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由诸行无常求合理的进步

──二十三年一月在三北各界欢迎会讲──

我回忆到二十年前曾一度来贵地的金仙寺,因当时贵地有许多人士召集在道士宫开会,议请炳瑞老和尚到五磊山去做方丈;那时我正在上海中华佛教总会服务,也曾来参加那个会议的。时间虽隔了二十年这么久,对于贵地当时的情形现在虽不能十分清晰的记忆,但回想起来尚留有模糊的影像;二十年前的幻影,如辘轳旋转,深深地浮起来!此地的湖光山色,自然界的优美秀丽,最易怅触前尘;而当时地方的民众们,对于佛教很信仰,而且亦很普遍,人情风尚,都是很敦厚的。依现在的观感所得,贵地和金仙寺都在继续不断中进步了,地方对佛教的信仰非特普遍,而较前此尤为深刻;同时因交通的便利,社会事业的各方面亦迅速的进步了。现在我从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感想看来,正适合佛教中一条极好的原理──“诸行无常”。

佛教说诸行无常,是指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时不在生、住、异、灭的流动、变化、无常;但这种迁流变动,非死板的或机械的,而是极活泼活跃的流动推移。在这事物活泼流动的变幻中,倘不明事物的真相,则觉得世间事物的流行变化,是衰败的、破坏的、没落的现象。若能认得佛法中所谓的流行性质,万物由因缘辐凑而成,变动不常,事物的好歹,都是由各个人自己心力的活动和身力的行为的力所转变的。好的是合理的进步,歹的是悖理的退堕。我们人的天性,是不时在合理的求进步的进程中。那末、其进步的结果,自然一切都成为美的、善的,这是我从二十年的回忆与今日的感想,都可从事实上证明贵地和金仙寺是在美的、善的方面进步了。所以、现前大众,如能认识事物的真相,所有动作,皆适合于事物的真理,向合理的方面求进步,则在“诸行无常”的原则上,而由心力、身力合理的活动,一年自然会较一年进化。正因佛教中说诸行无常,迁流变动,辗转递嬗,非机械的、死板的,是活泼的、生动的,是由各人心身的原动力可以改变的,认识事物的好歹而求合理的改造与建设的;所以、知道佛教说诸行无常,决非消极的或厌世的,而是积极的,是益世的。同时、亦正由诸行无常,可以彻见天地万物的真相,如明镜当台,胡来胡现,汉来汉现,鉴察诸法的好、丑、美、恶,由自心活动的力去改造,我欲其存则存,我欲其止则止;是知其求进步是积极的、益世的;这把握、唯在求诸自我而已!

根据此理,无论其为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世界,都能合于事物原理去求进步,则其进步自然趋向于真善、真美的方面;从此不善进于善,不良进于良,其进步臻至登峰造极,最高的表现,在佛法中讲,这个世界就已成为清净之土。故诸位能对这点认识,依而实践躬行,其进步到相当时期,贵地亦可实现人间净土了!这是由于我的回忆与感想上,可以期待将来更大事实的证明。同时、希望诸君更大的努力!一月五日记于慈北金仙寺(守志记)(见海刊十五卷三期)


猜你喜欢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卷第一·智顗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五·佚名
  卷四十八·佚名
  卷十五·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六卷·湛然
  卷第二十七·佚名
  剩录序·元来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四教义卷第十一·智顗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法界品全文·佚名
  黔南会灯录卷第七·善一如纯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二十三·澄观
  卷十·佚名
  诗僧与谐诗·胡适
  卷四百七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张友仁·唐圭璋

      友仁字仲父,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官永州郡丞。   水调歌   金石萃编云:郡丞晋陵张友仁仲父,以   绍定庚寅二月十六日游澹岩,赋水调歌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

  • ●卷二·杨际昌

      毛西河说经长於辨驳,文体长於序事,虽以攻紫阳蒙诟,实一代才也。诗拟唐人,意在矫虞山推重宋、元之枉,议者目为唐皮。予按绚烂有馀,但未归平淡耳。《饮马城边曲》二绝:“燕台北望蓟城山,饮马城边驱马还。前度锦车休出

  • 山谷内集诗注卷四·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内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内集诗注卷四   宋 黄庭坚 撰 任 渊 注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山谷尝写答邢居实诗及此诗与徐师川曰後八诗颇得意者

  • 储光羲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储光羲(707-约760),唐著名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 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

  • 卷二十一 律历志第一·班固

    《虞书》曰“乃同律度量衡”,所以齐远近,立民信也。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三代稽古,法度章焉。周衰官失,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举逸民,四方之政行矣。”汉兴,北平侯张苍首律历事,孝武帝时

