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撰集百缘经卷第九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声闻品第九

  (八一)海生商主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贾客。欲入大海采取珍宝。时彼商主。选择族望。娉以为妇。将共入海足满十月。产一男儿。因为立字。名曰海生。有大福德。令诸商客。获大珍宝。安隐回还。咸共唱言。安隐海生。年渐长大。重复劝勉。更入大海。获其珍宝。进引还来。值大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回波黑风。时诸商人。各各跪拜诸天善神。无一感应救彼厄难。中有优婆塞。语商人言。有佛世尊。常以大悲。昼夜六时。观察众生。护受苦厄。辄往度之。汝等咸当称彼佛名。或能来此。救我等命。时诸商人。各共同时。称南无佛陀。尔时世尊。遥见商客极遇厄难。即放光明。照耀黑风。风寻消灭。皆得解脱。各作是言。我等今者。蒙佛威光。脱此诸难。今若平安达到。当为佛僧造立塔寺。请命佛僧。安置其中。设诸肴膳。供给所须。皆使无乏。作是语已。咸皆然可。于是进引。皆悉平安达到乡土。如先言要。造立塔寺。请命佛僧。设诸肴膳。供养讫竟。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心开意解。各获道迹。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不审世尊。今此商人五百比丘。宿造何业。遭值如是种种厄难。蒙佛威光。得脱诸难。又值世尊。出家得道。佛告比丘。非但今日救彼厄难。过去世时。我亦救彼脱诸厄难。时诸比丘。重白佛言。不审世尊。过去世时。其事云何。唯愿世尊。敷演解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中。波罗奈国。有五通仙人。住河岸边。时有五百商人。欲入大海。路由河岸。见彼仙人。各共往彼问讯安吉。劝彼仙人。令共入海。仙人答言。汝等自去。设有恐难。但称我名。当护汝等。尔时商人。闻是语已。进引入海。大获珍宝。还欲来归。道逢罗刹黑风诸难。尔时商人。咸共一心。称仙人名。即往救护脱诸厄难。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彼仙人者。则我身是。彼时五百商人者今五百比丘是。我于彼时。未断烦恼。尚能拔济彼诸厄难。况于今者。得出三界。而当不能化度彼也。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二)须曼花衣随身产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高门。娉以为妇。种种音乐。以娱乐之。足满十月。产一男儿。端政殊妙。须曼花衣。与身俱生。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此儿产时。有何瑞相。父母答言。有须曼花衣。裹身而生。因为立字。名须曼那。体性贤柔。慈心孝顺。年渐长大。衣亦随大。父母爱念。便将小儿。与阿那律。令作沙弥。教使坐禅。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阿那律。敕沙弥言。汝今可往拔提河边取净水来。寻往彼河。盛满瓶水。掷虚空中。随后飞来。时诸比丘。见是沙弥。叹未曾有。白佛言。世尊。今此须摩那沙弥。宿殖何福。生巨富家。须摩那衣。随身俱生。出家未久。获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婆尸。教化周讫。迁神涅槃。时有国王。名梵摩达多。收其舍利。造四宝塔。而供养之。时有童子。见彼塔故。心生欣乐。即便出家。年至老耄。空无所获。深自克啧。买须曼花。持缕贯之。遍覆塔上。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有须曼花衣。与身俱生。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三)宝手比丘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倡伎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产一男儿。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其两手中。有金钱出。取已还有。如是展转。取不可尽。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此儿产时。有何瑞相。父母答言。其两手中。有金钱出。取以还生。因为立字。名曰宝手。年渐长大。禀性贤柔。慈心孝顺。好喜惠施。有从乞者。申其两手。有好金钱。寻以施之。将诸亲友。出城观看。渐次游行。到祇洹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喜悦。前礼佛足。合掌请佛及比丘僧。慈哀怜愍纳受我供。时彼阿难。在佛左右。问小儿言。若欲设供当须财宝。于是小儿。闻阿难语。寻申两手。金钱雨落。须臾积聚。佛敕阿难。汝今取此金钱宝物。营理肴膳。请佛及僧。阿难受教。营理饮食。供养讫竟。佛为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白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违逆。将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尔时阿难。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今此宝手比丘。宿殖何福。生于豪族大长者家。然其两手。有此金钱。取以还生。值佛世尊。复获道果。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教化周讫。迁神涅槃。时彼国王。名曰迦翅。收取舍利。造四宝塔。时有长者。见其竖枨。心生随喜。持一金钱。安置枨下。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有金钱。申手而出。乃至今者。遭值于我。故有金钱。取以还有。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四)三藏比丘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波斯匿王夫人怀妊足满十月。生一男儿。端政殊妙。世所希有。身被袈裟。生已能语。问父王言。如来世尊。今者在不。大德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如是遍问诸大弟子。悉为在不。父王答曰。今悉都在。唯愿大王。为我设供。请佛及僧。寻敕为设。请佛入宫。见其太子。而问之曰。汝自忆念迦叶佛时。是三藏比丘不。答言实是。处此胞胎。为安隐不。蒙佛遗恩。得存性命。得过日夕。时王夫人。见此太子。与佛世尊。共相答问。喜不自胜。而白佛言。今此太子。宿殖何福。生便能语。乃能与佛感有答问。唯愿世尊。敷演解说。尔时世尊。即便为王。而说偈言。

