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授决品第七

颰陀和菩萨问佛。少有及者天中天怛萨阿竭。乃说是三昧。诸菩萨所乐精进行。无有懈怠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般泥洹後。是三昧者,当在阎浮利内不。佛告颰陀和菩萨。我般泥洹後。是三昧者当现在四十岁其後不复现。卻後乱世佛经且欲断时。诸比丘不复承用佛教。然後乱世时。国国相伐。於是时是三昧当复现阎浮利内。用佛威神故。是三昧经复为出。颰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从坐起正衣服。叉手於佛前白佛。佛般泥洹後乱世时。我曹共护是三昧。持是三昧。具足为人说之。闻是经卷无有厌极时。摩诃须萨和菩萨。憍曰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因坻达菩萨。和轮调菩萨。共白佛言:佛般泥洹去。卻後乱世时。是经卷者,我辈自共护持。使佛道久在。其有未闻者,我辈当共为说。教授是深经。世间少有信者,我曹悉受之。时五百人从坐起。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叉手於佛前往白佛。佛般泥洹後乱世时。闻是三昧悉自持护愿持。我五百人嘱累是八菩萨。时佛笑。口中金色光出。至十方不可计佛国。悉照明还绕身三匝从头上入。阿难从坐起更被袈裟。前至佛所为佛作礼。卻住叉手。以偈赞曰:

