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铁城泥犁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佛在舍卫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诫诸沙门言。我以天眼视天下人。死生好丑尊者卑者人死得好道者得恶道者。人于世间身作恶口言恶心念恶。常好烹煞祠祀鬼神者。身死当入泥犁中。身常行善口常言善心常念善。死即上天。佛言。人如天雨泡。雨从上渧之。一泡坏者一泡成。人生世间生者死者如泡起顷。佛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贫者富者贵者贱者。人所为善恶。佛言。我皆知之。譬如瞑夜于城门两边各燃炬火。人有出者入者数千万人。从瞑中视皆见火中出入者。佛言。我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从瞑中视火中出入者。如上高楼上望下有数千家。中从上视皆见诸家。佛言。我见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从高楼上视诸家。佛言。如人乘船行清水中。皆见水中鱼石所有。佛持天眼视天下人。死有上天者入泥犁者。如人视清水中鱼石。有明月珠持五彩缕贯之。人视珠皆见五彩。别知与珠相贯穿。佛言。我见天下人所从来善恶变化。如人视珠。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为人时于世间不念父母养育推燥居湿乳哺长大。汝何以不孝父母。其人即对阎罗言。我实愚痴憍慢。阎罗言。处汝罪者。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是第一问。第二问汝不见病困剧时羸劣甚极手足不任。其人言。我实见之。阎罗言。汝何以不自改为善耶。其人言。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是过非天非父母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阎罗第三问。汝不见世间男子女人老时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持杖而行。黑发更白不如年少时。其人言。我实见老人持杖而行。阎罗言。当此之时。何以不自改为善耶。其人言。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是过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阎罗第四问言。汝于世间时不见男子女人死。一日二日至七日。身体腐烂形貌坏败。为虫蚁所食。为众人所恶。汝见是。何以不自改为善耶。其人言。我已见之。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汝施行何以不端汝心端汝口端汝行。是过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道人过。汝身所作当自得之。阎罗第五问。汝为人时于世间宁见长吏捕得劫人杀人贼人。反缚送狱掠治考问。或将出城于道中挌杀之。或有生辜挓者。宁见是不。其人言。我实见之。阎罗言。汝何以不布施作善。汝为人时。何以不正汝行正汝口正汝心耶。其人言。实愚痴憍慢。阎罗言。是过亦非父母非天非帝王。非沙门非道人过。汝身所作自当得之。对已毕。泥犁旁即牵持去。将诣一铁城。是第一泥犁阿鼻摩。泥犁城有四门周匝四千里。中有大釜长四十里。泥犁旁叉刺人而内之。如是无央数中皆有火。人遥见之皆恐怖战栗。如是入者数千万人泥犁旁而内其中。昼夜不得出门皆闭不开不得出。人在其中数千万岁。火亦不灭人亦不死。久久时遥见东门自开。人皆走欲出适到门门复闭。诸欲出人复于门中共斗诤欲得出。久久复遥见西门开。人皆走往门复闭。人复于门中共斗。久久复见南门开。人皆走往门复闭。人复于门中共斗。久久四门复开人得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二鸠延泥犁中。人足著地者即燋。举足肉复生。有东走者西走者南走者北走者。周匝地大热。数千万岁乃竟。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三弥离摩得泥犁中。其中有虫。虫名崛喙。嘴如铁黑头足。虫遥见人。皆迎来啄人肌骨皆尽。如是数千万岁乃竟。自以为得脱。复入第四刍罗多泥犁中。其中有山。石利如刀。人皆走上其巅。复有走下者皆欲求脱。不知当如向。足皆截剥。地石皆如利刀。如是复数千万岁乃竟。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五阿夷波多桓泥犁中。其中有热风。相逢避之不能得脱。其人欲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如是久久数千万岁乃得出。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六阿喻操波泥桓泥犁中。多树木皆有刺。树间有鬼。人入其中者。鬼头上出火口中出火。身为十六刺。遥见人来大怒。火皆见十六刺。皆贯人身体裂如食之。皆走欲得脱。走常触是鬼。如是数千万岁乃竟得出。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七槃蓰务泥犁中。其中有虫。虫名鹑。人入其中者。是虫飞来入人口中食人身体。人皆走极虫食不置。人皆四面走。欲求脱不能得脱。如是数千万岁乃竟得出。人自以为得脱。复入第八堕檀罗泥渝泥犁中。其中有流水人皆堕水中。水边有刺棘。水热过于世间汤镬。热沸涌跃人皆熟烂。走欲上岸边。有鬼持矛逆刺人腹内其中。不能得出入皆随水下流。复有鬼激如钩取。问之言。若从何所来。若为是问。其人言。我不知何所从来。亦不知当若去。我但饥渴欲逐饮食。鬼言。我与若食即取钩。钩其上下颔。口皆磔开。因取消铜注人口中皆燋烂。如是求死不能得死。求生不能得生。其人平生。于世间为人时作恶甚故。求解不得解。诸泥犁中人皆复得出自以为得脱。反入第七泥犁。鬼逆问汝去。何以复还入第五。复还入第四。从第四复还入第三。复还入第二。复还入第一阿鼻摩泥犁。未至人遥见铁城。皆欢喜大呼称万岁。阎罗闻之即问泥犁旁。是何等声。旁即言。是呼声者。是前过泥犁中者。阎罗言。是皆不孝父母不畏天不畏帝王。不承事沙门道人。不畏禁戒者。阎罗即复呼人前。对言。若非恐阎罗言。今汝解脱去。当复为人作子者。当孝顺事长年。当畏帝王禁戒。当承事沙门道人。端心端口端身。人生在世间时。罪过小且轻。死在地下泥犁大且重。得沙门道人。当承事其道。当得阿罗汉者。诸泥犁道皆为闭塞。一对皆毕。诸泥犁中人皆得出。在城外地皆复死。诸死者先世宿命。为人时作恶犹有小善。从泥犁还出。皆生善道。人从泥犁中出。各自政心政口政行。不复还入泥犁中。泥犁中亦不呼人。人更泥犁丑毒苦痛。各自思惟亦可为善。佛言。人死入泥犁者。侯王沙门道人乃得与阎罗相见耳。凡余人者但随群入。阎罗地狱王名也。

