诚朕嗣承大统小大庶务悉遵 祖宗成宪今已敕广东都司布政司厚具廪饩驾大八橹船送王还国并遣古里真腊等十一国使臣附载同回王宜加意抚恤差人分送各国不致失所庶副朕柔远之意

○上谕行在兵部尚书王骥等曰朕初即位凡百造作徵需悉皆停罢期与天下军民共享太平之福比闻河南军民有因荒年饥馑不得已而流离就食者因而群聚为盗原其初心本皆良善窘迫至此良可矜悯尔兵部即出榜文谕之榜至之日悉宥其罪军还原伍民还原籍若不从者必调官军剿捕无赦○升京卫指挥使王钦等十八人俱为都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李信等十五人指挥佥事陈文等二十三人俱署都指挥佥事事先是行在五军都督府奏各营俱缺都指挥管军操练行在兵部请于指挥内会官试其弓马擢用 上从之于是试中四矢以上者升用故有是命

○庆王<木旃>奏差人往宿嵬口烧炭被总兵官史昭拘收其人不容烧用及护卫指挥牧马回城守门军挞辱之 上降敕切责昭复书与王曰惟曾叔祖国家至亲而昭敢尔不恭本欲寘之于法但今胡寇密迩塞下方严备御乃姑容之已降敕切责如后不悛必不恕也

○行在光禄寺奏天下岁进鸟兽以供内厨而道远日久死者十常七八或脯治不以法多致腐坏乞命行在礼部自今江南岁进鸟兽悉令送南京光禄寺收用从之○顺天府通州奏去年水涝人民缺食本州仓粮赈济不敷请发神武中卫仓粮给济俟秋成偿官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癸卯命苏门答剌国王宰奴里阿必丁男阿卜赛亦的嗣为国王先是以公务遣中官王景弘往其国宰奴里阿必丁遣弟哈尼者罕等来京朝贡具奏耄年不能事事 上嘉宰奴里阿必丁素尊朝廷修职贡而阿卜赛亦的乃其冢嗣应袭王爵故有是命宴赉哈尼者罕等加厚

○减差行人禁约私茶先是西蕃来茶马司以马易茶朝廷得马甚众久之有私贩茶者得马遂少乃每岁四月至九月月差行人四员分往四川狭西隘口省谕勿令纵贩私茶出境半年之间计差官二十四员往来络绎不绝至是行在户部奏凡三越月差官一次庶免沿途供费从之○乙巳修葺凤阳 祖陵时奉祀朱瑛奏正殿神门暨两庑厨库俱年久渗漏漫漶于是集材木颜料起夫匠千余名修之

○朝鲜国王李祹遣陪臣卢闬等奉表贡马及方物庆贺赐彩币等物

○敕狭西西宁卫巴哇簇舍剌竹曰昔尔兄锁南劄以捕寇功授善智禅师副本簇指挥佥事锁南儿坚藏抚绥军民每三年进纳金牌茶马犏牛尔兄物故特命尔为头目归代其任尔宜同锁南儿坚藏协心共修职贡抚安民人如强愎肆虐罪不尔贷

○镇守河南都督佥事韩僖等奏反贼李刚等既伏诛其家口财产律当没官 上命宥之

○丙午以汾州废仓闲地赐庆成王美埥○丁未给都指挥同知刘斌半俸斌初以年老致仕而子代为指挥使至是复起于通州把总行在兵部以其子有全俸请给斌半俸从之

○狭西汉中府金州奏本州新增茶课自洪熙至今计一十六万四千余斤若照数追徵民实不堪乞赐除豁从之

○云南云南县土官县丞杨宗酉阳宣抚司所遗土人刘得昌并毛怜等卫都督佥事撒满答失里来朝贡马及方物赐彩币等物有差

○戊申 太皇太后圣节免命妇朝贺

○己酉升荆州右卫指挥使郑通为湖广都指挥佥事从总兵官萧授奏其征苗有功也

○广东潮州府海阳县儒学署教谕事举人袁均哲奏唐韩愈为潮剌史有功德在民载在祀典宜令有司于春秋次丁或生辰日岁一祀之又广州等府学皆有乐器独潮学无之诚为缺典今学中所藏古铜钟石磬犹在乞敕该部命有司添造乐器给与本学教习乐舞以供丁祭从之