其心清净行无秽,神通无极大变化。已过诸碍超众智,光明除冥去垢尘。智慧无量心普解,佛天中天鹖鸭音。一切外道莫能动,何缘而笑出妙光。

愿正真觉为解说,慈愍一切众生尊。若有闻佛柔濡音,解释达圣化俗行。世尊所感非唐举,众圣导师不妄笑。今者谁当在决中,世雄愿为解此意。

今日谁住道德坚,谁当逮得兴妙行。谁今受得深法藏,无上道德众所归。今日谁当愍世间,谁当奉受是法教。谁坚立於佛智慧,世尊愿为解说之。

佛尔时为阿难说偈言:佛语阿难汝见不,五百人等在前立。其心欢然歌颂曰,我等亦当逮是法。颜色和悦敬视佛,我等何时得如是,

皆悉竦立嗟叹佛,我辈会当逮如是,五百人等今现在,名字虽异本行同。常乐奉受是深经,於当来世亦复然。今我嘱累告汝等,佛慧无量知彼本。

是等不独见一佛,亦不立此得其慧。彻照彼之宿世命,以曾更见八万佛。五百人等存在道,常解经义勉行成。劝助无数诸菩萨,常行慈哀护经法。

劝化一切众人民,悉令逮得大道行。知见过去诸世尊,睹八十亿那术数。名德普大脱於心,拥护是法三转行。现世於此受我教,分布供养是舍利。

安谛受习佛所化,皆悉讽诵有所付。著於塔寺及山中,若付天龙乾陀罗。各各转授经卷已,寿命终讫生天上。天上寿尽还世间,各各而生异种姓。

当复取此佛道行,分别是经如所愿。用爱乐斯经法故,求辄得之持奉行。令无数人得听闻,欣踊难量心无等。是等黠慧不厌法,非贪躯体及寿命。

降伏一切诸外道,授与经法弘其志。是经法者无能得,及持讽诵讲说者,今四辈人住我前,五百之众能堪持。是八菩萨颰陀和,罗邻那竭那罗达。

摩诃须萨和轮调,因坻须深憍曰兜。比丘及尼清信士,奉玄妙法上义句。常以经道哀世间,宣畅方等普流化。颰陀和等八菩萨,於五百众为英雄。

常当奉持方等经,於世之俗无所著。释一切缚解空慧,紫磨金色百福相。恒行慈哀度众生,施以安隐灭诸尘。寿终之後生法家,不复归於三恶道。

世世相随常和协,然後逮得尊佛道。已弃捐於八难处,远离一切诸恶道。其功德行莫能称,所受福祐无能量。当复值见弥勒佛,咸同一心往自归。

悉共供养等慈哀,逮於无上寂灭句。其心佥然而和同,正意奉事人中尊。不猗俗事得法忍,疾逮无上大道行。彼常奉持此经法,夙兴夜寐而讽诵。

殖众功德修梵行,睹弥勒时义若此。於是贤劫所兴佛,慈哀世间放光明。每所在处普持法,奉事去来现在佛。皆悉供养诸世雄,见三世尊无众毒。

当疾逮得尊佛道,不可思议无有量。中有前得佛道者,後人展转相供养。不可计劫那术数,如是终竟乃断绝。於是居士颰陀和,罗邻那竭那罗达。

及须萨和憍曰兜,曾见诸佛如恒沙。常当奉事正法化,宣布诸佛无亿教。道行无量不可称,至于无数亿劫中。假使有人受持名,所周旋处若梦中。

如是勇猛导世间,皆当逮得无上道。若有睹见及闻声,其心欣然踊跃者,皆得佛道不复疑,何况奉受供养者,若瞋恚之及骂詈,持恶意向挝捶者,

於是八人威神恩,尚使得佛况恭敬。彼所受法不可议,名称无量及寿命。光明无限德无疑,智慧无量行亦然。常得面见无量佛,清净之戒如恒沙。

於是广普行布施,以用求索无上道。无数亿劫说其福,莫能齐限厥功德。受是经法诵习者,逮於大道不复难。其有爱乐此经卷,受诵讽持讲说者,

当知五百人中人,其心爱乐终不疑。假使施得是经法,爱乐道义加精进。行清净戒除睡卧,逮是三昧终不难。欲获安隐布经戒,比丘受学在闲居。

常行分卫知止足,逮是三昧终不难。舍离众闹不受请,口莫贪味弃爱欲。所从闻是经法者,敬如世尊常供事。除去慳贪受是法,断绝淫欲弃愚痴。

发起大道心无疑,然後学行是三昧。行无所著舍诸欲,常自谨慎弃恚恨。精进奉行佛法教,然後受学是三昧。不贪男女及所有,远离憍慢并妻妾。

居家修道常惭愧,然後学诵是三昧。无贼害心行柔顺,不乐谤讪舍诸恶。不用色求得法忍,当善讽诵是三昧。若比丘尼学是法,常当恭敬弃憍慢。

远离调戏及贡高,得是三昧不复难。常行精进除睡卧,不计吾我诸人物。爱乐法者不惜命,然後学诵是三昧。制淫逸意舍所著,无瞋恚心弃谀谄。

终不复堕魔罗网,持是三昧得如是,於诸众生行平等,除去放逸众尘埃。性无卒暴及粗言,然後学诵是三昧。於钵震越及衣服,不得须臾有贪爱。

尊敬善师视如佛,然後学诵是三昧。以逮善利离恶道,一心信乐佛法教。

远离一切八难处,持是经者得如是,

猜你喜欢
  华严五十要问答初卷·智俨
  古今译经图纪卷第一·靖迈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一卷·灌顶
  保护龙华古刹·太虚
  卷第八·佚名
  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一卷·佚名
   第五十八則 趙州五年分疏不下·胡兰成
  思惟品第一·佚名
  卷第七十八·佚名
  卷第五十八·李通玄
  自序·智旭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卷四(惟净译)·佚名
  大乘唯识论·世亲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江月松风集卷三·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洛阳陌驱车洛阳陌周道何逶迟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潘令好桃李阮生多路岐铜驼卧荆棘索靖独先知陇头水呜咽陇头水东西流至今胡马不敢饮野狐时见侵月明古碛在氷合交河阴陇底有白骨衔寃啼夜深闗山月落落汉时月

  • 卷80 ·佚名

    范仲淹 寄题许州钱相公信美亭 华搆高轩敞,名湖一面分。 星辰居上相,鼓吹燕中军。 山色来嵩室,风光彻汝坟。 杉篁涵晚翠,兰茝薦时薰。 坐啸频乘月,归怀几望云。 迥临黄霸俗,远味仲宣文。 万

  • 卷二前赵录二·崔鸿

    刘聪上 刘聪字玄明一名载渊第四子也母张氏懐聪在孕梦日入懐寤以告渊渊曰此吉征也慎勿言自是十五月而生聪夜有日[一作白]光之异形体非常左耳有一白毫长二尺余甚光泽幼而敏悟好学博士朱纪大奇之

