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降魔品第十六

时菩萨始坐,座号金刚齐。建立金刚心,三千世界震。

地神喜踊跃,数数而震动。魔天见地震,疑问何故尔。魔王第一臣,号名曰言辞。倾躬谦敬意,而启白魔王。

唯王听所闻,历劫积功德。白净王太子,净土修善行。今当成大道,空天王欲界。欲坏所欲城,众门户之关。

必超王界上,当度胜众生。广开泥洹门,甘露之法轮。魔王闻其言,情即惨然坐。三女来问讯,第一女名爱。

第二名志悦,第三名乱乐。问王何故愁,王答诸女言:彼有大仙圣,被决定大铠。手执智慧弓,无常箭射吾。

欲伏吾欲界,若胜处吾上。当空吾境界,今众慢贱吾。犹如强邻王,为敌国所掠。曼今故属吾,宜广设方便。

卿等女力士,令其失本志。可往施罣碍,如设水坻防。於是魔三女,便行诣道树。欲现其女力,天上世间女。

极现其犮媚,迷惑乱人情。来欲坏其意,尽其尽媚巧。种种改其形,变化甚轻疾。犹如雲中电,不停住斯须。

菩萨谛计察,发肤璎络饰。衣服巧为覆,犹如聚骨舍。恶露充盈满,解散令人惊。是何欺世间,裹以薄肌皮。

迷惑愚痴者,审谛视魔女。形体衰老悴,如花被重霜。魔王见女老,怀恚如炽炎。即召重傍臣,令合召大军。

往固遮释子,今曼处吾界。未得审谛眼,宜时往坏乱。今若道成者,傥能胜於吾。速召车马兵,吾当自出战。

宝冠明如日,严饰其头首。来到须弥顶,即被金刚铠。犹如日光明,如照曜薄雲。金刚千轮车,轮各有千辐。

驾以马千匹,魔王乘宝车。甚旷甚明曜,如日在火中。花宫一由旬,手执五利矢。宝茎盖如月,以迷惑世间。

盖覆数由旬,周饰七宝铃。高幢大开口,犹如摩竭鱼。欲吞海水时,魔王如是出。将从诸魔众,凡有八十亿。

来至道树侧,菩萨坐花上。犹如梵天王,寂灭德充盈。重光晃昱昱,如大金宝积。左手以执弓,从金筩拔箭。

便语菩萨曰,咄起刹利种。如何故畏死,弃己帝王位。相仁妙臂当执弓,应食世间之荣位。古王之路名普闻,汝应当受头纵恣。

应食世妙祠严国,普令役世无遗馀。始起圣王甘蔗种,还食国荣弃乞求。若不欲起谛自思,莫自违负本誓愿。吾箭甚严莫能当,彻坏一切坚固楯。

惑人犹如春时花,甚於断花著日中。爱悦世间如时雨,欲犹孔雀得雲雨。惑欲失志忘惭愧,佐助嫉慢独弄世。外道遂强行凶咒,受胜是等独弄世。

欲迷诸天及世人,觉悟谈言失睡眠。健疾无比力势强,爱欲无形坏众形。或以爱火烧杀戒,古王烛之瘦消亡。王名财除亡满臂,上世惑欲何况今。

彼时魔王说是言,不能摇动菩萨意。即便发弓捷疾矢,现诸犮惑作女变。见菩萨坐不倾动,坚固如山怀疑曰:安详大子如山王,以女箭射即倾动。

化现四面以迎之,现不自轻与相见。想今太子不识矢,若子失志吾箭误。是不宜以欲化矢,不可谦敬典雅辞。是当轻易不宜敬,以大军势强恐迫。

魔王发意念兵众,大呼彻天尽魔界。即会若干无数形,甚可恐畏动天地。严事如雪众山王,众药挍饰甚可爱。三十二头名阿乐,是天帝释所乘象。

化身千目被珠铠,手执金刚千楞杵。释从无数可畏天,象兵八亿相随来。银车甚大容饰白,驾千白马将从白。白明珠铠白雲盖,自化己身有百头。

将诸白龙大军众,十二万亿为营从。是至水神名和仑,卷地而来曳诸山。天金琉璃种种宝,明珠严首及身体。被琉璃铠粟金钿,右手执持金刚棒。

驾千师子众宝精,乘琉璃车色如日。与无数亿相叉神,毗沙门军如暴水。无泣威怒及仙时,雨立日月风火神。花照妙马坚金刚,贤才厚务及正行。

是大天神无央数,乘车象龙及驾虎。车驾千马千师子,或复有以千虎驾。或复有驾雁孔雀,驾驴骆驼特牛牴。或乘雲车乘山树,或有乘龙虺毒蛇。

或有吐火鼻火出,眼耳出火头火然。其所打掷皆成火,炽盛焰作如劫荆或化如日或如月,化如大山有羽翼。或冥昏晦如黑雲,雷震电光晃昱昱。

