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平淡的事

随机推荐

  • 程準·唐圭璋

      準字平叔。程大昌之子。有文名。淳熙二年(1175)进士。曾为桐庐宰。绍熙元年(1190),以宣教郎知常熟县。庆元元年(1195),通判太平州。三年(1197),主管官告院,放罢。喜泰元年(1201),润州西厅通判。四年(1204),军器监丞,放罢。开禧二年(12

  • 卷453 ·佚名

    杨万里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天下非无士,胸中自有人。 如何初拜相,首荐一遗民。 恩我丘山小,怀公骨肉亲。 白头哭知已,东望独伤神。 杨万里 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 孝庙乘乾

  • 卷九十四·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歴代赋彚卷九十四音乐琴赋           【汉】傅 毅歴嵩岑而将降覩鸿梧于幽阻高百仞而不枉对修条以特处蹈通涯而逺游图兹梧之所宜盖雅琴之丽朴乃升伐其孙枝命离娄使布绳施公输之剞劂遂雕琢

  • ●卷九·赵翼

    ○宋书多徐爰旧本沈约于齐永明五年奉敕撰《宋书》,次年二月即告成,共纪、志、列传一百卷,古来修史之速未有若此者。今案其《自序》而细推之,知约书多取徐爰旧本而增删之者也。宋著作郎何承天已撰《宋书》,纪、传止于武帝功

  • 卷之八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五册 崇德元年八月·佚名

    第二十五册 崇德元年八月十一日,太祖忌日,文武官员俱著素服,於大清门左右序列毕,圣汗素服升座,遣文武首辅各官恭诣福陵,燃香灯,供果品,致祭。圣汗恭坐良久,始还清宁宫。其祭文曰:“继位孝子敢谨奏於承天广运肇纪立极圣德

  • 尉景传·李百药

    尉景,字士真,善无人氏。秦、汉设置尉侯官,他的祖先有任此职者,因此以尉为姓氏。景性格温和,却颇有豪侠之气。魏孝昌中,北镇人反叛,景与神武投奔杜洛周,又一块归附尔朱荣。以军功封博野县伯。后随从神武在信都举兵。韩陵之战,只

  • 卷二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户部五国初核实天下户口具有定籍令各务所业其後休养既久生齿渐繁户籍分合及流移附属并脱漏不报者多其数乃减於旧今以近岁造册数目备列於後以见增减之故云诸司职掌凡各处户口每岁取勘明白分豁

  • 九年·佚名

    (戊申)九年清康熙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庚子,獻納尹衡聖啓曰:「年年溫幸,恩賞繁濫,前因臺啓,所授官資,幾盡還收矣。今者又有扈駕留都諸臣賞格之命。前歲之謬例,聖明亦已裁察收回,則今日之恩典,豈不有累於聖朝施賞之道乎?請一倂還

  • 礼记析疑卷三十九·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深衣短毋见肤岂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即所谓短无见肤与续衽钩边要缝半下续衽谓衣衽与裳相接续也朝祭之衣长而覆裳深衣取其弗费故裳与衣续知然者要缝半下以衡缝言之也惟衣裳相续乃有衡缝负绳抱方者以直

  • 卷七十·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宗庙制度礼记明堂位土鼓蒉桴苇籥伊耆氏之乐也【注蒉当为由籥如笛三孔伊耆氏古天子有天下之号也今有姓伊耆氏者 防说者以伊耆氏为神

  • 卷二十八·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八 明 何楷 撰 周敬王之世诗一篇 下泉曹人美晋荀跞纳周敬王也【焦贑易林蛊之归妺其繇云下泉苞稂十年无王荀伯遇时忧念周京今考诗与春秋事相符合焦氏所传确矣当从之按左传国语及杜

  • 题重刊十规论后·文益

    十规论者。乃曹溪下第十世法眼禅师所着也。禅师自见地藏得指课后。开口动舌无非与人解粘去缚。且如僧问。如何是曹源一滴水。答云。是曹源一滴水。又僧慧超问。如何是佛。答云。汝是慧超。与么设施。恰似炊铁饤饭。煮

  • 乾隆贵州通志·鄂尔泰

    贵州地方志。清鄂尔泰(1677—1745)总裁,靖道谟、杜诠纂修。四十六卷。尔泰有《(雍正续修)云南通志》已著录。诠,曾官仁怀知县。贵州通志前有数修,因有疏漏,鄂尔泰奉诏,邀靖道谟、杜诠于乾隆六年(1741)重修成书,八十万字。分

  • 冲虚至德真经鬳斋口义·林希逸

    本书是宋代林希逸的《列子》注本,凡八卷。又名《列子鬳斋口义》,宋代君主多尊道教,故《列子》常以《冲虚至德真经》的别名见称。本书是历代不多的《列子》注释著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认为语言深入浅出,解

  • 寒山子诗集·寒山

    一卷。附《丰干拾得诗》一卷。唐寒山子(生卒年不详)撰。寒山子又称“寒山”。贞观中天台广兴县僧。因居于寒岩,自号寒山子。平生与僧人丰干、拾得友善。此集收诗三百一十三首,前有闾丘胤序,附丰干诗二首,拾得诗五十六

  • 宝星陀罗尼经·佚名

    又名《大集宝星经》、《宝星经》。印度大乘佛教经典。北暑30、芥50。唐波罗颇蜜多罗译。十卷。前者属卷二,后者属卷九,均首尾俱残。此经共十三品,谓佛大显神通,降魔、破魔军,使五百魔女变为男身,大集十方佛,说诸神咒,护佑一切

  • 宿曜仪轨·一行

    全一卷。唐代一行撰。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之初列举虚空藏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与宿曜有关之诸尊印明及九曜真言、九执曜天印、二十八宿印、能吉祥真言、北斗七星真言等;终则引述金刚大成就经吉祥成就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