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四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悉能往诣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如来所。恭敬礼拜亲近供养。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於不可思议诸如来所。闻法受持正念不忘。智慧分别长养胜趣。出生智慧充满十方。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不离此土而於异刹示现受生。於一切佛法心不惑乱。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出生一法别相。分别知一切法。一切诸法究竟无一无异义故。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知息烦恼知离烦恼知断烦恼。而善住修习菩萨诸行。不证实际。究竟到於实际彼岸。善学成就巧妙方便。本愿成满心无疲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五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心无处所。而说众生心有处所。无著无行。修菩萨行化度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一性。所谓无性。无一无异无来无去。不可称量不可赞叹。悉无实性。以一异求皆不可得。而菩萨摩诃萨。决定了知此是佛法。是菩萨法是缘觉法是声闻法是凡夫法。是善法是不善法。是世间法是出世间法。是染污法是不染污法。是有漏法是无漏法。乃至是有为法是无为法。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求佛不可得。求菩萨不可得。求法不可得。求众生不可得。而亦不舍本愿。教化一切众生。成无上道。何以故?菩萨所修善根。欲令一切成无上道。善知众生善根。善知众生境界。善知教化众生。善知一切众生涅槃。修菩萨行。欲令一切大愿成满。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善巧说法而调伏之。巧妙方便示现涅槃。知实非虚亦非颠倒。而安住三世菩萨正法。不离如如不住实际。亦不见众生。亦不见众生已受化今受化当受化。解我所行非为虚妄。解了无有乃至一法可求得者,无生灭故。而菩萨所愿皆悉不虚。无所依止。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摩诃萨。於不可思议诸佛。一一佛所。闻不可说不可说受记法。名号各异劫数不同。从一劫中次第闻法。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劫闻受记法。闻是法已,不惊不怖不畏。行菩萨行心无疑惑。解如来智不可思议。如来所说言无有二。本愿满足随应受化。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满一切愿了达法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宝住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慧宝。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金刚心庄严大乘。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诸法无有分际。不可究竟。菩萨发如是心。我当觉了三世一切诸法。悉无有馀。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於一毛端处。有无量无边不可数菩萨。何况一切法界耶。菩萨发如是心。我当发大庄严而自庄严。化度众生。皆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大般涅槃而般涅槃。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十方世界无量无边无有分际。菩萨发如是大愿。我当以无上清净庄严。庄严此等一切世界。彼诸庄严皆实不虚。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众生无量无边无有分际。不可穷荆菩萨发如是心。我当以诸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以无上大智慧光。普照一切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一切诸佛无量无边不可穷荆菩萨发如是心。我所种善根回向奉给供养一切诸佛。然後我乃成等正觉。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五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见一切佛。闻所说法。发大欢喜心。不著自身及如来身。解知佛身非实非虚。非有非无。非有性非无性。非色非无色。非相非无相。非生非灭。解知如来实无所有。亦不坏有相。何以故?一切摄取故。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若有众生诃骂毁辱。或截手足耳鼻。或挑其目或级其头。菩萨不因此故生恚害心。於不可说不可说劫。修菩萨行。摄取众生心不废舍。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住不二法。善学菩萨所学清净直心。於一切众生无瞋恚心。忍住众苦心无加报。自身堪受一切众苦。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未来世劫无量无边。无有分际不可穷荆菩萨发如是心。我当尽一切未来世法界虚空界等劫。於一世界行菩萨道教化众生。如一世界。尽法界虚空界等一切世界。亦复如是,心亦不惊不怖不畏。行菩萨行。何以故?菩萨法应如是,为一切众生修菩萨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心为本。心清净故。能积集成满一切善根。若心得自在,则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菩萨行满足诸愿。究竟教化一切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菩萨摩诃萨。知佛不可得。菩提不可得。菩萨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众生不可得。心不可得。行不可得。过去不可得。未来现在不可得。一切众生不可得。有为无为不可得。菩萨摩诃萨。如是住寂静。住甚深。住寂灭。住无诤。住不可言:住无二。住无等。住真实。住成就。住解脱。住涅槃。住实际。而亦不舍一切大愿。不舍发一切智心。不舍修菩萨行。不舍教化众生。不舍恭敬供养诸佛。不舍说法。