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

钦定四库全书

张司业集卷七

唐 张籍 撰

七言絶句

送蜀客

蜀客南行祭碧鸡木绵花发锦江西山桥日晚行人少时见猩猩树上啼

蛮中

铜柱南边毒草春行人几日到金麟玉鐶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

赠道士

茆山近别剡溪逢玉节青旄十二重自说年年上天去罗浮最近海边峯

平望驿

茫茫菰草平如地渺渺长堤曲似城日暮未知投宿处逢人更问向前程

宿天竺寺寄灵隐僧

夜向灵谿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送元绍

昔日同游漳水边如今重说恨绵绵天涯相见还相别客路秋风又几年

美人宫棊

红烛台前两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趂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

蛮州

瘴水蛮中入洞流人家多住竹棚头青山海上无城郭唯见松牌记象州

送元宗简

貂帽垂肩窄皂裘雪深骑马向西州暂时相见还相送却闭闲门依旧愁

寄徐晦

鄠陂鱼美酒偏浓不出琴斋见雪峯应胜昨来趋府日簿书牀上乱重重

寄白学士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鎻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喜王六同宿

十八年来恨别离唯同一宿咏新诗更相借问诗中语共说如今胜旧时

题玉像堂

玉毫不着世间尘辉相分明十八身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与贾岛闲游

水北原南草色新雪消风暖不生尘城中车马应无数能解闲行有几人

哭丘长史

丘公已没故人稀欲过街西更访谁每到子城东路上忆君相逐入朝时

哭孟寂

曲江院里题名处十九人中最少年今日风光人不见杏花零落寺门前

患眼

三年患眼今年免校与风光便隔生昨日韩家後园里看花犹似未分明

答刘兢

刘君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昨日街西相近住每来存问老夫身

赠华严寺僧

一身依止荒闲院烛耀窗中有宿烟偏礼华严经里字不曾行到寺门前

逢故人

山东二十余年别今日相逢在上都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尽是白髭须

送萧远弟

街北槐花傍马垂病身相送出门迟与君别後秋风夜作得新诗说向谁

送辛少府任安县

才多不肯浪容身老大诗章转更新选得天台山下住一家全作学仙人

赠任道人

长安多病无生计药铺医人乱索钱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

招周居士

闲门秋雨湿墙莎俗客来稀野思多已扫书斋安药竈山人作意早经过

送许处士

高情自与俗人疎独向蓝谿选僻居会到白云长取醉不能窗下读闲书

题杨秘书新居

爱闲不向争名地宅在街西最静坊卷里诗过一千首白头新受秘书郎

送晊师

九星坛下煎茶别五老峯头覔寺居作得新诗旋相寄人来请莫达空书

送僧往金州

闻道溪隂山水好师行一一徧经过事须覔取堪居处若个溪头药最多

寻徐道士

寻师远到晖天观竹院森森闭药房闻入静来经七日仙童檐下独焚香

答韦开州寄车前子

开州午日车前子作药人皆道有神惭愧使君怜病眼三千余里寄闲人

忆故州

垒石为山作野夫自收灵药读仙书如今身是他州客每见青山忆旧居

送客游蜀

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为到浣花谿水头

送陆畅

共踏长安街里尘吴州独作未归身贵门旧宅今谁住君过西塘与问人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谁家池上又逢春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赠李司议

汉庭谁问投荒客十岁天南着白衣秋草茫茫恶谿路岭头遥送北人归

别客

青山历历水悠悠今日相逢明日秋系马桥边杨柳树为君沽酒暂淹留

登楼寄胡家兄弟

独上西楼尽日闲林烟裛漾鸟绵蛮谢家兄弟重城里不得同看雨後山

答刘明府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疎可怜绦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酬藤杖

病里出门行步迟喜君相赠古藤枝倚来自觉身生力每向旁人说得时

法雄寺东楼

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时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客古槐深巷暮蝉愁