猜你喜欢
  四明尊者教行录卷第六·宗晓
  卷第五(宇字号)·朱时恩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道宣
  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十五·唐慧琳
  第九十一章 婆罗兹加玛普奢等四王·佚名
  终南家业卷中(本)·守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七·澄观
  卷十·佚名
  第八卷·佚名
  称赞功德品第八·佚名
  大哀品第六·佚名
  卷第三十七之上(露字号)·朱时恩
  卷下·佚名
  卷十五·赞宁
  禅宗决疑集·智彻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五出 神引·李渔

    〖北仙吕·点绛唇〗(生扮释迦佛,坐金莲台、五色云车,外扮文殊,骑狮,末扮普贤,骑象,同上)(生唱,众合)些子豪光,似电痕一放,弥天壤。法力难量,还有发不尽的光明藏。(生)咫尺西方不是天,众生何事却沉渊?(外)扶人空引慈悲手,(末)若个能来宝

  • 御选宋诗卷三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三十四七言古诗十方岳东西船昨日东船使风下突过乘舆快于马今日西船使风上适从何来急于浪东船下时西船怨西船上时东船羡篙师劳苦自相寛明日那知风不转推篷一笑奚尔为怨迟羡速无休时沙头漠漠杏花

  • 谈商籁体·闻一多

    梦家:商籁体读到了,印象不大深,恐怕这初次的尝试还不能算成功。这体裁是不容易做。十四行与韵脚的布置是必需的,但非重要的条件。关于商籁体裁早想写篇文章谈谈,老是忙,身边又没有这类的书,所以没法动手。大略的讲,有一个基本

  • 卷三十一 陈胜项籍传第一·班固

    陈胜字涉,阳城人。吴广,字叔,阳夏人也。胜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然甚久,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胜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秦二世元年秋七月,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胜、广皆为