不舍庄严一切世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出生大愿故。善知如是法相。长养大悲无量功德。摄取众生。不舍众生。一切诸法无有真实。凡愚众生不知不觉。一切诸佛安住寂灭。演说正法教化众生。不舍大悲。一切众生。未得菩提。佛法未足。大愿未满。我本请一切众生。为无上大法施主。唱实语不虚语。一切诸佛种姓语。发大愿门心。发饶益一切众生心。发长养一切善根心。发安住善巧方便心。发内身含受一切众生心。发一切众生所平等心。令一切众生所愿成满。我当云何未度众生而舍大悲。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发金刚心庄严大乘。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发金刚心庄严大乘。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金刚智明。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大事。何等为十。所谓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一发大事。长养一切菩萨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发大事。一切如来灭度之後。悉取舍利起无量塔。种种妙宝以为庄严。以一切华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末香。一切衣一切盖。一切幢一切幡。而供养之。受持守护诸佛正法。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三发大事。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四发大事。以诸佛刹无上清净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五发大事。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当为一众生。於一一世界尽未来际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如为一众生。为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出生大悲。令一切众生安住菩提。乃至不生一念疲厌之心。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发大事。我当於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恭敬供养彼诸如来。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七发大事。彼诸如来灭度之後。我当悉取舍利而起塔庙。其塔高广。与不可说诸世界等。造如来像。巍巍高大。如不可思议世界。於不可思议劫。以众妙宝幢幡缯盖华香而供养之。乃至不生一念休息之心。教化众生。受持守护赞叹正法。亦无一念休息之心。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八发大事。修习彼诸善根。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与一切诸如来等。逮得一切诸如来地。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发大事。我成菩提已,於一切世界不可说劫。说微妙法。示现如来不可思议自在神变。其身口意未曾暂生疲厌之想。但发专念正法之心。如来力心。充满一切众生愿心。大慈悲心。观察诸法真实之心。安住实语证寂灭法。一切众生悉不可得。而亦不违一切诸业。随顺三世一切诸佛。究竟一切法界虚空界。观察诸法无所有相。不生不灭。具足成就一切诸佛无上大愿。施作一切诸佛大事。悉能化度一切众生。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十发大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发大事。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慧。不断一切菩萨所行。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究竟大事。何等为十。所谓恭敬供养一切如来。究竟大事。随所请众生皆悉度脱。究竟大事。专求一切诸佛正法。究竟大事。长养一切善根。究竟大事。出生一切诸如来法。究竟大事。成满一切清净大愿。究竟大事。行一切菩萨行。究竟大事。恭敬奉事一切善知识。究竟大事。往诣一切世界佛所。究竟大事。闻持一切诸佛正法。深入一切诸佛大众。究竟大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究竟大事。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智慧大事。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坏信。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佛不坏信。於一切佛法不坏信。於一切圣僧不坏信。於一切菩萨不坏信。於一切善知识不坏信。於一切众生不坏信。於一切菩萨大愿不坏信。於一切菩萨行不坏信。恭敬供养一切诸佛不坏信。教化一切众生成就菩萨巧妙方便不坏信。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不坏信。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慧不可坏信。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授记。何等为十。所谓专求解脱菩萨授记。谛满谛辩菩萨善根菩萨授记。广行菩萨无量诸行菩萨授记。现前菩萨授记。秘密菩萨授记。因自心得菩提菩萨授记。得法忍菩萨授记。教化成熟众生菩萨授记。究竟一切劫菩萨授记。一切菩萨自在修行菩萨授记。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授记。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於一切佛所而得授记。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善根回向。何等为十。所谓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愿。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正直心。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行。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善根。一切善根回向随顺善知识善根。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正念。