如是无数塞虚空,或化黑象如须弥。乘是大象执大弓,来向菩萨欲烧然。或化猪头骆驼首,象罴熊头无数变。化身甚大为象头,牙如山岩上刺天。

或化师子及马头,或化虎头摩竭鱼。或化二头三四五,六七八九乃至十。或化百头百手臂,百足百眼甚可畏。若干变化至千头,千眼千臂放火来。

车声马声象吼乡,声鼓轲音动天地。或执弓箭刀矛戟,或戴山树金刚杵。皆放所执战斗具,山树金刚和雨雹。菩萨德大化所放,金银杂花众宝雨。

化黑女人如雲山,执器沃咒惑菩萨。还自狂惑无所识,破所执器祭具散。或有跪地吼唤声,雷动震地塞虚空。或被虺皮若干形,眼耳鼻口蛇虺出。

还相骑乘瞋恚战,或有马鸣或狼呼。於菩萨意无增减,犹如萤火日争明。有一天人谓魔王,熟尊观是仙圣德。身中照现诸天宫。

日月五星及诸宿,铁围须弥江海渊。释梵四王太山君,一切照现菩萨身。犹如普世现月中,於是魔王益恚盛。即放战具爱欲火,地虚空然不可知。

菩萨即放甘露观,化雲雨润灭欲火。爱即畏惧菩萨德,安详天至邪鬼退。魔王即放恚毒发,如召祸害化成虺。地上普满毒蛇虺,缠绕道树悉周遍。

菩萨即放大慈发,化成吉来蛇退灭。魔王复放愚痴发,菩萨计缘逆得胜。魔王复放嫉嫌箭,名曰恶口化为龙。菩萨复放大悲箭,化为金鸟龙逃退。

魔王复放憍慢发,发名梵手化成象。菩萨复放十力发,化成师子象退去。魔王复放妄言发,名曰调戏化成风。菩萨即放至诚发,挫折魔箭化成山。

魔王复放慳贪发,发名吝恶化成雾。菩萨即放惠施发,化雲细雨除土雾。魔王复放阴盖发,名曰睡眠化成雲。菩萨即放五净发,化成暴风坏裂雲。

魔王复放邪见发,化成邪冥覆世间。菩萨复放正见发,化成为日除魔冥。菩萨被大忍辱铠,戒成充备跱立地。著七觉意之花鬘,进定璎珞微妙好。

手执慈弓梵寂箭,从意筩中而拔之。適放一发都得胜,如阿须伦胜古烈。魔若干变来相恐,菩萨意定毛不动。尔时天上净居天,奉持过去成佛法。

心之憎爱灭除尽,上空中见胜菩萨。时诸天人语魔王,唯仁波旬当谛计。天告波旬何故劳,唐弃汝功实相语。舍怀恶意寂灭心,何为惚慊於菩萨。

是士无谁能动者,犹比口气吹须弥。故以慈爱语魔王,自爱莫触尧菩萨。诸物尚可舍本性,风舍轻动火舍热。地舍沆重水舍湿,冥不避明日舍照。

月尚可使在地行,须弥昇空海过济。无央数劫成德业,终不退舍决定誓。如其决定如精进,如恶如好慈众生。法会盛宾诸天人,食以正法甘露珍。

发心求愿安众生,自然发意愍世间。不逮本愿终不起,日出求冥不得然。菩萨大悲愍世间,尘劳之患所蹂践。博集诸法之良药,三十七种之神膏。

欲为普世和神药,卿魔不宜犯绕遮。一切堕邪迷惑路,欲导以正不可固。世愚昏冥灭酥油,一切大智之灯明。佛大庭燎今当然,卿魔莫灭方便退。

见是世间沈没深,尘劳海渊无涯底。欲度一切沈没者,何恶能违行善者,初始发善根坚固,建大忍辱之觚幹。意志枝茎大广博,持戒禁花甚鲜洁。

大智慧树今欲生,当成熟正法甘果。卿魔莫为作妨碍,真坚要树始欲生。古来下佛种种种,今是应生开敷时。今坐是座是其宜,如先过去之诸佛。

是坐有德名事齐,无数亿人所爱处。普此地上更无处,意大尊重可胜者,魔王闻是惨愁曰,菩萨观我是大力。欲烧天地令燋尽,能吞铁围普大地。

时菩萨因问魔曰,本修何行得大力。答曰吾祠大开门,名德普闻无不周。卿一祠祀大德尔,波旬且可听我说。吾大祠祀无央数,遍此地上无空处。

魔语我行汝具知,汝所行德谁为证。菩萨告魔具谛听,今当示汝吾行证。於是菩萨光明臂,如出赤雲照然明。从袈裟中出其臂,即展佣平微妙臂。

先世善行之积聚,千福轮掌妙相具。告魔王已手触地,我行汝知地逮证。於是地神出现形,大举声我证我证。於此地开门大祀,名闻第一无不备。

