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兰品第十五

如是菩萨,广肩长臂,安徐详雅。师子应步,诣阿兰问,生死出要。

意欲断坏,生死门阃,遥见阿兰。与门徒俱,聚会而坐,讲论梵典。菩萨德重,喻如天帝,迎接问讯。与坐谈论,坐须臾已,善意相视。

菩萨慈意,慰劳阿兰,阿兰对曰:久承德化,所以出家,不甘尊荣。裂坏爱著,结缚之网,强壮勇猛。犹如大象,舍弃尊号,转轮王位。

譬如智者,舍避毒饭,昔转轮王。不足为奇,壮过衰老,舍家入林。转以王位,授其太子,犹如萎花。转授与人,吾今所疑,仁壮盛美。

六情所欲,未至充足,应受广博。自然荣乐,舍此美号,谁不怀疑。欲知太子,事之审实,必当成为。大法最器,以精进德,寻智慧舟。

当速疾度,生死海渊,於是菩萨。闻阿兰言,含笑怀喜,而答之曰:吾事未成,故来到此,今汝自保。事必当成,犹如冥中,忽见光明。

喻若迷者,得人引路,譬欲渡江。遇舟济渡,故来相求,以为善师。幸垂顾屈,所以见教,若受为徒。当事以师,老病死苦,当何从度。

愿以此理,而见告示,於是阿兰。谓世导师,以谛审听,我梵志法。生死展转,周旋回行,上下颠倒。犹如轮转,有八私事,号曰内法。

又有十六,疑乱诸事,缘此当知。其人意强,一切世间,因是起灭。如是五性,识著第六,意则第七。犹豫第八,凡有五情,又有五欲。

又当复觉,有六误乱,晓知是者,名曰觉业,赤仙与位,皆共觉知。梵天号曰,一切普知,审知是者,名泥洹业,生死根熟,牵连缚著。

但谛觉是,馀不决定,吾等於此。方便求了,是吾泥洹,仁所欲觉。或有智者,谓是泥洹,或云禅报。谓之泥洹,今相教已,出生死路。

合意当勤,如病求药,古仙灌胜。有名知足,有名定行,久暴露形。是等皆从,日所行道,又复更有。求解脱者,尔时菩萨,闻是语已,

回意思惟,探察事元,菩萨累劫。所觉智慧,觉其瑕已,即告梵志。已闻汝等,深奥智慧,所谓觉业。出生死者,如我所觉,此事不然。

犹如有种,必当出生,诸情各别。谓是解脱,若对来至,复还结缚。地水节气,又复无种,所以不生。因缘错之,若种与对,相遇会者,

必当更生,吾了如是,行净垢保寿命延长,意呼以脱,谓是泥洌菩萨不然,阿兰是法,於是复诣。迦兰问法,为说八意,菩萨即了。

微识故著,觉有是瑕,体解其意。是必还法,菩萨是故,舍迦兰法。於是便至,尼连禅江,修治净行。求禅处坐,金色之身,光影照曜。

犹如莲花,照之於日,日进一麻。半粒粳米,日日省食,久羸形体。身血竭尽,脂肪枯乾,气力羸顿。形体疲索,普世众生,不能堪忍。

如是羸困,具满六年,菩萨如是,暴露形体,未能还服,甘露法药。意退念来,道德无是,昔阎浮下。亿善意是,亦不能已,是羸瘦形。

逮及是事,自致成道,诸天空中。劝进饮食,气力充盈,然後得道。意居尊重,如须弥山,求佛之意。甚大重事,意虽坚固,强喻金刚。

饮食不充,体不自胜,觉知是已,菩萨便起,增进饮食,长育其身。侍使五人,见菩萨食,舍弃避去。至他闲处,於是便受,喜悦喜力。

二女乳糜,甘露之施,即便行诣。微妙道树,安详徐步,定出生死。严饰巍巍,功德积聚,以足触地。即大震动,於是大黧,众龙之王。

闻足触地,震动好声,意怀便疑。熟自思惟,久复乃闻,是震动声。世之将导,众师之师,其足触地。震动如是,地神欢喜,跛?我如舞。

震声隐隐,如有所舍,以世导师。将欲出现,地肃肃动,踊跃若笑。因震动声,即从水出,其身体大。如黧黑山,种种珠宝,璎珞其身。

犹如黑雲,饰以电光,变若干头。普覆空中,体放光明,如杂烟火。犹如水雲,来近日侧,龙以是像。礼菩萨足,起执心敬,叉手而叹。

我见前佛,兴出世时,今之祥瑞。如过去佛,维卫以来,复至迦叶。眼见六佛,兴世之瑞,尊今第七。现瑞如彼,如观光相,明曜於世。

今日必当,逮服甘露,今见尊行。躇足步步,斯地应时,肃肃震动。光明殊胜,超绝於日,今日必当。所愿充满,如观青雀,顺绕而飞。

犹青雲中,日现妙光,赍慈爱音。敬菩萨身,今日必当,逮得佛道。知见今日,清风顺时,众流澄渟。空中清明,飞鸟相和,柔软悲鸣。

今日十力,一切智成,观菩萨身。如莹金山,种种珍宝,以为严饰。视菩萨身,相好自缨,今日必当。成佛道器,圆光如轮,在其中央。

晃昱如日,五彩绛色,如今断除。世间厚冥,如是不久,佛日当出。相树皆动,布散名花,一切众花。同时而敷,树无心屈,倾如有心。

今日必为,一切所礼,犹如白藕。蒙月明开,日光明照,则芙蓉敷。菩萨今现,佛日月光,天人心开。如快乐花,如今观察,相已现矣。