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清净。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祝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入成满平等。一切善根回向同善知识不坏深心。若如是同则无异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善根回向。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无上善根回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何等为十。所谓於一切施自在智慧。乐一切佛法解脱自在智慧。深入一切如来无量无边自在智慧。随问能答灭一切疑自在智慧。深解实义自在智慧。解一切如来巧妙方便深入一切诸佛解脱自在智慧。解一切佛所种少善根。必能满足一切白净善根出生如来一切智自在智慧。具足成就菩萨不思议住自在智慧。於一念中悉能往诣不可说佛所自在智慧。觉悟一切诸佛菩提深入一切法界闻持一切佛法深入一切如来庄严语言自在智慧。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得智慧。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如来无上自在智慧。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心。何等为十。所谓发无量无边广心於一切佛。发无量无边广心度脱一切众生。发无量无边广心令一切众生一切世一切刹悉入法界。发无量无边广心观一切法悉如虚空。发无量无边广心观察一切菩萨诸行。发无量无边广心正念三世一切诸佛。发无量无边广心了达不可思议诸业果报。发无量无边广心严净一切诸如来刹。发无量无边广心深入一切如来大众。发无量无边广心观察一切如来妙音。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心。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佛法无量无边智慧大海。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何等为十。所谓分别数知一切法藏。出生一切法藏。普照一切陀罗尼法藏。分别解说一切法辩藏。於一切法觉不可说巧方便藏。示现一切佛自在力大神变藏。於一切法出生平等巧方便藏。不离常见一切佛藏。入不思议劫皆悉如幻巧方便藏。於一切诸佛菩萨欢喜恭敬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藏。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藏,则得一切诸佛大智慧藏。悉能度脱一切众生。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调顺。何等为十。所谓不谤一切佛法调顺。於一切佛信不可坏调顺。尊重恭敬一切菩萨调顺。亲近一切善知识调顺。远离一切声闻缘觉调顺。长养菩萨一切三昧调顺。平等观察一切众生调顺。究竟成满一切善根调顺。悉能降伏一切诸魔调顺。成满一切波罗蜜调顺。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调顺。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大智调顺。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寿命自在。无量无边不可说劫住持寿命故。心自在。出生阿僧祇三昧入深智故。庄严自在。以大庄严悉能庄严一切刹故。业自在。随时受报故。受生自在。於一切刹示现生故。解脱自在。见一切世界诸佛充满故。愿自在。随时随刹成菩提故。神力自在。示现一切大神变故。法自在。示现无量无边法门故。智自在。於念念中。示现觉悟如来十力无所畏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自在。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菩萨究竟成满一切智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自在。刹自在。法自在。身自在。愿自在。境界自在。智自在。通自在。神力自在。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自在。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众生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众生自在。何等为十。所谓度脱一切众生自在。持一切众生想自在。为一切众生说法未曾失时自在。变化一切众生自在。安置一切众生於一毛道而不迫迮自在。於一切世界一切众生中示现为王自在。於一切众生中示现帝释梵王自在。於一切众生中示现声闻缘觉不转威仪自在。於一切众生中示现行菩萨行自在。於一切众生中示现佛身相好庄严觉悟一切智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众生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刹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令一切刹为一刹自在。令一切刹入一毛道自在。於一切刹深入无尽方便自在。於一切刹示现一身结跏趺坐充满自在。令一切刹现入己身自在。神力震动一切佛刹不令众生恐怖自在。以一切刹庄严庄严一刹示现自在。以一刹庄严庄严一切刹示现自在。一如来身及其眷属。皆悉充满一切佛刹示现众生自在。一切刹小刹中刹大刹广刹深刹翻覆刹俯刹仰刹平正刹以此等刹示现众生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刹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即是一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而不违众生法相自在。般若波罗蜜出生一切法。觉悟一切众生。无不了知自在。於一切法悉离法想。普令众生入胜法自在。一切诸法入一方便。分别解说无量方便自在。一切诸法言语道断。而能演说无量法门自在。於一切法巧方便。转普门法轮。无尽自在。一切诸法入一法门。於不可说劫。分别解说不可穷尽自在。一切法悉入佛法殊胜众生自在。一切法示现无量无边自在。一切法无碍实际无量无边犹如幻网。於无量劫为众生说不可穷尽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法自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令一切众生入己身自在。己身示现一切众生身自在。一切佛身示现一佛身自在。一佛身示现一切佛身自在。一切刹置己身内自在。一法身充满三世示现众生自在。