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七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五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连肤顶髻。如宝髻王菩萨胜妙身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菩萨是时见乞者来。心生欢喜而语之言。汝今若须连肤顶髻可就我取。我此顶髻。阎浮提中最为第一。作是语时。心无动乱。不念余业。舍离世间。志求寂静。究竟清净。精勤质直向一切智。便执利刀割其头上连肤顶髻。右膝着地合十指掌一心施与。正念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行。发大欢喜增上志乐。於诸法中意善开解不取於苦。了知苦受无相无生。诸受互起无有常住。是故我应同去来今一切菩萨修行大舍。发深信乐求一切智无有退转。不由他教善知识力。菩萨摩诃萨作是施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见顶。成就菩萨如塔之髻。愿一切众生得绀青发金刚发细软发。能灭众生一切烦恼。愿一切众生得润泽发密致发不侵鬓额发。愿一切众生得柔软发尽於鬓额而生发。愿一切众生得如卍字发螺文右旋发。愿一切众生得佛相发。永离一切烦恼结习。愿一切众生得光明发。其光普照十方世界。愿一切众生得无乱发。如如来发净妙无杂。愿一切众生得成应供顶塔之发。令其见者如见佛发。愿一切众生皆得如来无染着发。永离一切暗翳尘垢。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连肤髻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其心寂静皆得圆满诸陀罗尼究竟如来一切种智十种力故。

第二十六施连肤顶髻。即肉髻也。行中六。一睹乞生欣。住种性故。二而语下语意清净。离二障故。三便执利刀下身业正舍。事业胜故。四正念下欣慕上流。意业胜故。五於诸法下巧安谛理无相摄故。六是故下决志思齐依止胜故。此及回向有七最胜。成波罗蜜。前后诸施文多略无。以切内施。故特标最胜。无见顶相。纵上界亦有余故。佛相发准梵本即是右旋。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眼布施诸来乞者。如欢喜行菩萨月光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所行惠施。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起清净施眼心。起清净智眼心。起依止法光明心。起现观无上佛道心。发回向广大智慧心。发与三世菩萨平等舍施心。发於无碍眼起不坏净信心。於其乞者起欢喜摄受心。为究竟一切神通故。为生佛眼故。为增广大菩提心故。为修习大慈悲故。为制伏六根故。於如是法而生其心。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於其乞者心生爱乐。为设施会增长法力。舍离世间爱见放逸。除断欲缚修习菩提。随彼所求心安不动。不违其意皆令满足。而常随顺无二舍行。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最胜眼示导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无碍眼开广智藏。愿一切众生得净肉眼。光明鉴彻无能蔽者。愿一切众生得净天眼。悉见众生生死业果。愿一切众生得净法眼。能随顺入如来境界。愿一切众生得智慧眼。舍离一切分别取着。愿一切众生具足佛眼。悉能觉悟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成就普眼。尽诸境界无所障碍。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离痴翳眼。了众生界空无所有。愿一切众生具足清净无障碍眼。皆得究竟如来十力。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眼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一切智清净眼故。

第二十七施眼。智论说施有三种。饮食为下。珍宝为中。头目五脏为上。文中有四。一标彰引例。谓如欢喜行菩萨等。二菩萨下发起胜心。三为究竟下明行心所为。四佛子下彰施仪式。回向行愿成十眼。与离世间大同小异。

佛子。菩萨摩诃萨能以耳鼻施诸乞者。如胜行王菩萨无怨胜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布施之时亲附乞者。专心修习诸菩萨行。具佛种性。生如来家。念诸菩萨所修施行。常勤发起诸佛菩提。清净诸根功德智慧。观察三有无一坚固。愿常得见诸佛菩萨。随顺忆念一切佛法。知身虚妄空无所有。无所贪惜。菩萨如是施耳鼻时。心常寂静调伏诸根。勉济众生险恶诸难。生长一切智慧功德。入大施海。了达法义具修诸道。依智慧行得法自在。以不坚身易坚固身。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耳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无碍耳。普闻一切说法之音。愿一切众生得无障耳。悉能解了一切音声。愿一切众生得如来耳。一切聪达无所壅滞。愿一切众生得清净耳。不因耳处生分别心。愿一切众生得无聋聩耳。令蒙昧识毕竟不生。愿一切众生得徧法界耳。悉知一切诸佛法音。愿一切众生得无碍耳。开悟一切无障碍法。愿一切众生得无坏耳。善知诸论无能坏者。愿一切众生得普闻耳。广大清净为诸耳王。愿一切众生具足天耳及以佛耳。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耳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悉获得清净耳故。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鼻时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隆直鼻。得随好鼻。得善相鼻。得可爱乐鼻。得净妙鼻。得随顺鼻。得高显鼻。得伏怨鼻。得善见鼻。得如来鼻。愿一切众生得离恚怒面。得一切法面得。无障碍面。得善见面。得随顺面。得清净面。得离过失面。得如来圆满面。得徧一切处面。得无量美好面。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鼻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究竟得入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摄受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了知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住持诸佛法故。为令众生究竟常见诸如来故。为令众生皆悉证得佛法门故。为令众生究竟成就无能坏心故。为令众生皆能照了诸佛正法故。为令众生普悉严净诸佛国土故。为令众生皆得如来大威力身故。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耳鼻时善根回向。

