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叹定光佛品第二十四

宿世殖百福,千岩峻无极。智慧之川谷,甚深难可测。

众口言辞风,不能令倾动。坐定如太山,然无能转移。犹如青黑雲,晃昱震电光。杂宝众花盖,在上空中旋。

时阿难见此,未曾为瑞应。怀踊跃喜心,长跪白佛言:种种天花,甚微妙好,如有心意。来供养佛,犹如林树,遇群野马。

如雪山中,众花香树,面如千叶。莲花之色,世俗之水,不能污者,甚难见闻,如忧钵花,唯愿颁宣。花瑞应故,佛以微妙,深重净音。

梵声觉寤,充饱众生,遍开三千。大千世界,以慈悦意,告阿难言:乃往过去,无央数劫,无量善德。庄严相好,犹如炬耀,消除晦昧。

以正法明,除愚痴冥,往昔有佛。号名定光,三千世界,众圣之师。一切智慧,犹之大海,心如虚空。无所罣碍,六度根株,甚深牢固。

十力之茎,甚大坚强,四无所畏。之四觚岐,三十有二,相好枝条。三达普智,微妙牙节,八十种好。柔软好叶,慈悲荫覆,甚令清凉。

觉意之花,禁戒德香,所说花开。现四谛台,四种道证,果甚香美。天人乐法,犹如蜂聚,应服佛树。华味之精,其闻花香,食树果者,

以解脱味,饱满充盈,乃前世时。愿求佛事,勤行不懈,现其报应。寻得法药,甘露蜜浆,充饱一切。久远饥虚,发愿欲求,大悲之意。

因是欲入,华严大城,初举其足。蹈门阃时,地神於是,肃肃而担。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踊跃六反。而大震动,雨华覆地,诸天塞空。

