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昔菩提达磨亲承跨水逢羊谶记见赤县神州有大乘气象遂逾海西来化行震旦而此土中人获闻无生妙谛共登上乘者千二百年矣其在今日惟三吴两浙刹竿相望说法如云不幸而生遐陬僻澨有毕世不闻佛法者则有缘无缘奚翅霄壤隔矣虽然性犹水也禅犹舟也高原大陆水性恒存而大施般若之航力鼓先登之楫必待其人后行耳野竹大师者生缘巴蜀倡道梁益为砖镜璧老人嫡骨种草报恩浮和尚真孙也当其幼遭兵燹骨月凋残便得觑破幻缘慨就芟染已具大勇猛大智慧大解脱与寻常托迹沙门者实相径庭逮其死心参究过溪举首顿悟万法归一落处所谓从缘荐得永无退失从此声为毒鼓味具鸩粪令大地众生略沾些子罔不丧身失命试读其慈云嵩山诸录简确净圆了无剩义若紫帐珍珠不轻抛撒而一往见宝其间理事洞融人法双显般柴运水总是玄机顾鉴颦呻无非妙理师谓立宾立主绝渗漏于机先有实有权驱圣凡于喝下断断非诬也兹门人复辑其鸡足山新录一编不远万里介吾同门啸堂和尚问序于余余读之咬嚼不破俨蚊子之上铁牛机锋不停恍隔窗之睹走马而且病点五般话商两错真觉目前大道八字打开坐地长安一超直入较之从前诸录更见恶辣因叹师为啸公犹子同生巴渝咸属悟祖法裔今啸公令行吴越师则建幢嵩岭岂非地灵人杰嫩桂久久愈昌欤夫达磨初来五度受毒际会未谐如愚若讷师于碧鸡金马之间开法未几缁素景从飙驰雷震神通妙用当必有大过人者余敢不望空遥礼曰梁州古佛出世也哉。

康熙癸丑嘉平浙鄞蛰庵道人本秀钱光绣圣月氏沐手拜题

猜你喜欢
  禅苑蒙求卷之下·志明
  与黄雪峰居士书·太虚
  卷第五十九·佚名
   第三十九則 雲門金毛獅子·胡兰成
  卷第二·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玄奘
  卷第八·道忞
  六道集述言·弘赞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三·为霖道霈
  序·道忞
  第五十二章 二王章·佚名
  重编诸天传(并序)·佚名
  卷三·佚名
  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澄观
  佛说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七出 却婚·陆采

    【似娘儿】〔外上〕松柏古心存。嗟玉树寂寞无人。兰心蕙性闺房润。雀屛欲启。鸾俦未偶。闲中慢自评论。事不关心。关心者乱。下官六十余岁。止有一女。名曰无双。年纪长成。不曾许嫁。我意欲招一佳壻在门。只没有一

  • 廿一史弹词注序·杨慎

    廿一史弹词注序文体之有正变,谓非时遇之顺逆使然乎。何以明其然哉?时际休隆,珥笔纂述,则即以胸中瑰玮发为文章,彤管流徽,赓扬盛事,此遇之顺而文之正也;不幸而为孤臣孽子,忧谗畏讥,或招沉湘,或悲赋鵩,致寄慨于

  • 卷二百三十九 熙寧五年(壬子,1072)·李焘

      起神宗熙寧五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丁丑,以太常丞、檢正中書戶部公事鄧潤甫為集賢校理、直舍人院、同知審官東院。初,曾布舉潤甫經筵館職,詔取潤甫應制科進卷,至是始擢用之。   戊寅,太子中允、集賢校理呂惠卿為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六十·佚名

    嘉靖二十九年五月甲子朔太平思州等州程番小平伐新添等长官司宁戎巡检司各遣头目李闰等入贡给赏如例○乙丑○户部覆直隶巡按御史朱有孚奏山东运司盐课自改折银布以来灶丁逃亡积逋日甚请复旧例将高家港等十一场逃移丁盐

  • 卷六十五·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五 唐 张守节 撰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史记六十五 孙子武者齐人也【魏武帝云孙子者齐人事於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十三篇】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七录云孙子兵法三

  • 沈众传·姚思廉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祖父沈约,是梁特进。父亲沈旋,任梁给事黄门侍郎。沈众爱读书,文笔很好,初任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那个时候,梁武帝作《千字诗》,沈众为诗作注解。他和陈郡谢景同时被召进文德殿,梁武帝吩咐

  • 33.孟尝君的门客·林汉达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卷二十六·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六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邿【公作诗】邿小国名【公羊谓邾娄之邑】据传邿乱分国为三部鲁以师救邿旣而取之秋九月庚辰楚子审卒【楚共王也】冬城防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季孙

  • 卷十二·道世

    △涅槃部第十四(此别五部)▲述意部第一惟我含灵福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八十矣。应身粒碎,流血何追。诤决最後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昏冥,慈云消灭。长夜诸子,诚可悲矣!但法身至寂,毕竟无为。报化所诱,随机应俗。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众俱。是时有五髻乾闼婆王子。过於夜分。至明旦时。来诣佛所。彼有身光广大照耀。彼鹫峰山都一光聚。到佛所已,头面礼足。退住一面。前白佛言:世尊我於一时。在三十三天。见帝释

  • 化 声 序·太虚

    甲戌夏季,张居士化声登庐阜访予于大林,出其化声自叙,索予一言以为证。契阔九年,晤谈一室,复获新文饷阅,其喜可知已!曩读居士文,觉其佛学科学相阐发,彻禅宗而不疏,必于身心修养有过人者;今观自叙,乃知由仙入佛,早得于练气之术。透空

  • 佛教徒如何雪耻·太虚

    ──二十七年六月在成都无线电台广播──我是太虚,我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今天提出“佛教徒如何雪耻”这个问题。所谓耻,佛法上谓之惭愧。惭是尊重自己德性,并且观一切胜过自己的圣贤,见贤思齐。愧是顾忌世间讥嫌,于他人过失,为

  • 第二卷·佚名

    十善业道品之二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云何如是十善业道对治修行漏无漏业。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以此因缘。世间中缚。善法尽灭。所谓缚因。不善业道。善是佛因。是解脱因。所言善者。谓离杀生。摄

  • 御制拣魔辨异录卷二·雍正

    魔忍曰。祖有信心铭近千言。其略曰。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要知临济德山千奇百怪处。不过驱学者丧尽心智。与此数语符合耳。彼义学之徒解曰。至道本无难

  •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佚名

    述建斋行道时补授高功等职的科仪,包括戒律内容。

  • 与梁武帝论书启·陶弘景

    南朝陶弘景撰。是作者写给梁武帝的论书信札。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人称“陶隐居”,为齐梁间著名书法家。梁武帝萧衍为书法史上帝王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之一。《论书启》主要评“钟张”、“二王”(钟繇、张芝、王

  • 死生交范张鸡黍·宫天挺

    元代杂剧剧本。简名《范张鸡黍》。宫天挺著。末本。元杂剧作家大名(开州)的宫天挺的《死生交范张鸡黍》,取材于《后汉书·独行列传》中的《范式传》。 情节:死生交范张鸡黍 写东汉山阳人范式与汝阳张劭友善,结为生死之交。

  • 宝生陀罗尼经·佚名

    全一卷。又称宝生经。宋代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先引述陀罗尼,后阐明其功德,谓若诵此陀罗尼而满七日,能得天眼清净;又有人耳闻此陀罗尼,并常忆念不断,则可证得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