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耶律孟简传

耶律孟简,字复易,于越屋质之五世孙。父刘家奴,官至节度使。

孟简生性聪慧。六岁,父亲在早晨出猎,让他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做成,父亲十分惊奇。成年后,擅长做文。大康初(1075),枢密使耶律乙辛因为奸诈阴险窃夺权柄,被出为中京留守,孟简与耶律庶箴上表祝贺。不久,乙辛官复原职,衔恨于他,贬为磁窑关巡官。当时他虽因谗言被斥逐,但不满之意并未形于言表。遇到林泉胜地则终日忘归。次年(1076),流放到保州。及至听说皇太子被杀害,哀痛不已,以诗悼之,做《放怀诗》二十首。自序云:“禽兽有悲哀、欢乐两种声音,蝼蚁有动态、静态两种行为。外物如此,何况人呢?然而贤达之人的悲哀与快乐,并不在于穷通或祸福之间。《易》曰‘:乐天知命,故不忧。’所以颜渊能够一箪食一瓢饮而自得其乐,这就是知天命而能乐之人。我尽管遭到流放,然而自安于大道,又有什么值得烦恼呢?”

大康年间(1075~1084),才得以回归乡里。到朝中上表说:“本朝之兴国,将近二百年,应该有国史以流传后世。”于是编撰耶律曷鲁、屋质、休哥三人之事迹呈进。皇上下令设置史局编修。孟简对史官说:“史笔乃是天下之大信用,一句话不论恰当与否,百代都遵从之。假如没有高明之见识,随自己的感情好恶褒贬人事,那么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祸事。所以左丘明、司马迁、班固、范晔均遭受灾祸,我辈岂能不小心在意呢?”

乾统年间(1101~1110),迁六院部太保。处事不拘泥于法律条文,时人多嘲笑他迂腐。孟简知道后说:“上古之时,没有簿书法令,而天下大治。大抵簿书法令,恰恰容易滋长邪恶和侥幸之心,而并非是圣人实现太平盛世之根本。”改为高州观察使,修造学校,招收学生。迁昭德军节度使。因中京饥荒,皇上诏令他与学士刘嗣昌以低价出售粟米。事未毕,卒。

猜你喜欢
  卷三百五十三 列传一百四十·赵尔巽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九十六·乾隆
  ◎礼三(吉礼)·徐天麟
  读礼通考卷七十九·徐乾学
  卷十四·李斗
  朱子论学切要语卷二·王懋竑
  卷之一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六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谈狐一·李定夷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佚名
  铁迈赤传(附虎都铁木禄、塔海传)·宋濂
  晋纪三十二 安皇帝乙隆安二年(戊戌、398)·司马光
  卷二十四·鄂尔泰
  卷三百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太学士人·唐圭璋

      临江仙   莫怪钱神容易致,钱神尽是愚夫。为何此鬼却相于。只因频展义,长是泣穷途。   韩氏有文曾饯汝,临行慎莫踌躇。青灯双点照平湖。蕉船从此逝,相共送陶朱。

  • ●跋·杨香池

    母舅香池先生幼聪颖嗜书,弱冠通文学,尤工诗词。著述宏富,自《偷闲庐诗草》、《集言》刊世后,名山益重。今又以《诗话》刊印,闻余方游学海上,因请赐稿,为付梓焉。舅生平耿介,重道义,憎仕途,逃林壑。尝谓余曰:“文章千古事,得

  • 石屏集补钞·管庭芬

    石屏集补钞戴复古思家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饥寒应不免,疾病又何如。日夜思归切,平生作计疏。愁来仍酒醒,不忍读家书。游九锁天柱峰头一振衣,云开岩路雨晴时。登临欲访神仙事,纪都无汉晋碑。拍手数声龙井跃,篝灯一览洞天奇

  • 御选明诗卷二十九·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二十九五言古诗十四宗臣秋夜省直驱车即高扃秉烛照清池冉冉见芙蓉白露被华滋仰见明月光三星灿以垂蟋蟀鸣重阶繁声一何悲感之长叹息嗟此隂阳移鹿鸣思野草宿鸟怀故枝人生贵适志羁栖亦何爲行行返旧