  宿造诸善业  百劫而不朽

  善业因缘故  今获如是报

  是时波斯匿王。及其夫人。闻佛世尊说此偈已。前白佛言。不审世尊过去世时其事云何。唯愿世尊。敷演解说。尔时世尊。告大王曰。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将诸比丘。游行教化。到迦翅王国。时王太子。名曰善生。见佛世尊。深生信敬。归白大王。求索入道。王不听许。我唯一子。当继王位养育民众。终不听汝出家入道。时王太子。闻是语已。愁悴躄地。断谷不食。一日二日。乃至六日。绝不饮食。时诸群臣。启白王言。太子不食。已经六日。恐命不全。愿王今者。听使出家。故得相见。时彼大王。闻臣语已。不能违逆。敕彼太子。共作要誓。汝今若能读诵三藏经书通利。听汝出家。然后见我。时彼太子。闻王敕已。心怀喜悦。寻即出家。勤加诵习三藏经书。尽令通利。还来见王。王问比丘。我先敕汝。要诵三藏经书通利。然后见我。今为利不。比丘答曰。今悉通利。王大欢喜。即语比丘。我今库藏。所有财物。随汝取用。终不吝惜。于时王子比丘。闻王教已。大取财物。施设种种百味肴膳。请迦叶佛及二万比丘。供养讫已。一一比丘各施三衣六物。缘是功德。不堕恶趣天上人中常有袈裟。裹身而生。乃至今者。遭值于我。故有袈裟。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五)耶舍蜜多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倡伎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生一男儿。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当生之日。天降大雨。父母欢喜。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此儿福德。生则降雨。举国闻知。因为立字。名耶奢蜜多。不饮乳哺。其牙齿间。自然而有八功德水。用自充足。年渐长大。与诸亲友。游行观看。到只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求索出家。佛即听许。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耶奢比丘。宿殖何福。生降甘雨。不饮乳哺。其牙齿间。自然而有八功德水。以自充足。又值世尊。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于彼法中。有一长者。年齿老耄。出家入道。懈慢懒堕。不能精勤。又复重病。良医占之。云当服酥。病乃可差。寻用医教。取酥服之。于其夜中。药发热渴。驰走求水。水器皆空。复趣泉池。皆亦枯竭。至趣河中。河亦枯竭。如是处处。求水不得。深自悔责。于彼河岸。脱衣系树。舍之还来。至其明旦。以状白师。师闻是语。即答之言。汝遭此苦。状似饿鬼。汝今可取我瓶中水至僧中行即受师教。取瓶行水。水尽涸竭。心怀忧怖。谓其命终。恐堕饿鬼。寻诣佛所。具陈上事。而白世尊。我遭此厄。甚为惶怖。恐堕饿鬼。唯愿世尊。大慈怜愍。幸为见示。佛告比丘。汝今当于众僧之中。行好净水。可得脱此饿鬼之身。时彼比丘。闻佛教已。心怀喜悦。即便僧中。常行净水。经二万岁。即便命终。在所生处。其牙齿间。常有清净八功德水。自用充足。不饮乳哺。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老耄比丘。今此耶奢蜜多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六)化生比丘缘