又复名曰多金施,复以马施无央数。数数食饱充此地,又雨七宝饱世间。是处头施有千数,有处以自及妻息。是处剥皮是处肉,是处以血破骨体。

於是地施无数身,舍世种种身不逆。地即为证现返复,地应震应出大声。三千世界六返动,尽扑魔王并其军。颠倒偃覆都堕地,空中大声普告曰:

释种太子都胜怨,已胜魔怨诸尘劳。魔王大幢即摧折,魔退魔败声流遍。已胜魔王还定意,意定深思诸佛事。德重地神不能胜,心怀喜踊连震动。

菩萨即告地神曰,动不动类皆因汝。且定莫动耐斯须,吾为无归者作归。汝久耐负无央数,逆害亲君族欺者,越限倾邪向众罪,掘尽善根行恶人。

饮倒见毒堕冥者,苦厄重担地狱分。已胜此等且小忍,须吾舍弃诸苦担。於是现历观诸禅,於诸禅得最自在。忆念久远初始事,前世所经如昨暮。

时至夜半天眼观,见一切了如明镜。照察明达五道生,无有坚要如芭蕉。於其夜至第三时,审谛思惟意要妙。一切世间诸苦会,生老病死遂别离。

愚冥覆弊出要道,不避坑堑犹如盲。菩萨推尽生死原,察其起灭悉晓了。心更生念重思惟,老由何来何从死。复生正念缘生故,因老有病从病死。

其有头者有头患,犹树已生必当堕。重思本种所由有,觉种缘行受缘对。受何从起从爱有,观爱所由从觉识。觉识所由从触更,缘其触更有诸根。

所由六入缘名色,名色之缘则因缘。如是缘下至於上,得痴缩起生死原。是灭已一切都灭,痴原生死所应灭。审觉十二缘起本,如所应觉谛觉知。

八贤圣路最第一,先执正见如审实。见死吾我尽三界,烧尘劳泽以慧火。辨是事已自叹曰,所应觉作悉已成。吾已及逮久仙圣,诸佛世尊所行道。

至於其夜第三时,日普照之导幢现。众生休息时寂静,一切智成最佛道。吾已及逮久仙圣,诸佛世尊所行道。逮佛第一最处已,三千世界六变动。

诸天侧塞满空中,欢喜散花普遍地。粟金粟银末栴檀,天意作花悉周布。地普充盈塞空中,从无结爱雨天花。伎乐不鼓自然鸣,诸天鼓乐空中作。

天应庆喜世得持,地虚空神普踊跃。火神欢喜自然燃,渊海波涌震妙声。树神各各献奇花,须弥喜与诸山礼。地狱凉息饿鬼饱,众生相爱除慊仇。

佛身奋放正法光,四维上下遍十方。变现种种诸形像,故先使至遍觉悟。八贤圣路始复现,如童无导令诸道。是有妙花名诸觉,言诸觉复林树现。

三十七品数各别,各自现形如说义。或白青黄若干色,光明如是说法音。佛日出晓照世间,是其光明谛觉之。佛即还摄神光明,不食七日坐乐法。

尔时世尊说此偈,快哉报福妙愿成。速疾乃逮最上寂,保安不受馀他苦。魔王睹共相聚来,各各现形力向吾。

终不能令吾意动,以功德力胜降之。

猜你喜欢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不空译)·佚名
  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窥基
  卷下·佚名
  报国寺募修大殿缘起·太虚
  第七十八章 令建立精舍·佚名
  在波尔薄约与国大副校长恩觉士谈话·太虚
  维摩经疏之二·佚名
  致王一亭居士书·太虚
  授决品第七·佚名
  辩正论序·法琳
  缵 日 宗·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九·澄观
  卷第五·佚名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中·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慈湖小集杨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进士宁宗朝累官将作少监出知温州以寳谟阁学士致仕卒諡文元学者称慈湖先生有慈湖甲稾抚琴行萧萧指下生秋风淅淅幽响