一身入三昧无量身起三昧自在。一身成最正觉示现众生等身自在。一切众生身作一众生身示现一切众生身自在。一切众生身示现法身法身示现一切众生身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身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愿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菩萨愿即是己愿愿自在。以一切佛愿力菩提示现众生愿自在。随其所应悉令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自在。於不可数阿僧祇劫大愿不断愿自在。远离识身不著智身而示现一切身愿自在。不舍己事而能成满一切他事愿自在。教化成熟一切众生令不退转愿自在。於一切阿僧祇劫修菩萨行未曾断绝愿自在。於一毛道成等正觉愿力充满一切佛刹。为一一众生示现不可说不可说世界愿自在。说一句法。法雲普覆一切法界。震实法雷耀明解脱电光澍甘露法雨。充满一切众生心愿愿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愿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境界自在。何等为十。所谓菩萨在法界境界而示现在众生境界。在佛境界而示现在众魔境界。在涅槃境界而不离生死境界。在一切智境界而不离菩萨境界。在寂灭境界而不舍散乱众生境界。在离一切虚妄境界而不离虚妄境界。在庄严力境界而示现非一切智境界。在无众生实际境界而不舍化度一切众生境界。在诸禅三昧解脱通明智离欲境界而示现一切世界受生在如来行菩提庄严境界而示现声闻缘觉寂静威仪境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境界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自在。何等为十。所谓无尽辩智自在。不惑一切陀罗尼智自在。法定知一切众生诸根智自在。於一念中以无碍心智悉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智自在。知一切众生心心使烦恼习气随病对治法智自在。於一念中深入如来十力智自在。无碍智知三世众生随时度脱智自在。於一念中成等正觉示现一切众生智自在。於一众生想了达一切众生业行智自在。於一众生音声示现一切众生音声智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智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通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世界示现身一身境界通自在。於一如来大众中坐听受正法。悉能闻持一切诸佛大众会法通自在。於一众生一念境界成不可说无上菩提。一切众生无不知者通自在。出一妙音皆能充遍一切世界。出生一切音声各各别异。一切众生无不开解通自在。於一念中示现尽过去际劫。一切众生诸业果报无不知者通自在。令一切世界皆悉庄严通自在。观察三世平等通自在。出生一切诸佛菩提及众生愿。放大法光明通自在。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脩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帝释梵王及一切声闻缘觉诸菩萨等悉恭敬尊重。善能护持诸如来力一切善根通自在。佛子。略说菩萨平等观察一切诸法通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通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力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以不可说世界入一微尘神力自在。於一微尘中显现一切法界等一切佛刹神力自在。於一毛孔皆悉容受一切大海。能持游行一切世界。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以一切世界内己身中。悉能显现一切众事神力自在。以一毛系不可思议金刚围山。悉持游行一切世界。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不可说劫示现一劫。一劫示现不可说诸成败劫。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於一切世界示现水火风灾成败。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一切世界水火风灾坏时。悉能住持一切众生资生之具神力自在。以不可思议世界置於掌中。远掷他方过不可说世界。不令众生有恐怖心神力自在。令一切众生解一切佛刹犹如虚空神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神力自在。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自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力自在。不舍众生教化调伏故。佛刹力自在。以不可说庄严具庄严显现诸佛刹故。法力自在。令一切身入无身故。劫力自在。不断一切菩萨行故。佛力自在觉悟生死长寝众生故。行力自在。摄取一切菩萨行故。如来力自在。度脱一切众生故。无师智力自在。自然觉悟一切法故。一切智力自在。一切智人智觉悟故。大悲力自在。不舍一切众生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力自在。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众生自在等十种自在。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十种自在者,欲成无上菩提不成无上菩提自在随意。虽成菩提而亦不断菩萨诸行。何以故?菩萨摩诃萨。出生诸大愿故。善巧方便示现无量自在法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游戏神通。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於众生身作佛刹身。而不坏众生身。是为第一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佛刹身作众生身。而不离佛刹身。是为第二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佛身示现声闻缘觉身。而不减如来身。是为第三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声闻缘觉身示现如来身。而不增长声闻缘觉身。是为第四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菩萨身示现无上菩提身。而不舍菩萨行。是为第五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无上菩提身示现菩萨身。