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品 菩提品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于夜之初分,顺观缘起诸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即缘无明而有行,缘行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缘名色而有六入,缘六入而有触,缘触而有受,缘受而有爱,缘爱而有取,缘取而有有,缘有而有生,缘生而有老死、忧、悲、苦、恼、愁闷。如是生起此苦聚。”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自说]:

“实亦有精勤,禅定婆罗门,领悟诸法时,彼知缘起法,消除诸疑惑。”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于夜之中分,逆观缘起诸法:“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缘无明灭而行灭,缘行灭而识灭,缘识灭而名色灭,缘名色灭而六入灭,缘六入灭而触灭,缘触灭而受灭,缘受灭而爱灭,缘爱灭而取灭,缘取灭而有灭,缘有灭而生灭,缘生灭而老死、忧、悲、苦、恼、愁闷灭。如是此苦聚灭。”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实亦有精勤,禅定婆罗门,领悟诸法时,彼知诸缘灭,消除诸疑惑。”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菩提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于夜之后分,顺逆观缘起诸法:“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即缘无明而……(一之一同)……如是生起此苦聚。缘无明灭无余而行灭……(一之二同)……如是苦聚灭。”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实亦有精勤,禅定婆罗门,领悟诸法时,如日照太空,彼破魔军立。”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羊牧尼拘律林中。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七日已,世尊由禅定起。时,有一憍慢性婆罗门,来至世尊之处,至已,与世尊互相交换礼[让]喜悦之语后而立一隅。立于一隅彼婆罗门向世尊如此问曰:“瞿昙!如何谓为婆罗门,如何谓为婆罗门之法?”世尊知此问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任何婆罗门,以除邪恶法,无憍慢之心,亦无污垢秽,制服自己心,修行通吠陀,唯彼婆罗门,得称婆罗门。则于任何处,彼无有慢心。”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大迦旃延、尊者大拘絺罗、尊者大劫宾那、尊者大淳陀、尊者阿㝹楼驮、尊者离越、尊者提婆达多、尊者阿难等诣世尊之处。世尊见此等诸尊者由遥远而来,见已告比丘等:“汝等比丘!此等之婆罗门来。汝等比丘!此等之婆罗门来。”如来告已。有婆罗门族出身之一比丘以如是言问世尊曰:“大德!如何谓是婆罗门,如何谓是婆罗门法?”世尊知此问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弃除邪恶法,而常为正念,生死系缚尽,而成为觉者,彼等于此世,实为婆罗门。”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迦园。尔时,尊者大迦叶住毕钵罗窟,而已病笃疾苦,其后病愈。病愈已,尊者大迦叶作如是思:“我当入王舍城托钵。”时五百诸天众,使尊者大迦叶尽量得食。尊者大迦叶斥退五百诸天众,晨时着内衣持钵衣,入王舍城之贫民、机织业者所住之街乞食。世尊见大迦叶往王舍城之贫民、机织业者所住之街乞食。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自知不受他供养,能自制御精勤立,诸惑瞋恚除尽者,我称之为婆罗门。”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波吒梨羊群夜叉处之羊群祠堂。尔时,世尊于暗夜降雨已,坐于屋外。羊群夜叉将欲令世尊恐怖,使身毛僵硬直立,而近于世尊,近于世尊已而三再云恐吓之言“阿库罗——叭库罗”,为恐吓,如次呼叫曰:“汝沙门!此是汝之恶鬼。”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婆罗门已于诸法,到达于彼岸之时,无畏此恶鬼妖魔,及超汝[叭库罗]音。”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尊者战胜为礼世尊来至舍卫城。时尊者战胜之旧妻闻尊者战胜来至舍卫城,伴其儿赴祇陀林。彼时,尊者战胜为日中休息,坐于一树下,尊者战胜之旧妻近至尊者战胜而告彼曰:“沙门!我养小子。”虽如是言,尊者战胜默然。尊者战胜之旧妻再告彼言:“沙门!我养小子。”尊者再度默然。尊者战胜之旧妻三告彼言:“沙门!我养小子。”尊者战胜三再默然。尊者战胜之旧妻如是云:“沙门!此为汝子,汝养此子。”舍彼儿于尊者之前而去。尊者战胜不看其儿又不与语。彼之旧妻稍稍前行回顾,见尊者不看其儿又不与语,彼女即自思惟:“此沙门,子为无用。”彼女还来,携儿而去。世尊以清净超人之天眼,见尊者战胜旧妻之为难。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不喜旧妻来,不悲旧妻去。战胜离爱着,彼为婆罗门。”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伽耶象头山。尔时,众多之结发外道,在伽耶河寒冬之夜、中间之八日,雪降之时,或浮或沈,或沈或浮,自淋水为火神之祭,依此而思为清净。世尊见此众多结发外道于寒冬之夜、中间之八日,雪降之时,在伽耶河或浮或沈,或沈或浮,自淋水为火神之祭,依此为清净。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诸人多浴河,清净不因水;若有谛实法,[身心]得清净,是为婆罗门。”

