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学会应注重于学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广州佛学会讲──

各位都是佛学会的会员,对于佛学当然已有相当的修学。佛学虽差别无量,而其宗旨是一贯整个的,所谓‘归源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所以我现在要讲的佛学,也许就是各位已听过的。

佛学会之学,就是依佛法修学的学。因为学,然后才能产生出信心,故信心实为学的第一结果。因为学,所以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佛子,如何修行及其所成的种种功德,都可以明晰清楚的知道。但如何能明晰清楚的知道呢?这、就要随时听人演说佛法,或者自己研读佛经,然后才能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佛子。知道佛是世出世间最尊无上的大圣人;法是佛所证所说的,依之修行便可离苦得乐,返妄归真;佛子是秉承佛法而行的行者,也是现实人间的导师。对于三宝有这样的认识而后产生的信心,方是坚固而有力量的正信;这信仰所以成功,还是由于学佛的结果。所以学佛不但在行和证方面不容易学到,即学到如此真正的信心,亦是非常不容易。佛学会之成立,也就是适应此种需要。

学佛学到有真正的信心不容易者,就因为这信心是由了解佛法而发生的。因为正解的不容易,所以正信亦难能了。然而正解正信是学佛的首要,譬如开门的钥匙,没有钥匙就走不进佛法的大门。若没有正解正信,根本就谈不上学佛,所以正解正信是最重要的。有了正解正信,使可依之修习佛法的行门。

佛法的行门甚多。广言之,有三十七道品,乃至在家二众之五戒、十戒,出家二众之二百几十戒或三百几十戒,都是修行的行门。若收摄之,这许多的行门,都不出戒、定、慧三学。浅显的说,就是我们平常念佛,亦是修习戒、定、慧行:念佛的人,当然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善人,这就是戒;念兹在兹,收散乱心,专注一境,就是定;由于定把心力集中,思维观察到诸法的真理,认识诸法的真相,就是所发的智慧。由是可知平常说的行门有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皆不出戒、定、慧三学。

因此,佛学会应注重于学。由学而正解,才生起信心,此信心即非糊糊涂涂的迷信,而是明明白白的正信。由此正信所起的行,当然也是正确的行;由正行行到相当的时候,就可以证到真理了。所以学佛始于信,终乎证,都离不开一个学字。平常所谓“生到老,学到老”,学佛亦是如此。从最初皈依佛法,信仰佛法学起,一直学到证悟成佛为止,都要在这“学”字上用工夫。

末了,希望各位修学佛法,由学入手!先学到正信正解,由正信解而求得正行和正果。  十二、二十五。(大厂记)(见海刊十七卷三期)

  


猜你喜欢
  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卷第三·智圆
  卷第十九·佚名
  一切经音义卷第三十一·唐慧琳
  例言·行策
  卷第十七·元来
  覆梅埔六属佛学院筹备处书·太虚
  中观论疏卷第一(本)·吉藏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玄奘
  顯揚聖教論卷第九·欧阳竟无
  卷第一·佚名
  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 第一卷·佚名
  卷第八·道世
  俱舍论疏 第二十四卷·法宝
  卷六·佚名
  兀庵和尚语录目次·兀庵普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781_1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赵铎   圣主今司契,神功格上玄。岂唯求傅野,更有叶钧天。   审梦西山下,焚香北阙前。道光尊圣日,福应集灵年。   咫尺真容近,巍峨大象悬。觞从百寮献,形为万方传。   

  • 卷七百六十四·彭定求

        卷764_1 【塞上】谭用之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   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   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   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

  • 第十二出 摧落·叶宪祖

    〔生小生同上生〕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谁言春景荣。起见叶上霜。〔小生〕鵰鹗失势病。鹪鹩假翼翔。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割伤。〔生〕飞卿。吾辈在此应试。自分可登上第。不意今早发榜。三人都落人后。怎幺样好。榜

  • 卷一百十八·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十八   明 冯惟讷 撰 北魏第一 孝文帝【初姓拓拔氏太和二年改姓元氏讳宏献文帝太子也恭俭仁孝出於天性好读书才藻富赡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迁都洛阳风移俗易北朝之盛未有过之者也】

