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九十八

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乙丑朔  上御谨身殿翰林院学士刘三吾侍因论治民之道三吾言南北风俗不同有可以德化有当以威制  上曰地有南北民无两心帝王一视同仁岂有彼此之间汝谓南方风气柔弱故可以德化北方风气刚劲故当以威制然君子小人何地无之君子怀德小人畏威施之各有攸当乌可概以一言乎三吾悚服稽首而退

○丙寅命宣德侯金镇宣宁侯曹泰六安侯王威安陆侯吴杰往湖广诸处训练军马各赐钞五十锭  上以河南彰德卫辉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遗地利山西民众而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都督佥事李恪等往谕其民愿徙者验丁给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谕○己巳绍兴府余姚县民有妄诉其族长私下海商贩当抵罪  上召谕之曰人由祖宗积德是至子孙蕃衍今仓颜皓首者尔族之长也而妄诉之是干名犯义不知有祖宗矣自古帝王之治天下必先明纲常之道今尔伤风败俗所诉得实犹为不可况虚诈乎命寘于法

○擢海州同知陈龚福为太仆寺少卿龚福故元南台御史大夫福寿之子始由中书宣使授海州同知至是坐事当戍边  上念其父死节特宥而擢之仍赐以钞锭

○庚午以郭镇为驸马都尉尚第十二皇女永嘉公主镇武定侯英之子也

○辛未夜太白入南斗

○壬申夜太阴入羽林军

○乙亥特赐韩国公李善长钞千锭○己卯遣太常博士薛文举致祭  祖陵皇陵  上谓文举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古之明王冬至祭始祖以配天所以重报本也朕承天命以典神天实由祖宗积德累善所致惟我  仁祖克配上帝于大祀之礼固已行之今冬至甫临哀悼罔极卿其肃将朕命往致祭焉敬之毋忽

○命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使百夷初百夷思伦发寇摩沙勒及定边西平侯沐英率兵讨之思伦发凡再拒战皆败乃遣其把事招纲等至云南言往者叛逆之谋实非己出由其下刀厮郎刀厮养所为乞贷其罪愿输贡赋云南守臣以闻  上乃遣大用赉敕往谕思伦发曰麓川僻居西南远在万里非中国所图也岂特麓川为然若云南之地道路险远其民仰巢颠崖俯饮川涧兽形夷面俗无伦理曩因故元遗蘖梁王不顺天道擅生衅隙诱我边邮藏匿有罪诳惑愚民以倡乱延及良民故地虽荒遐人虽化外不可以不征遂命征南将军傅友德等帅甲士三十万往问其罪于是云南悉平独尔思伦发复效尤梁王纳我逋逃又数年矣金齿景东之役皆尔所致朕谓尔欲图人民广土地与中国较胜负故敢数生衅隙继命诸骁将率师屯营且耕且守今尔来诉往者犯边之罪不由于已皆刀厮郎等所为未审其果然否尔虽声言归诚于心实怀不轨果若此何以释我诸将之愤乎如欲释愤当躬修臣礼悉偿前日用兵之费则麓川无问罪之师土酋各保世禄不然则旌麾所向丑类为空大用既至麓州思伦发听命遂以象马白金方物入贡谢罪大用复令思伦发追获云南逃去叛贼自处等二人把事刀厮郎等一百三十七人百夷遂平○壬午云南水西土官奢香遣使进马赐其使人把事通事钞有差

○癸未  上谓侍臣曰兴治之要当进君子退小人也兵部尚书沈溍对曰君子小人猝未易识  上曰独行之士不随流俗正直之节必异庸常譬如良玉委于污泥其色不变君子杂于众人德操自异何难识也溍又曰自古君子常少小人常多亦岂能悉去  上曰善者进之足以劝善恶者去之足以惩恶故太阳出而群阴消贤者举而不仁远夫何难去哉

○命吏部令天下州县选民间耆年有德者每里一人以次来朝既至令随朝观政  三月遣归

○乙酉安南陈炜陪臣阮同叔来贡方物及金银器皿赐同叔及其从人钞有差时陈炜已为其国相黎一元所弑一元恐朝廷讨之乃匿其事仍假炜名遣同叔来贡 ○丙戌夜电

○己丑以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王约为左军都督佥事约守边岁久累著劳绩故召用之仍赐钞千锭