寄故人

静曲闲房病客居蝉声满树槿花疎故人秪在蓝田县强半年来不得书

邻妇哭征夫

双鬟初合便分离万里征夫不得随今日军回身独没去时鞍马别人骑

和崔驸马闻蝉

凤凰楼下多欢乐不觉秋风暮雨天应为昨来身暂病蝉声得到耳旁边

和裴仆射看樱桃花

昨日南园新雨後樱桃花发旧枝柯天明不待人同看遶树重重履迹多

和郭明府县中会饮

一樽清酒两人同好在街西水县中自恨病身相去远此时闲坐对秋风

唐兴观看花

新红旧紫不相宜看觉从前两月迟更向同来诗客道明年到此莫过时

九华观看花

街西无数闲游处不似九华仙观中花里可怜池上景几回墙壁贮春风

赠姚合

丹凤门前向晓开千官相次入朝来唯君独走冲尘土下马桥边报直回

同韦员外开元观寻时道士

观里初晴竹树凉闲行共到最高房昨来官罢无生计欲就师求断谷方

同韩侍御南谿夜赏

喜作闲人得出城南谿两月逐君行忽闻新命须归去一夜船中语到明

使行望悟真寺

采玉峯连佛寺幽高高斜对驿门楼无端来去骑官马寸步教身不得游

重阳日至峡道

无限青山行已尽回看忽觉远离家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见花

赠主客刘郎中

忆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犹是褐衣身谁知二十余年後来作学曹相替人

唐昌观玉蘂花二首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应共诸仙鬭百草独来偷折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班班满地花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忆远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玉仙馆

长谿新雨色如泥野水隂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寄府吏

野水寻花共作期今朝出郭不相随待君公事有闲日此地春风应过时

凉州词三首

边城暮雨鴈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宫词二首

新鹰初放兔犹肥白日君王在内稀薄暮千门临欲鎻红粧飞骑向前归

黄金扞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官帘外送樱桃

华清宫

温泉流入汉离宫宫树行行浴殿空武帝时人今欲尽青山空闭御墙中

崔驸马养鹤

身闲无事称高情已有人间章句名求得鹤来教剪翅望仙台下亦将行

闲游二首

老身不计人间事野寺秋晴每独过病眼较来犹断酒却嫌行处菊花多

终日不离尘土间若为能得此身闲今朝暂共游僧语更恨趋时别旧山

刘兵曹赠酒

一瓶顔色似甘泉开向新栽小竹前饮罢身中更无事移牀独就日阳眠

送王梧州

楚江亭上秋风起看发苍梧太守船千里同行从此别相逢又隔几多年

春日早朝

晓陌春寒朝骑来瑞云深处见楼台夜来新雨沙墀湿东上合门应未开

寄朱阚二山人

为个朝章束此身眼看东路去无因历阳旧客今应少转忆隣家二老人

寄李渤

五度谿头踯躅红嵩阳寺里讲时钟春山处处行应好一月看花到几峯

寻仙

谿头一径入青崖处处仙居隔杏花更见峯西幽客说云中犹有两三家

寄王奉御

爱君紫阁峯前好新作书堂药竈成见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

题渭北寺上方

昔祭郊坛今谒陵寺中高处复来登十余年後人多别喜见当时转读僧

同白侍郎杏园赠刘郎中

一去潇湘头欲白今朝始见杏花春从来迁客应无数重到花前有几人

答鄱阳客药名诗

江臯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夏枝子夜吟诗向松桂心中万事喜君知

寄宋景

诏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君今独在征东府莫遣功名属别人

倡女词

轻鬓丛梳阔扫眉为嫌风日下楼稀画罗金缕难相称故着寻常淡薄衣

答元八遗纱帽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到山前坐竹牀唯恐被人偷様剪不曾闲戴出书堂

题僧院

闻师行讲青龙院本寺住来多少年静扫空房唯独坐千茎秋竹在檐前

送元八

百神斋祭相随徧寻竹看山亦共行明日城西送君去旧游重到独题名

吴楚歌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题方睦上人月台观

一身清浄无童子独坐空堂得几年每夜焚香通月观可怜光景最团圆

华山庙

金天庙下西京道巫女纷纷走似烟手把纸钱迎过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病中酬元宗简

东风渐暖满城春独向深房养病身莫说樱桃花已发今年不作看花人

寺宿斋

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斋宫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赠施肩吾