  • 卷一百八十三·列传第八十·柯劭忞

      崔斌 宋钦其 刘宣 秦长卿 仲 杨居宽 居简 杨朵儿只 教化 不花 萧拜住   崔斌,字仲文,大同弘州人,一名燕帖木儿,性警敏,世祖在潜丘召见,应对称旨,命佐卜邻吉歹将游骑戍淮南。卜邻吉歹甚敬礼之使斌觇敌形势。斌潜袭之,

  • 卷一百六十一 表一·赵尔巽

      ◎皇子世表一   自周室众建同姓,穆属维城;炎汉以降,帝王之子,靡不锡以王爵。考帝系者,于以见亲亲之谊焉。清初封爵之制,未尝釐定,武功、慧哲、宣献诸王,皆以功绩而获崇封。崇德元年,定九等爵。顺治六年,复定为亲、郡王至

  • 卷四十六·谷应泰

      ○平蜀盗武宗正德三年冬十月,四川保宁贼蓝廷瑞、鄢本恕起汉中,攻陷郡县。起右副都御史林俊巡抚四川,兼赞理军务,督兵讨之。初,廷瑞行山中,得古弃印,亡何,又得一剑,自谓有天命,遂与其党   惑愚民倡乱。时保宁贼刘烈亦聚众

  • 第十七卷 明贡生 (二)·缪荃孙

    江宁府 张 鹏 句容县,嘉靖二年。 丁 昌 溧水县,嘉靖二年。 陆 德 六合县,嘉靖二年。 柳 江 高淳县,嘉靖二年。官知县。 杨时举 句容县,嘉靖三年。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六十九 隐逸传二·纪昀

    隐逸传宋 【一】○宋一戚同文【杨悫 宋翼 张昉 滕知白】陈抟种放万适【田诰 杨璞】李渎魏野邢 惇林逋高怿【韩退】徐复何羣戚同文 【杨悫 宋翼 张昉 滕知白】陈抟种放万适 【田诰 杨璞】李渎魏野邢惇林逋高怿

  • 汉纪五十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181)·司马光

    汉纪五十 汉灵帝光和四年(辛酉,公元181年) [1]春正月,初置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1]春季,正月,首次设立骥厩丞,负责接收和饲养从各郡、国征发来的马匹。由于各地豪强垄断马匹交易,马价涨到一匹值二百

  • 卷五教务一·冯煦

    教案自许华人传习西教,于是乎始有教案。皖之先有杨光先者,歙之新安卫人,著《不得已》一书,专辟西教。其时景风未炽,光先以钦天监正推闰失实,为西士汤若望辈中伤以死。事因推步,其实杨、汤之恨以天主教也。谈教衅者,或溯光先可

  • 第十二卷·冯梦龙

    《中兴制寇策 彭时亨》一曰,谋战制寇,当变潘镇之势。今日为国家之害,甚于房者寇也。始之以为济疮之疾,其究乃至于决肠袭肤而不可救药者,流寇也。乎!国家徒以此流寇二字,忙忙解解,遂使三百年全盛之金,一旦化为折足之歌器意,当不

  • 卷八·湛若水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正傳卷八     明 湛若水 撰莊公【莊王十一年】八年【齊襄十二年弑晉緡十九年衛惠十四年蔡哀九年鄭厲十五年子儀八年曹莊十六年陳宣七年杞靖十八年宋閔六年秦武十二年楚文四年】春王正月師次于

  • 卷五十一(玄奘译)·佚名

    △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十七般若波罗蜜多品第十一之二复次舍利子,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为求如是深极妙善清白觉慧故。由是妙善净法明门。精勤方便如理证入观如理句。舍利子,云何名为如理证入。复以何等为如理句。

  • 茅山志·刘大彬

    三十三卷。道教经书。题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刘为嗣上清经箓四十五代宗师,号洞观微妙玄应真人,元朝人。前有元泰定元年(1324)集贤大学士光禄大夫赵世延序、泰定四年(1327)玄教大宗师吴全节序以及天历元年(1328)刘大彬

  • 型世言·陆人龙

    全称《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白话短篇小说集。明陆人龙著。四十回,每回一篇。成书于明崇祯年间。绝大多数篇章取材于明代社会现实生活,从正史、稗乘可得到佐证。如第一回“烈士不背君,贞女不辱父”,歌颂忠臣铁铉、

  • 太极图西铭通书解·曹端

    各一卷。明曹端撰。曹端字正夫,号月川,渑池(河南省渑池县)人。永乐戊子举人,官霍州学正,后改蒲州。史称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为要。读《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曰:“道在是矣。”周敦颐依据《易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