○庚寅冬至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于华盖殿皇太子宴国戚及东宫官属于文华殿

○壬辰诏礼部复咨谕安南自今惟三年一朝毋数遣使往来烦劳

○甲午晓刻岁星入房宿荧惑犯东咸

十二月乙未朔

○丁酉广东南海县丞杨庸奏本县田赋总八万四千九百四十六石比年荒歉其未徵入官者尚二万五千四百一十九石  上悯其民贫命悉蠲之

○己亥申严巾帽之禁凡文武官除本等纱帽外遇雨许戴雨帽公差出外许戴帽子入城不许其公差人员出外者亦如之将军力士校尉旗军常戴头巾或榼脑官下舍人并儒生吏员民人常戴本等头巾乡村农夫许戴斗笠蒲笠出入市井不禁不亲农业者不许

○甲辰以周王橚檀弃其国来居凤阳谪迁云南遣使敕西平侯沐英曰周王迁镇云南至日择第居之应有军民之务尔英自理之

○命定远侯王弼往山西雄武侯周武往河南全宁侯孙恪往狭西俱训练军马听征漠北

○遣使敕辽东都指挥使胡旻朱胜训练精锐马步官军各一万听调征进

○丁未右军都督佥事兼狭西都指挥使聂纬等领兵讨把撒川黑章匝番贼败之斩真剌麻哈答儿等四百七十二人获马四百余匹牛羊六千八百九十余头并获土官哈即尔等马一千四十匹而还○己酉授六尚局宫官敕曰朕观帝王为治必自齐家始未有家不齐而能治国平天下者周之内宰以阴礼教六宫九嫔以妇职之法教九御各有所司非细故也朕起布衣陟尊位而于内治之道不敢忽焉是以内设六尚以职六宫斯列圣相继之道也近年精选民间淑德入宫者数人使兼六尚事人各克勤事多周备今特命某为某官尔尚克遵前规慎守乃职毋怠毋忽其外有家者女子服劳既多或五载六载归其父母从与婚嫁妇人受命年高者许归以终天命愿留者听其在宫闱及见授职者家给与禄视外品等差

○庚戌鲁王檀薨  上第十子也生两月而受封幼聦慧好文学善歌诗年十五之国服金石药致毒伤目至是疾作而薨讣闻诏议丧制礼部尚书李原名等奏曰考之宋制宜辍朝五日  皇帝于诸子无服宜素服五日而除诸王齐衰期年以日易月皆十三日而除素服期年世子郡王服与亲王同公主服齐衰期年下嫁者服大功九月郡主服同公主诸王妃及靖江王世子郡君皆服小功五月从之寻赐谥册曰朕惟有天下者必封建诸子藩屏帝室所望恪守彝训永终天年而或有不如愿者岂足慰朕心尔檀教自孩提期于成立及年既长遂锡鲁封夫何之国以来昵比匪人怠于政事屡尝屈法伸恩冀省厥咎乃复不知爱身之道以致夭折生封死谥古典昭然呜呼父子天性也谥法公议也朕于尔亲虽父子讵得以私恩废公义今特谥尔曰荒昭示冥漠用戒方来

○癸丑魏国公徐允恭曹国公李景隆自湖广练兵还

○夜荧惑犯天江太阴犯内屏○甲寅北平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周兴言大宁军储不给请令商人纳粟中盐乃命户部定议凡于大宁输粟五斗者给淮浙盐一引

○山东都指挥佥事蔺真奏近者倭船十二艘由城山洋艾子口登岸劫掠宁海卫指挥佥事王镇等御之杀贼三人获其器械赤山寨巡检刘兴又捕杀四人贼乃遁去

○丙辰遣仪礼司丞古里哥舍人火儿忽答孙等出塞寻访故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等所在

○丁巳赐魏国公徐辉祖曹国公李景隆钞各千一百锭长兴侯耿炳文钞千锭平凉侯费聚例不当赐特以勋旧之臣半给之辉祖旧名允恭赐改今名

○夜太白犯垒壁阵太阴入氐宿○戊午鲁府左长史胡秉忠奏王府岁给米五万石折收金银钞锭已移文山东布政使司今鲁王薨而有司送纳如故未敢即收  上谕户部尚书杨靖曰王府岁用已有定制王虽薨国用不可缺也命如数收受

○白虹贯日良久乃散

○富川县逃吏首赐紏合贼人盘大孝等为乱杀知县徐原善等常往来富川永明江华三县劫掠广西都指挥韩观遣千户廖春等讨之禽杀大孝等二百余人观因奏富川县灵亭乡乃猺蛮出没之地虽征剿累年未尽殄灭恐复有构乱者宜以桂林等卫赢余军士置千户所镇之诏从其请