天乐於上,如雲雷声,天女空中。鼓乐弦歌,叹佛累劫,相好功德。鸟兽欢喜,相和悲鸣,器皿相樘。成歌颂声,佛与弟子,威仪庠序。

犹如月满,与众星俱,百福德相。晏然如昼,微妙相轮,千辐理成。以足蹈地,迹如印章,千辐相轮。微妙而明,

调御六情马,驾乘六度车。施戒之辇舆,慈箱喜护屋。定意以调御,八正之大幢。寂灭智慧轮,四等大慈盖。

一切智首冠,觉意之璎珞。大悲甚速疾,都邑示无为。颁宣微妙法,以调和众生。行道庠雅好,千日同时出。

日初显山岗,池华芙蓉开。定光佛时亦,寤众生心花。尔时佛心念,众生无彻视。化成为琉琉,令众生通见。

一切遥睹佛,各各如视镜。人雲集填路,动国震四海。时有梵志子,敏达执智通。族贵性高明,厥号曰善思。

始闻说佛名,喜踊衣毛竖。普如钩所制,离俗向道常累劫积功德,善本使延至。一切智明寤,如花睹朝阳。

时遥见大光,如春日出雲。金刚帝圣种,视之无厌足。见佛喜踊跃,德力远清净。自思遭佛世,以何供养尊。

时见一女子,挟持香水瓶。中有七青莲,如慧七觉具。以其宿福德,瓶化成琉璃。见花喜叉手,诣女以诚问。

唯观福德山,奇异珍宝器。独为普众生,苦厄度归趣。敬慢二俱除,愿我莫空反。昔世所供养,今我亦宜供。

唯妹与我花,欲以奉上佛。价从意不违,曼佛今未去。唯妹助为福,发净意向佛。佛如随意珠,种愿从意生。

时卖七花女,含笑而答曰:是花价甚贵,仁者安能买。答言从女买,曰花枝直百。但时与我花,价数从汝意。

因左顾视曰,挟惭而答曰:我亦欲以花,贡上供养佛。谦逊辞答曰,汝自作花卖。佛不受虚养,汝诚不为欺。

女答当与花,当许为我夫。答言女态恶,违顾求道心。女叉手答曰,终不违仁心。今便当誓愿,安施不敢逆。

即取其价,与花五茎,别讬二枚。以结誓愿,尔时菩萨,得花七枚。即便建立,决定上愿,如今天尊。救护世间,愿我後世,得道如佛。

发重愿已,即便散花,在上空中。化成花盖,佛之晖曜,晃昱如日。青莲花盖,如庆雲起,佛適游进。盖亦随之,佛明如日,盖如绀雲。

菩萨见变,欢喜踊跃,五体投地。自归佛足,即时解发,前以布地。佛以慈心,而以足蹈,足相明照。如红芙蓉,在其发上,足发俱明。

如红莲花,累青莲上,佛慈愍故。停足发上,佛以圣达,一切敏意。觉知菩萨,心勇猛力,即时欣笑。五色光明,曜从口出,若干彩色。

时佛侍者,长跪叉手,前白佛言:诸佛无缘,终不妄笑,佛何故欣。唯愿世尊,颁宣笑意,佛以尊重。海雷震声,清净梵音,而告之曰:

如我於世,兴出作佛,普慈覆世。济众生苦,汝亦当成,世间将导。当於炽盛,尘劳苦世,百年寿时。释种族中,当成佛道,号名能儒。

受决言已,欢喜无量,得欢喜力。踊昇虚空,心勇身轻,昇降如波。犹月盛明,大海波起,虚空尚可。有形堕地,地或可上,昇住空中。

四大或能,舍其本性,佛之决言:终无改异,世尊面貌,如月盛满。口演光明,清凉言辞,遏灭世间。燋然盛热,犹如夏时,十五日月。

异学典籍,内虚外欺,愚冥诳惑。一切世间,佛说明法,清净太平。入泥洹城,犹如归家,以其种种。叹誉妙花,奉散叹誉,己身蒙叹。

天妙意花,粟米金银,以散佛上。遍布覆地,未堕地者,化成华盖。当在佛上,进退随行,犹如日辉。双日俱明,青莲在在,如绀雲起。

从空中下,怀喜更新,重复自投。归命於佛,其发皆在,世尊足下。自然而散,遍布其地,卿等忆此。岂异人乎,时善思者,则吾是也。

以慈敬意,散华奉佛,今成为佛。一切世师,缘是人故,华盖覆吾。发吾意思,令忆宿行,夫行善者,福报如是,终不败亡,当谛知之。

尔时各共,分取吾发,诤竞接龋人得少许,是等皆於,佛前得度。入於泥洹,寂无为城,时得发者,馀有四十,随提国人,持戒沙门。

皆成罗汉,六通备具,建立第一。微妙善法,如过去佛,号名定光。充满梵志,善思所愿,如其喜踊。上昇虚空,时佛重赐,与大智慧。

众生闻已,皆当笃信,方便求索。施众善德,布施持戒,智慧勤修。

弥勒出世,显其福报,

猜你喜欢
  佛说长者音悦经·佚名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人生进善之阶段·太虚
  序·野竹福慧
  附录一:《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境 识阴十魔·印光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上(出苏悉地经大明王教中第六品)·佚名
  卷第二十二·普瑞
  六道集总目·弘赞
  卷第十一·居顶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一·唐慧琳
  卷第二十三·佚名
  大宋僧史略(并序)·赞宁
  卷第五十一·霁仑超永
  卷之十六·别庵性统
  卷一百一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子昌·隋树森

    李子昌,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正宫】梁州令南 芳草长亭露带沙,盼游子来家。翠消红减乱如麻,隔妆台慷梳掠掩菱花。 【赛鸿秋北】我这里望宾鸿目断夕阳下,盼情人独立在帘儿下。夜香烧祷告在花阴下

  • 提要·臧懋循

    《元曲选》一百卷,明臧懋循编订。明代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本。半叶九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版框高20.3厘米,宽13.7厘米。 《元曲选》是明代臧懋循编辑的一部杂剧选集。其中收录元代杂剧九十四种,明代杂剧六种,总计一百种,

  • 楔子·李文蔚

    (李长者引行钱上,云)安排酒果临歧路,暂别贤明慷慨人。小生李思中是也。自去岁酒席中论言,赍发贤士问卜,不想果遇仙师授教,得兵书三卷。贤士晓夜温习,将兵甲之策,尽皆看彻,拣取今朝吉日良辰,要投于任贤之处,进取功名。比及贤士先