世间渐觉无多事虽有空名未着身合取药成相待吃不须先作上天人

赠王建

于君去後交游少东野亡来箧笥贫赖有白头王建在眼前犹见咏诗人

逢贾岛

僧房逢着欵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满马蹄今去入谁家

离宫怨

高堂别馆连湘渚长向春江开万户荆王去去不复来宫中美人自歌舞

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繋木兰船

成都曲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楚妃怨

梧桐叶下黄金井横架辘轳牵素绠美人初起天未明手拂银瓶秋水冷

寒塘曲

寒塘沉沉柳叶疎水暗人语惊栖鳬舟中少年醉不起持烛照水射游鱼

春堤曲

野塘鵁鶄飞树头绿蒲紫菱盖碧流狂客谁家爱云水日日独来城下游

山禽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出林向月飞

秋山

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草堂不闭石牀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宿山祠

秋草宫人斜里墓宫人谁送葬来时千千万万皆如此家在边城亦不知

送律师归婺州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证戒师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无题

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粧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有细腰多

山中醻人

山中日暖春鸠鸣逐水看花任意行向晚归来石窗下菖蒲叶上见题名

题故僧影堂

香消云鎻旧僧家僧刹残形半壁斜日暮松烟寒漠漠秋风吹破绦莲花

弱栢院僧影堂

弱栢倒垂如线蔓檐头不见有枝柯影堂香火长相续应得人来礼拜多

玉真观

台殿曾为贵主家春风吹尽竹窗纱院中仙女修香火不许闲人入看花

弟萧远雪夜同宿

数卷新游蜀客诗长安僻巷得相随草堂雪夜携琴宿说似青城馆里时

虎丘寺

望月登楼海气昏劔池无底浸云根老僧只怕山移去日暮先教鎻寺门

赠刘郎中

怪君把酒空惆怅同是贞元花下人自别花来多少事东风二十四回春

酬朱庆余

越女新粧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绮绣宫

玉楼倾侧粉墙空重叠青山绕故宫武帝去来红袖尽野花黄蝶领春风

张司业集卷七

猜你喜欢
  青幕子妇·唐圭璋
  槎翁诗集卷八·刘崧
  不再是我的乖乖·徐志摩
  原序·姚合
  卷253 ·佚名
  唐诗镜卷十·陆时雍
  又一次试验·徐志摩
  卷二十三·陈起
  卷一百三十八·陈思
  卷三 茕斋歌诗三十一首·李白
  卷二十七·陈廷敬
  卷五百三十五·佚名
  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黄曾樾
  卷三十七·施元之
  王质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提要·周伯琦

    (臣)等谨案近光集三卷扈从诗一卷元周伯琦撰伯琦字伯温饶州人官至兵部侍郎所著有六书正讹别着録顺帝时伯琦以文章受知遇出入禁廷因裒録所作为此二集近光集起后至元八年庚辰由国史院编修擢翰林修撰同知制诰至正元年辛巳为

  • 卷一三五 齊紀一·司马光

      起屠維協洽(己未),盡昭陽大淵獻(癸亥),凡五年。   太祖高皇帝建元元年(己未,公元四七九年)   春,正月,甲辰,以江州刺史蕭嶷為都督荊 湘等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尚書左僕射王延之為江州刺史,安南長史蕭子良為督會稽等五郡諸

  • 契丹國志卷之十四·叶隆礼

      諸王傳   東丹王   東丹王名突欲,太祖長子,母曰述律氏。太祖攻渤海,拔其夫餘城,更名曰東丹國,命其長子突欲鎮東丹,號人皇王,時唐明宗初年也。太祖崩於渤海,述律后使少子安端少君守東丹,與長子突欲奉太祖之喪,發渤海。

