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
──二十三年一月在三北各界欢迎会讲──
我回忆到二十年前曾一度来贵地的金仙寺,因当时贵地有许多人士召集在道士宫开会,议请炳瑞老和尚到五磊山去做方丈;那时我正在上海中华佛教总会服务,也曾来参加那个会议的。时间虽隔了二十年这么久,对于贵地当时的情形现在虽不能十分清晰的记忆,但回想起来尚留有模糊的影像;二十年前的幻影,如辘轳旋转,深深地浮起来!此地的湖光山色,自然界的优美秀丽,最易怅触前尘;而当时地方的民众们,对于佛教很信仰,而且亦很普遍,人情风尚,都是很敦厚的。依现在的观感所得,贵地和金仙寺都在继续不断中进步了,地方对佛教的信仰非特普遍,而较前此尤为深刻;同时因交通的便利,社会事业的各方面亦迅速的进步了。现在我从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感想看来,正适合佛教中一条极好的原理──“诸行无常”。
佛教说诸行无常,是指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的流动、变化、无常;但这种迁流变动,非死板的或机械的,而是极活泼活跃的流动推移。在这事物活泼流动的变幻中,倘不明事物的真相,则觉得世间事物的流行变化,是衰败的、破坏的、没落的现象。若能认得佛法中所谓的流行性质,万物由因缘辐凑而成,变动不常,事物的好歹,都是由各个人自己心力的活动和身力的行为的力所转变的。好的是合理的进步,歹的是悖理的退堕。我们人的天性,是不时在合理的求进步的进程中。那末、其进步的结果,自然一切都成为美的、善的,这是我从二十年的回忆与今日的感想,都可从事实上证明贵地和金仙寺是在美的、善的方面进步了。所以、现前大众,如能认识事物的真相,所有动作,皆适合于事物的真理,向合理的方面求进步,则在“诸行无常”的原则上,而由心力、身力合理的活动,一年自然会较一年进化。正因佛教中说诸行无常,迁流变动,辗转递嬗,非机械的、死板的,是活泼的、生动的,是由各人心身的原动力可以改变的,认识事物的好歹而求合理的改造与建设的;所以、知道佛教说诸行无常,决非消极的或厌世的,而是积极的,是益世的。同时、亦正由诸行无常,可以彻见天地万物的真相,如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鉴察诸法的好、丑、美、恶,由自心活动的力去改造,我欲其存则存,我欲其止则止;是知其求进步是积极的、益世的;这把握、唯在求诸自我而已!
根据此理,无论其为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世界,都能合于事物原理去求进步,则其进步自然趋向于真善、真美的方面;从此不善进于善,不良进于良,其进步臻至登峰造极,最高的表现,在佛法中讲,这个世界就已成为清净之土。故诸位能对这点认识,依而实践躬行,其进步到相当时期,贵地亦可实现人间净土了!这是由于我的回忆与感想上,可以期待将来更大事实的证明。同时、希望诸君更大的努力!一月五日记于慈北金仙寺(守志记)(见海刊十五卷三期)
猜你喜欢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一·智顗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五·佚名 卷四十八·佚名 卷十五·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六卷·湛然 卷第二十七·佚名 剩录序·元来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四教义卷第十一·智顗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全文·佚名 黔南会灯录卷第七·善一如纯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三·澄观 卷十·佚名 诗僧与谐诗·胡适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