而不减菩提身。是为第六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涅槃界示现生死相续不绝。而不著涅槃界。是为第七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生死界示现涅槃界。亦不究竟无馀涅槃。是为第八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正受三昧行住坐卧现诸威仪。而不舍於正受三昧。是为第九游戏神通。菩萨摩诃萨。於一佛所闻法受持。悉能往诣不可说佛所。听受正法而不离本坐。亦不分身不起三昧。念念於一一三昧身门。出生不可说不可说三昧身门。一切诸劫犹可穷荆菩萨出生三昧身门。不可穷荆是为第十游戏神通。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游戏神通。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游戏神通。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胜行。何等为十。所谓一切法界以无量方便门普现众生胜行。以无量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普现众生胜行。知出生一切众生界皆悉如化胜行。於如来身出生菩萨身於菩萨身出生如来身胜行。於虚空界出生世界於世界出生虚空界胜行。於生死界出生涅槃界於涅槃界出生生死界胜行。於一众生音声出生一切佛法音声胜行。於无量身门示现一身於一身门示现分别一切诸身胜行。以一身充遍一切世界胜行。於一念中令一切众生出生无量无边法门成等正觉胜行。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胜行。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行,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胜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何等为十。所谓直心力。於一切世界无染著故。深心力。不坏一切诸佛法故。方便力。究竟菩萨一切行故。智慧力。知一切众生诸心行故。愿力。令一切众生愿满足故。行力。尽一切未来际劫不断绝故。乘力。出生普现一切诸乘不转大乘故。游戏神通力。於一毛道示现一切清净世界一切如来出兴世故。菩提力。觉悟菩提与一切众生念等故。转法轮力。於一句法说一切众生希望诸根故。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力。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力,则得一切诸佛一切智无上十力。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畏。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摩诃萨。悉能闻持一切问难。作如是念。十方一切世界有来问我。若不能答。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菩萨究竟一切无畏。安住无畏。一切众生随其所问。悉断疑惑。是为第一无畏。菩萨摩诃萨。一切语言音声。一切文字如来授记无碍辩才。究竟彼岸。作如是念。十方世界一切众生来问难我。若不能答。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悉能除灭一切疑惑。安住无畏。是为第二无畏。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空。离我我所。无造无造者,无知者无命者,无长养者无福伽罗。离阴界入。离诸邪见。心如虚空。作如是念。一切众生若能令我起身口意恶。无有是处。何以故?菩萨常离我我所故。若生怖畏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行菩萨行不可沮坏。是为第三无畏。菩萨摩诃萨。为诸佛所护。成如来力行如来行。如来威仪未曾转易。作如是念。若有能来诃我威仪。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於大众中说微妙法。是为第四无畏。菩萨摩诃萨。身口意净远离众恶。作如是念。若有能来诃我身口意恶。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悉能教化一切众生。是为第五无畏。菩萨摩诃萨。金刚力士常随侍卫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脩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帝释梵王等。常随侍卫尊敬供养。一切诸佛常护念之。菩萨作如是念。一切众魔眷属及诸外道。有见众生来诣我所。能障碍我无上菩提。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安住无畏。欢喜修行菩萨行业。是为第六无畏。菩萨摩诃萨。离痴正念随如来生。成就第一意根。作如是念。一切诸佛所说正法。句身味身随顺菩提。我若不能如法受持。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受持守护如来正法。是为第七无畏。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巧方便智慧。究竟菩萨诸力彼岸。清净直心教化众生。发大菩提愿。於众生所起大悲故。於烦恼浊世而现受生。现受五欲畜养妻子及诸眷属。为化众生故。菩萨复作是念。我虽在此。不生惑乱障於菩提解脱三昧法门辩才。若能障碍无有是处。何以故?菩萨於一切法而得自在。究竟彼岸修菩萨行安住菩提。一切世间受生惑乱所不能乱。若能惑乱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於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是为第八无畏。菩萨摩诃萨。舍离愚痴知一切智。住菩萨道乘於大乘住一切智。心力示现声闻缘觉不改威仪。菩萨作如是念。我终不证声闻辟支佛道。我若受证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安住无畏。悉能示现一切诸乘。具足究竟平等大乘。是为第九无畏。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诸白净法。积集善根。成满一切诸愿通明。坚住菩提。具足成满菩萨诸行。於一切佛所。顶受如来一切智记。教化众生不舍菩萨行。作如是念。其有众生应受化者,若不能应时示现如来境界。无有是处。乃至不见微畏之相。不见微畏相故。安住无畏。随受化者,普为应现如来境界。而亦不断菩萨愿行。是为第十无畏。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无畏。若菩萨摩诃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无畏。而亦不舍菩萨无畏。