第二十八施耳鼻。布施之时安住胜心。有六最胜。一具佛种性即安住最胜。二念诸下事业最胜。三常勤下依止最胜。四随顺清净最胜。五勉济下意乐最胜。六生长下巧便最胜。后一愿中得十面者。鼻居面中好丑由起。故相从立愿。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坚固自在地中。能以牙齿施诸众生。犹如往昔华齿王菩萨六牙象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菩萨摩诃萨施牙齿时。其心清净。希有难得如优昙华。所谓无尽心施。大信心施。步步成就无量舍心施。调伏诸根心施。一切悉舍心施。一切智愿心施。安乐众生心施。大施。极施。胜施。最胜施。辍身要用无所嫌恨心施。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铦白牙齿。成最胜塔受天人供。愿一切众生得齐平牙齿。如佛相好无有疎缺。愿一切众生得调伏心。善趣菩萨波罗蜜行。愿一切众生口善清净牙齿鲜白分明显现。愿一切众生得可忆念庄严牙齿。其口清净无可恶相。愿一切众生牙齿成就具满四十。常出种种希有妙香。愿一切众生意善调伏。牙齿鲜洁如白莲华。文理回旋卍字成就。愿一切众生口唇鲜净牙齿洁白。放无量光周徧照耀。愿一切众生牙齿坚利食无完粒。无所味着为上福田。愿一切众生於牙齿间常放光明。授诸菩萨第一记莂。是为菩萨摩诃萨施牙齿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一切智於诸法中智慧清净故。

第二十九施牙齿。初施行中言安住坚固自在位者。登地已上故。十愿中唯第三单约心说调。智能调惑。趣於彼岸。如牙调食。以资法身。余约齿说。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有人来从乞舌时。於乞者所。以慈悲心软语爱语。犹如往昔端正面王菩萨不退转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佛子。菩萨摩诃萨於诸趣中而受生时。有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而来乞舌。菩萨尔时安置其人在师子座。以无恚心。无害心。无恨心。大威德心。从佛种性所生心。住於菩萨所住心。常不浊乱心。住大势力心。於身无着心。於语无着心。两膝着地。开口出舌以示乞者。慈心软语而告之言。我今此身普皆属汝。可取我舌随意所用。令汝所愿皆得满足。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周普舌。悉能宣示诸语言法。愿一切众生得覆面舌。所言无二皆悉真实。愿一切众生得普覆一切佛国土舌。示现诸佛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得软薄舌。恒受美妙清净上味。愿一切众生得辩才舌。能断一切世间疑网。愿一切众生得光明舌。能放无数万亿光明。愿一切众生得决定舌。辩说诸法无有穷尽。愿一切众生得普调伏舌。善能开示一切秘要。所有言说皆令信受。愿一切众生得普通达舌。善入一切语言大海。愿一切众生得善说一切诸法门舌。於言语智悉到彼岸。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舌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圆满无碍智故。

