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直”也有讲究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②,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释】

①直躬者:直率坦白的人。②攘羊:攘,偷。③证之:告发他。证,告发。

【译文】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

【读解】

按照孔子的看法,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直率坦白。换句话说,直率坦白也有一定的讲究。比如说在父子关系上,有一个孝与慈的问题。所以,父亲有什么问题,从孝的角度出发,做儿子的就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反过来也是一样,儿子犯下了什么过错,从慈的角度出发,做父亲的也应该替他隐瞒,而不应当告发他。

这样说来,也就不应当大义灭亲了。甚至,在法律面前,父子之间也就可以作伪证而相互包庇了。圣人的思想显然不合于法治的精神,而是从伦理道德的礼法角度思考问题的。这也就是他在《泰伯》篇里所说的“直而无礼则绞”。直率而不符合礼就会尖刻伤人。所以,一切都要以礼作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儿子告发父亲虽然直率坦白,但因为不符合孝的礼制,因此仍然是错误的。反过来说,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虽然都不直率坦白,但却符合慈与孝的礼制。

猜你喜欢
  讼贤第二十二·桓宽
  动物篇第五·张载
  杂学辨附录·朱熹
  卷三·陆陇其
  卷二十五·程川
  卷十五·程川
  芄兰·佚名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原跋·智旭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三·佚名
  佛说千佛因缘经·佚名
  佛说诸法本无经卷上·佚名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之二·佚名
  宜先学本有之佛法·印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折·李寿卿

    (外扮郑子产引卒子上,云)小官覆姓公孙,名侨,字子产。佐于郑简公麾下,为上卿之职。当日伍子胥为父兄之仇,背弃楚国,私出樊城,携了公子芈胜投于俺国,要待借兵破楚。小官想来,各霸其主,难以结怨,因设一计,将伍员留于驿亭中,安排筵

  • 卷314 ·佚名

    释智朋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旃檀林,狮子窟。 蹲坐不得处,正好翻身, 片片烟消时,方堪拈出。 不是心,不是佛, 明眼衲僧莫轻忽。 释智朋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 吴宫烟冷水迢迢,当日齐腰雪未消。 腊

  • 滕王阁序·王勃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

  • 卷九十一 天禧二年(戊午,1018)·李焘

      起真宗天禧二年正月盡是年閏四月   春正月乙未,幸元符觀,宴宗室於資善堂。   己亥,尚書右丞、兼宗正卿趙安仁為御史中丞、兼尚書右丞。左右丞兼中丞始此。(會要以為去年十二月,今從百官表。)   詔京城道殣無主者,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隆庆四年二月己亥朔命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赵贞吉兼掌都察院事○四川戎县都蛮阿大等寇掠高筠等县掳百户张汝昆等势张甚巡抚都御史严清巡按御史王廷瞻各奏请大发兵讨之清又举贵州总兵安大朝可任讨贼之事而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四·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癸巳朔甲午祭 三皇于 景惠殿彻祭品颁赐四辅臣等官○乙未冬至节遣抚宁侯朱继勋武定侯郭大诚武安侯郑惟忠武平伯陈如松豊润伯曹元成南和伯方烨宣城伯卫国本东宁伯焦梦熊永年伯王栋于 长陵 献陵

  • 卷之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十一·佚名

      顺治元年。甲申。十一月。乙酉朔。真定巡按卫周允、疏荐故明工部尚书刘遵宪兵部尚书王在晋等十二人。下吏部知之  ○大学士冯铨等奏言、翰林院、明初原定为正三品衙门。后因詹事府有翰林三品四品官、遂改为五

  • 第三七六禀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生员、职员、监生、庄民等,禀举彭上岐为九芎林保长具禀竹北一保九芎林街,治下生员魏缵唐、职员刘嵩山、监生罗在田、曾清机、庄民彭德业、彭云月等,为佥举保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缘九芎林各庄,向来

  • 第七二乙谕光绪九年十月十日一一二一一-七·佚名

    新竹知县周,对皂总头役倪源给发谕戳钦加五品衔、代理新竹县正堂周,为给发谕戳事。照得本衙门,额设皂快总役,有督催公项之责。兹查皂总役洪忠,缘案斥革,其缺未便旷悬,应即就于各班役遴选。查有站堂役倪源

  •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佚名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六月初九日,闻复州人叛,命大贝勒、斋桑古台吉、多铎台吉、硕托台吉、阿济格阿哥率每牛录十五名甲兵前往。因叛变属实,故尽杀其男丁,将其妻孥牛马作为俘获带来,於二十八日到达。复州备御王彬告大贝

  • 王彦章传·欧阳修

    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年少时当军卒,在梁太祖部下,当开府押衙、左亲从指挥使、行营先锋马军使。末帝即位,升濮州刺史,又徙澶州刺史。彦章骁勇有力,能光着脚从荆棘上走百步。握铁枪,骑马奔驰,快速如飞,别人举都举不起来,军中

  • 卷二·刘敞

      或問曰:太公治齊尊賢而尚能,周公曰後世必有簒奪之臣;周公治魯尊尊而親親,太公曰後世寖弱矣。若是乎聖賢之無益于治亂之數也?曰:否,此非聖賢之語也。致功兼并者文其過之言爾。齊不用太公之法故齊奪,魯不用周公之政故魯弱。

  • 卷七·马骕

    <经部,春秋类,左传事纬钦定四库全书左传事纬卷七     灵璧知县马骕撰臧孙纥出奔【襄公】二十二年春臧武仲如晋雨过御叔御叔在其邑将饮酒曰焉用圣人我将饮酒而已雨行何以圣爲穆叔闻之曰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蠧也

  •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佚名

    【原文】&ldquo;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①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②。&rdquo;&ldquo;何以故?&rdquo;&ldquo;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六(论本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窥基

    基撰地第四段。释第五义诸经宗要众杂事中有二。上释宗要。下释杂义。文分为二。初十一复次别引经释。后以四正法。摄持圣教。初经。明身心远离引如实觉。第二经。善修止观觉了所知。第三经。等持等至等。于善巧中。文

  • 上清素灵上篇·佚名

    《上清素灵上篇》,又名《玄丹上经》。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陶弘景《登真隐诀》已引此篇。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存思人首九宫神君之法。其内容文字与《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所载《太上道

  • 平台纪事本末·佚名

    不分卷,未著撰作人姓名。该书的断限为: 自乾隆五十一年 (1786年) 十一月二十七日台湾林爽文发动反清起义起,至乾隆五十三年五月镇压起义的清军撤离台湾止。书的作者在追述了林爽文的身世和以天地会组织群众的情况后,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