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出家品第十一

太子於是时,心怀甚憔悴。又更诣父王,尽意勤求出。

尊若见怜愍,愿观世扰动。合会莫不离,难得保久长。唯愿见听放,至仙人山泽。於彼修净行,开现解脱路。

更无有馀愿,过逾出上者,若审见爱愍,愿必见听放。於时白净王,以莲花色手。牵太子手已,悲声而告之。

垂泣而熟视,良久乃长叹。然後发声言,辛酸苦痛辞。唯子可放舍,莫复怀此心。今未应是汝,山泽自守时。

心习受荣乐,未曾少苦勤。为众欲所劫,犹如无御车。如今正是吾,山泽自守时。应以王荣位,次欲委授卿。

香汤灌沐汝,以宝冠驾授。我怀喜不忧,入山泽无虑。愿见汝沐浴,初践於王位。驾授观视汝,慰吾父侥意。

写恩爱所生,久积之涕泣。泪盈目入泽,以塞先人责。太子闻王令如是,即启王以清深辞。已审觉王垂爱愍,余亦孝敬重爱尊。

若欲逃出夫火宅,有亲爱遮不令出。以亲爱故俱被烧,有何善好愿思之。今欲逃避无常火,智者不宜遮令烧。但欲求免不俱烧,愿见听许入山泽。

谁不欲与亲属俱,若永已聚不离散。与诸亲厚所爱染,死力不强离别者,是故释王愿恕亮,非为无为恋慕心。以不自在属无常,是故决意求泥洌

前世所有诸亲爱,我在何许彼何至。我今以何益彼等,宿对风吹如雲散。王敕云非卿去时,若死来时可卻者,曼火未盛有所烧,当与逆灭莫出後。

尊以王位尽委授,彼无恃怙无归救。犹负大石渡深水,是故不宜受王位。王闻太子言,辞理甚正直。子言不可答,无理可固遮。

即令敕诸臣,窃守太子宫。增益其伎乐,莫令子愁惨。已後不久,日向欲夕於是入宫。如月入雲,坐观伎乐如象被闭。

患厌伎乐,小卻偃息虽小偃息。於事觉寤,寤寐寻起见采女眠。璎珞迸散,失弃乐器衣裳发露。种种若干,涎涕流出涂污咽胸。

偃伏张口,难可观视或有女人。抱乐器眠,或更相枕或独夫伏。或有女人,直立而眠髻解垂发。如孔雀毛,或有女人仰视而眠。

犹如司历,仰占星宿见如是已,甚怀不悦,谛观诸女熟自思惟。慨然长叹,震动胸中想处宫中。如丘墓间,诸女盛美姿容妙好。

太子忧惧,如象遭火诸女姿好。眠贼所盗,忘失志思乐器交错。诸女性弱,常怀惭愧为眠昏象。而见蹋践,如妙花树枝叶繁茂。

卒遇饿象,拔破碎散生死危害。甚轻躁扰,崄薄欺伪无亲旧故。此现生存,形体如是或於是身。不知惭愧,忽然堕地亡失姿好。

睡眠之困,坚?卬其目睡眠加之。形体难视,若当死亡其形何似。是本支体,是本诸根眠盖所覆。乃致斯变,犹失机关不可复还。

失姿则卧,若草土块久远已来。痴力甚强,覆蔽耳目令聋盲冥。身之污秽,显露可见覆以薄皮。莫能觉知,一切普世甚遭困厄。

无所恃怙,如轮迅转缘尘劳垢。所沈湮没,犹如大象沈深渊池。今吾不宜,牵连於此尘劳之网。以自结缚,是故恶此五欲爱垢。

舍屋浑住,独入山静为宿善本。催逼发寤,太子决意欲出生死。吾出家时,今已会至不宜久处。生死大畏,是故今日当入山泽。

唯觉生死,热时炎光吾自观察。有能堪任,四大未分当早逃走。诸天人觉,太子心清时净居天。寻时来下,压诸侍卫纯昏眠寐。

即时普开,宫城诸门若当如常。每开门时,其声乡彻闻一由延。天开诸门,令寂无声天叹太子。种种功德,诸天踊跃欢喜充怀。

为太子显,种种祥瑞天散花香。连续不断,伎乐歌咏震动虚空。见吉祥瑞,诸天劝助心甚欢喜。因作是想,人恋宗亲,不能舍离。

犛牛爱尾,为火所烧,即从坐起。意计决定,於采女花,宝宫浴池。犹如雁王,弃花渊池,太子亦尔。无所恋著,是吾最後,与女人俱。

是吾末後,止宿居家,虚空尚可。破为百分,吾终不著,爱欲还此。即时出宫如师子王,坏裂坚网。独行游步,裂家牢网,亦复如是,

即以方便,觉起车匿,以柔软声。告语车匿,速取良马,犍陟使来。诸天迷惑,车匿心意,即致白马。犹如马王,被驾鞍勒,皆令严备。

喻如白鹤,与雲电俱,於是太子。手摩马头,以柔软辞,晓喻白马。吾有大愿,委累於汝,生长共俱。如贤善友,必为快善,令吾无碍。

欲突牢阵,度至彼岸,是汝最後。所应奉事,今夜是汝,最後负重。吾後不复,劳动犍陟,是我最後。乘齐此断,太子说已,便前上马。

如日初出,现于山岗,在白马上。威德巍巍,犹秋时月,乘白雲中。四种鬼神,欲令速疾,接举马足。甚使精良,四王躬自,在前而导。

诸天从出,明如昼日,天龙鬼神。及诸仙圣,同声叹曰,愿行无碍。所以舍弃,四方天下,及亲宝宫。疾得其愿,太子即出,宫城之外。

震动显赫,展畅言说,须弥山王。令尚可散,口气吹之,或可崩堕。吾若不能,成佛圣道,终不还入。赤泽之城,犹如疾风,吹遣浮雲。

斯须之顷,出释国界,如发意顷。寻时即至,犹日到于,西山之岳。

即便下马,入山泽中,心怀欢喜,办已大事。

猜你喜欢
  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知礼
  卷第十·佚名
  五灯会元续略卷第二上·远门净柱
  佛地經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卷第二十七·佚名
  玄沙广录序·玄沙师备
  西方合论 第八卷·袁宏道
  增慧陀罗尼经·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五·法云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三·佚名
  佛教纪元论·太虚
  撰集百缘经卷第九·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智旭
  卷上·佚名
  二八 自欢喜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秉文·唐圭璋

