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五(那连提耶舍译)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十五六界差别品第二十五之三

大王。如人梦中自持热铜鍱缠被其身。是人觉已忆念梦中所被铜叶。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是真实不。王言:不也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执谓真实。是为智不。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有铜叶。况以衣身。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见恐惧事心生执著。生执著已起於怖畏。起怖畏已作怖畏业。谓身三口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即便谢灭。是业灭已不依东方而祝亦复不依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祝如是之业乃至临死之时,最後识灭。见先所作心想中现。大王。是人见已心生忙惧。自分业尽异业现前。大王。如彼梦觉念梦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识为主。彼业因缘故。以此二缘生分之中识心初起。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阎魔罗界。或生阿修罗。或生天中。或生人中。前识既灭受生分识生。生分相续心种类不绝。大王。无有一法从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灭。见所作业及受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亦无受报者,大王。彼後识灭时名入死数。若初识生名入生数。大王。彼後识起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其缘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业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死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初识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生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何以故?自性离故。彼後识後识体性空。缘缘体性空。业业体性空。死死体性空。初识初识体性空。受生受生体性空。世间世间体性空。涅槃涅槃体性空。起起体性空。坏坏体性空。大王如是作业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但随世俗故有。非第一义也。大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相者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槃先道。远离於相。远离愿求究竟涅槃界。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譬喻当如是知。

大王。如人梦中见身根坏不觉诸触。是人觉已忆念梦中败坏之相。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是真实不。王言不也。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执谓为实。是为智不。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有身根。况败坏也。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自见身根败坏心生执著。生执著已起恐怖心。起恐怖心已作恐怖业。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即便谢灭。是业灭已不依东方而祝亦复不依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祝如是之业乃至临死之时,最後识灭。见先所作心想中现。大王。是人见已心生怖惧。自分业尽异业现前。大王。如彼梦觉念梦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识为主。彼业因缘故。以此二缘生分之中识心初起。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阎魔罗界。或生阿修罗。或生天中。或生人中。前识既灭受生分识生。生分相续心种类不绝。大王。无有一法从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灭。见所作业及受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大王。彼後识灭时名入死数。若初识生名入生数。大王。彼後识起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其缘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业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初识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生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何以故?自性离故。彼後识後识体性空。缘缘体性空。业业体性空。死死体性空。初识初识体性空。受生受生体性空。世间世间体性空。涅槃涅槃体性空。起起体性空。坏坏体性空。大王。如是作业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但随世俗故有。非第一义也。大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相者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槃先道。远离於相。远离愿求。究竟涅槃界。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譬喻当如是知大王。如人梦中梦见幻师幻作五欲。自见己身与彼围绕共相娱乐。是人觉已不见五欲。便忆梦中五欲之乐。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是真实不。王言不也。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执谓真实。是为智不。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有幻师。况复幻作五欲递相娱乐。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见是幻师幻作五欲。心生执著。生执著已起於爱重。起爱重已生染著心。生染著已作染著业。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即便谢灭。是业灭已不依东方而祝亦复不依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祝如是之业乃至临死之时,最後识灭。见先所作心想中现。大王。是人见已心生爱著。自分业尽异业现前。大王。如彼梦觉念梦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识为主。彼业因缘故。以此二缘生分之中识心初起。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阎魔罗界。或生阿修罗。或生天人中。前识既灭受生分识生。生分相续心种类不绝。大王。无有一法从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灭。见所作业及受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亦无受报者,大王。彼後识灭时名入死数。若初识生名入生数。大王。彼後识起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其缘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业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初识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生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何以故?自性离故。彼後识後识体性空。缘缘体性空。业业体性空。死死体性空。初识初识体性空。受生受生体性空。世间世间体性空。涅槃涅槃体性空。起起体性空。坏坏体性空。大王。如是作业果报皆悉不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但随世俗故有。非第一义。大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相者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槃先道。远离於相。远离愿求。究竟涅槃界。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譬喻当如是知。