第三十施舌。安置下发十胜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头布施诸来乞者。如最胜智菩萨及大丈夫迦尸国王等诸大菩萨所行布施。为欲成就入一切法最胜智首。为欲成就证大菩提救众生首。为欲具足见一切法最第一首。为得正见清净智首。为欲成就无障碍首。为欲证得第一地首。为求世间最胜智首。欲成三界无能见顶净智慧首。为得示现普到十方智慧王首。为欲满足一切诸法无能破坏自在之首。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是法精勤修习。则为已入诸佛种性。学佛行施。於诸佛所生清净信。增长善根。令诸乞者皆得喜足。其心清净庆悦无量。心净信解照明佛法。发菩提意安住舍心。诸根悦豫功德增长。生善乐欲。常好修行广大施行。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如来头得无见顶。於一切处无能映蔽。於诸佛剎最为上首。其发右旋光净润泽。卍字严饰世所希有。具足佛首。成就智首。一切世间最第一首。为具足首。为清净首。为坐道场圆满智首。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头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最胜法成於无上大智慧故。

第三十一施头。为欲下显施所为。有十种皆约佛智。一入理。二导悲。三见事。四离障。五融事理。六为归依。七超劣。八见无初相。九理用自在。十即事而真。故不可坏。施行亦具最胜。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其手足施诸众生。如常精进菩萨无忧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於诸趣中种种生处布施手足。以信为手。起饶益行。往反周旋勤修正法。愿得宝手以手为施。所行不空具菩萨道。常舒其手拟将广惠。安步游行勇猛无怯。以净信力具精进行。除灭恶道。成就菩提。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以无量无边广大之心。开净法门入诸佛海。成就施手周给十方。愿力任持一切智道。住於究竟离垢之心。法身智身无断无坏。一切魔业不能倾动。依善知识坚固其心。同诸菩萨修行施度。佛子。菩萨摩诃萨为诸众生求一切智施手足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具神通力皆得宝手。得宝手已。各相尊敬生福田想。以种种宝更相供养。又以众宝供养诸佛。兴妙宝云徧诸佛土。令诸众生互起慈心。不相恼害。游诸佛剎安住无畏。自然具足究竟神通。又令皆得宝手华手香手衣手盖手华鬘手末香手庄严具手无边手无量手普手。得是手已。以神通力常勤往诣一切佛土。能以一手徧摩一切诸佛世界。以自在手持诸众生。得妙相手放无量光。能以一手普覆众生。成於如来手指网缦赤铜爪相。菩萨尔时以大愿手普覆众生。愿一切众生志常乐求无上菩提。出生一切功德大海。见来乞者欢喜无厌。入佛法海同佛善根。是为菩萨摩诃萨施手足时善根回向。

第三十二施手足。二事合愿。信为手因。果能雨宝。行为足因。果能游步。次佛子下正施。言净心。正施手愿中已下明施足心。如是住地能持身故。愿住智地能成智身。离心垢故能显法身。法身湛然故不可坏。智证永续故无有断。

佛子。菩萨摩诃萨坏身出血布施众生。如法业菩萨善意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於诸趣中施身血时。起成就一切智心。起欣仰大菩提心。起乐修菩萨行心。起不取苦受心。起乐见乞者心。起不嫌来乞心。起趣向一切菩萨道心。起守护一切菩萨舍心。起增广菩萨善施心。起不退转心。不休息心。无恋己心。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成就法身智身。愿一切众生得无劳倦身犹如金刚。愿一切众生得不可坏身无能伤害。愿一切众生得如变化身。普现世间无有尽极。愿一切众生得可爱乐身净妙坚固。愿一切众生得法界生身。同於如来无所依止。愿一切众生得如妙宝光明之身。一切世人无能映蔽。愿一切众生得智藏身。於不死界而得自在。愿一切众生得宝海身。见皆获益无空过者。愿一切众生得虚空身。世间恼患无能染着。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身血时。以大乘心。清净心。广大心。欣悦心。庆幸心。欢喜心。增上心。安乐心。无浊心。善根回向。