猜你喜欢
  断食肉品第八·佚名
  三世因果·太虚
  卷三十一·佚名
  卷第九十六·霁仑超永
  人 生·太虚
  能大能小·佚名
  卷第一百一十一·佚名
  圣观自在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对于佛教会之观念·太虚
  西方合论 第二卷·袁宏道
  成实论 第六卷·佚名
  中国佛学会会员大会开会辞·太虚
  应尽还源品第二·佚名
  十门辩惑论卷上·复礼
  发凡·彭绍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九出 合冢·孟称舜

    〔贴上〕巴水东流,蜀山西峙,悠悠千古,无相见期。呜呼痛哉,可伤人也。我想人家生女儿,与生儿子一般,总不如痴呆懵懂,可以无灾无难,长生久寿,做一个老爹奶奶。似俺小姐聪慧多情,颠倒为此四字所误。我飞红自顾才貌,不下于人,寄身侍妾

  • 卷四百八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一李绅七年初到洛阳寓居宣教里时已春暮而四老俱在洛中分司青莎满地无三径白髪缘【一作簪】头忝四人官职谬齐商岭客姓名那重汉廷臣圣朝寡罪容衰齿愚叟多慙未

  • 列传第五十二 张源裴·欧阳修

    张嘉贞,字嘉贞,本范阳旧姓,高祖子咤,仕隋终河东郡丞,遂家蒲州,为猗氏人。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坐事免。长安中,御史张循宪使河东,事有未决,病之,问吏曰:“若颇知有佳客乎?”吏以嘉贞对。循宪召见,咨以事。嘉贞条析理分,莫不洗然。循宪大

  • 列传第十二 萧辅沈李梁·欧阳修

    萧铣,后梁宣帝曾孙也。祖岩,开皇初叛隋降陈,陈亡,文帝诛之。铣少贫,佣书,事母孝。炀帝以外戚擢为罗川令。大业十三年,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旅帅郑文秀、许玄彻、万瓒、徐德基、郭华,沔人张绣等谋反隋,且推景珍为主,景珍曰:“吾

  • 1936──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郭廷以

      1﹐1(一二,七)   甲、蔣委員長廣播【國民自救救國之道】,盼推行新生活運/動,努力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乙、日大使有吉發表【新年所感】,盼中日官民真正認識,相扶相助,增進兩國福利。   丙、紅軍毛澤東、彭德懷、徐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宝训卷之二·杨士奇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彳胤-丿>昌谨阅严祀礼 洪熙元年闰七月癸卯行在太常寺