大王。如人梦中梦见大水漂荡。己身妻子眷属既见漂已,心生无量种种忧恼。是人觉已忆念梦中为水所漂忧苦之事。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是真实不。王言不也。佛言:大王。是人所梦执谓真实。是为智不。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毕竟无有大水。况复漂荡生大忧恼。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闻凡夫。见水漂荡心生执著。生执著已其心不喜。心不喜故作不喜业。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即便谢灭。是业灭已不依东方而祝亦复不依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祝如是之业乃至临死之时最後识灭见先所作心想中现。大王。是人见已心生忙怖。自分业尽异业现前。大王。如彼梦觉念梦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识为主。彼业因缘故。以此二缘生分之中识心初起。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阎魔罗界。或生阿修罗。或生天中人中。前识既灭受生分识生。生分相续心种类不绝。大王。无有一法从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灭。见所作业及受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亦无受报者,大王。彼後识灭时名入死数。若初识生名入生数。大王。彼後识起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其缘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业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死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初识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生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何以故?自性离故。彼後识後识体性空。缘缘体性空。业业体性空。死死体性空。初识初识体性空。受生受生体性空。世间世间体性空。涅槃涅槃体性空。起起体性空。坏坏体性空。大王。如是作业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但随世俗故有。非第一义也。大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相者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槃先道。远离於相。远离愿求。究竟涅槃界。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譬喻当如是知大王。如人梦中自见己身饮酒惛醉无所觉知。不识罪福善恶尊卑优劣。是人觉已忆念梦中饮酒迷乱。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是真实不。王言不也。大王。於意云何。是人所梦执谓真实是为智不。王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梦中竟无有酒。况饮惛乱不识尊卑善恶优劣。是人徒自疲劳都无有实。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闻凡夫。梦见饮酒惛醉心生执著。生执著已起染爱心。起染爱心已作染爱业。所谓身三口四意三种业。造彼业已即便谢灭。是业灭已不依东方而祝亦复不依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而祝如是之业乃至临死之时,最後识灭。见先所作心想中现。大王。是人见已心生爱著。自分业尽异业现前。大王。如彼梦觉念梦中事。如是大王。最後识为主。彼业因缘故。以此二缘生分之中识心初起。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阎魔罗界。或生阿修罗。或生天中人中。前识既灭受生分识生。生分相续心种类不绝。大王。无有一法从於今世至於後世而有生灭。见所作业及受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亦无受报者,大王。彼後识灭时名入死数。若初识生名入生数。大王。彼後识起时无所从来。及其灭时亦无所至。其缘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业生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死时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其生亦无所从来。灭时亦无所至。何以故?自性离故。彼後识後识体性空。缘缘体性空。业业体性空。死死体性空。初识初识体性空。受生受生体性空。世间世间体性空。涅槃涅槃体性空。起起体性空。坏坏体性空。大王。如是作业果报皆不失坏。无有作业者,无有受报者,但随世俗有。非第一义也。大王当知。一切诸法皆悉空寂。一切诸法空者,是空解脱门。空无空相。名无相解脱门。若无相者则无愿求。名无愿解脱门。如是大王。一切法皆具三解脱门。与空共行涅槃先道。远离於相。远离愿求。究竟涅槃界。决定如法界。周遍虚空际。大王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一切譬喻当如是知,