  尔时世尊。在忉利天上波利质多罗树下宝石殿上。安居三月。为母摩耶。说法讫竟。欲还来下至阎浮提。尔时释提桓因。知佛欲下。敕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究槃荼等。为佛造作三道宝梯。佛从天下。宝梯两边。有无量百千万亿诸天龙夜叉人非人等。见佛如来从天上下。莫不欢喜。渴仰闻法。尔时世尊。观诸大众善根已熟。即为说法。心开意解。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时彼会中。忽然有一化生比丘。告诸大众。汝等今者各受我请。肴膳饮食。百种所须。我悉能与。作是语已。时诸大众。各各自念。诸天宝器。百味饮食。皆悉获得。充足饱满。尔时阿难。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今此化生比丘。宿殖何福。今者乃能使此大众。充足饱满。不审世尊。其事云何。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婆尸。于彼法中。有诸比丘。夏坐三月。在于山林。坐禅行道。乞食处远。妨废行道。甚用疲劳。时彼众中。有一比丘。白众僧言。我为汝等。劝化檀越。供给众僧。使无有乏。汝等但当安心行道。不足为虑。时诸比丘。闻是语已。各共用心。行道三月。皆获道果。由是功德。在所生处。常有种种百味饮食。应念即得。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应念即至。供养大众。使无有乏。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以何因缘。今得化生。佛告阿难。此贤劫中。迦叶佛时。有一商主。将诸商客。涉历他邦。贩卖求利。其妇怀妊。于其中路。值产甚难求死不得。时彼商主。心生厌恶。舍之而去。出家入道。发大誓愿。持此出家善根功德。使我来世所生之处。莫受胞胎。常得化生。是故今者。得是报耳。佛告阿难。欲知彼时商主者。今化生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七)众宝庄严缘