一〇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尔时,着树皮衣之婆醯住苏波罗哥海岸,受诸人尊重、供养、敬奉多得衣服、饮食、坐卧具及病用药等。时,着树皮衣之婆醯心起如是念:“任何人为世之阿罗汉者,入于阿罗道者中,我亦为其中之一耶?”彼时,前世着树皮衣婆醯兄弟之天人,是同情者、利益者,以己之心,知婆醯之心念,近彼如是言曰:“婆醯!汝非阿罗汉,亦非入阿罗汉道者,因汝不修阿罗汉行,不得阿罗汉道。”婆醯曰:“然,现前何人是人天世界之阿罗汉者,证阿罗汉道者?”答曰:“婆醯!北方有城名舍卫,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住于此城。婆醯!彼世尊实是阿罗汉,且正说成阿罗汉法。”着树皮衣之婆醯为天人所动,立即离去苏波罗哥,诣舍卫城,经一夜宿而至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世尊之处。尔时,众多比丘于屋外经行。着树皮衣之婆醯至彼等比丘前,如是问言:“诸大德!世尊、应供、正等觉者今住何处?我欲敬礼彼世尊、应供、正等觉者。”诸比丘曰:“婆醯!世尊今入城托钵。”着树皮衣之婆醯即出祇陀林,入舍卫城,见世尊于舍卫城次第托钵,甚可崇敬,镇静诸根,意达最上调御安息,自制自护,为制御诸根之龙象。婆醯近世尊已,以头面礼世尊之足,如是白世尊言:“大德!世尊!请为我说法,善逝!请为我说法。彼法为我长夜之利益安乐。”

彼婆醯如此言已,世尊告彼曰:“婆醯!今非是时,我次第托钵故。”彼再白世尊言:“大德!世尊有命障,我亦有命障之不测。大德!世尊!请为我说法,善逝!请为我说法……利益安乐。”世尊再告彼曰:“婆醯!今……非时。”彼三再白世尊言:“大德!世尊有命障,我亦有命障之不测。大德!世尊!请为我说法……利益安乐。”时,世尊则宣说:“然则婆醯!汝应如是学:‘见则如见,闻则如闻,思则如思,知则如知。’婆醯汝应如是学:‘汝见唯如见……知唯如知故。’婆醯!汝则非在其处,婆醯!汝非在其处故,婆醯!汝则非在此世亦非在彼世,又非在于两世之间。如是则苦终尽。”

依世尊之略说法要,时,婆醯之心立即无执着,烦恼解脱。世尊以此略说法要已而去。世尊去后不久,有一伴犊牝牛,触倒彼[婆醯]而命终。世尊于舍卫城托钵,饭食已由托钵归来而与众多比丘俱往城内,见彼之死,言比丘等曰:“汝等比丘!持彼之躯体,乘卧榻运附荼毗,为彼设立塔婆。汝等比丘!此为汝等同梵行者之死。”[诸比丘曰:]“唯然!大德!”则乘彼躯体于卧榻,运附荼毗,为彼造塔后,诣世尊之处,礼敬世尊坐于一隅。坐于一隅彼等比丘如是白世尊言:“大德!我等焚彼之体,为彼造塔已。彼之未来如何?彼之来生如何?”世尊曰:“汝等比丘!彼是贤者,行大小之法,为法问法无恼烦我。汝等比丘!彼已入涅槃。”世尊知此已,彼时唱此优陀那:

“无水地火风住着处,星无有光日亦无辉,[彼]无月光亦无黑暗。自证[涅槃],圣婆罗门,依智、解脱色、无色、乐苦。”

“我闻此优陀那为世尊之所说。”

菩提品第一

摄颂曰:

菩提三与尼拘律,诸长老与(大)迦叶,波吒梨、战胜尊者,结发外道与婆醯。以上共成为十经。

猜你喜欢
  法华义疏卷第二·吉藏
  佛说太子刷护经·佚名
  卷第四十八(第八诵之一)·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十七[宋铭]·惟白
  一切经音义卷第九十九·唐慧琳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目次·济悟
  摄大乘论释 第十卷·世亲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玄奘
  中观论疏卷第五(本)·吉藏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七·佚名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一·欧阳竟无
  监院请启·如玺
  妙玄节要跋·智旭
  卷第二·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丁绍仪

    昔岁癸巳,识钟仲山於漳州。时仲山喜为诗,余喜为词,两人穷日夕为之,以相角。越岁,仲山别去。余旋以一官自效,奔走南北,不能如前专力。久之,自觉不工,辍不复作。逮重游闽峤,仲山犹时时为诗,余则瞠乎後矣。比遭废弃,思欲重理故业,而心

  • 第十二出 掠妪·李渔

    〖水底鱼儿〗(丑扮贼将,引众上)奉令严搜,抄家若篦头。休言肥虱,一虮也不教留。我乃闯将过天星标下,一个小小头目是也。本将奉闯王之命,经略湖广江西二省。如今自己的大队暂住在仙桃镇养马,差我们标下之人,遍往各府州县抄掠民财