  • 卷三百六十四 列传一百五十一·赵尔巽

      阮元 汪廷珍 汤金钊   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徵人。祖玉堂,官湖南参将,从征苗,活降苗数千人,有阴德。   元,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第一,授编修。逾年大考,高宗亲擢第一,超擢少詹事。召对,上喜曰:“不意朕八旬外复得一

  • 卷三百八十二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七月丙辰盡是月甲戌   秋七月丙辰朔,尚書省言:「舊制:中外學官並試補。近詔尚書、侍郎、左右司郎中、學士、待制、兩省、御史臺官、國子司業各舉二員,宜罷試法。」先是,王巖叟言:「伏以砥名礪行,以待用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嘉靖四年十一月丙辰朔○升刑部署郎中任维贤为太仆寺寺丞○丁巳○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张瓒为南京工部尚书○复除服阕河南道监察御史陈察于本道○镇守蓟州等处太监李能奏其家人李和等青山口斩获有功已注羽林右卫小旗复求改

  • 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九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佚名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十七日,汗曰:“饮酒之人自古有之。曾闻有因饮酒而得何物、习何艺之说乎?然因饮酒或与人殴斗,以刀伤人而抵罪,或坠马伤手足,折颈而亡,或为鬼魅所魇而死,或患闷气噎食之症,或失欢於父母兄弟,

  • 卷三十七礼俗志四·黄遵宪

    神 道自天祖大日灵尊治高天原为天照大神,考《神代史》所载,开天创世、辟地造人诸事一出于神,其言类幻妄离奇不可胜录,惟据史称天照大神为降居神国之祖,今姑以托始焉。大神之子正哉吾胜胜速日天忍穗耳尊,娶高皇产灵尊之女栲

  • 齐炀王宇文宪传·令狐德棻

    齐炀王宇文宪字毗贺突,是太祖的第五个儿子。性格通达机敏,有气量,虽在幼年,而神色严峻。最初被封为涪城县公。少年时与高祖一块学习《诗经》、《春秋》,都能综合要点,得其旨意。太祖曾赏赐给儿子们良马,让他们自己选择。只有

  • 卷三十六·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六盛事【十二夀民夀妇二】乾隆四十七年旌表夀民陈克明夀妇高氏等四十一人礼部谨题为公报夀逾百龄恳请题旌表事据原任直隶总督袁守侗疏称夀宇祥开近

  • 纲鉴易知录卷十七·吴楚材

    汉纪孝宣皇帝纲 庚午,三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还居幕南塞下。目 上幸甘泉,郊泰畤。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上还,单于就邸长安,置酒建章宫飨赐之。二月,遣归国。单于请居光禄塞下,自是乌孙以西至安息诸国近匈奴者,咸尊汉矣

  • 卷一·郭良翰

    钦定四库全书明諡纪彚编卷一明 郭良翰 撰功令大明会典【近日事例附】凡议諡洪武初俱礼部奉旨施行二十五年令礼部行翰林院拟奏请旨凡亲王諡用一字郡王二字弘治十五年奏准亲王行巡抚巡按等官覆勘郡王行本府亲王及承奉

  • 春秋释例卷十二·杜预

    经传长厯第四十六之三僖公元年正月乙巳小 二月甲戌大 三月甲辰小四月癸酉大 五月癸卯小 六月壬申大七月壬寅小 八月辛未大 九月辛丑小十月庚午大 十一月庚子大 闰十一月庚午小十二月己亥大七月戊辰二十七日十

  • 卷四·印光

    卷四/题词、答问法语别录法语别录净土法门,乃如来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不断惑业,得出轮回,即此一生,定登佛国。末世众生,根机陋劣,捨此法门,其何能淑。凡

  • 凡例·远门净柱

    会元合五为一。连珠编贝。良工心苦。今犹见之。是书旁搜博采。去似存真。未敢以千金募诸咸阳。亦将举苦心商之天下。是书罗辑多年。而载笔从事则始崇祯壬午至甲申冬季。烂然成编。会四方多故。藏之石室。未敢通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