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阿那邠邸有七子。无笃信於佛法众。彼不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不改杀生。亦不改不与取。亦不改他淫。亦不改妄语。亦不改饮酒。尔时阿那邠邸长者告彼七子言:汝等。今可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莫杀生。莫不与取。莫他妻淫。莫妄语。莫饮酒。皆悉莫犯。彼子作是语。我不堪任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莫杀亦不与取他淫妄语饮酒。皆不堪任。阿那邠邸长者言:我当赐汝千两金。汝等。可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改莫杀生不与取他淫妄语饮酒。皆悉改之。尔时七子已得千两金。便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改不杀生不盗不他淫不妄语不饮酒。时阿那邠邸长者,与彼七子各赐千两金。已授三自归受五戒。便往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阿那邠邸白世尊言:我於此间有七子无笃信意。亦无欢喜心於佛法众。不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不改杀生。不改盗。不改他淫。不改妄语。不改饮酒。世尊,时七子各各赐千两金。便使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而授五戒。云何世尊,彼七子颇有福善诸功德。使後有所获不。世尊告曰:善哉善哉。长者,多饶益众生。欲安隐众生天人得安。长者,彼七子缘是功德。诸善功德皆悉具足。谛听彼七子所因功德诸善所获果报。我今当说。此北方有国城名石室。国土丰熟人民炽盛。彼有伊罗波多罗藏。无数百千金银珍宝车渠马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及诸众妙宝。彼揵陀赖国人。七岁中七月七日。或以裓盛抱戴。随其所欲皆悉费用。然彼伊罗钵多罗藏无所减少。若复长者,彼七子及此伊罗钵多罗大宝藏彼七千两金百倍千倍百千倍无数倍。皆悉不及汝七子所获功德。长者,复有国名迦陵磲。有城名蜜絺罗。穀米丰熟人民炽盛。彼有宝藏名般筹。无数珍宝金银车磲马瑙真珠水精琉璃珊瑚琥珀。乃至迦陵磲国人民。七岁七月七日中。随意所欲担负多少。无所减少。然彼迦陵渠国有所减少。若复长者七子。所有七千两金。及般筹大宝藏。於彼七千两金。百倍千倍百千倍无数倍。皆悉不及七子七千两金。所获功德而无与等。复有长者,鞞提师国城名须赖吒宾伽罗大宝藏。无数百千珍宝藏。金银车磲马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於彼鞞提师国。七岁七月七日中。随其所欲担负多少。皆负持去。於彼宾迦罗宝藏无所减少。若复长者七子七千两金。及宾迦罗宝藏。此七子七千两金。百倍千倍百千倍无数倍。皆悉不及七子所获功德。不可称计。复有长者,加尸国波罗奈城。彼有藏名蠰伽(龙名)。无数金银珍宝车磲马瑙水精琉璃真珠琥珀。彼七子七千两金。及此蠰伽大宝藏。彼七子七千两。金所获功德。百倍千倍百千倍无数倍不如也。长者,置此乾陀越国人。舍此迦陵磲人。舍此鞞提施人。舍此迦尸人,犹如此阎浮提十六大国男女大小。彼尽随其所欲担负取此四大宝藏。金银珍宝车磲马瑙真珠琥珀水精琉璃。彼於七岁七月七日中。随其所欲皆悉担负持去。彼四大藏无所减少。长者彼七子七千两金。及此四大宝藏。百倍千倍百千倍无数倍皆悉不及。是时世尊,便说偈言:

伊罗钵乾陀,蜜絺及般筹。宾伽及须赖,蠰伽波罗奈。如此四宝藏,种种珍宝满。无数不相及,所作功德果。

尔时世尊与阿那邠邸。说微妙法劝令欢喜。时同那邠邸长者,已从如来闻微妙法。即从座起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叉手向佛白世尊言:愿世尊,当受我请及比丘僧。欲设甘露饮食。为彼七子故。时世尊默然受阿那邠邸请。时阿那邠邸已见世尊默然受请。头面礼足便退而去。还家即其日。施设甘露饮食。施设甘露饮食已即敷坐具。为佛比丘僧故而白时到。今正是时,愿世尊临顾。是时世尊知时已到。便著衣持钵。比丘僧前後围绕。入舍卫城诣阿那邠邸家。即就座坐及比丘僧。时阿那邠邸长者及七子便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阿那邠邸长者白世尊言:我有此七子各赐千两金。使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使受五戒。今愿世尊,与此等说法。使我等七子。於如来所使逮等见。时世尊告阿那邠邸长者言:如是长者,如是长者,时阿那邠邸长者,见佛比丘僧坐定。及七子以甘馔饮食而供养之。时阿那邠邸长者及七子。甘馔饮食饭佛比丘僧。见世尊食竟除去钵。时阿那邠邸长者便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时彼七子。如来与说微妙法。而世尊知阿那邠邸七子至心听法。诸佛世尊常应所说法苦习尽道。时世尊与彼阿那邠邸长者七子。说如是法。各於坐上诸尘垢尽。无有瑕秽得法眼生。彼已见法。逮得深法无有狐疑。亦无犹预想得无所畏。以解了如来深法。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众。而受五戒。时世尊与阿那邠邸长者及七子。复重说法已便从座起而去。是时阿那邠邸长者及彼七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第三·佚名
  救 僧 运 动·太虚
  大悲经帝释品第三·佚名
  佛说宝雨经卷第四·佚名
  上国民会议代表诸公意见书·太虚
  第六十九章 军备资财之蓄积·佚名
  龙舒净土文序·王日休
  卷第三·佚名
  护国言论集跋·太虚
  彻悟禅师语录序·彻悟
  第六 烦恼相应·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卷二·佚名
  佛说铁城泥犁经·佚名
  大宋僧史略卷中·赞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廖宝中·唐圭璋