○己未赐在京文武官明年正旦节钱公侯伯各十锭武职一品二品七锭三品至八品五锭文职二品至六品六锭七品至九品三锭未入流官二锭监生一锭

○庚申赐信国公汤和钞千一百锭○户部令史蔡鏄言初为狭西边储之计召商输粟给淮浙盐以酬之近商人利其收籴之便輙以陈米入仓恐储积久而腐烂宜禁止之武臣之在边者月俸请给以钞马军月粮二石亦宜减半给之如此则边储可充军饷不乏矣从之

○复置湖州守御千户所以千户芮礼署所事

○诏免四川重庆府泸州民夫所运军粮初以毕节卫粮饷不足命四川趱运以给之继令本卫开屯耕种足以自给故有是命

○辛酉北平布政使司奏喜峰口滦阳等处在仓军储计四十八万八千五百一十余石

○壬戌晓刻岁星犯东咸○甲子享太庙

○置武昌卫指挥使司命指挥佥事鲍同守之  上以故元兀纳失里大王居和林之西因命来降太子八郎镇抚浑都帖木儿往招谕之曰昔中国大宋皇帝主天下三百一十余年后其子孙不能敬天爱民故天生元朝太祖皇帝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天下九夷八蛮海外番国归于一统百年之间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民康物阜自脱欢帖木儿皇帝即位政出权臣法度废弛是以上天降乱民坠涂炭草野间豪杰因而并起朕时在淮甸见生民靡宁乃与乡党豪杰紏合士马不四五年群雄悉定故元番将降附者接踵而至凡两遣兵直抵漠北时称帝者脱古思帖木儿奔往也速迭儿之地遂遇害其余士马为知院捏怯来国公老撒丞相失烈门三人所有今已悉来降附朕处于美水草蕃畜牧之所俾乐生安业朕今主宰天下遣使告谕尔兀纳失里大王知之如有所言使还其具以闻朕有以处之

○大华长官司土官幸也来朝贡马

○高丽遣门下赞成事安宗源上表贡金银器并方物赐宗源及通事郭海龙等文绮钞有差

○是岁高丽李成桂废其主王昌而立定昌国院君王瑶

○徵士梁寅卒寅字孟敬临江新喻人世业农家贫能自力于学由是通六经之旨累举于乡不第遂弃不复念尝游金陵至钱塘一时名士多愿与之交辟为集庆路儒学训导居二岁以亲老辞归明年天下兵起遂隐居教授及  上平定四方徵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以新一代之制寅就徵已六十余矣时以礼律制诰分为三局寅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推服之书成赐以金帛将授以官寅以老病辞许之寅归结屋石门山四方士多从之学相与称为梁五经至是年八十二以岁十二月卒所注有周易参议诗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及汉唐以来君臣事略宋元史节要及石门集行于世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脱脱
  卷一百二十·列传第五十八·世戚·脱脱
  卷三百五十五 列传一百四十二·赵尔巽
  卷一百四十 齊紀六·司马光
  卷五十八 后秦録六·崔鸿
  ●卷二百三十八·徐梦莘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夏佩容阴谋萧耀南·宣南吏隐
  西汉年纪卷二十一·王益之
  中兴小纪卷二十三·熊克
  六四四 谕温常绶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记录抵销·佚名
  四九八 署云贵总督裴宗锡奏第四次查缴应禁书籍分别委员解京折(附清单二)·佚名
  四一 两江总督高晋奏遵旨查访《永乐大典》佚本情形折·佚名
  提要·佚名
  中英缅甸条款·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空谷先生俞远(豆亭集)·顾嗣立

    远字之近,江阴凤歌乡人。隐居教授,自号空谷,因称空谷先生。身癯神骨秀竦,目光烨烨,好着小冠,戴方山椶笠,衣白绮裘,俨然神仙中人。行出,一市尽惊。至正壬辰,乡寇窃发,所过残毁。乃筑土为室,啸歌其中,长吟短咏,语必惊人。如《龙门桐歌

  • 楔子·郑光祖

    (老旦扮卜儿上,诗云)急急光明似水流,等闲白了少年头。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老身姓李,夫主姓王,曾为太常博士之职,不幸病卒于官。先夫在日,止生一个孩儿,名唤王粲,学成满腹文章,只是胸襟骄傲,不肯曲脊于人,有他波父蔡邕丞

