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章 第二结集

阿阇世[王]之子,弑逆者郁陀耶跋陀罗弑彼[父王]在王位十六年,(一)郁陀耶跋陀罗之子,阿㝹楼陀弑彼,名闻荼阿㝹楼陀[王]之子弑彼,虽然为心愚之弑逆者彼等亦上王位,此两者在位之间共过八年。(二、三)闻荼[王]之子,逆徒那伽陀娑迦弑父即承二十四年间之王位。(四)“此弑逆之王统”令怒都民等,由此集退那伽陀娑迦王、(五)而所知之“修修那迦”,受大臣尊敬,由一切[人]之好意而登王位。(六)在此王位十八年,彼子迦罗阿育[又]在位二十八年。(七)如是由迦罗阿育王之即位十年而正等觉者般涅槃已过一百年。(八)

时于毗舍离[城]有多数跋耆子比丘等(一)[蓄]角盐,(二)[日阴移正午][不过二指间取食],(三)又[入村落内更食],(四)于大住院内[处处行布萨会],(五)[于一部众中行僧伽事],后求他承诺之事,(六)行反习惯[之律],(七)吃[不搅拌牛乳],(八)伽罗吉酒[饮未熟如鸠足色],(九)[使用]无缘之尼师坛,(十)[手取]金银,无耻之徒已为[此]十个条“为净”。(九、一〇、一一上)闻此而于跋耆[比丘]之间游行中之耶舍长老迦乾陀婆罗门之子得六种神通力之[长老]制此努力共赴其处之大林。(一一下、一二)彼等于布萨堂内,据置盛水之金钵,向信士等言:“对[比丘]众施伽洽婆那[金货]等。”(一三)“此[对比丘]不适,勿施与。”此长老遮止之。彼等遮耶舍长老已行不至白衣家羯磨。(一四)彼求随伴者与彼共入都,于已言告都民适之法。(一五)闻随伴者之语,为摈斥而来之比丘等围立于长老之家,(一六)长老飞上空中而行,[降]立于憍赏弥,于波婆,阿槃提之比丘等处速遣使者,己则赴阿普康迦山,语其一切于麻布衣者参浮多长老。(一七、一八)住波婆之长老六十名,住阿槃提之长老八十名,一切之大漏尽者[共]降阿普康伽[山]。(一九)由处处集来其处之比丘等[其数]九万,此得自由之人人亦相语,多闻漏尽之须离人离婆多长老乃知为当时之第一人者,欲见彼而赴。(二〇、二一)

彼长老闻此之谈妥而赴毗舍离城欲安乐之旅,由此刹那立即出旅。(二二)追此大人[之后者等],彼朝出之而夕达于其处,于娑呵邪提[渐]与彼相会。(二三、二四)于此处耶舍长老由参浮多长老之劝,向于听闻正法优秀之士彼离婆多长老,就十个条而问,长老非认(此)闻诤事,言:“吾等制止此。”(二五)

恶[比丘]等亦欲[引]自党相会彼离婆多长老。彼等伙调沙门之资具,(二六)乘船速行达近娑呵邪提,到食时行配分食物。(二七)住于娑呵邪提漏尽长老娑罗冥思:“波婆之[比丘]等知语[正]法。”(二八)大梵天来[此长老之所],言:“依住于正法。”彼亦语己常依住于正法。(二九)

彼等持资具,会见离婆多长老,长老[自]不为彼党,追放为彼党之[弟子]。(三〇)彼等赴毗舍离城,更赴至普巴普罗[华氏城],无耻之辈语迦罗阿育王,(三一)“吾等为护吾等大师[世尊]之香室,住彼跋耆之地大林精舍中。(三二)住村落之比丘等若‘专有精舍’,若来者,大王制此。”彼等邪引王入自党,向毗舍离城去。(三三、三四上)

于其处有娑呵邪提,集离婆多长老之下,比丘百十九万人,令镇服其诤事。(三四下、三五)灭诤事为本之[比丘],镇此非[长老]所好,于是,此等长老比丘悉赴毗舍离[城]。(三六)