  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树下。时彼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无有子息。祠祀神祇。求索有子。精诚感应。足满十月。生一男儿。端政殊妙。世所希有。家中自然。有一泉水。从地涌出。有诸珍宝。充满其中。复有花树。天衣上服。悬之树枝。时彼长者。见其如是。喜不自胜。召诸相师。占相此儿。相师睹已。问其父母。此儿生时。有何瑞相。父母答言。此儿生时。家中自然。有一泉水。从地涌出。有诸珍宝。充满其中。及以树上。有好天衣。因为立字。名众宝庄严。年渐长大。禀性贤柔。慈心孝顺。将诸亲友。出城观看。渐次游行。到尼拘陀树下。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白父母。求索入道。父母爱念。不能违逆。将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今此众宝庄严比丘。宿造何福。生便有是奇特之事。出家未久。复获道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迦孙陀。化缘周讫。迁神涅槃。时彼国王。名梵摩达多。收取舍利。造四宝塔。高一由旬。而供养之。时有长者。赍持花树。悬诸珍宝种种衣服。及以瓶水。安置塔前。发愿供养。缘是功德。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有泉水及以花树。随共俱生。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奉上华树供养塔者。今此众宝庄严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八)罽宾宁王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南方。有一国土。名曰金地。王名罽宾。与其夫人。共相娱乐。足满十月。生一男儿。骨节肥壮。有大气力。当生之日。复有一万八千大臣子等。共彼王子。同日俱生。亦大气力。时彼王子。年渐长大。其王崩背。绍嗣王位。寻取一万八千诸臣子等。赐为大臣。共理国事。时罽宾宁王。将诸群臣。游猎射戏。问诸臣言。今此世间。叵有人能有大气力如我者不。时有商客在王从中闻王语已。寻答王曰彼中都下。复有大王。名波斯匿。绝有大力。殊倍胜王。百千万倍。时罽宾宁王。闻商客语已。嗔恚隆盛。寻即遣使。告波斯匿王言。却后七日。将诸侍从。仰卿来至。达吾国土。朝跪问讯。若不尔者。吾当往彼诛汝五族。使令灭尽。时波斯匿王。闻使者语。甚怀惶怖。无以为计。即诣佛所。白世尊言。罽宾宁王。敕我七日。将诸侍从。令达彼国朝拜问讯。若不尔者。当来诛我。不审世尊。事情如何。尔时佛告波斯匿王。汝莫忧惧。但语彼使云。我是小王。更有大王。近在只桓。卿今可往传汝王命。时彼使者。寻即往至到只桓中。见佛世尊。作转轮圣王。令大目连作典兵臣。将诸军众。围绕只桓。令其四边。有七重堑七宝诸树。行列相当。令其堑中。有诸莲花。若干种色。不可称计。光明赫奕。照于城内。王在殿上。尊严可畏。时彼使者。睹此王已。情甚惊悚。自念。我君。无状招祸。然不得已。前奉王书。时此化王。得彼书已。蹋著脚底。告使者言。吾为大王。临统四域。汝今至彼。道吾教敕。信至之日。驰奔来觐。卧闻吾声。便当起坐。坐闻吾声。便当起立。立闻吾声。便当涉路。克期七日。将诸侍从。朝拜见我。若违斯制。罪在不请。使者还驰。具以上事。向彼王说。时王闻已。深自咎啧。寻集诸臣三万六千。严驾欲来朝拜大王。然有所疑。未及进引。先遣一使。白大王言。臣等所领三万六千诸小王辈为当都去。将半来耶。时此化王。报使者言。将半速来。使者还驰。白罽宾宁王。大王约敕。听留半住。寻将一万八千诸小王等。驰奔速来。朝拜王已。作是念言。今者大王形貌虽胜。力不如我。化王于时遥知彼意。敕典藏臣。取我先祖大弓弩来。授与彼王。王不能胜。化王还取。以指张弓。复还持与。语令引挽。殊不动弦。化王还索。以指弹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震动。次复射箭。化为五拨。其诸箭头。各有莲华。一一花上。复有化佛。放大光明。照于三千大千世界。五道众生。莫不蒙赖。诸天人民。有获道果。地狱中者。汤冷火灭。饿鬼中者。悉得饱满。畜生中者。脱于重担。贪欲嗔恚。愚痴烦恼。遇斯光者。悉皆调伏。信敬佛法。时罽宾宁王。见斯变已。向于化王。五体投地。心即调伏。尔时化王。知调伏已。还服本形。四众围绕。即便为彼一万八千诸小王等。种种说法。心开意解。各获道迹。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尔时阿难。前白佛言。今此罽宾宁王等比丘。宿殖何福。皆生豪族。有大气力。值佛世尊。各获道果。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将诸比丘。到宝殿国。时王名曰槃头末帝。闻佛来至。心怀喜悦。将诸群臣一万八千。出城奉迎。前礼佛足。长跪请佛及比丘僧。慈哀怜愍。受我三月四事供养。时彼佛僧。受王供已。佛即为王种种说法。王大欢喜。各发愿言。持此供养善根功德。使我等辈。在所生处。与其大王。同日俱生。发是愿已。各还所止。缘是功德。无量世中。不堕恶道。天上人中。共同日生。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佛告阿难。欲知彼时槃头末帝王者。今此罽宾宁比丘是。彼时群臣者。今一万八千比丘是。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九)拔提释王作比丘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如来。六年苦行。始成正觉。满十二年。将千二百五十比丘。方欲往诣迦毗罗卫国。每自念言。我今往彼。不与常同。彼土诸释。憍慢情多。咸须各各现于神变。可往彼土。即敕千二百五十比丘。我于今者。欲还本国。汝等各各现于神变。令彼诸释归诚信伏。尔时世尊。放大光明。与诸比丘。乘虚诣彼迦毗罗卫国。时净饭王。闻佛来至。敕诸释等。平治道路。除去不净。建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众妙花。作诸伎乐。奉迎世尊。前礼佛足。请令入宫受王供养。时净饭王。见佛翼从。虽有神力。形貌丑陋。不适人情。我今当选拔提释等五百余人容貌端政。翼从世尊。作是语已。寻敕选择得五百人。将诣佛所。使优波离。剃除须发。眼目流泪。堕释王上。寻即问言。汝今何故。涕泣如是。优波离言。以王今者诸释中尊。不期一旦。毁形粗食。著粪扫衣。见王如是。眼目流泪。时拔提释。闻是语已。心怀惆怅。犹生憍慢。除须发竟。办具衣钵。欲受具戒。入于僧中。次第作礼。到优波离前。住而不礼。佛问释王。汝今何故。独而不礼优波离耶。拔提释言。彼贱我贵。是以不礼。佛言。我此法中。无有贵贱。犹如幻化。安危难保。拔提释言。彼是我奴。不忍为礼。佛复告曰。一切奴仆。贫富贵贱。恩爱分离。有何差别。时拔提释。闻佛语已。俯仰为礼。地大震动。天于空中。叹未曾有。拔提释王。为求道故。乃能为彼下贱之人。曲躬跪拜。我慢之幢。将为崩倒。时拔提释。受具戒竟。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心开意解。得阿罗汉果。执持应器。而行乞食。诣于塳间。止宿树下。心意泰然。无复怖畏。而作是言。我于昔日。在王宫时。募索健夫。执持器杖。安置左右。故怀危惧。我于今者。出家入道。在此塳间。无复怖畏。快不可言。尔时阿难。闻拔提释作是语已。前白佛言。今此拔提释比丘。宿殖何福。生于豪族。出家未久。获罗汉果。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辟支佛。执持应器。而行乞食。时有一人。贫穷饥饿。涉路而行。唯有少饼。规欲自食。见辟支佛。威仪详序。而行乞食。心怀欢喜。寻即取饼。施辟支佛。受其饼已。踊身虚空。现十八变。东踊西没。南踊北没。身出水火。如是种种。作十八变。时施饼人。见是变已。甚怀信敬。发愿而去。缘是功德。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天上人中。尊荣豪贵。常受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佛告阿难。欲知彼时施饼人者。今此拔提释王比丘是。佛说是缘时。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佛度王子护国出家缘