○庚戌镇守河南都督佥事韩僖保留都指挥佥事毛礼掌河南都司事 上从之时礼以行在兵部推选召赴京故僖奏留之

○辛亥行在兵部言行在太仆寺寺丞数多今例当省然马政国家重事所辖地方广阔其额外寺丞乞免汰俾仍分任庶无妨政从

○直隶广平府肥乡县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泽州高平县各奏逃户人民负欠米豆六千八百余石榖草八千三百余束岁歉不能完足 上命行在户部覆实蠲之

○壬子镇守永平山海总兵官都督佥事陈敬奏臣整理戎事缘无印信难于关防奸诡欲照辽东大同总兵官例关给印信行在礼部言永平山海非辽东大同边境之比请但给与关防为宜从之

○乙卯贵州金筑安抚司上马桥等长官司云南楚雄府左能寨长官司蒙自县各遣人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更定在京鞑官月俸给米例时行在户部兵部奏在京鞑官俸米有全给者有半给者今馈运艰难宜稍撙节于是命全给者减半半给者减十之三四新降附者自指挥而下亦递减之

○丙辰以金吾右卫指挥同知张义署狭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事

○湖广山西都司中都留守司俱缺官以茂山卫指挥使高亮潞州卫指挥使徐文为都指挥佥事隆庆右卫指挥同知陈震镇西卫指挥佥事葛亮署都指挥佥事事以补其缺从行在兵部推选也○命行在户部拨董家务等处官牛三百余只给民耕种省刍豆之费也

○夜月食

○戊午诏免顺天府所属十一州县逃户负欠秋粮榖草

○己未行在十三道劾奏吏部尚书郭琎等罪先是工部侍郎罗汝敬巡抚狭西犯赃抵死 宣宗皇帝怜其才不忍诛俾冠带戴罪办事而汝敬妄引诏书擅自复职吏部尚书郭琎侍郎黄宗载郑诚等既不明言汝敬罪乃为营护依违于是监察御史劾琎等罪 上宥琎逮汝敬下宗载等于狱

○辛酉遣太子太保成国公朱勇祭大小青龙之神以久不雨故也

○修葺 长陵 献陵始置石人石马等于御道东西

○封晋府庆成庄惠王第二子美堟为镇国将军○命行在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方政佩征西前将军印充总兵官升大同参将都指挥使曹俭为都督佥事充左副总兵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使罗文为都督佥事充右副总兵赐以制敕镇守大同所统官军悉听节制

○起为事官李安为行在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往甘肃同总兵官都督同知刘广提督操备先是凉州等卫屡有警 上虑广无赞佐者遣人召安于赤城安原封安平伯为事立功至是宥其罪而擢之且赐敕并谕广以同心协和共饬边备毋徇私偏执以误事机

○召镇守湖广都督佥事毛翔还京掌都督府事命镇守江西都督佥事武兴往淮安同都督佥事王瑜提督漕运

○造江米巷石桥○行在户部奏狭西西安等八府去岁乾旱田禾薄收其该徵榖草一百四十七万九千五百余束宜准折钞每束四贯从之

○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杜衡奏哨备开平官军道经独石其行粮遣兵护运路远艰难欲令哨备官军就于独石顺赍庶免远运之劳事下行在户部覆奏从之

○太监阮尧民都指挥刘清等有罪下狱初尧民同清等督兵造漕舟于松花江并捕海青因与女直市輙杀伤其人女直衔之尧民等徵回京女直集部落沿途攻截骑卒死亡者八九百人镇守辽东总兵官巫凯以闻诏械尧民等下狱鞫之