第三十三坏身出血施。於诸下起十二胜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乞求其身髓肉。欢喜软语谓乞者言。我身髓肉随意取用。如饶益菩萨一切施王菩萨及余无量诸菩萨等。於诸趣中种种生处。以其髓肉施乞者时。欢喜广大。施心增长。同诸菩萨修习善根。离世尘垢得深志乐。以身普施心无有尽。具足无量广大善根。摄受一切妙功德宝。如菩萨法受行无厌。心常爱乐布施功德。一切周给心无有悔。审观诸法从缘无体。不贪施业及业果报。随所会遇平等施与。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一切诸佛皆悉现前。想之如父得护念故。一切众生皆悉现前。普令安住清净法故。一切世界皆悉现前。严净一切佛国土故。一切众生皆悉现前。以大悲心普救护故。一切佛道皆悉现前。乐观如来十种力故。去来现在一切菩萨皆悉现前。同共圆满诸善根故。一切无畏皆悉现前。能作最上师子吼故。一切三世皆悉现前。得平等智普观察故。一切世间皆悉现前。发广大愿尽未来劫修菩提故。一切菩萨无疲厌行皆悉现前。发无数量广大心故。佛子。菩萨摩诃萨施髓肉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身不可沮坏。愿一切众生得坚密身恒无缺减。愿一切众生得意生身。犹如佛身庄严清净。愿一切众生得百福相身。三十二相而自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八十种好妙庄严身。具足十力不可断坏。愿一切众生得如来身。究竟清净不可限量。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身。一切魔怨所不能坏。愿一切众生得一相身。与三世佛同一身相。愿一切众生得无碍身。以净法身徧虚空界。愿一切众生得菩提藏身。普能容纳一切世间。是为菩萨摩诃萨求一切智施髓肉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如来究竟清净无量身故。

第三十四施身髓肉。二事合愿。意生身如楞伽说。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心布施诸来乞者。如无悔厌菩萨无碍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以其自心施乞者时。学自在施心。修一切施心。习行檀波罗蜜心。成就檀波罗蜜心。学一切菩萨布施心。一切悉舍无尽心。一切悉施惯习心。荷负一切菩萨施行心。正念一切诸佛现前心。供养一切诸来乞者无断绝心。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其心清净。为度一切诸众生故。为得十力菩提处故。为依大愿而修行故。为欲安住菩萨道故。为欲成就一切智故。为不舍离本誓愿故。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藏心。一切金刚围山等所不能坏。愿一切众生得卍相庄严金刚界心。得无能动摇心。得不可恐怖心。得利益世间常无尽心。得大勇猛幢智慧藏心。得如那罗延坚固幢心。得如众生海不可尽心。得那罗延藏无能坏心。得灭诸魔业魔军众心。得无所畏心。得大威德心。得常精进心。得大勇猛心。得不惊惧心。得被金刚甲冑心。得诸菩萨最上心。得成就佛法菩提光明悉。得菩提树下坐安住一切诸佛正法离诸迷惑成一切智心。得成就十力心。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心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不染世间具足如来十力心故。

第三十五施心。以其下起十胜心。后显愿有二十心。金刚藏者。藏即名坚。金刚亦坚。即佛地智世法莫坏。

佛子。菩萨摩诃萨。若有乞求肠肾肝肺悉皆施与。如善施菩萨降魔自在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行此施时。见乞者来。其心欢喜以爱眼观。为求菩提。随其所须悉皆施与心不中悔。观察此身无有坚固。我应施彼取坚固身。复念此身寻即败坏见者生厌。狐狼饿狗之所啖食。此身无常会当弃舍。为他所食。无所觉知。佛子。菩萨摩诃萨作是观时。知身无常秽污之极。於法解悟生大欢喜。敬心谛视彼来乞者。如善知识而来护想。随所乞求无不惠施。以不坚身易坚固身。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所有善根悉以回向。愿一切众生得智藏身内外清净。愿一切众生得福藏身。能普任持一切智愿。愿一切众生得上妙身。内蕴妙香外发光明。愿一切众生得腹不现身。上下端直支节相称。愿一切众生得智慧身。以佛法味充悦滋长。愿一切众生得无尽身。修习安住甚深法性。愿一切众生得陀罗尼清净藏身。以妙辩才显示诸法。愿一切众生得清净身。若身若心内外俱净。愿一切众生得如来智深观行身。智慧充满雨大法雨。愿一切众生得内寂身。外为众生作智幢王。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肠肾肝肺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内外清净皆得定住无碍智故。