      据词中“山涌银涛”云云,作者所云之皇州,乃临安。作者盖南宋人。又,光绪江西通志卷二十一谓秉文上饶人,政和二年(1112)进士,与此词作者似为二人。   满庭芳   山涌银涛,屏间绣山献,太平今日皇州。共惟京牧,昭裔本宗周。

  • ●全史宫词卷十一 南朝·史梦兰

    ○宋宋,高祖武皇帝,姓刘名裕。汉高祖弟楚王刘交之后。世为彭城人,后徙京口。桓元篡晋,裕举兵平乱。义熙十二年,封宋公。元熙元年晋爵为王。明年受晋禅,都建康,在位三年殂,葬初宁陵,改元一(永初)。子营阳王义符立,二年为徐羡之等所

  • 第一折·佚名

    (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白发刁骚两鬓侵,老来灰却少年心。不思再请皇家俸,但得身安抵万金。老夫姓孟,双名从叔,祖居汴梁扶沟县人氏。嫡亲的三口儿家属,老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曰孟光,小字德耀。老夫幼年间曾为

  • 花间四友东坡梦·臧懋循

    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元)吴昌龄撰●花间四友东坡梦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云门一派老婆禅 正名 花间四友东坡梦第一折〔外扮苏东坡上诗云〕隐隐胸中蟠锦绣。

  • 卷一百九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六十八 刘克庄 荔支岩【洞内小石如荔支者无数】 异境閟神奇一罅通深阻呀然张蟾吻光怪腹中贮始来尚觌面稍进但聆语回头失尘世束緼行里所石房容十客石柱径

  • 卷之一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七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佚名

    一一六三 两淮盐政征瑞奏覆遵旨送交骆愉寓所书籍字画折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奴才征瑞跪奏,为遵旨送交骆愉书籍字画,恭折奏覆事。窃奴才前奏骆愉扬州寓所房主供词一折,内吊验甘泉县封贮骆愉刻本诗赋、时文等件,旁奉朱

  • 卷一百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三雍正九年十二月上谕十一道初四日奉上谕据广东布政使杨永斌奏称铁器一项所关綦重不许出境货卖律有明条粤东出产铁锅凡洋船货买历来禁止乃夷船出口所买铁锅有自一百连至二三百

  • 卷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雍正元年四月上谕二十道初六日谕理藩院尔衙门人员来往蒙古地方者闻有不肖之徒肆行无礼勒索凌虐夫外藩之与天朝不但伊扎萨克王即台吉亦系宾客岂可令领催等卑贱之人肆其欺凌乎着尔衙

  • 卷十二交代·冯煦

    司道交代凡司道交代布政使,自接任官到任之日起。限两个月造册,详请具题。《户部则例》内载,布政使新旧交代,自新任官到任日起,统限两个月交代清楚。造具册结,呈详督抚保题。其统限两个月内,旧任分限一个月。凡署任在两月以上

  • 卷九·程端学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九     元 程端学 撰昭公元年或问曰晋赵武楚公子围虢之防经言防而传言盟髙氏诸儒谓不书盟者以盟先楚故没之是时晋主防而楚主盟故也宋盟亦楚主之耳特书之者着诸侯之弭兵以为盟皆不外楚也

  •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四·魏了翁

    祭义一禘有乐尝无乐然周礼四时皆有乐禘有乐而尝无乐然周礼四时之祭皆有乐殷则烝尝之祭亦有乐故那诗云庸鼔有斁万舞有奕下云顾予烝尝则殷秋冬亦有乐者熊氏云殷秋冬但有管弦之乐又云烝尝全无乐其义巳具郊特牲二齐之日五

  • 卷三十九·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四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悉能往诣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如来所。恭敬礼拜亲近供养。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

  •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四·欧阳竟无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沙門玄奘譯   攝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之四   復次云何識藴差别。此亦五種應知.一由安住故二由雜染故三由所依故四由住故   五由異相故。云何安住。謂習欲者欲界諸識執外色塵名色

  • 宗镜录卷第十八·延寿

    夫诸佛法身。普遍众生心。既同一心。云何有现不现。答。常现无不现时。或于一尘顿现。无不具足。或于诸尘普现。无不周遍。一处顿现者。如来眼睫。文殊宝冠。弥勒阁中。普贤毛孔。净名室里。摩耶腹中。芥子针锋。近尘

  • 韵府拾遗·张廷玉

    一百一十二卷。清张廷玉等奉敕编撰。康熙五十五年,清圣祖康熙皇帝因《佩文韵府》收字词有遗,复命翰林院检讨张廷玉等“搜奇抉秘”,补其缺漏。康熙五十九年,续辑而成《韵府拾遗》。编排体例仍如《佩文韵府》。收《佩文韵府

  • 清苑斋诗集·赵师秀

    宋诗别集。1卷。赵师秀著。从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赵师秀可称“永嘉四灵”之首。在他的诗中,往往流露出怀念故国之情:“北望徒太息,归欤寻故国”(《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听说边头事,时贤策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