  • 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隐逸·张廷玉

        ◎隐逸   韩愈言:“《蹇》之六二曰‘王臣蹇蹇’,而《蛊》之上九曰‘高尚其事’,由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夫圣贤以用世为心,而逸民以肥遁为节,岂性分实然,亦各行其志而已。明太祖兴礼儒士,聘文学,搜

  • 卷六·吴兢

    钦定四库全书 贞观政要卷六      唐 吴兢 撰 元 戈直 集论 俭约第十八【凡八章】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禹贡曰九山刋旅蔡氏注九州之山也如冀州则梁岐之类】通

  • 北狩行录 全文·蔡鞗

    丁未年二月七日,太上初出青城。三月二十八日起发,随行宗族官吏,远触炎热,不谙风土,饮食不时。比至燕山,病者几半。尽出所有衣物,命李宗言货易药物,修合给赐,十救八九。寓止燕京延寿寺。宗室自濮王仲理以上,别居仙露僧舍,有粮

  • 卷之二百六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七·阿桂

    十月辛巳明亮奏言查大兵从琅谷南下直攻纳木廸官寨贼人据住三面放鎗抵拒难以前进必先攻取斯底叶安地方以絶其四面应援之路而斯底叶安又以层层髙磡攀附殊难惟北面另起石包地名什扎古上与琅谷相接其下隔以深沟别拖山腿一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一·阿桂

    六月癸酉温福丰升额奏言副都统富勒浑总兵李煦报称自五月二十二日起连日大雨至二十六日邜刻雨止领兵绕过南山后面分为三路冲进箐林直抵大木栅前攻击有贼二百余名从两旁林内突出木栅内又冲出百余名俱被官兵奋勇撃败已刻

  • 齐欲攻宋秦令起贾禁之·佚名

    【提要】 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一切以现实的利益作为进行外交的标准和圭臬。赵国合纵攻秦失败之后,苏秦再一次将合纵的希望寄托在齐国身上,凭着他的凌厉词锋和对国际斗争的真知灼见,说服赵国驾

  • 卷第四·佚名

    日本文德天皇實錄卷第四文德紀四文德天皇起嘉祥仁壽二年正月,盡十二月右大臣-正二位臣-藤原朝臣-基經等,奉敕撰一、參議行宮內卿兼相模守滋野貞主卒文德天皇二年,春正月,戊辰朔 ,帝御大極殿,受歲賀。還御南殿,賜宴侍臣。皆如

  • 四年·佚名

    (甲子)四年清嘉慶九年春正月1月1日○辛卯朔,頒勸農綸音。敎曰:「國以民爲本,民以農爲本,農之本在勤,未聞不致人力而能致豐年也。省耕補不足,不奪民時,長吏之勤也,俶載南畝,深耕易耨,民之勤也。人力之勤如此,然後惟天降康,貽我穰穰。

  • 事君章第十七·佚名

    【解读】这一段是说明如何事君,即如何对长上、领导尽忠。所谓移孝作忠,把孝心推移到对国家、人民,就是尽忠。【原文】子曰:“君子之事上也(1),进思尽忠(2),退思补过(3),将顺其美(4),匡救其恶(5)。故上下能相亲也(6)。诗(

  • 卷七·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七     灵璧知县马骕撰臧孙纥出奔【襄公】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已雨行何以圣爲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蠧也

  • 星期一故事集·都德

    《星期一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作品。其中脍炙人口的小说《最后一课》,就是《星期一故事集》中的代表。《星期一故事集》,中有11个短小精美的故事,分别是:《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局台球》,《小间谍》《布吉瓦

  • 秦献记·章太炎

    《秦献记》,发表在1914年3月出版的《雅言》杂志第六期。这篇文章论述了秦王朝对知识分子和学术文化的政策,也谈到了秦代学术文化的部分成就。作者赞扬了秦始皇的“焚书”,提出“不燔六艺,不足以尊新王”,矛头指向孔子的“

  • 赞禅门诗·佚名

    唐人七言诗。诗后有“丁卯年二月廿三日沙弥明慧记”题款。《全唐诗》未载。诗云:“丈六谁迹(?)三世钦,菩提理绝去来今。欲升彼岸无学道,一切都缘草计心。”应为当时敦煌寺院僧人学禅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