第三十六施肠肾肝肺。四事合一回向。起十胜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乞者支节诸骨。如法藏菩萨光明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施其身分支节骨时。见乞者来生爱乐心。欢喜心。净信心。安乐心。勇猛心。慈心。无碍心。清净心。随所乞求皆施与心。菩萨摩诃萨施身骨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如化身。不复更受骨肉血身。愿一切众生得金刚身。不可破坏无能胜者。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圆满法身。於无缚无着无系界生。愿一切众生得智力身。诸根圆满不断不坏。愿一切众生得法力身。智力自在到於彼岸。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身。其身真实常无散坏。愿一切众生得随应身。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得智熏身。具那罗延支节大力。愿一切众生得坚固相续不断绝身。永离一切疲极劳倦。愿一切众生得大力安住身。悉能具足精进大力。愿一切众生得徧世间平等法身。住於无量最上智处。愿一切众生得福德力身。见者蒙益远离众恶。愿一切众生得无依处身。皆得具足无依着智。愿一切众生得佛摄受身。常为一切诸佛加护。愿一切众生得普饶益诸众生身。悉能徧入一切诸道。愿一切众生得普现身。普能照现一切佛法。愿一切众生得具足精进身。专念勤修大乘智行。愿一切众生得离我慢贡高清净身。智常安住无所动乱。愿一切众生得坚固行身。成就大乘一切智业。愿一切众生得佛家身。永离世间一切生死。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身骨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一切智永清净故。

第三十七施支节诸骨。前云骨髓。髓已前明。今开支节。自是一事。如节节支解即前列所无。无系界者即涅盘界。所为中。言得一切智者智为万德之骨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人来手执利刀乞其身皮。心生欢喜诸根悦豫。譬如有人惠以重恩。逢迎引纳敷座令坐。曲躬恭敬而作是念。此来乞者甚为难遇。斯欲满我一切智愿。故来求索饶益於我。欢喜和颜而语之言。我今此身一切皆舍。所须皮者随意取用。犹如往昔清净藏菩萨金胁鹿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等无有异。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得微细皮。犹如如来色相清净。见者无厌。愿一切众生得不坏皮。犹如金刚无能坏者。愿一切众生得金色皮。如阎浮檀上妙真金清净明洁。愿一切众生得无量色皮。随其心乐现清净色。愿一切众生得净妙色皮。具足沙门善软清净如来色相。愿一切众生得第一色皮。自性清净色相无比。愿一切众生成就如来清净色皮以诸相好而自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妙色皮。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愿一切众生得明网皮。如世高幢放不可说圆满光明。愿一切众生得润泽色皮。一切色相悉皆清净。是为菩萨摩诃萨施身皮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皆得一切严净佛剎具足如来大功德故。

第三十八施身皮。所为中云净佛剎者。皮为外相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手足指施诸乞者。如坚精进菩萨阎浮提自在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菩萨尔时颜貌和悦。其心安善无有颠倒乘於大乘。不求美欲不尚名闻。但发菩萨广大之意。远离悭嫉一切诸垢。专向如来无上妙法。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施时摄诸善根悉以回向。愿一切众生得纤长指与佛无异。愿一切众生得佣圆指上下相称。愿一切众生得赤铜甲指。其甲隆起清净鉴彻。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胜丈夫指。悉能摄持一切诸法。愿一切众生得随好指。具足十力。愿一切众生得大人指。纤佣齐等。愿一切众生得轮相指。指节圆满文相右旋。愿一切众生得如莲华卍字旋指。十力业报相好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光藏指。放大光明照不可说诸佛世界。愿一切众生得善安布指。善巧分布网缦具足。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指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一切皆得心清净故。

第三十九施手足指。所为云得清净心者得指由心。故有十愿。

佛子。菩萨摩诃萨请求法时。若有人言。汝能施我连肉爪甲当与汝法。菩萨答言。但与我法。连肉爪甲随意取用。如求法自在王菩萨无尽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为求法故。欲以正法开示演说饶益众生一切皆令得满足故。舍连肉爪甲与诸乞者。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皆得诸佛赤铜相爪。愿一切众生得润泽爪随好庄严。愿一切众生得光净爪鉴彻第一。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爪具大人相。愿一切众生得无比爪。於诸世间无所染着。愿一切众生得妙庄严爪光明普照一切世间。愿一切众生得不坏爪清净无缺。愿一切众生得入一切佛法方便相爪。广大智慧皆悉清净。愿一切众生得善生爪。菩萨业果无不净妙。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大导师爪。放无量色妙光明藏。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施连肉爪甲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足诸佛一切智爪无碍力故。