被邪引入彼王,于其处遣大臣,彼等迷于天人之威力而赴他所。(三七)派遣彼等彼大地之护者王同夜已梦见自投入铜壶[地狱],(三八)甚为可怖,彼妹无漏之长老尼难,由虚空来此慰彼。(三九)“王为自由事,应向正义尊者等谢罪。彼等之成党乃为图王教之利,如斯王将有幸”言已而去。(四〇、四一上)地之主[王]于次朝往毗舍离[城]而行出,(四一下)往赴大林彼令集比丘众,闻双方之语,认是正义党。(四二)大地之主一切向此等正义比丘谢罪,语已正义党者,又,言:“汝等随好所图教之利益。”加保护彼等,己向都而去。(四三、四四)

为决此等(十)事,[比丘]众其时集会,其处于众中起论议不果。(四五)于是加于众中彼离婆多长老咨[众],由委员决镇诤事。(四六)波夷那国者四名,波婆邑者四名,为镇比丘等之诤事,选出为委员。(四七)名萨婆迦眉、娑罗、级阇苏毗多[长老],婆娑伽摩迦与此等波夷那国之长老,(四八)离婆多,麻布衣之参浮多,迦乾陀之子耶舍,与须麻那此等四人为波婆邑之长老。(四九)为镇此[十]事,此等八名漏尽之长老等无骚音无混杂赴婆利迦园,(五〇)欲知大牟尼[尊]之意此诸大长老于其处着年青之[阿耆多]所设之善座。(五一)就此等个条之一一,普巧于寻问之大长老离婆多顺序追问萨婆迦眉长老,(五二)萨婆迦眉大长老直答彼问云:“此等之个条一切不适应于经藏。”(五三)于是彼等次第排除此纷诤,于[比丘]众之间亦同行此问答。(五四)说十[非]事而制住此等一万之恶比丘,是此诸大长老。(五五)

萨婆迦眉此时是地上大众之长老,其时法腊为一百二十岁。(五六)萨婆迦眉与萨罗,离婆多,级阇苏毗多,迦乾陀[婆罗门]之子耶舍与麻布衣之参浮多,(五七)此等六人之长老是阿难长老之弟子,婆裟伽摩迦与须摩那,(五八)此两长老乃阿㝹楼陀长老之弟子,八[大]长老共尝礼事如来为宿善之人。(五九)此时集来比丘一百二十万人,一切比丘之长老是离婆多长老。(六〇)

时彼离婆多长老,为正法久住,行法之合诵,由一切比丘会集之中,(六一)具与法等分(四无碍)智,精通三岁之阿罗汉比丘中选出七百人。(六二)此等一切于迦罗阿育王之保护婆利迦园[集合],以离婆多长老为上首行法结集。(六三)亦于尝行通过之后,法是[佛]所说,此[第二合诵]为八个月而毕。(六四)如斯此等名声大而无失误之长老等,相继入涅槃。(六五)如斯有最上之智慧,达于应达之[法],行三界之利益,由世尊之胸出生之[人人]思及死事,精勤无余悟得有为[诸法]之无质。(六六)

善人之信心与感激而[起]欲作大王统史

名第二结集之第四章[毕]

猜你喜欢
  第三十卷·佚名
  覆周亮才先生书·太虚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希麟
  卷二十九·佚名
  哭笑无常·佚名
  商主天子所问经·佚名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佚名
  第三十七章 摩诃阇那·佚名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下·佚名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序·智圆
  卷第十·佚名
  吉祥品法句经第三十九(十有九章)·佚名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一·佚名
  16.说根谛品·佛音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二(末)(至第三之始)·窥基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十三·洪迈

      七言  洪州逢熊孺登      白居昜  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  初著刺史绯答贺客  银章暂假为专城贺客来时懒起迎似挂绯衫衣架上朽株枮竹有何荣  别草堂三绝句 

  • 提要·文天祥

    【臣】等谨按文信公集杜诗四巻一名文山诗史宋文天祥撰盖被执赴燕后于狱中所作前有自序题嵗上章执徐月祝犁单阏日上章协洽案上章执徐为庚辰嵗当元世祖为至元十七年乃其赴燕之次年祝犁单阏为己夘之月上章协洽为庚未之日

  •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欧阳修

    ○月五星凌犯及星变隋大业十三年六月,镇星赢而旅于参。参,唐星也。李淳风曰:“镇星主福,未当居而居,所宿国吉。”义宁二年三月丙午,荧惑入东井。占曰:“大人忧。”武德元年五月庚午,太白昼见。占曰:“兵起,臣强。”六月丙子,荧惑