○壬戌以元学士吴澄从祀孔子庙庭先是湖广慈利县儒学署教谕事举人蒋明奏先儒有功于道学者皆得从祀近世之儒若临川吴澄道尊孔子学述六经著书立言师表当世其功不下于许衡衡既从祀澄当如之 上命行在礼部会官议于是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等议曰考得元翰林学士吴澄自十岁得朱熹所著大学读之即知为学之要既而潜心语孟中庸遂大肆力于诸经十五即有志于圣贤之学专务践履以道自任其所自励有勤谨敬和自新自修消人欲长天理克己悔过理一等铭其教学者有学基学统等篇深究濂洛关闽之旨考正孝经校定易书诗春秋修正仪礼小戴记大戴记及邵雍张载之书有易书春秋礼记纂言及易纂言外翼皆所以启大道之堂奥开来学之聪明传之百世而无弊也时朝廷屡起之乃就国子监丞稍进司业一言不合即自解去后屡徵虽起未尝淹留进退之际卓然君子盖元之正学大儒惟许衡及澄二人故卒后皆谥文正我国家表章四书五经及性理之学凡澄所言皆见采录其发明斯道之功朱熹以来莫或过之今若升澄从祀允惬公议 上以崇儒重道正在旌异先贤命礼部即行两京国子监及天下府州县儒学一体从祀永为定制

○命湖广贵州总兵官都督同知萧授佩征蛮副将军印升都指挥同知吴亮为行在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充副总兵盖以授年老故以亮副之从巡按贵州监察御史阎肃言也

○狭西安定卫安定王哈密忠义王遣人并撒马儿罕地面头目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监察御史郑禧廖文昌有罪下狱时监察御史刘祯奏禧差往工部厂库察究侵欺物料反受匠吏刘志等银物文昌巡按广西令隶卒四外采访虚张声势扰害军民及所报谳囚多乖法律上命法司逮禧文昌下狱鞫治之

○癸亥四川别思阿容等寨寨首多儿者等贵州普定安顺州等衙门土官遣人来朝贡马赐彩币等物有差

○命福建按察司副使刘棻复职初按察司经历沈文铭奏棻与部民市溢取价利法司当棻徒谪调远方至是遇赦故令复职

○顺天府奏宛平县有古河近年水决堤岸或时泛溢为害宜令有司起夫疏通以息水患从之

○甲子兵部奏故都督佥事王端母于氏自陈端以军功历官没于行阵孙能袭义勇后卫指挥同知坐事谪戍辽东立功今本身年老无人供养乞移能近地以便养 上命取能补京卫

○乙丑命故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刘忠弟广袭为本卫指挥使府军卫指挥佥事程义弟智袭职指挥使傅全子纲指挥同知王斌子玉金吾左卫指挥同知孙得子胜俱代职

○行在礼部尚书胡濙言右都御史顾佐在 先帝时以风疾免朝参止令于衙门视事今佐疾虽少瘥其步履尚艰乞仍令免朝视事如故从之

○诏除浙江台州府宁海县冲决田地税粮先是宁海县奏去岁五月中疾风猛雨大作飘瓦折木洪水骤涨渰没庐舍冲决官民田地一百七十余顷已成海道 上命行在户部遣官覆视得实至是开除之○丁卯敕谕吏部都察院朕自嗣位以来夙夜惓惓上体 皇天仁民之德广敷宽恤之政而今万物长育之时天久不雨又间有水潦蝗蝻深轸朕心究厥所由或谓牧守之官未尽得人贪虐暴刻所在有之及命官考察又或狥私捷于科徵巧于謟事者以为能事勤于抚字廉介自守者以为不称公道弗明人怨弗恤所为如此何望和气之应尔典铨选之官任风纪之职独不思为国家生民虑乎今直隶府州县官从吏部遣官及巡按御史考察在外府州县官从布政司按察司及巡按御史考察务在广询细民不许偏徇以昧至公若考察得实贤才者悉留在职具名奏闻不才者起送吏部照例发遣其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从吏部都察院考察属官从巡按御史按察司考察今后方面及郡守有阙仍遵皇考宣宗皇帝敕旨举保不许故违但犯赃罪并坐举者尔等钦承之用副朕恤民求治之意