  • ●卷十·赵翼

    ○南史仿陈寿三国志体例《宋书 武帝本纪》所载晋帝进爵、禅位诏策,无虑十余篇,《南史》只存九锡一策、登极告天一策,其余皆删,此盖仿陈寿《魏志》旧式也。汉献帝建安十八年,赐曹操魏公爵,封十郡,加九锡,既有策文,二十年进操爵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年十月己丑朔孟冬享祀 太庙遣官恭代○赐辅臣历及讲官有差○应天宿松望江二县重灾准改折休宁祁门婺源等县以差赈恤○礼部覆铸南京兵部督理操运关防得旨准铸○与原任南京刑部右侍郎王正国祭葬○兵部署部事刑部

  • 卷之六百九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八·刘时举

    宋 刘时举 撰宋孝宗一癸未隆兴元年春正月壬申朔改元 诏观察使以上各举三人令三省枢宻院详定格式谋畧沉雄可任大计寛猛适宜可使御众临阵骁勇可鼓士气威信有闻可守边郡思智精明可治噐械已上五等

  • ●原序·陈次升

    上语枢密曾布曰朕除陈某諌官廷议如何布奏皆谓陛下得人上曰尚未肯供职公知眷意之重受命登对方造膝上遽曰久不闻卿谠论公再乞避言路上曰朕亲擢卿复何辞时奸人谗毁挤陷忠良欲肆诛戮其事尚秘上亦疑之因公奏对上顾问近朝廷

  • 长孙俭传·令狐德棻

    长孙俭,河南洛阳人。原名庆明。祖先是魏氏的支脉,姓托拔氏。魏孝文帝迁至洛阳后,改姓长孙。五世祖长孙嵩,曾任魏国太尉、北平王。长孙俭从小为人正直,有操守节行,体态魁梧,神色严肃,即便在卧室,也终日不苟言笑。不乱结交朋友,不

  • 王英传·张廷玉

    王英,字时彦,金溪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察出他缜密,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字。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二十年(1422),他扈从皇上北征。部队回来时,经过李陵城。皇

  • 一五、孔子去鲁适卫考·钱穆

    孔子去鲁,《世家》在定公十四年,《鲁世家》在十二年,《卫世家》在灵公三十八年,则当鲁定公十三年。《十二诸侯年表》鲁定公十二年孔子行,卫灵公三十八年孔子来。江永《乡党图考》谓去鲁实在十三年春,鲁郊尝在春,故经不书,当以

  • 卷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三十九国用考【一】【臣】等谨按经国之用博矣而足用之要术有三焉曰生之有道取之有制用之有礼而已本朝自开国以来崇本抑末敦实去华无徵发期会以病农无奇技淫巧以病工无加征重税以病商贾即偶

  • 進鬻子表·鬻熊

    臣行珪言臣聞結繩以往書疏蔑然文字之初教義斯起記言之史設褒貶之迹聿興書事之官置勸戒之門由啟於是國版稠疊謨訓昭彰唱讃之道以

  • 卷一 治家·司马光

    【原文】《周易》: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 禅门宝藏录卷中·真静天頙

    海东沙门 天頙 撰诸讲归伏门(二十五则)西山亮座主。讲得二十四本经论。一日去访马祖。祖问曰。闻说大德甚讲得经论。将什么讲。主云。将心讲。祖曰。心如工伎儿。意如和伎者。争解讲得经论。主云。心既讲不得。莫是

  • 小五义·石玉昆

    一名《忠烈小五义》,侠义小说,一百二十四回。为《三侠五义》续书。此书作者说法有三。其一,刻书人文光楼主“序”说,此书为“石先生原稿”。其二,谭正璧认为“原稿的述作者固是石玉昆,但刊刻本已经过别人的重编或修订

  • 生经·佚名

    凡五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生经之一种。系由叙说佛陀及弟子之本事、本生因缘之小经集辑而成,凡有五十五经。其中,最后一经题为譬喻经,乃叙说八种事缘;又卷二舅甥经与希腊人希罗多德(Herodotos)之历史故事

  • 手杖论·佚名

    一卷,尊者释迦称造,唐义净译。破言世有异执所生之有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