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更转两首

○荷泽寺神会和尚五更转

一更初。涅城里见真如。妄想是空非有实,不言未有不言无。非垢净,离空虚。莫作意,入无馀。了性即知当解脱,何劳端坐作功夫?

二更催。知心无念是如来。妄相是空非有实,□□山上不劳梯。顿见竟,佛门开。寂灭乐,是菩提。□□□灯恒普照,了见馨香无去来。

三更深。无生□□坐禅林。内外中间无处所,魔军自灭不来侵。莫作意,勿凝心。住自在,离思寻。般若本来无处所,作意何时悟法音?

四更兰。□□□□□□□。□□共传无作法。愚人造化数□般。寻不见,难□难。□□□,本来禅。若悟刹那应即见,迷时累劫庠中看。

五更分。净体犹来无我人。黑白见知而不染,遮莫青黄寂不论。了了见,的知真。随无相,离缘因。一切时中常解脱,共俗和光不染尘。

○南宗定邪正五更转

一更初。妄想真如不异居。迷则真如是妄想,悟即妄想是真如。念不起,更无馀,见本性,等空虚。有作有求非解脱,无作无求是功夫。

二更催。大圆宝镜镇安台。众生不了攀缘竟,由斯障闭不心开。本自净,没尘埃,无染著,绝轮回。诸行无常是生灭,但观实相见如来。

三更侵。如来智慧本幽深。唯佛与佛乃能见,声闻缘觉不知音。处山窟,住禅林,入空定,便凝心。一坐还同八万劫,只为担麻不重金。

四更兰。法身体性不劳看。看则住心便作意,作意还同妄想团。放四体,莫攒玩,任本性,目公官。善恶不思即无念,无念无思是涅。

五更分。菩提无住复无根。过去舍身求不得,吾师普示不忘恩。施法药,大张门,去障膜,豁浮云。顿与众生开佛眼,皆令见性免沉沦。

猜你喜欢
  赞净土超胜·印光
  卷七十八·佚名
  金刚顶瑜伽他化自在天理趣会普贤修行念诵仪轨·佚名
  论心性·印光
  第六 增一法·佚名
  卷第三十五·佚名
  大乘百法明门论解卷下·窥基
  卷八十一·道世
  菩萨处胎经 第一卷·佚名
  定慧品第四·释法海
  卷之七·密云圆悟
  决定藏论卷上·佚名
  四分律卷第四十五(三分之九)·佚名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四·佚名
  说无垢称经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氵晉·唐圭璋

      氵晉字元晋,号冰壶,潭州(今湖南长沙)人,赵葵子。咸淳中,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宋季三朝政要云:广王登极于福州,改元景炎,以赵氵晉为江西制置使,进兵邵武。山房随笔云:赵静斋淮被执,死于瓜洲。其兄冰壶氵晉自京口迁金陵,北兵至

  • 严忠济·隋树森

    严忠济(?——一二九三),一名忠翰, 字紫芝。长清(今属山东省)人。严实之子。元太宗时袭父职为东平路行军万户。从元世祖攻宋,有战功。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授中书左丞, 行江浙省事。《元史》卷六十

  • 梦想者的悲哀·周作人

    读倍贝尔的《妇人论》而作“我的梦太多了。”阿,曙光在那里呢?阿,我心里的微焰,要将我的心烧尽了。穿入室内的寒风,灯火吹熄了,我的力真太小了,我怕要在黑夜里发了狂呢!恰将我从梦中叫醒了。心里的微焰却终是不灭,——外面敲门

  • 卷一百六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六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梅谿诗集【二】林知常惠白酒六尊仍示酒法作十韵谢之老去生涯付杯酒种秫辛勤三百亩东臯遗法嗟失传蜜汁浆不通口迩来软饱经月无岂有清欢对朋友百钱

  • 杏庭摘稿原序·洪焱祖

    杏庭居士集故徽州路休宁县尹致仕洪先生所着诗文也先生讳焱祖字潜夫年廿有六为平江路儒学録浮梁州长芗书院山长绍兴路儒学正调衢州路儒学敎授擢处州路遂昌县主簿天厯元年年六十有二致其事去明年卒于家此先生之履歴也其