甚难值遇,优昙钵花,如花难遇。佛亦甚难,两难值遇,俱现於世。今日当以,智慧利箭,必惊尘劳。王将军营,已迮及逮,过去佛处。

今日必当,服食甘露,如今观察。决定者戒,身体严以,八十种好。皆照诸天,现於身中,今日当为。天人所拜,骊龙如是,叹菩萨已,

历泉上过,行诣道树,遥见好树。如天庄严,犹如天上,昼度天树。吉祥持草,奉迎而进,菩萨问字。即便自名,众人见呼,名曰吉祥。

菩萨自计,吾必吉祥,即便从之。受柔软草,散金刚座,草皆齐整。结跏趺坐,志意坚固,内以心识。审谛决定,不度魔界,众劳欲尘。

坐是不起,亦不饮食,假令四大。舍其本性,日月堕地,须弥昇空。如是众事,可有变异,吾终不违。是愿要誓,叹誓愿已,诸天大喜。

菩萨发意,定欲降魔,犹如不然。外道异学,如为天人,诸龙所叹。愿使众生,蒙如所叹,十方众生。

逮得所愿。

猜你喜欢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佛说魔娆乱经·佚名
  卷第三之上·大慧宗杲
  天台四教集解卷上(并序)·从义
  卷第三十·佚名
  佛说泥犁经·佚名
  叹法师品第十六·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贤护分甚深品第十二·佚名
  参禅法器·佚名
  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卷第四·佚名
  卷四百二十九·佚名
  佛说穰麌梨童女经·佚名
  众经撰杂譬喻·佚名
  指归净土·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臧懋循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杂剧(元)无名氏撰●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楔子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李美人御园拾弹丸 正名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楔子〔

  • 《词综》(卷十五)·朱彝尊

    宋词六十六首探春慢过霅溪,别郑次皋诸君。 姜夔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飞沙回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谁念漂零久?谩赢得幽怀难写。故人青盼相逢,小窗闲共情话。 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雁碛沙平,渔汀

  • 卷539 ·佚名

    周端臣 闻滁阳失守忆表兄 犹忆归淮甸,何期陷敌尘。 祗闻残破惨,未得死生真。 梦不谙长路,书难附便人。 吞声无限泪,一滴一伤神。 周端臣 毋忽诗 毋忽咫尺水,中恐有伏龙。 毋忽寻丈山,中恐有

  • 卷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雨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李成德作二笔几以其一见遗云得様于郄子中家并示长句輙次其韵奉酬琴不安弦制奇古可怜不入文房谱防须龙尾玉蟾蜍与汝俱成防心侣谁能好事为品题端效

  •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范晔

    周变 黄宪 徐稺 姜肱 申屠蟠《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孔子称「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然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故其行也,则濡足蒙垢,出身以效时,及其止也,则穷栖茹菽,臧宝以迷国

  • 卷二百五十七 列传四十四·赵尔巽

      赵国祚 许贞周球 徐治都胡世英 唐希顺李麟 赵应奎赵赖 李芳述 陈世凯 许占魁   赵国祚,汉军镶红旗人。父一鹤,太祖时来归。天聪间,授三等甲喇章京。国祚其次子也。初授牛录额真,屯田义州。从征黑龙江。取前屯卫、中