第四十施连肉爪甲。事爪则不染尘垢。智爪则不染境相。

佛子。菩萨摩诃萨求佛法藏。恭敬尊重生难得想。有能说者来语之言。若能投身七仞火坑当施汝法。菩萨闻已。欢喜踊跃作是思惟。我为法故尚应久住阿鼻狱等一切恶趣受无量苦。何况才入人间火坑即得闻法。奇哉正法甚为易得。不受地狱无量楚毒。但入火坑即便得闻。但为我说我入火坑。如求善法王菩萨金刚思惟菩萨为求法故入火坑中。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住佛所住一切智法。永不退转无上菩提。愿一切众生离诸险难。受佛安乐。愿一切众生得无畏心。离诸恐怖。愿一切众生常乐求法。具足喜乐众法庄严。愿一切众生离诸恶趣。灭除一切三毒炽火。愿一切众生常得安乐。具足如来胜妙乐事。愿一切众生得菩萨心。永离一切贪恚痴火。愿一切众生悉得菩萨诸三昧乐。普见诸佛心大欢喜。愿一切众生善说正法。於法究竟常无忘失。愿一切众生具足菩萨神通妙乐。究竟安住一切种智。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正法投火坑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离障碍业皆得具足智慧火故。

第四十一求法入火行中七尺曰仞。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求正法分别演说。开菩萨道。示菩提路。趣无上智。勤修十力。广示一切智心。获无碍智法。令众生清净住菩萨境界。勤修大智护佛菩提时。以身具受无量苦恼。如求善法菩萨勇猛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为求法故。受无量苦。乃至摄取诽谤正法恶业所覆魔业所持极大恶人。彼所应受一切苦恼。以求法故悉皆为受。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永离一切苦恼逼迫。成就安乐自在神通。愿一切众生永离诸苦得一切乐。愿一切众生永灭苦蕴。得照现身恒受安乐。愿一切众生超出苦狱成就智行。愿一切众生见安隐道离诸恶趣。愿一切众生得法喜乐永断众苦。愿一切众生永拔众苦。互相慈爱无损害心。愿一切众生得诸佛乐离生死苦。愿一切众生成就清净无比安乐。一切苦恼无能损害。愿一切众生得一切胜乐。究竟具足佛无碍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法故受众苦时善根回向。为欲救护一切众生令离险难住一切智无所障碍解脱处故。

第四十二为求法护法受众苦者如。香城粉骨雪岭忘躯。

佛子。菩萨摩诃萨处於王位求正法时。乃至但为一文一字一句一义。生难得想。能悉罄舍海内所有。若近若远国土城邑。人民库藏。园池屋宅树林华果乃至一切珍奇妙物。宫殿楼阁。妻子眷属。及以王位。悉能舍之。於不坚中求坚固法。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勤求诸佛无碍解脱。究竟清净一切智道。如大势德菩萨胜德王菩萨及余无量诸大菩萨。勤求正法。乃至极少为於一字。五体投地。正念三世一切佛法爱乐修习。永不贪着名闻利养。舍诸世间自在王位。求佛自在法王之位。於世间乐心无所着。以出世法长养其心。永离世间一切戏论。住於诸佛无戏论法。菩萨尔时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常乐惠施一切悉舍。愿一切众生能舍所有心无中悔。愿一切众生常求正法。不惜身命资生之具。愿一切众生悉得法利。能断一切众生疑惑。愿一切众生得善法欲。心常喜乐诸佛正法。愿一切众生为求佛法能舍身命及以王位。大心修习无上菩提。愿一切众生尊重正法。常深爱乐不惜身命。愿一切众生护持诸佛甚难得法。常勤修习。愿一切众生皆得诸佛菩提光明。成菩提行不由他悟。愿一切众生常能观察一切佛法。拔除疑箭心得安隐。是为菩萨摩诃萨为求正法舍国城时善根回向。为令众生知见圆满常得住於安隐道故。

第四十三求法舍海内所有。即舍王位所统也。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大国王。於法自在。普行教命令除杀业。阎浮提内城邑聚落一切屠杀皆令禁断。无足二足四足多足种种生类普施无畏无欺夺心。广修一切菩萨诸行。仁慈莅物不行侵恼。发妙宝心安隐众生。於诸佛所立深志乐。常自安住三种净戒。亦令众生如是安住。菩萨摩诃萨令诸众生住於五戒永断杀业。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发菩萨心具足智慧。永保寿命无有终尽。愿一切众生住无量劫供一切佛。恭敬勤修更增寿命。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离老死法。一切灾毒不害其命。愿一切众生具足成就无病恼身。寿命自在能随意住。愿一切众生得无尽命穷未来劫住菩萨行。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为寿命门。十力善根於中增长。愿一切众生善根具足。得无尽命成满大愿。愿一切众生悉见诸佛供养承事。住无尽寿修习善根。愿一切众生於如来处善学所学。得圣法喜无尽寿命。愿一切众生得不老不病常住命根。勇猛精进入佛智慧。是为菩萨摩诃萨住三聚净戒永断杀业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得佛十力圆满智故。