  • 第五節 絕句·王力

    上文說過,絕句應該分為律絕和古絕。律絕是律詩興起以後纔有的,古絕遠在律詩出現以前就有了。這裏我們就把兩種絕句分開來討論。(一)律絕律絕跟律詩一樣,押韻限用平聲韻腳,並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講究粘對。(甲)五言絕句(1)仄起式仄

  • 列传第二十六 孝行·姚思廉

    ◎殷不害弟不佞谢贞司马皓张昭孔子曰:“夫圣人之德,何以加于孝乎!”孝者百行之本,人伦之至极也。凡在性灵,孰不由此。若乃奉生尽养,送终尽哀,或泣血三年,绝浆七日,思《蓼莪》之慕切,追顾复之恩深,或德感乾坤,诚贯幽显,在于历代,盖有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三·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四月戊申朔孟夏享太庙遣遂安伯陈伟代○大学士方从哲奏昨接辽东塘报达贼犯抢辽阳决在旦夕 皇上未肯临朝召群臣面商备御倘辽阳一失则广宁以西处处皆危而京师随之彼时 宗庙 社稷及 祖宗陵寝将何如安置无

  • 五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鲍士恭等五家呈献遗书等事折·佚名

    五九 浙江巡抚三宝奏鲍士恭等五家呈献遗书等事折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十三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恭进遗书目录,仰祈睿鉴事。窃照采访遗书一事,臣于到任后,接奉廷寄上谕,至明至切。臣谨遵圣训,转行所属,实力搜罗。祇缘浙省藏书

  • 拜降传·宋濂

    拜降,北庭人。其父忽都,原为南宿州镇将,分守蕲县,后从世祖南征,虽年近七十,在战斗中还是身先士卒,伤数十处亦不退后,战功累累,死后,赠广平路总管,封渔阳郡侯。拜降出生数月,父亲去世,母徐氏全力抚养教诲,送到大名城去求拜名师。拜降

  •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孙中山

    一百一十节款项及时间之空白对于两度之修正案不能再加修正之例,有例外之事件:即如数目问题,凡有拟改者,不限于两度。各会员皆得随意提议,悉当接纳,而一一表决之。而第二修正案当在第一修正案之前以表决之例,亦不施于此。数目

  • 哀公卷二十八(起十一年,尽十四年)·何休

    十有一年,春,齐国书帅师伐我。夏,陈袁颇出奔郑。(○颇,破多反。)五月,公会吴伐齐。甲戌,齐国书帅师及吴战于艾陵。(○艾,五盖反。)齐师败绩,获齐国书。(战不言伐,举伐者,鲁与伐而不与战。不从内与伐,使吴为主者,吴主会,故不与夷狄主中国

  • 卷二十·朱熹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仪礼经传通解__仪礼经传通解续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二十宋 杨复 撰诸侯迁庙 祭礼四成庙将迁之新庙君前徙三日斋祝宗人及从者皆斋【谓亲过高祖则毁庙以昭穆迁之春秋谷梁传曰作主壊庙有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十三·佚名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二○)第三分阿摩昼经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游俱萨罗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至伊车能伽罗俱萨罗婆罗门村。即于彼伊车林中止宿。时。有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止郁伽罗村。其村丰乐。

  • 不可舍持名而修观法·印光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

  •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中印度惹烂驮啰国密林寺三藏赐紫沙门臣天息灾奉 诏译  尔时除盖障菩萨白世尊言。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往昔之事已闻佛说。彼菩萨有何三摩地门。唯愿世尊为我宣说。  佛告善男子其三摩地门。所谓有相三摩

  • 重修台湾府志(周志)·周元文

    纂修周元文,字洛书,正黄旗辽宁金州人。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由福建延平府调任台湾府知府。任职期间,曾参照高拱乾所修《台湾府志》体例重修府志,成书十卷。书中以卷为目, 目下设志,志下分若干小目,详考封域、规制、秩官、武

  • 诗镜总论·陆时雍

    明陆时雍撰,一卷,收于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论诗上起先秦,下迄晚唐,依次品论历代作家作品及其渊源递嬗关系,对古诗的评析颇为精僻和全面。作者推崇《风》、《骚》,常以之为源头去探析诗作,但反对依傍前人作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