  • 列传第四十四 郑羲 崔辩·魏收

    郑羲,字幼驎,荥阳开封人,魏将作大匠浑之八世孙也。曾祖豁,慕容垂太常卿。父晔,不仕,娶于长乐潘氏,生六子,粗有志气,而羲第六,文学为优。弱冠举秀才,尚书李孝伯以女妻之。高宗末,拜中书博士。天安初,刘彧司州刺史常珍奇据汝南来降,显

  • 卷一百六十五 表五·赵尔巽

      ◎皇子世表五   表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十·佚名

    嘉靖元年正月己酉朔上御奉天殿文武百官及四夷朝贡使行五拜三叩头礼免致词称贺慈寿皇太后皇太后兴献后武宗皇后免命妇朝贺○礼部右给事中熊浃奏武帝皇帝临崩重念宗社大计特请慈寿皇太后迎立陛下先时未尝育之宫中立以为

  •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佚名

    一三二二 寄谕浙江巡抚琅玕将纪昀原折发给陆费墀阅看明白登答【真按:陆费墀办事毫无章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 伯和<珅>字寄浙江巡抚琅<玕>,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初五日奉上谕:据纪昀奏前赴

  • 目录·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三 纪事本末类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目録卷一康熙十六年六月至十八年十月卷二康熙十九年二月至二十二年十一月卷三康熙二十三年二月至二十五年十一月卷四康熙二十六年正月至二十七年

  • 绎史卷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少康中兴史记夏后帝啓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纪年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鄩畋于洛表羿入居斟鄩楚辞注夏王太康不遵禹啓之乐而更作滛声放纵情欲以自娱乐不顾患难不谋后

  • 李靖传(附李客师等传)·刘昫

    李靖本名药师,是雍州三原人。他的祖父李崇义,任后魏殷州刺史、永康公。他的父亲李诠,是隋朝赵郡太守。李靖身材魁伟容貌端秀,少年时就有文才武略,他常常对亲近的人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

  • 卷二百六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六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理财宋仁宗时张方平上食货论曰臣闻食者生民之命货者百用之权兴自古初世所最急神农氏始辨五种为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而民

  • 目录·陆陇其

    辨上汉唐之儒崇正学者尊孔孟而已孔孟之道尊则百家之言熄自唐以后异端曲学知儒者之尊孔孟也于是皆托于孔孟以自行其说我曰孔孟彼亦曰孔孟而学者遂莫从而辨其是非程朱出而崇正辟邪然后孔孟之道复明而天下尊之自宋以来异

  • 鱄设诸刺吴王僚(昭公二十七年)·佚名

    ——刺客的赌博游戏 【原文】 吴子欲因楚丧而伐之①,使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帅师围潜②,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③,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吴公子光曰:“此时也,弗可失也。”告设诸曰:“上国有言曰;‘不索。何获?’我,王嗣也④,吾

  • 第五卷·佚名

    生死品之三◎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云何众生。有种种色。种种形相。有种种道。种种依止。又彼观察。有种种心。种种依止。种种信解。有种种业。此如是等。种种诸色。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画师。若

  • 寓所谜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寓所谜案:【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本书是阿加莎·克里斯蒂以马普尔小姐作为主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发生牧师公馆的谋杀案。

  • 盛氏皇朝经世文续编·盛康

    一百二十卷。系辑录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间奏稿、论文而成,体例与《皇朝经世文编》全同。有光绪二十三年思补楼刊本。清盛康辑,盛宣怀编。此编为 《皇朝经世文编》主要续书之一,继《皇朝经世文编》专收道光以来文献

  • 太上洞渊辞瘟神咒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劝人于家建道场,礼谢众瘟神,以解毒疠。

  • 大般涅槃经义记·慧远

    二十卷。隋代释慧远撰。《大般涅槃经义记》是今世所存三本注解《涅槃》本之一,较之法朗集解(即指署名为宝亮集解)本经论未大备,法数或不周;灌顶疏本疏专依台教,重在观心。理观虽详,教义或略来说,可谓是文丰义富,集大成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