第四十四为王断杀等。自住三聚净戒。令他住於五戒。是为法施。五戒杀初故此徧语。若望所杀是无畏施。

佛子。菩萨摩诃萨。见有众生心怀残忍。损诸人畜所有男形。令身缺减受诸楚毒。见是事已。起大慈悲而哀救之。令阎浮提一切人民皆舍此业。菩萨尔时语其人言。汝何所为作是恶业。我有库藏百千万亿。一切乐具悉皆充满。随汝所须尽当相给。汝之所作众罪由生。我今劝汝莫作是事。汝所作业不如道理。设有所获於何可用。损他益己终无是处。如是恶行诸不善法。一切如来所不称叹。作是语已。即以所有一切乐具尽皆施与。复以善语为说妙法。令其欢悦。所谓示寂静法令其信受。灭除不善修行净业。互起慈心不相损害。彼人闻已永舍罪恶。菩萨尔时以此善根如是回向。所谓愿一切众生具丈夫形。成就如来马阴藏相。愿一切众生具男子形。发勇猛心修诸梵行。愿一切众生具勇猛力恒为主导。住无碍智永不退转。愿一切众生皆得具足大丈夫身。永离欲心无有染着。愿一切众生悉得成就善男子法。智慧增长诸佛所叹。愿一切众生普得具於大人之力。常能修习十力善根。愿一切众生永不失坏男子之形。常修福智未曾有法。愿一切众生於五欲中无着无缚心得解脱。厌离三有住菩萨行。愿一切众生成就第一智慧丈夫。一切宗信伏从其化。愿一切众生具足菩萨丈夫智慧。不久当成无上大雄。是为菩萨摩诃萨禁绝一切毁败男形善根回向。为令众生具丈夫形。皆能守护诸善丈夫。生贤圣家智慧具足。常勤修习丈夫胜行。有丈夫用。巧能显示七丈夫道。具足诸佛善丈夫种。丈夫正教。丈夫勇猛。丈夫精进。丈夫智慧。丈夫清净。普令众生究竟皆得。

第四十五救於形残行中初睹境兴悲。次菩萨尔时下以法谏喻。三作是语已下财法双救。财救所害之现苦。法救能害之当苦。示寂静灭。修净业道。灭集因故。昔有黄门救五百牛毁形之事。善根力故男形具足。回向行中修诸梵行。为必制心。后离欲心必无身过。具男子形但异女人。具大丈夫必心怀道德。为令下四所为中。起大夫行者涅盘云一切男女若具四法即名丈夫。一近善知识。二听闻正法。三思惟其义。四如说修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二十七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七·佚名
  大雲初分转功德行健度第十·佚名
  第四章 第二结集·佚名
  卷五百六十七·佚名
  禅林宝训卷第四·净善
  卷第三十四·居顶
  萬如禪師語錄卷第九·佚名
  卷第六·箬庵通问
  卷之三·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九·佚名
  佛说圣法印经·佚名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大乘中观释论 第六卷·安慧
  易理与佛法·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杜安世·唐圭璋

      安世字寿域,京兆(今西安)人。全芳备祖称杜安世为杜郎中。有词一卷。   鹤冲天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

  • 第三幕·田汉

    大京班后台。〔左宝奎正扮《打渔杀家》里的大教师,对镜戏做打架的姿势。〔新闻记者何景明上,从后捏住他的手,他动也不能动了。何景明 怎么这一点本事也没有?左宝奎 有本事就不做“大教师”了,您老。—&md

  • ●卷三·李心传

    哲宗登极,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惟朱妃称号未定。太皇太后曰:“母以子贵,朝廷宜详议,当优隆之。”时蔡确、章尚在朝,议久不决。谄谀者谓亦当为皇太后;守正者则曰“止合称皇妃太母”。曰:&ld

  • 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一千一百八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七六乙牌示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新竹知县方,为三皂头役萧嘉充任,悬牌示知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悬牌示知事。照得本衙门额设各班头役,均有责成,不容旷悬。查三皂头役李益,因年老、误公示革,所遗斯缺,现据倪总