  • 卷二·贡奎

    ●钦定四库全书云林集卷二(元)贡奎 撰元日书怀二首今日复何日人事宁得安萧萧马声中杖履尤所难岂无知心者礼法与我寛闭门求圣贤展卷一长叹我爱陶渊明梦幻视今古浊酿亦何味弃官乃归去谁言千金躯终作一坏土人生贵相逢不饮

  • 國朝獻徵錄卷之四十二·焦竑

      南京兵部一(尚書一)   ◆尚書一   資政大夫南京兵部尚書徐公琦墓誌銘(魏驥)   張大司馬純傳   南京兵部尚書蕭維禎傳   資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致仕兵部尚書兼大□□□□太子□□□□□□公□墓誌銘(劉□)   

  • 卷一百三十六·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春正月辛巳朔日有食之先是礼部以正旦朝贺宴会上请 上曰古者日食天子素服修政用谨天戒朕既乖于治理上累三光而众阳之宗薄食于元旦咎孰甚焉尔文武群臣尚思勉辅朕躬调爕阴阳消弭灾变新正朝贺宴会之礼悉罢百官

  • 第九十五卷 文 苑 二 二·缪荃孙

    扬 州 府 三 清(上)李 滢李滢,字廷壁,号镜月,兴化人,移居高邮。相国文定公四世孙也。幼颖异,十四补诸生,食饩。经史百家之书,无不淹贯。乙酉领乡荐。尝以父仇未报,愤不欲生。久之,得巨憝,毙之,天下咸称其孝。后遂绝意

  • 嵇康传·房玄龄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高出同辈。身高七尺八寸,工于文章词

  • 李原名传·张廷玉

    李原名,字资善,安州人。洪武十五年(1382),以通经儒士身份举荐为御史。二十年出使平缅归,说:“思伦发狡诈,窥伺我国,应加强边防。靖江王用大理印行令旨,这是非法的,被远人所轻视。”受命担任礼部尚书。从此,远方之事大多咨询他。

  • 卷之二十九  李侍郎使北錄(明)李實 撰·邓士龙

    (李侍郎使北錄,亦名北使錄或使北錄,明李實撰。實,字孟誠,四川合川人。正統七年進士,累官至右都御史。其事迹附見明史卷一七一楊善傳。景泰初,實為禮科給事中,被擢為禮部右侍郎往使瓦剌。是錄記其在漠北見英宗及與瓦剌首領辯論

  • 卷一百二十六 释氏·黎靖德

      孟子不辟老庄而辟杨墨,杨墨即老庄也。今释子亦有两般:禅学,杨朱也;若行布施,墨翟也。道士则自是假,今无说可辟。然今禅家亦自有非其佛祖之意者,试看古经如四十二章等经可见。杨文公集传灯录说西天二十八祖,知他是否?如何旧

  •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一〈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護法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有情恆爲衆苦逼 熾然猛火燒內心 善士意樂起慈悲 譬如自身皆自受.   敬禮善[一]慧諸佛種 於衆煩惱皆除滅 與無依者作歸依 能令極怖心安隱.   微笑降伏大魔軍 

  • 卷上·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上标宗显德篇第一集僧通局篇第二足数众相篇第三受欲是非篇第四通辨羯磨篇第五结界方法篇第六僧网大纲篇第七受戒缘集篇篇第八师资相摄篇第九说戒正仪篇第十安居策修篇第十一自恣宗要篇第十二标

  • 卷第一·费隐通容

    续藏经 五灯严统五灯严统卷第一七佛古佛应世。緜历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近故谭贤劫。有千如来。暨于释迦。但纪七佛。按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於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

  • 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坛溪梓舟船禅师语录梓舟船禅师语录序余癸卯之四月督运郧襄以备秦豫之师舟次鹿门滩遥望山间隐隐有紫气知其中有至人月夜杖履往觅焉屡跨悬涧迷道而归季夏旋舟于酷暑炎日之下再一往觅虽挥汗成雨足力既穷而

  •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佚名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内载六甲玉女上宫歌章六首,皆为五言韵语,乃道教科仪唱颂之词。

  • 金光明经玄义·智顗

    二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玄义、光明玄义、光明玄。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就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叙说其玄义,共立释名、出体、明宗、论用、教相等五重。释名分教义释、观行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