  • 第三三一保结状道光二十三年五月十一日一二二○二--八·佚名

    郊铺户全长和等,保结郭尚茂为北门总理具保结状,本城郊铺户金长和等,今当大老爷台前,结得郭尚茂为人诚实,有室有家,街众素所信悦,堪以顶充北门总理额缺,小心办公,不致玩误。合具保结状是实。〔批〕附卷。

  • 戴思恭传·张廷玉

    戴思恭,字原礼,浦江人,拜义乌朱震亨为师。朱震亨为金华许谦弟子,得朱熹学说真传;又从宋内侍钱塘罗知悌学医,医学大行,人称“丹溪先生”。震亨爱思恭才思敏捷,将其医术尽授与思恭。洪武年间,思恭被朝廷召为御医,所治之病立即痊愈

  • 鲁世任传·张廷玉

    鲁世任,字愧尹,山西垣曲人。品行端正,孝敬父母。拜安邑曹于汴为师,又与绛州的辛全结交,学问日增。天启末中乡举。崇祯十年(1637)为郑州知州,在那里建“天中书院”,集士子于其中讲学。远近来学习的千人。十三年(1640)秋,给事中

  • 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宋敏求

    唐大诏令集卷十四之卷二十四并阙文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十六兵制志五恩恤【改定武职养亷 八旗养育兵 武职封廕 议叙军功 临阵受伤 优赏休退官兵 阵亡武职恤典 赏恤阵亡官兵 赏恤兵丁】【谨按御兵

  • 法言義疏十七·汪荣宝

      美行,園公、綺里季、夏黃公、角里先生。〔注〕避秦之亂,隱居商山,不朝高祖,而從太子,帝客禮之。言辭,婁敬、陸賈。〔注〕婁敬說高祖都關中;陸賈說尉佗為漢臣,又作新語,高祖善之。執正,王陵、申屠嘉。〔注〕呂后欲王諸呂,陵執

  • 第六章 5·辜鸿铭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辜讲在孔子的祖国在位的一位官员(季康子)问孔子,他的学生当

  • 第二十一卷·佚名

    畜生品第五之四尔时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闻第三地华鬘阿修罗王。勇健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被破失力。时有阿修罗。语钵呵娑言。军众破坏。无能救者。唯汝有力。能护彼军。钵呵娑言。汝速看彼三阿修罗王。今在何处

  • 卷第十一·寒松智操

    嘉兴大藏经 寒松操禅师语录寒松操禅师语录卷第十一嗣法门人德▆编录普说立僧秉拂普说佛法非法贵在悟达禅道非道胡为体妙击石火闪电光终成卤莽驱耕牛夺饥食不名向上纵似赵常山向百万军中取胜淮阴侯背水阵上建功自是

  • 咸平集·田锡

    诗文别集。北宋人田锡撰。三十卷。锡字表圣,洪雅(今属四川)人。太平兴国进士。累官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遇事敢言,不避权贵。慕魏徵、李抗之为人。历事两朝,始终以谏诤为己任。原集五十卷,此本仅三十卷,乃后人重辑。含

  • 太乙秘书·王佐

    《太乙秘书》是南宋宋王佐创作的术数著作,明华阳逸叟增辑,一卷。“太乙”亦作“太一”,星官名,属紫微垣,在天龙座内。《史记·天官书》:“中官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因《易·乾凿度》有太乙行九宫法,四十年而行一宫,阴

  • 乾巽子·温庭筠

    据《新唐书·艺文志》,温庭筠撰有小说《乾巽子》三卷,今尚有三十三篇小说散见于《太平广记》里,内容涉及文人轶事以及鬼怪妖狐的奇闻异事,有简洁的琐记杂录,也有内容丰实的长篇故事。程毅中在《唐代小说史》中言:“《乾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