△四转轮王品第二十六之一

尔时佛告净饭王言:大王。如上所说之法。系心精勤当自观察。修行勿随於他。此法乃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菩提。能超一切世间自在。能除一切渴爱。降伏我慢灭除罪过。一切诸法而得平等。彼非凡夫地。一切声闻所不能到。一切辟支佛非其境界。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证得。大王。於此法中应当安意应作是念。我当云何於天人中得为眼目。得为灯明。得为大炬。得为船筏善知水路。得为导师。得为商主。得为导首。我当云何得自度已复能度他。自既解脱令他解脱。自得安隐令他安隐。自证涅槃令他涅槃。大王当知。不应观过去世际所经豪富自在。大王。诸根如幻无满足时。亦无能满者,境界如梦於色声香味触无有厌足。大王。过去之世有转轮王。名无边称大王。彼无边称王。具足无量众宝。辇舆军众象马。无碍轮宝七宝具足。所有军乘无能坏者,於先佛所殖诸善根。意力成就随念即办。大王。彼无量称王。有所忆念无不随意。何以故?具足成就善根力故。大王。尔时无量称王作如是念。我今自试福德之力。时无量称王即作是念。以我威力。令此四天下所有树木。常有花果用之无荆大王。彼无量称王作是念已,於四天下所有树林。花果繁茂用无穷荆大王。无量称王复作是念。令四天下所有人民。诸所欲愿随意无违。大王。彼无量称王作是念已,四天下中一切人民。一切所愿悉得充满。大王。无量称王复作是念。我当更试善根之力。若我有福。令四天下降注香水。作是念已,於四天下寻降香雨。大王。尔时无量称王复作是念。我今当更自试福力。大王。时无量称王即作是念。若我福力。令四天下普雨妙花。作是念时。於四天下寻雨妙花。大王。尔时无量称王复作是念。我今当更自试福力。若我有福。令四天下普雨妙衣。作是念已,於四天下。寻雨天上劫贝树衣。大王。彼无量称王复作是念。我今自试福力。若我有福。令四天下普雨银雨。作是念已,於四天下寻降银雨。大王。彼无量称王复作是念。我今当更自试福力。复作是念。若我有福。令四天下普雨金雨。作是念已,於四天下寻雨金雨。何以故?无量称王所愿从意。皆由过去於一切众生修共业善。大王。尔时此阎浮提地。纵广正等一万八千由旬。当尔之时,此阎浮提有六十千万诸大城郭。大王。尔时於此阎浮提中。置立隍城名宝庄严。其城纵广十二由旬。四面平正妙巧所成。街巷庄严界分分明。於其城外有多罗树七重行列。其多罗树四宝合成。所谓金银琉璃颇梨。庄饰端严甚可爱乐。其金树者,根茎枝条悉皆是金。其叶花果悉是白银。其银树者,根茎枝条悉皆是银。其叶花果皆是黄金。毗琉璃树。根茎枝条悉是琉璃。其叶花果皆是颇梨。其颇梨树。根茎枝条悉是颇梨。其叶花果皆毗琉璃。大王。尔时彼宝庄严城周匝七重悬宝铃网。种种庄严微妙第一。复以种种众宝罗网弥覆其上。於其城外有七重宝堑彼一一堑深半由旬广一由旬。其七重堑底岸平正。八功德水清净盈满众鸟易饮。复有诸花。所谓优钵罗花。拘物头花。波头摩花。分陀利花。弥满其中。底布金沙。其堑四边周匝阶道四宝庄严。所谓金银琉璃颇梨。种种微妙甚可爱乐。彼诸阶道四宝合成。黄金为阶白银为蹬白银为阶黄金为蹬。琉璃颇梨间错上下。交互庄饰周匝栏楯。七宝所成端严无比。一一阶道有七重宝门。种种庄严微妙最上。一一阶道於其两边金芭蕉树。其堑四边周匝阶道。於其两头一一皆有七宝妙座。彼诸所有种种庄严。皆悉是彼无量称王福德所致。其宝庄严城外周匝。而有八万园林。无量称王。作此园林不起爱著我所之心。悉施众生共同受乐。是一一园有八大池。一一大池纵广半由旬。於其池中有种种华。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如是众花弥覆其上。一一池边有八阶道。一一阶道四宝所成端严殊妙。其阶道头建七宝幢门。所谓金银琉璃及马瑙等。其阶两边阎浮檀金。为芭蕉树庄饰严丽。八功德水弥满池中众鸟堪饮。其池四边植诸妙花。所谓阿提目多伽花。薝卜花。阿输伽花。拘罗婆花。波吒梨花。迦腻迦罗花。婆拘罗花。婆利师迦花。末利迦花。苏摩那花。摩楼多花。池?师迦花。如是等陆地生花。无量称王。为令诸人受適乐故。种植如是种种妙花。是诸人民游戏其中欢娱受乐。大王。彼宝庄严城所有宝铃罗网宝多罗树。微风吹动出和雅音。譬如有人善作五种微妙音乐。其声和雅甚可爱乐。彼无量称王。所有宫城铃网宝树园林乐具。所出妙音甚可爱乐。亦复如是,大王。尔时宝庄严王城中所有人民。以彼妙音娱乐受乐。时彼宝庄严城丰乐安隐。人民充满豪富自在。处处皆有优钵罗花。波头摩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大王。彼无量称王。又於异时复作是念。我今当往西瞿陀尼。作是念已,王及四兵俱昇虚空。往瞿陀尼。王既至彼。彼诸小王皆来奉迎。各以国土奉献。大王。时无量称王於彼止祝百千万岁於彼王领。大王。彼无量称王复作是念。我今当往东弗婆提。作是念已,即与四兵俱昇虚空。往弗婆提。王既至彼。彼土小王亦皆奉迎。复以国土奉上。大王。无量称王於彼止祝百千万岁於彼王领。大王。彼无量称王。复於异时作是思惟。我当往彼北郁单越。作是念已,即与四兵上昇虚空。诣郁单越。王既至彼。彼诸人民欢喜归化。王於彼住多百千岁。王领受乐教已眷属。大王。彼无量称王。於彼久时。复作是念。我曾闻有三十三天住须弥顶。我今宜往忉利天上。作是念已即乘龙象。复与四兵飞昇虚空。上须弥山。大王。尔时无量称王。即问御臣。汝见须弥及以大海并四天下。其事云何。御臣答王。我见须弥及大海水四天下等。悉皆旋转,犹如陶师以杖转轮。我见须弥及四天下。悉皆旋转亦复如是,王告御臣。此龙象王大行未止。大王。尔时无量称王。复更前进问御臣言:汝见须弥大海及四天下。复更云何。御臣答言:我见须弥及大海水四天下等悉皆振动。王答臣言:今将欲到须弥山顶。此龙象王小行犹未止。大王。彼无量称王。复更前行问御臣言:汝见须弥及大海水并四天下相复云何。御臣答王。我见须弥及大海水四天下等不动不转。王告臣言:此龙象王。今已到彼须弥山顶。大王。尔时无量称王及与四兵。寻即到彼须弥山顶。大王。尔时帝释遥见无量称王。欢喜来迎而作是言:善来大王。即分半座命王令坐。王即就坐。在彼天上经无量岁。与彼天主分半而治。大王。尔时无量称王。复於久时。作如是念。我今宁可退彼天主。即住其中独为天王,作是念已,无量称王及以四兵。从彼三十三天。即便退落还阎浮提宝庄严城。堕七宝园中。尔时宝庄严城中人民。出於城外至宝箧园中。见无量称王及诸四兵。从天而堕在彼园中。众人见已速疾入城。告城中人。作如是言:今有天子并及四兵。从天而来在宝箧园中。尔时宝庄严城中。复有一王名曰作爱。秉执国事。彼作爱王。闻有天子并及四兵。从天而堕在宝箧园。闻已速疾严敕四兵驾御善乘。与诸城人从宝庄严城出诣宝箧园。王及城人见无量称王怪未曾有。