  • 卷四十五 【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陈衍

    ●元诗纪事卷四十五 【 歌颂铭谣谚谶谜杂语】侯官陈衍辑元初童谣元谶法服歌诀滨州民歌马氏铁券谶信州路谶嘲洪起畏皇舅墓谣井字谜用字谜大明寺水隐语颂程雪楼无名状宁都州民歌宣城民哭邑令雷州民歌浮梁民谣太仓谣至治

  • ●卷一·黎庶昌

    公讳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曾氏祖籍衡阳。国初有孟学公者,始迁湘乡荷塘都之大界里,再传至元吉公,族姓渐多,资产渐殖,遂为湘乡人。元吉公之仲子曰辅臣公者,公之高祖也。曾祖讳竟希,诰赠光禄大夫,妣彭氏,诰赠一品夫人。祖讳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七·乾隆

      宋  神宗皇帝  【庚戌】宁三年春正月罢判尚书省张方平  初帝欲用王安石方平以为不可及是方平服阕还朝以观文殿学士判尚书省安石言留之不便遂出知陈州及陛辞极论新法之害帝为之抚然未几召为宣徽北院使留京

  • 后汉书补逸卷八·姚之骃

    东观汉记第八朱酺朱酺梁国宁陵人【案范莋都传酺以永平中任益州刺史在州数宣示汉德威懐逺白狼槃木唐菆等百余国举种奉贡并献歌酺范作辅】郭伋郭伋为并州牧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堠明购赏【案伋字细侯别见华

  • 提要·金履祥

    【臣】等谨案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十八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元金履祥撰履祥字吉父婺之兰谿人从学於同郡王栢何基得朱子之传当宋末造尝上书献海道捣虚之策不用德佑初以迪功郎史馆编校起之弗就闭户着书居仁山之下学者称为

  • 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七月。戊午。谕军机大臣等、巡视中城御史韫德等奏、平粜局销售无多。请即停止一摺。着照所请。即由户部咨行顺天府直隶总督遵照办理。现月  ○又谕、李鸿章奏、海防急需军器。北洋无款可筹。请暂

  • 卷五十二·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五十二 唐 张守节 撰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史记五十二 齐悼惠王【年表云都临淄】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齐王孝惠帝兄也

  • 汤松·周诒春

    汤松 字寿军。年三十七岁。生于湖南长沙。已婚。子一女一。初学于湖南高等学堂。及日本东京商业学校。宣统二年。以半官费游美。入鄂必林学校。习英文。民国元年。入米西根大学。习政治经济及教育。民国四年。得学士

  • 法法第十六·管仲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能

  • 卷三十七·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七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之一郑目录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少牢于五礼属吉礼疏曰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大牢是天子卿大夫

  •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慧沼

    淄洲大云寺沙门慧沼集依此论标五释之中。第一解者。明但是教。即五明之总名。因即生了。是一明之别称。复含言生之与智义。今此正理。即二因之少分取义非余。因明生了达解正理。名之为入。由明此二因。入解诸法之真性

  • 卷之二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天童一禅师法嗣 杭州府径山呆庵敬中普庄禅师 台之仙居袁氏子。依天童左庵芟染。久之不契。出游参了堂於天宁。堂问何来。师曰天童。堂

  •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密云圆悟

    续藏经 辟妄救略说明 圆悟着 真启编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缘起崇祯三年春。汉月寄五宗原至。老僧置之不阅。复云。目原之一字。苐恐不出六祖道。成知解宗徒。不得不说破耳。此老僧逆耳之言。望汉月知非故也。至六年春

  • 卷第二十八·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二十八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报谢回寺提纲 五祖演禅师郡中回上堂。船上无散工。时时事不同。昨朝城郭里。今日白云中。且道不动尊在什么处。自云。气似韛袋。令人可爱。 密庵杰禅师府中

  • 放翁词·陆游

    一卷。宋陆游撰。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市)人。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章阁待制。少年时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早有文名,才华横溢,对诗

  • 撄宁静禅师语录·佚名

    6卷,清智静说,德亮等编,德莪等录。第一卷蕺山戒珠寺上堂(十篇)小参(三篇)吴江喻指庵上堂(五篇)茶话(四篇)第二卷黎川罗汉寺上堂(十三篇)第三卷眠牛山结制小参(七篇)示众(十六篇)第四卷拈古(三十四则)颂古(五十五首)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