  • 卷九 北凉录·崔鸿

      沮渠蒙逊   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人。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逊好学,涉群史,雄烈有英略。后凉龙飞二年,逊伯父罗仇、曲粥从吕光征河南,光前军大败,皆为光所杀,宗部会葬者万余人,逊哭谓众曰:"昔汉祚中微,吾之乃祖,翼

  • 卷五十四·杨士奇

    永乐四年五月庚寅朔 上召三法司官谕之曰朕屡命尔等决狱贵在明而无滞明则有罪不与无罪者同免滞则无罪将与有罪者同困前日见刑部引奏辽东卫官纵军士往高丽者一指挥专理屯田未尝与知而一概逮系久不锍决至于病危假令病竟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佚名

    嘉靖二年八月戊戌朔○祭 社稷遣镇远侯顾仕隆行礼○升狭西按察司佥事王汝舟为本省右参议直隶保定府同知高杰为四川按察司佥事○直隶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府大水没禾稼○发太仓银三万两于延绥从巡抚都御史周金请也○己亥改

  • 顾琛传·沈约

    顾琛字弘玮,是吴郡吴县人,曾祖顾和,是晋朝的司空,祖父顾谦之,父亲顾忄炎,都做过司徒左西掾。顾琛为人严谨而坚定,不喜欢浮华的东西,最先官职是州中从事,驸马都尉,奉朝请,少帝景平年中,太皇太后逝世,任大匠丞,后又任彭城王义康右军骠

  • 任城王高蔆传·李延寿

    任城王高氵皆,神武帝的第十个儿子。从小聪慧颖敏,天保初年受封。在孝昭帝、武成帝时,天子回邺城,都命他镇守晋阳,总领并州的事务。历任司徒、太尉、并省录尚书。天统三年(567),封为太保、并州刺史,另封为正平郡公。  有一

  • 杨靖传·张廷玉

    杨靖,字仲宁,山阳人。洪武十八年(1385),中进士,选拔为吏科庶吉士。第二年提升为户部侍郎。当时担任诸司者,一般是进士和太学生,但经常有不法者。太祖御制《大诰》,举通政使蔡蠧、左通政茹王常、工部侍郎秦逵及杨靖赞扬说:“这

  • 卷二十八·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八盛事【四 五世同堂二】乾隆五十五年旌赏五世同堂百岁以上夀民杨添禄?及未届百龄知州齐佳士?六十一人礼部谨题为请旌事?云南廵抚谭尚忠奏称夀?鬯熙曼羡锡羣黎之福遐荒表瑞繁昌觇庶姓

  • 第四章 二次革命的经过·吕思勉

    革命是要把一切旧势力,从根本上打倒的,这是谈何容易的事?辛亥革命,不过四个月就告成功,自然不是真正的成功了。当清帝尚未退位时,孙中山先生曾提出最后协议条件,由伍代表转告袁世凯。(一)袁世凯须宣布政见,绝对赞成共和。(二)中山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六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 洪武四年十一月庚戌朔,以兴武卫指挥使孙世为河南都指挥使。 丙辰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凡执事者皆给以新衣。礼成,上还御奉天殿,百官行庆成礼。既而,上谓群臣曰:“帝王奉天,以君临兆民,当尽事天

  • 卷二·袁俊翁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疑节卷二元 袁俊翁 撰论语二夫子一贯之防何以独语参赐二子曾子平日所学盖已随事精察但未知其体之一耳夫子知其真积力久将有所得故一呼其名而直语之以此子贡平日所见盖已能识多学但未知所本之一耳

  • 五、香严上树·慧开

      香严和尚云:“如人上树,口衔树枝,手不攀枝,脚不踏树。树下有人问西来意。不对,即违他所问;若对,又丧身失命。正恁么时,作么生对?”   无门曰:纵有悬河之辨,总用不着。说得一大藏教,亦用不着。若向者里对得着,活却从前死路头,

  • 台湾日记与禀启·胡传

    本书分三卷,胡传撰。作者字铁花,号钝夫;安徽绩溪人。清同治九年,以岁贡就职训导。后由保奏,以直隶州知州补用,分发江苏。光绪十七年,台抚邵友濂奏调,旨发台湾差委。次年二月抵台,历充全台营务处总巡、台南盐务总局提调;十九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