  • 例言·梁溪坐观老人

      一本记以咸、同、光、宣四朝之事居多,初名《四朝野记》,兹以四朝未能并包,故易今名。  一凡朝廷、社会、京师、外省事无大小,皆据所闻所见录之,不为凿空之谈,不作理想之语。  一所闻之事必书明闻于某人,或某人云。 

  • 卷之九百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闽纪卷之九·杨捷

    三韩杨捷元凯着咨文请复边海咨两院飞报恢复咨两院飞报克取咨两院题报剿杀咨督院请挂粮饷咨督院借领月饷咨督院飞报恢复咨兵部飞报克取咨兵部飞报大捷咨督院请旨事咨督院边海要岛咨督院严查私藏咨抚院严饬巡拿咨两院、

  • 第五五谕光绪七年十一月九日一一二○七-一四·佚名

    新竹知县徐,饬自爨店林水等派拨挑夫,交由挑失首呼唤钦加同知衔、调授新竹县正堂徐为谕饬遵办事。(云云照前叙至)除批准照办、并分谕饬遵外,合行谕饬。为此谕,仰各自爨店某等,即便遵照,遇有大差临境,尔等每

  •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二八三 陕西巡抚巴延三奏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陕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奏闻事。窃照各省抽改《通鉴纲目续编》,应于年终汇奏。臣查陕西省于乾隆四十八、九,五十、一等年据各属查缴

  • 李焘传·脱脱

    李焘字仁甫,眉州丹眣人,唐宗室曹王的后代。父李中考中进士,主管仙井监。李焘刚成年,愤恨金仇未报,著《反正议》十四篇,都是有关挽救时局的大问题。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中进士。皇上调李焘为华阳主簿,又调为雅州推官。因人事

  • 卷一百三十一·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三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唐高祖武德元年河南州县相继降唐刘武周降将寻相等多叛去诸将疑尉迟敬德囚之屈突通殷开山言於秦王世民曰敬德若叛岂在寻相之後邪遽命释之引入卧内赐之金曰丈

  • 图说上·朱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     元 朱公迁 撰图说上 <经部,诗类,诗经疏义会通,图说上> 朱子曰先儒正变之说经无明文可考今姑从之其可疑者则具於本篇云 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十三国为变风

  •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序·佚名

      药师如来本愿经者。致福消灾之要法也。曼殊以慈悲之力请说尊号。如来以利物之心盛陈功业。十二大愿彰因行之弘远。七宝庄严显果德之纯净。忆念称名则众苦咸脱。祈请供养则诸愿皆满。至于病士求救应死更生。王者攘

  • 卷第九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九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学支纳息第一之三云何为见。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说。诸有为法皆是见性。所以者何。行相猛利说名为见。

  • 卷第一百九·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一百九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十二 【论】第七佛会中开敷一切树华夜神主远行地。 【经】尔时善财童

  • 卷之十一·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十一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全编赞三教圣人图中华去西域十万奇里瞿昙先孔老四百余年迹有向背道无间然总刹土以同居孰彼孰此融三际于当念谁后谁先机前觑破三老鼻孔一串稍涉

  • 分·周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何谷天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5年12月初版,列入“文学丛刊”。收短篇小说5篇:《分》、《恨》、《薛仁贵征东》、《雪地》、《山坡上》。本集作品主要反映四川军阀混战年代的乱离现实。其中《雪地》(

  • 大吉义神咒经·佚名

    四卷,元魏昙曜译。先说归命烧香请三宝及天龙各各咒法,次明天阿修罗共战,帝释军败,请救于佛,佛为说大结界咒。次有一切天龙鬼神,次第助佛说咒,既说咒已,佛乃说持咒所办之法。

  • 密迹力士大权神王经偈颂·佚名

    元广福大师僧录管主八撰,共一百七十五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