      莹中字群玉,号药洲,邵武人。登第后为贾似道客。尝为大府丞、知某州,皆不就。贾似道贬,廖自杀。   木兰花慢   寿贾师宪   请诸君著眼,来看我、福华编。记江上秋风,鲸嫠涨雪,雁徼迷烟。一时多人物,只我公、只手护山

  •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臧懋循

    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元)戴善夫撰●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宋齐丘明识新词藻韩熙载暗遣闲花草 正名 秦弱兰羞寄断肠诗陶学士醉写风光好第

  • 精华録巻五·王士祯

    刑部尚书王士祯撰今体诗清明后三日邹平西郭赋诗雨歇西原上莺花事事妍青山环县郭白鸟破溪烟墟落明流外园林霁景前永怀兰渚客行怅暮春天蚕词四首青青桑叶映回塘三月红蚕欲暖房相约明朝南陌去背人先祭马头娘戴胜初来水染

  • ●花舫缘·沈泰

    (山阴子若孟称舜原本锦江珂月卓人月重编友人野君徐批点林宗沈泰参评) 正名申女郎一笑相思病, 唐伯虎千金花舫缘。 △楔子 (〔孤领张千上〕然杖履出尘氛,半世生涯酒一尊。游衍水边惊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老夫姓沈,本贯金

  • 卷七·张籍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七 唐 张籍 撰 七言絶句 送蜀客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玉鐶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节

  • 卷之七十五·佚名

      顺治十年。癸巳。五月。丙寅朔。  ○丁卯。谕吏部。翰林官升转。旧例论资俸兼论才品。朕思果有才品特出者、何必拘于旧例。右春坊右中允仍管内翰林秘书院修撰事吕宫、文章简明。气度闲雅。朕所亲见。着遇学士

  • 第二三二札光绪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一一五○九--一五·佚名

    台北知府吉,层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饬新竹县缓查教堂及教士札新竹县特调台北府正堂、卓异候升、加十级、纪录十次吉为行知事。本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蒙护理臬道宪唐札:「本年十一月初五日,奉闽浙总督部

  • 金佗稡编卷十五·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十五宋 岳珂 编家集六奏议中乞解军务劄子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臣岳飞劄子奏臣窃谓事君者以能致其身为忠居官者以知止不殆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一·佚名

    専諡诸臣刘 綎【养子招孙附】曹文诏卢象升孙承宗【子鉁 鋡 铈 镐 孙之滂 之澋兄子链 锵 从孙之澈 之渼 之泳之泽 之涣 之瀚附】吕维祺贺逢圣【子觐明 光明附】孙传庭尤世威蔡懋徳周遇吉史可法黄得功刘宗

  • 祝万龄传·张廷玉

    祝万龄,湖广咸宁人。父亲祝世乔,远游不归。万龄十五岁单身去寻找,行程数千里,终于找到父亲。后由选贡授南康通判,为官清廉谨慎。万龄拜同乡人冯从吾为师,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授保定知府。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尽毁天下

  • 尚书大传卷二·孙之騄

    商书殷传帝告篇书曰施章乃服明上下(玉海)汤誓传桀无道囚汤后释之诸侯八译来者六国(北堂书抄引大传)伊尹母孕行汲水化为枯桑其夫寻至水濵见桑穴中有儿乃収养之夏人饮酒醉者持不醉者不醉者持醉者相和而歌曰盍归于亳亳亦大矣

  • 卷十三下·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要义卷十三下宋 魏了翁 撰僖公元年至四年【一】鲁僖闵公庶兄鲁世家僖公名申庄公之子闵公庶兄其母成风所生也惠王十八年即位是岁岁在鹑首【二】齐师救邢次聂北三传异义齐帅诸侯之师救邢次于聂北

  • 襄公·襄公二十三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癸酉朔,日有食之。三月己巳,杞伯□卒。夏,邾畀我来奔。葬杞孝公。陈杀其大夫庆虎及庆寅。陈侯之弟黄自楚归于陈。晋栾盈复入于晋,入于曲沃。秋,齐侯伐卫,遂伐晋。八月,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己卯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灵鹫山。与大比丘八万人俱。尊者□。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目连。尊者摩诃迦叶。而为上首。与菩萨众八万人俱。观世音菩萨。阿逸陀菩萨。行愿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梵王

  • 佛法金汤编卷第一·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切谓自昔弘教诸硕德。其嘉言善行。已有成书具载之矣。若高僧传.僧史传.灯录等书是也。独历代护教诸王臣之言行。虽杂着於他书而无全编可通考之。未尝不为之浩叹也。矧吾大觉圣人临

  • 夏小正·佚名

    相传为夏代的历法。它根据天象、物候来定季节与月份。记有各月昏旦伏见和南中天的星象,并指明初昏斗柄方向和时令的关系 (可能即后世每月斗建的起源),为我们提供了从以观测物候定农时的自然历,向以观测天象确定农时的

  • 节韵幼仪·汪志伊

    《节韵幼仪》,汪志伊撰。汪志伊,安徽桐城双港人。乾隆中期举人,充四库馆校对。历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工部尚书。嘉庆中,先后出任福建、江苏巡抚,湖广、闽浙总督。清除江浙漕粮积弊,整顿福建地方秩序,在湖北疏河建闸,编辑

  • 法藏碎金录·晁迥

    笔记著作。宋晁迥撰。晁迥(948—1034),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今属河北)人,自父佺始徙家彭门(今四川彭县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真宗时累官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以太子少保致仕。迥受学于王禹偁,以文章典赡擅名,而性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