  • 卷四十三·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三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陈与义简斋诗钞十七夜咏月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北岸草木多苍茫映光景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涧光如翻鹤

  • 卷五十七·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十一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壬戌朔。) 甲子,康王入辞,上赐以玉带,抚慰甚厚。王出城北,权留定林院,候冠服礼物成而行。(《纪事本末》卷百四十五。案:《靖康要录》:十一月四日

  • 卷之一百九十八·佚名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朔 上御谨身殿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侍因论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当以威制 上曰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汝谓南方风气柔弱故可以德化北方风气刚劲故当以威制然

  • 第八册 崇德元年四月·佚名

    第八册 崇德元年四月十一日,汗率诸贝勒大臣祭上帝神位毕,汗即大位。是日,一等公杨古利率满、蒙、汉诸臣祭太祖庙,诵读祝文。是日,圣汗率满、蒙、汉诸贝勒,大臣等拜天行礼。时朝鲜国王使者罗德宪、李廓拒不叩拜。礼毕,圣汗曰

  • 一九七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进呈各书疵谬迭出总裁蔡新等着交部察议·佚名

    一九七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进呈各书疵谬迭出总裁蔡新等着交部察议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十八日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十八日,内阁奉上谕:四库全书处进呈抄录书本,朕连日偶加翻阅,检出舛漏处,不一而足。其中实系错误者,过失固不待言,卽原

  • 卷十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十七 唐 司马贞 撰 伯夷列传第一【列传者谓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於後世故曰列传】 诗书虽缺【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三百五篇为诗今亡五篇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

  • 卷十二 平帝纪 第十二·班固

    (汉平帝刘衎)【原文】孝平皇帝,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子也。母曰卫姬。年三岁嗣立为王。元寿二年六月,哀帝崩,太皇太后诏曰:“大司马贤年少,不合众心。其上印、绶,罢。”贤即日自杀。新都侯王葬为大司马,领尚书事。秋七月,遣车骑将军

  •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晏婴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晏子出,公使梁丘据遗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

  • 卷三·程廷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识小録卷三上元程廷祚撰春秋职官考略下晋军政始末表春秋识小録卷三

  • 左传折诸卷二十八·张尚瑗

    <经部,春秋类,三传折诸__左传折诸钦定四库全书左传折诸卷二十八 兴国县知县张尚瑗 撰哀公齐国书高无防帅师伐我及清越絶书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鲍晏徙其兵而伐鲁子贡之齐见陈恒曰君破鲁以广齐而君之功不与焉是君

  • 第三十八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七(夜摩天之三)尔时如是。始生天子。作如是念。彼天大乐。胜于此间夜摩天王。如是思惟。于须臾间。心动不定。于境界乐心生爱乐。复更深着。观诸乐处。普于天众何者何者受乐之事。一切皆见。次第安详游历彼

  • 湛然居士集·耶律楚材

    元代诗文别集。14卷。耶律楚材撰。《四库全书》曾据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清人钱大昕《补元史艺文志》录有《湛然居士集》35卷,但这种35卷本今未见。现存《湛然居士集》都是14卷本。本集卷首有元太宗六年(12

  • 伤寒论条辨·方有执

    伤寒类著作。明方有执撰。八卷。有执字仲行,歙县 (今属安徽)人。推崇张仲景,精研《伤寒论》,认为《伤寒论》经王叔和编次,已失原貌,而成无己注释,又多窜乱,遂对《伤寒论》逐条考订,重新编次,故名“条辨”。书成于万历

  • 佛华严入如来德智不思议境界经·佚名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与《大方广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同本。先出。文笔不如。

  •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佚名

    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再译,佛住耆阇崛山,与无量菩萨,及比丘僧,乃至十方恒沙世界诸天龙俱。胜思惟菩萨请问二字之义?佛言,菩萨有九种一法应除灭。谓欲贪,瞋恚,愚痴,我执,懈怠,睡眠,染爱,疑惑,无明。有一法应守护,谓己所不欲,勿劝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