尔时作爱王。寻敕速办种种香花。末香涂香。疾至无量称王所。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长跪。向无量称王而作是言:汝为是谁。王即答言:汝於昔来。颇曾闻本无量称王以不。时作爱王及诸臣民皆云:我昔曾从先旧人闻。本有大王名无量称。王四天下。与其四兵昇忉利天。无量称王即答之言:如汝所闻。无量称王即我身是。尔时无量称王。初从天下。闻彼人间饮食精气。心不爱乐不能堪忍。身体沈惛,犹如醍醐投热沙中。寻即沈没不得暂停。无量称王。於阎浮提饮食诸味不生爱乐。身心沈没亦复如是,尔时作爱王见无量称王不堪人中香气饮食。身心顿弊不能止祝便作是语。无量称王有何善言:我於来世何所传说。大王。时无量称王告作爱王言:汝今当知无量称王从昔已来。王四天下威德自在。有所须念无不随意。树林花果及随意果。能除一切众生苦恼。随诸众生所须之具皆令如意。我复又能降天香。雨天衣天花。雨银雨金。王四天下豪富自在。昇忉利天。帝释分坐共治天事。贪无厌故於天退没。下阎浮提遂便终没。时无量称王告作爱王言:如上众事。汝於未来当如是说。无量称王豪富自在。贪求无厌自取命终。作是语已即便命终。佛言:大王当知。勿作异观。莫生犹豫疑惑之心。尔时无量称王。岂异人乎。我身是也。大王。是故当知诸根如幻。境界如梦。大王。如是应当系心正观。勿信於他。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常乐法自在,数数策其心。贪欲自在中,智心应远离。离欲自在已,住法自在中。若能降伏心,则能伏烦恼。