  • 名山藏卷之二十五·何乔远

    臣何乔恭辑典谟记二十五◆典谟记二十五世宗肃皇帝四○世宗肃皇帝四二十六年正月甲寅朔命朱希忠摄拜天玄极殿羣臣望朝奉天门赐徽王厚爝道号命将领生两广云贵四串褚即用于其土毋推京营西北边着为令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二·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六月丙戌朔土鲁番回夷马黑麻速坛差夷使脱列等贡马匹方物宴赏如例 初辽东东宁卫指挥胡孝臣等为虏盗其马蓄惧得罪乃潜兵出塞掩杀住牧熟夷二十六人诈称对阵斩获以白饰副总兵种继误以捷报之抚按巡按御史张铎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 列传二百三十·纪昀

    列传金 【八】○金八赫舍哩良弼石琚 唐古安礼伊喇道【光祖】苏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梁肃 伊喇慥伊喇子敬赫舍哩良弼石琚唐古安礼伊喇道苏保衡翟永固魏子平孟浩梁肃伊喇慥伊喇子敬△赫舍哩良弼赫舍哩良弼本名罗索

  • 卷三十八·宇文懋昭

    <史部,别史类,钦定重订大金国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八 京府州军 统分天下二十路 中都路  南京路  西京路  东京路 北京路  临潢府路 会宁府路 咸平府路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河东南路 

  • 晋出帝本纪·欧阳修

    出帝的父亲敬儒是高祖的兄长,是唐庄宗的骑将,早逝,高祖把他的儿子重贵当自己的儿子。高祖有六子,五个儿子早死,重睿年幼,所以重贵即位。重贵年少而谨慎忠厚,善于骑射,高祖使博士王震教以《礼记》,学了很久,还不能通晓大义,他对王

  • 闗中奏议巻七·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总制类一为陈情乞恩辞免总制重任事钦差督理马政左副都御史臣杨一清谨奏为陈情乞恩辞免总制重任事正德元年二月十五日准兵部咨为边务事该本部等衙门题会同太师兼太子太师英国公张懋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

  • ●台湾教育碑记·佚名

    台邑明伦堂碑记(康熙四十二年)&mdash;&mdash;碑在台南府学宫内予以壬午(康熙四十一年)春调任台邑。至之翌日,恭谒文庙。礼成,学博黄君世杰率诸生引予入启圣祠前听讲,问所谓明伦堂者,盖旷然一平地也。噫!斯何地也,而可久旷乎哉?自

  • 卷三十一·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一宋 陈经 撰梓材【周书】成王周公之命康叔也既以明德愼罚之事作康诰一篇矣又以禁酒一事作酒诰一篇然治道必至于粉饰润色之然后可以悠久故梓材一篇专言教化譬之

  • 卷三十二·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三十二成公三年春王正月公防晋侯宋公衞侯曹伯伐郑【左传】三年春诸侯伐郑次于伯牛讨邲之役也【伯牛杜注郑地邲役在宣十二年】遂东侵郑郑公子偃帅师御之【偃穆公子子游】使东鄙覆诸鄤【覆伏

  • 净诸业障菩萨·佚名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ldquo;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 在仰光与前任内阁总理答茂税务部长宇峇宇议员宇吞旺宇滚等谈话·太虚

    ──十二月十五日──答等:法师平时在那里住?  师:我平时住浙江奉化雪窦山,及武昌佛学院,重庆北碚缙云山汉藏教理院。答等:听说中国信仰佛教的人很多!  师:中国佛教信仰的人虽多,没有缅甸这样普遍。像缅甸的塔庙,非常庄严,政

  • 丛林盛事卷下·道融

    宋 沙门 道融 撰○宝峰祥叉手为童子时。闻二老宿夜话。举古德颂云。征轮轧轧过江南。暂把遗骸寄泐潭。秦岭烟沙犹未息。月明空锁定僧庵。祥不觉感悟泣下。老宿问其故。祥云。某近梦中得此句。当是前身之所为者。宿

  • 玉堂公草·高拱

    明高拱撰。诏令奏议类集合。

  • 震泽纪闻·王鏊

    明王鏊撰。二卷。收有明初至中叶各类人物传记五十一篇。内容详悉生动。有万历《震川先生别集》本。作者曾孙禹声又著《续震泽纪闻》一卷,并载《震川先生别集》中。

  • 沙弥罗经·佚名

    一卷,失译。同五母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