  • 甲集第十六·钱谦益

    王高士宾六首【子游墓(海隅山上。《史记·吴世家注:仲雍冢并列)】有树枯来不记春,却依虞仲冢为邻。山家相约休樵采,十哲人中第九人。【孙王墓(盘门外三里)】千里争衡最少年,马骄风疾喜行前。正当许下迎天

  • 卷十三·史简

    钦定四库全书鄱阳五家集卷十三鄱阳史简编明刘炳春雨轩集二五言古风拟古今人多结势古人多结心结势可趋利结心能断金金坚义益固利厚害弥深往者不咎昔来者当鉴今得汉彝简周伯宁索香灰古彝多欵识蟠螭汉篆存黄金销土色翠羽

  • 卷五十九·陈邦彦

    <集部,总集类,御定历代题画诗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五十九目録仕女类倦绣图【宋范成大】倦绣图【元元好问】周昉倦绣图【元李俊民】题赵绍隆倦绣图【元陈旅】题春宫倦绣图【元陈旅二首】倦绣图【元陈

  • 补诗品·顾翰

    余仿司空表圣作《诗品》二十四则,伯夔见而笑曰:&ldquo;此四言诗也。&rdquo;因掇而登之集中,以备一体。古淡如时之春,如日之晨。东风徐来,不惊一尘。太虚为徒,怀葛比邻。惟意所适,陶然天真。不琢不雕,匪缁匪磷。金玉尔车,始于椎

  • ●丹桂钿合·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尧臣黄之尧评海阳€倩黄之城、苏卿姚士望阅) 正名向氏母错认宗枝,妙通尼来说因依。 权学士兴怀旧事,徐丹桂重配新知。 △第一折 【凤皇阁】〔生便服上〕疏窗凉透,客馆衣初授。一年一度会双星,倒有天长

  • 卷四百六十五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起哲宗元祐六年閏八月盡其月   閏八月庚申,知杭州林希言:「太湖積水未退,為蘇、湖大患。乞專委監司躬詣瀕海泄水處,相度開決,庶使積水漸退,民田復出,流移歸業。」詔左朝奉郎邵光與本路監司同導積水。   辛酉,刑部言:「

  • 卷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七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左引据诗书易三经表昔孔子假年学易于子夏子贡许其可与言诗明他弟子不能与也太史公曰孟子长于诗书而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又曰吾于武

  • ·谕书吏·丁曰健

    尔等入公门为吏,原为顾体面、保身家起见。如作奸犯科,甘蹈刑章,岂非自投法网?尔等将来考得吏员,亦将为朝廷官职;若有刑伤过犯,后悔何及?大家要勉励做个好书吏,不要包揽词讼,不要串通衿棍,挟制官长。县官是尔等父母,

  • 赵纆传·张廷玉

    赵亻叔,字本初,山阴人。元朝进士。洪武六年(1373),征召被授予国子博士。太祖曾亲临奉天殿,召赵亻叔和钱宰、贝琼等人说“:你们一定要以孔子所定的经书为教导,不要掺杂苏秦、张仪的纵横学说。”诸臣叩头受命。赵亻叔请求颁布

  • 弇山堂别集卷七十八·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赏功考上我朝功赏规制视古最为不浮今略志之太祖破陈友谅降武昌赏常遇春廖永忠田土余有差吴元年平张士诚召见右相国达等戟门封达信国公彩段十二表里遇春鄂国公十表里都督冯宗异平章胡廷瑞九平章汤和叅政

  • 卷七十·宋敏求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唐大诏令集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宋 宋敏求 编典礼南郊四贞元六年南郊赦贞元九年南郊大赦天下制元和二年南郊赦长庆元年南郊改元赦宝历元年南郊赦南郊四贞元六年南郊赦礼称日至而

  • 卷一百四十二·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四十二  宋 卫湜 撰子曰大臣不亲百姓不寜则忠敬不足而富贵已过也大臣不治而迩臣比矣故大臣不可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不可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大臣不怨

  • 目录·顾镇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虞东学诗目录    诗类卷一国风一【周南召南】卷二国风二【邶鄘卫】卷三国风三【王郑】卷四国风四【齐魏唐】卷五国风五【秦陈桧曹豳】卷六小雅一【鹿鸣至鹤鸣】卷七小雅二【祈父至四月

  • 第四卷·佚名

    生死品之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彼比丘受阴地分。略如六天之所知见又复云何得第五地。又彼比丘。已谛见受彼六天众既作业已。观想阴相分别思量。何者地中。我共彼想行于白法。正思惟已。一分中行。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金刚界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一之六  复次今说一切如来金刚三昧印智法门。颂曰。  先作坚固金刚掌  谓以十指互相交  即此所说金刚

  • 善恶图全传·佚名

    清代长篇白话小说, 四十回。清无名氏著。此书存颂德轩藏板小型本,卷首有“汉上浮槎使者”序。此本刻工粗劣,字体不一,人名有时也前后不统一。全书共四十回。叙述恶徒李磊恶贯满盈终遭恶报的故事。 李雷母子流落溧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