  佛在拘毗罗国吐罗树下。作是念言。我于今者。当往度彼王子护国。使令出家。作是念已。将诸比丘。至城门中。足蹈门阃。六种震动。雨诸天花。放大光明。照彼城内。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言。躄者能行。时彼王子。睹斯光已。叹未曾有。寻诣佛所。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威仪详序。甚可爱乐。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住一面。佛即为其说四谛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归白父王。叹佛功德。若在家者。应作转轮圣王。典四天下。七宝随从。游行自在。尚能舍离。出家入道。况我今者。而不随从求佛出家。作是念已。前白王言。唯愿大王。慈哀怜愍。听我出家随从世尊。时须提王。闻太子语。遮而不听。心怀懊恼。断谷不食。一日二日。乃至六日。时诸群臣。见其太子。不食六日。跪白王言。太子今者。断谷不食。以经六日。恐命不全。愿王今者。听使出家。故得相见。时须提王。闻诸臣语。听使入道。寻诣佛所。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诸天世人。所见敬仰。时诸比丘。见是事已。前白佛言。今此王子护国比丘。宿殖何福。生于王家。出家未久。便获道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王名毗提。兴起兵甲。与邻国王。交阵共战。时邻国王。为彼所败。将诸兵众。逃避退去。到旷野中。值天暑热。无有水草。饥渴欲死。寻即往彼辟支佛所。便示王水草。渴乏得解。导引其道。还达本国。喜不自胜。而作是言。我等今者。脱此饥渴苦恼之患。皆由蒙彼辟支佛德。今当设供请辟支佛。作是语已。敕设肴膳种种饮食。请辟支佛。入宫供养。受其供已。寻般涅槃。时王须提。及诸群臣。后妃婇女。号啼涕哭。悲感懊恼。收取舍利。造四宝塔。而供养之。缘是功德。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尊荣豪贵。受天快乐。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须提王者。由供养辟支佛故。今得值我。出家得道。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撰集百缘经卷第九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日子王所问经·佚名
  德风禅师语录卷六·佚名
  卷第二十三·道宣
  凡例·远门净柱
  出生无边门陀罗尼经(不空译)·佚名
  佛说戒香经 原文·佚名
  五母子经之二·佚名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爱欲品第二·佚名
  卷第十五·德清
  宗门中语可置之不论·印光
  明行道六成就法·佚名
  卷八·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七·佚名
  潮音草舍诗存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曾允元·唐圭璋

      允远号鸥江,西昌(今江西泰和县西)人。词综卷二十八云:字舜卿。未知何据。   水龙吟   春梦   日高深院无人,杨花扑帐春云暖。回文未就,停针不语,绣床倚遍。翠被笼香,绿鬟坠腻,伤春成怨。尽云山烟水,柔情一缕,又暗逐、

  • 第一折·杨显之

    (张天觉领兴儿上,诗云)船过淮河渡,心忙去路催。岂知风浪起,搅下一天悲。老夫张天觉是也。不听排岸司之言,到于中流,翻了船只。我那翠鸾女孩儿,不知去向。我欲待亲自去寻来,限次又紧,着老夫左右两难,如何是好?如今沿途留下告示