○敕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朕承 祖宗大位体 祖宗之至仁夙夜孜孜惟恤刑之在念诚以人命至重不可忽也今万物长育之时而久旱不雨又间又蝗潦为农民忧得非囹圄之中有冤滥未伸者乎一夫之冤致六月之霜一妇之冤致三年之旱怨气致沴厥徵显然其可不慎今自大赦以后有犯罪者即会官于本衙门覆审务在公平毋致冤抑庶几导迎至和消弭沴气而民获安夫朝廷简擢尔等典司刑狱任至重也如不上体钦恤之心枉人于辜不有阳祸必有阴戮钦哉毋忽○ 上谕行在礼部尚书胡濙曰今当榖麦长茂之时而畿甸之间天久不雨又闻远近间有水潦蝗蝻深轸朕怀宜遣大臣于在京庙观祈祷仍分遣道士诣天下岳镇海渎用祈丰稔无稽无忽

○行在刑科掌科事给事中年富言四事一国家可忧戎狄为甚自永乐以来招纳丑类縻以官爵杂处京都坐费国用养乱召危必由于此乞敕大臣历考明验参酌成规皆遣还故土以慰彼远思释我内患一城池所以保民也今各处军伍率多凋弊城垣坍塌隍池淤塞设有不虞何以保障乞敕兵部但非要冲卫所皆令省归大镇并修城池永防不虞一府军前卫幼军不过选取民间子弟随侍 青宫今者死亡残疾仍于民间佥补富者受财脱免贫者临时获解深为民害乞敕兵部计议今后遇有死亡莫若就于二十五所内将一所调补便益一近年军民之家逋逃规免税徭冒为僧道累以万计不织不耕坐食温饱或有拥妻妾于僧房育子孙于道舍败伦伤化莫此为甚乞敕礼部令各处寺观僧道未度者悉遣复业隐占者逮问还俗 上命行在礼部兵部详议行之

○戊辰升行在后军都督同知李谦为右都督都指挥佥事马贵昌英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周敬为指挥同知以谦等率众捕虏有功故也

○山东河南顺天府直隶保定真定顺德淮安等府各奏蝗蝻伤稼 上命监察御史给事中驰驿往捕

猜你喜欢
  卷五十六·志第八·历五·宋濂
  卷六·王夫之
  第六十六回 趋大梁德宗奔命 战贝州朱滔败还·蔡东藩
  名山藏卷之一百一·何乔远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二)·陈寅恪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七·佚名
  第一卷 物产一·缪荃孙
  第九十卷 文苑 一 七·缪荃孙
  一二 父亲的病下·周作人
  八 菜蔬·周作人
  洪适传·脱脱
  虞集传·宋濂
  卷二十·佚名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家铉翁·唐圭璋

      铉翁号则堂,眉州人。生嘉定六年(1213)。以荫补官,赐进士出身。历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宋亡,守志不仕,改馆河间。至无三十一年放还,时年八十二。   水调歌头   题旅舍壁   瀛台居北界,觌面是重城。老龙蹲踞不

  • 第十一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一日。地点 同前。人物 沈娘子 李 万 张 千 四衙役 州 官(丑)冯丹雪〔沈娘子上。打四更。沈娘子 (唱)沈秀才一去不回转,思来想去难以安眠!莫不是冯家伯伯行方便,搭救秀才得安全?莫不是冯家伯伯难得见,得

  • 李贺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河南昌谷(今河南省宜阳县)人。唐皇室远支。因父亲名晋肃,“晋”、“进”同音,不得参加进士科考试,堵塞了仕进之路,仅作过几年奉礼郎( 管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务的从九品小官 )。他对这种低微的