若能降烦恼,即得离业道。若离业道已,即为世间塔。不为欲秽染,显示烦恼过。念饶益众生,故号为支提。

闻贪欲过已,便能离贪欲。一切智净心,故号为支提。最胜大丈夫,念灭众生恶。解脱彼瞋恚,故号为支提。

最胜大丈夫,念灭众生痴。脱彼愚痴心,故号为支提。调御天人师,念灭众生慢。

净彼众生心,故号为支提。

猜你喜欢
  贤劫经卷第六·佚名
  卷第七·佚名
  石霜爾瞻禪師語錄序·尔瞻达尊
  不退转品第十一·佚名
  卷上·佚名
  卷第二十三·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十一卷·灌顶
  卷第六·如卺
  卷第十一·佚名
  第十五卷·佚名
  优陂夷堕舍迦经·佚名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一卷·佚名
   第三十九則 雲門金毛獅子·胡兰成
  瑜伽師地論卷第五十七·欧阳竟无
  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双珠记目录·沈鲸

    第一齣 家门始终第二齣 元宵灯宴第三齣 风鑑通神第四齣 勾补军伍第五齣 母子分珠第六齣 从军别意第七齣 军门优卹第八齣 假恩图色第九齣 二友推恩第十齣 助恶谋姦第十一齣 遇淫持正第十二齣 遗珠入宫第十

  • 第一折·佚名

    (冲末扮李德义同搽旦王腊梅上)(李德义云)小可汴梁人氏,嫡亲的五口儿家属。哥哥李德仁,小生李德义,嫂嫂陈氏,浑家王氏,小字腊梅。我根前无出,哥哥有个孩儿,唤做神奴儿。俺两房头则觑着那孩儿。这个家私,都是哥哥、嫂嫂掌把着。

  • 丙集第三·钱谦益

    王威宁越一十五首【与李布政彦硕冯佥宪景阳对酌】相逢无奈又离群,樽酒休辞饮几巡。自笑年来尝送客,不知身是未归人。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风白草新。别恨十分留一半,三分黄叶二分尘。【次赵广文韵】

  • 二集卷五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五十二古今体七十九首【甲戌八】车驾至吉林得七言排律十二韵踰千塞甸历迢迢畅慰初心到一朝天作高山保之永地呈沃壤壮哉饶星分箕尾神臯衍俗重耕桑协气调左氏浮夸纪周晋史家建置考金辽为藩南接

  • 卷三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友集题戴崧石鼎联句图衡山道士熊豹姿夜过刘生逢说诗止于座隅初莫识口不能言心自知坐中清逸校书郎新有诗声谁过之岂知老子殊不浅可但逐鬼愁蛟螭须臾指