  • 唐诗镜卷二十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一 明 陆时雍 编 盛唐第十三 杜甫【唐书云字子美审言孙天宝中举进士不第奏赋三篇帝奇之拜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禄山乱避走三川肃宗立奔谒行在拜右拾遗房琯罢相上疏言琯不宜免帝怒出为华州司

  • 嵗时杂咏巻二十八·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中元七月十五日题章敬寺唐徳宗招提迩皇邑复道连重城法筵防早秋驾言访禅扄甞闻大仙教清净宗无生七江匪吾寳万行先求成名相既双寂繁华奚所荣金风扇微凉逺烟凝翠晶松院静苔色竹房深磬声境幽真虑恬道胜外物

  • 后集卷二·蔡正孙

    王荆公陈后山云:“荆公平生,文体数变。暮年诗益工,用意益苦。”严沧浪云:“荆公绝句最高,得意处高出苏、黄,然与唐人尚隔一关。”《唐子西语录》云:“荆公诗,得子美句法。”《石林诗话》云:&ldq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六·徐乾学

    宋纪五十六【起阏逢涒滩八月尽旃蒙作噩二月凡七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眀孝皇帝庆厯四年八月辛卯命参知政事贾昌朝领天下农田范仲淹领刑法事有利害其悉条上初仲淹建议周制三公分兼六官之职汉以三公分部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清波杂志卷三·周煇

    宋 周煇 撰煇居建康春时偕一二邻曲至内后景阳防台之下一尼庵少憇见若琉璃色一瓦羫径二尺许厚三四寸中空用以阁盆盎叩之铿然有声尼云近垦地得之乃李后主用此引后湖水入官中虽瓦砾微物亦有时而显晦又至白下门外齐安院

  • 卷四十一·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四十一      宋 苏辙 撰张仪列传第十八张仪者魏人也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仪仪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楚相饮楚相亡璧门下意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仪掠笞数百不服醳

  • 一○○二 谕着彭元瑞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佚名

    一○○二 谕着彭元瑞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乾隆四十八年十一月初八日奉旨:彭元瑞着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卷五·章冲

    宋 章冲 撰定公二年邾庄公卞急而好洁邾庄公与夷射姑饮酒私出【亡酒】阍乞肉焉夺之杖以敲之 三年二月辛卯邾子在门台临廷阍以缾水沃廷邾子望见之怒阍曰夷射姑旋焉命执之弗得滋怒自投于牀废于炉炭烂遂卒先葬以车五乘

  • 姚兴传·脱脱

    姚兴,相州人,靖康年中,以州校得到任用。劫杀金人有功,借补承信郎。建炎初年,张琪聚集军队归附东京留守宗泽,姚兴前往随从,又随张琪在池州依附刘洪道。绍兴元年(1131),张琪叛乱,掠取饶州,吕颐浩招降了他。张琪已听命于吕颐浩而中

  • 张升传·宋濂

    张升字伯高,祖先定州人,后来迁徙到平州。升幼年时机警聪敏超过一般人。长大努力学习,擅长文辞。至元二十九年(1292)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参预修纂《世祖实录》,升应奉翰林文字,不久升修撰、太常博士。成宗驾崩,大臣议

  • 小雅·鹿鸣之什·佚名

    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

  • 西铭述解·曹端

    西铭大意明理一而分殊文公注之明且备矣然初学者或未得其说端为分经布注以解之或者便之而请书焉辞不获已于是乎书干称父(干天也)天阳也至健而位乎上父道也然不曰天而曰干者天其形体也干其性情也干者健而无息之谓万物所

  • 卷一·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一宋 钱时 撰虞书尧典尧唐帝諡尧初为唐侯后有天下因号曰唐典常也圣人脩身齐家治天下无非生民日用之常非有他道也何谓常民彝是也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防有序朋友有信谓之五典即此常也尧

  • 卷十二·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二庄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谷梁传】妇人旣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妇人旣嫁不逾境父母没不得归宁文姜十五年如齐尚爲越礼况频年如莒乎文姜爲禽兽之行与闻

  • 卷第三上·志磐

    佛祖统纪卷第三上宋景定四明东湖沙门志磐撰教主释迦牟尼佛本纪第一之三上转法轮序曰。说法度人。如来出世之大要。人有利钝。则法有顿渐。故闻法之人无不悟入。犹夫医王应病与药。药能合宜。则病无不愈。疏不云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