  • 柳中庸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名淡,以字行,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曾授洪府户曹,不就。和李端为诗友。今存诗仅十三首。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 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

  • 涌幢小品卷之十五·朱国祯

    天文国朝最重天文。童轩以景泰辛未进士。为都给事中。升太常少卿。管钦天监事。考正历法。癸卯。予告归。再起掌监事。日食陈修省之要。盖公原占籍钦天监。精于天文故也。后改巡抚。历官南礼书。卒赠太子少保。嘉靖初

  • 卷十九·傅恒

    <史部,纪事本末类,平定准噶尔方略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十九乾隆二十年秋九月丁酉谕定西将军扎拉丰阿等查办巴哈曼集上谕军机大臣曰永常奏布库努特得木齐诺尔布等告称带领属人来归途中遇巴哈曼集抢掠

  • 卷三十六·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六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宋公族废兴【鱼石之乱 子罕之贤 华向之乱乐大心辰地之乱 桓魋之乱 大尹之乱 内附景公灭曹】成公十五年秋八月葬宋共公于是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

  • 晁补之传·脱脱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巨野人,太子少傅晁迥的五世孙,晁宗悫的曾孙。晁补之的父亲叫晁端友,擅长于做诗。晁补之生性聪敏,有很强的记忆力,他刚懂事就会写文章,王安国一见到他就感到很惊奇。他十七岁那年,父亲到杭州做官,他随同前往,他

  • 论金银涨落·梁启超

    梁启超读杨通政《请仿造金银钱折》,以问于求在我者曰:其何如?求在我者曰:其所忧者是也,其所以忧之者,则犹未也。原议以生银铸成先令样式,此议之可行与否,应以铸成以后,外国能否一律通用为断。查欧美各国,皆有自定圜法通行本国。

  • 94.周瑜火攻赤壁·林汉达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

  • 大学原文·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

  • 卷八十 诗一·黎靖德

      ◎纲领   只是"思无邪"一句好,不是一部诗皆"思无邪"。〔振〕   "温柔敦厚",诗之教也。使篇篇皆是讥刺人,安得"温柔敦厚"!〔璘〕   因论诗,曰:"孔子取诗只取大意。三百篇,也有会做底,有不会做底。如君子偕老:'子之不

  • 卷第二十七·道宣

      夫群生所以久流转生死海者。良由无戒德之舟职者也。若乘戒舟鼓以慈棹。   而不能横截风涛远登彼岸者。无此理也。故正教虽多一戒而为行本。其由出必由户。何莫由斯戒矣。是以创起道意先识斯门。于诸心境筹度怀

  • 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佛游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言诸比丘。若能弹指间。惟行自身身止观。外身身止观。内外身身止观。分别念解世间痴恼。是为精进。为如佛教。非是愚痴食人施。何况能多行者。撮取其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夫念诵陀罗尼法。先于三昧耶曼荼罗。见圣众得灌顶知本尊。从师受得三昧耶。即于山间闲处或于净室。画

  • 佛祖正传古今捷录序·雪兆果性

    佛祖正传机语事迹。见於两土之文者。凡数十家。按西天诸祖。出自梁之僧佑祖述支疆。是以支那正派传灯诸录。得以沿袭。备载存乎大藏。周徧寰宇。历二千六百余年。家传户诵。使吾辈得睹先贤面目。若揭日月於中天。恩则

  • 卷第二·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二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往复无际等者回向品说回向众生即往复无际也回向实际即动静一源也回向菩提即含众妙而有余也彼疏中广以十门三义配三回向今略引彼配释此文一依三法初句眷属般若次句实相

  • 观心玄枢·延寿

    全一卷。宋代僧永明延寿着。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系延寿由禅宗之立场论述佛教之观心玄旨,谓吾人若欲脱境缚、息分别、具足行施与持戒等之六波罗蜜、护持正法、明法相、了四谛、明三藏、降四魔、辨净染等,皆须由观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