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寶積經無量夀會校勘說明

  一.本書校歷二週.一譯校.二刻校。

  二.譯校凡用三種異本對勘。(一)梵文大本極樂莊嚴經.校註略稱梵本。(二)曹魏

  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夀經.略稱魏本。(三)宋法賢譯佛說大乘無量夀莊嚴經.略

  稱宋本。別有漢支婁迦讖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吳支謙譯佛說阿彌陀經.均爲

  是書異譯.大體同於魏本而文次凌亂過之.今不具勘。

  三.譯校凡有二例。(一)章段.用魏宋二本對勘.次第具缺有互異處皆註出曰.某本

  云云。(二)文義.概用魏本對勘.註出異文曰.魏本云云。其四十八願一段.參用梵

  本對勘.註出異義曰.梵本云云。

  四.刻校用南宋刻爲底本.對勘麗刻改正文字.附註曰.原刻云云.依麗刻云云。

  五.對勘資料出處如次。

  (一)梵文大本極樂莊嚴經.Sukha^vati^ vyuha (pp.11-21) .F.Max Muller及南條文雄(B.Nanjio)校刊本.一八八三年.英國牛津版。

  (二)魏譯無量夀經.

  (三)宋譯大乘無量夀莊嚴經. 以上二種均用日本弘教書院縮刷正藏本及

  大正大藏經本。

  (四)本書南宋刻及麗刻. 悉依日本弘教書院縮刷正藏本及大正大藏經本

  之校註。

猜你喜欢
  雪峰语录大尾·雪峰义存
  ●五更转两首·神会
  劳工之道德·太虚
  续高僧传卷第十四·道宣
  卷第六十九·佚名
  卷第二十六·居顶
  卷之二十二·纪荫
  大林寺募修佛殿法堂序·太虚
  集诸经礼忏仪卷下·智升
  现果随录目录·戒显
  第二十二品·佚名
  卷七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附)宗门杂录四条·费隐通容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五·唐慧琳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二卷·龙树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慢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

  • 第三折·佚名

    (末扮那吒同二郎上,云)众神将摆布的严整着。(末唱) 【越调】【斗鹌鹑】冷飕飕杀气飘飘,气昂昂精神抖搜。雄赳赳断怪除妖,威凛凛踏罡步斗。沉点点帅印悬腰,明晃晃双锋在手。马似熊,人似彪,左右列合后先锋,簇拥着元戎帅首。 【

  • 第四折·佚名

    (孟上,云)老夫孟从叔是也,自从赶我女孩儿和梁鸿出门以来,便好道木不钻不透,人不激不发,果然那梁鸿上朝取应,一举状元及第,除授本处县令。老夫如今牵羊担酒,与孩儿庆喜,走一遭去来。(下)(梁鸿冠带引祗从上.诗云)去日曾携一束书。

  • 崔毛徐何邢鲍司马传第十二·陈寿

    崔琰字季珪,清河东武城人也。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学未期,徐州黄巾贼攻破北海,玄与门人到不其山避难。时谷籴县乏,玄罢谢诸生。琰既受遣,而寇盗充

  • 第六十四回 叱逆使颜真卿抗节 击叛帅段秀实尽忠·蔡东藩

      却说李希烈籍隶辽西,性极凶狡,本来是没甚功业,自平梁崇义后,恃功益骄,德宗反说他忠勇可恃,封王拜相,兼数镇节度使,令讨李纳。希烈率部众徙镇许州,屯兵不进,反遣心腹李苴,阴约李纳,结为唇齿,共图汴州,佯向河南都统李勉处假道。

  • 中兴小纪卷十·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元年【嵗在辛亥】春正月己亥朔诏改元 癸夘上谓宰执曰张浚短于知人所用多浮薄妄作李回曰浚行仓猝故不暇详择上曰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用人岂可不审也 尚书省言鄂岳道逺合拨还湖北其江南

  • 第三十九卷清顺治·缪荃孙

    世祖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弘光元年)正月乙卯,明南京地震。三月丙申,明淮安巡按御史王燮诛贼党巩克顺以殉。壬寅,明南京孝陵夜哭。五月庚寅,明马士英、史可法奉福王由崧监国南京。戊戌,明以御史郭维经为应天府丞,仍兼原职。固

  • 一四三二 吏部为知照原校文源阁全书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佚名

    一四三二 吏部为知照原校文源阁全书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黏单)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吏部为查议具题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六日题,本月初八日奉旨:依议。钦此。相应刷录黏单知照可

  • 列传卷第四十 高丽史一百二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叛逆一。○孔子作春秋尤严于乱臣贼子及据地以叛者其诛死者而不贷所以戒生者于后也。 夫人臣忠顺则荣其身保其宗而美名流于后叛逆者未有不脂

  • 卷一百二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三灾祥略【二】地类顺治二年河决考城之刘通口时河流北徙自午沟至徐州河身渐涸至四年决口始塞河流疏通三年直隶成安等县水按分数免赋六年直隶真定顺德广平大名四府属山西太原平阳汾辽泽

  • 卷05·陈邦瞻

    太祖乾德二年春正月,南汉侵潭州,防御使潘美击却之。时南汉主刘

  • “直”也有讲究·孔子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直躬者:直率坦白的人。②攘羊:攘,偷。③证之:告发他。证,告发。 【译文】 叶公

  • 卷九·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九明 杨于庭 撰襄公楚杀其大夫公子申 楚杀其大夫公子壬夫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申及壬夫政以贿成何得无罪观者当自得之可也臧孙纥败于狐骀狐骀之败不书讳之也莒人灭鄫灭鄫者莒以

  • 卷十七·范家相

    钦定四库全书诗沈卷十七栁州府知府范家相撰大雅荡诗以殷受比厉王与书微子一篇可互证彊御掊克流言冦攘即书所谓罔不草窃奸宄师师非度也炰烋中国敛怨为德即书所谓敛仇召敌不怠也明晦号呼俾昼作夜即沉酗败乱厥德也蜩螗沸

  • 论知行难易·太虚

    知行难易,因所对之事不同,应分四句论之,各有所当,未可一概。一、对人生物质环境而言:行易知难,孙文学说举十证证之已详,可勿待更议矣。二、对自己修身进德而言:则古书“知之匪艰,行之唯艰”,知易行难说,盖甚确切。此非于各自对身

  • 佛学会应注重于学·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广州佛学会讲──各位都是佛学会的会员,对于佛学当然已有相当的修学。佛学虽差别无量,而其宗旨是一贯整个的,所谓‘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所以我现在要讲的佛学,也许就是各位已听过的。佛学会之学

  • 观音慈林集卷上·弘赞

    粤东鼎湖山沙门释 弘赞在犙 编上篇 诸经观音普门品玄义(天台智者大师作)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

  •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佚名

    15卷,清行泽说,宏怤等编(依驹本印)。卷之一,菩提上堂。卷之二,老祖上堂。卷之三,神鼎上堂。卷之四,普说二。卷之五,小参。卷之六,小参。卷之七,机缘。卷之八,机缘法语附。卷之九,拈颂。卷之十,书问。卷之十一,偈净土咏附。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