  • ●卷一百五十八·徐梦莘

      炎兴下帙五十八。   起绍兴四年三月十七日丁犯,尽四月四日癸未。   十七日丁犯张浚落资政殿大学士依已降指挥宫观臣寮上言窃读臣僚章疏论列张浚罪状非一致有跋扈不臣之迹臣愚伏望陛下将所除张浚资政殿大学士指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九十四·乾隆

      宋  度宗皇帝  【己巳】咸淳五年【防古至元六年】春正月以李庭芝为两淮制置大使时扬州新遭火公私萧然庭芝以制置兼知扬州初至官即放民负盐二百余万又凿河四十里入金沙余庆塲【今江南通州金沙塲东有河下逹盐运

  • 卷一百十六·杨士奇

    永乐九年六月庚寅朔鞑靼太师阿鲁台遣国公忽鲁秃等随指挥岳山等来贡马赐宴劳之○癸巳 命故山西都指挥佥事周旺子宽袭父旧职为羽林前卫指挥使羽林前卫指挥同知王咬住子胜金吾左卫指挥同知邢贵子原孙忠第得府军后卫指挥

  • 第一章 婚姻·吕思勉

    《易经》的《序卦传》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是古代哲学家所推想的社会起源。他们以为隆古的社会,亦像后世一般,以一夫一妇为基本,成

  • 沈道虔传·沈约

    沈道虔,吴兴武康人,少年便非常仁厚,喜爱老、庄哲学,居住在县城北边的石山之下。孙恩之乱后发生饥荒,县令庾肃之迎接他出来到县城南边的废头里,为他建起小屋,前临小溪,那里有很美的山水。沈道虔不时地回到石山旧舍,和那些成了孤

  • 张孟男传·张廷玉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授职为广平推官。稍后调任汉中同知。入京担任顺天治中,升任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大臣身份兼管吏部,他的妻子是张孟男的姑姑,除了公事之外没有关于私人的谈话。高拱对此不满

  • 卷十·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十    宋 袁燮 撰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西西戎之国也旅庭实旅百也言西戎之国来贡庭实旅百之中有獒也书言西旅底贡厥獒而孔子序书笔之曰献盖所谓贡者如禹贡所言

  • 第七卦:《师卦》·佚名

    师:贞,丈人吉,无咎。【白话】《师卦》象征兵众(师指军队):坚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帅军队可以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白话】《象辞》说:《师卦》的卦象是坎

  • 杂记·姚际恒

    杂记者,记丧礼为多,而间杂他礼。又其言丧礼,多杂古今正变,不归于一,如:上篇「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两节,言丧服有等,后又言「端衰丧车无等」是也,故名杂记。然上篇犹不乏精纯之义,而下篇颇滋冗驳,字句亦多脱误可疑,又不及上篇焉。(

  • 卷十四·聂先

    续指月录卷十四六祖下三十世临济宗竟陵荆门天琦本瑞禅师南昌锺陵人。父江堂。母徐氏。年二十。忽念色身无常。弃家远游。投荆门无说能剃发。能示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后遇高邮全首座。同往襄阳。途中偶闻妇人呼猪声

  • 十字军骑士·显克维奇

    历史长篇小说《十字军骑士》是波兰著名作家享利 克·显克微支的一部重要作品。该书1900年发表, 197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陈冠商的中译本。作品 反映的是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波兰和立陶宛联合抗 击条顿骑士团的侵略,

  • 犹大之窗·迪克森·卡尔

    作者约翰·迪克森·卡尔。作者只用十几页篇幅介绍案情,然后迅速转至法庭的审理和辩论过程。亨利·梅利维尔爵士大显身手,使得这一经典的密室故事精彩环生,令人目不暇接,大呼过瘾!约翰·迪克森·卡尔(1906—1977),史上最伟大的

  • 东都事略·王称

    南宋王称撰,共130卷。东都,指北宋都城河南开封府。《东都事略》记载北宋九朝的史事,起自太祖建隆,止于钦宗靖康。成书于《宋史》之前,有些史料是《宋史》中所没有的。以北宋都开封称东都而命名。其父王赏曾任实录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