  • 有凤来仪:婚礼·胡兰成

    有凤来仪:婚礼我喜爱旧式婚姻。小时见叔伯家堂哥哥喜事,前二三日已把亲戚接来,房族里都来帮忙,抬轿赶市,司账司厨,女人则帮烧饭送茶,照应人客,长辈们都和悦,子弟们都齐心齐意,姊妹嫂嫂们都随叫随应,虽然尚未发花轿,亦已经闹热堂堂

  • 李稷传·脱脱

    李稷字长卿,邛州人。父亲李绚,龙图阁直学士。李稷因荫补历经管库,代理河北西路转运判官,修筑拓展深、赵、邢三州州城,工役没有失误延搁,但严厉苛刻残忍。察访使者言及此事,都水丞程日方也上诉他超越职权。诏令加以判析。御史

  • 萧蒲奴传·脱脱

    萧蒲奴,字留隐,奚王楚不宁的后裔。幼时孤苦贫寒,受雇于医家放牛。因伤损别人家的庄稼,多次遭到拷打而受辱。医者曾经看见蒲奴熟睡,有蛇绕身,觉得奇异。便教他读书,他聪明而酷爱学习。没几年,博览经史,通晓骑马射箭。成年之后,意

  • 卷五十三·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五十三艺文国家尊圣典学礼制隆盛超迈前古臣等编缉监志首冠纶言揆符先圣化美作人至于在监绪【臣】仰承德意献纳论思考正典礼之宜讲求教飬之法章疏具在用备参稽以及绪臣歌咏太平雍容揄之什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二·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 洪武八年十一月丁巳朔。 戊午,杭州民有获罪,律当杖而谪戍。其子为磨勘司吏,固请以身代。上曰:“此美事也,姑屈法以申父子之恩,俾为世劝。”遂命释之。 壬戌夜,有星自天厨流至奚仲没。 甲子,遣吏

  • 五行順逆第六十·苏舆

      木者春,生之性,農之本也。勸農事,無奪民時,使民,歲不過三日,行什一之稅,進經術之士。挺群禁,出輕擊,去稽留,除桎梏,開門闔,通障塞。恩及草木,則樹木華美,而朱草生;恩及鱗蟲,則魚大為, 鯨不見,如人君出入不時,走狗試馬,馳騁不反宮室,好

  • 准斋杂说卷上·吴如愚

    ○致知格物说致知者。期造乎知之极地也。致知之方不出于格物。欲明格物之旨。当明格字之训。格之为义不一。或以为至。书言归格于艺祖之格是也。或以为来。书言格尔众庶之格是也。或以为法。礼言言有物而行有格之格是

  • 卷九·张自超

    <经部,春秋类,春秋宗朱辨义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宗朱辨义卷九高淳张自超撰襄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元衞甯殖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围宋彭城【彭城系宋左氏以为不登叛人也公羊以为不与楚之専封也谷梁

  • 卷二十·姜炳璋

    <经部,诗类,诗序补义钦定四库全书诗序补义卷二十石泉县知县姜炳璋撰大雅【説见小雅】文王之什文王文王受命作周也笺云从此至文王有声为文武之正大雅文王受命作周而所以受命其上面便有亹亹缉熙敬止一层周既受命对面便

  • 如何建立国民的道德标准·太虚

    ──二十一年九月在武昌文化公学讲──文化、是改善人类生活,使之向上进步的。这种文化的功用,虽然很普通,但至最高上的文化,亦不外乎此理。平常人以为佛法是消极的,寂灭的,其实、佛法是使一切恶业消灭,将人心改造,使之向真实

  • 俗书刊误·焦竑

    辨正文字的字书。明代*焦竑撰。凡十二卷。前四卷按四声分类,刊正讹字,如“豊”非“丰”,“容”不从“谷”。第五卷考字义,如“赤”通“尺”,“鼬”同“犹”。第六卷考骈字,如“句娄”不当作“岣嵝”,“辟历”不当作“霹雳”

  • 霞笺记·佚名

    传奇。明无名氏作。《曲品》著录。剧写松江华亭人李彦直与诸友攻读于会景楼上,一日见旁院女子打秋千,在诸友怂恿下题诗霞笺,“赋以托之”,掷过墙去。旁院为妓女张丽容居处,张拾到霞笺,也以霞笺一幅,和诗于上,掷回过去,恰又被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