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之道德
──在裕丰纱厂讲──
现代之人界,日新月进,而其增进之原因,确由人力工作之发达,则工作实为世界进步之原素也。试观动物之中,除人以外,若禽若兽,类皆藉天然之功用而存活;如服羽衣毛,茹毛饮血,既无求进之思,亦无上达之念,蠢蠢然消磨其往世之宿业而已。而人则不然,饥之食、渴之饮、寒暖之衣服,凉燠之房屋、每日之需用,一一莫不由人工制作而来,足见劳工者供给于社会之大功也。譬如米饭来之于农,始由下种,继而耕而收而砻而炊,经如许工力方得入口,岂如畜类之自然而饮食乎?观此、则人畜之异点彰,而吾人必当勤于工作,亦可知矣。饮食如是,衣服、器室亦然;若所居之屋,必须经木水泥铁诸匠之工技而后成,更其材料亦必由经若干部份之气力而来,岂如禽兽之穴山架树而居乎?则人之贵于禽兽者,亦即能以手工而处置其衣食住耳。故吾辈今既为人,必宜作工,有工作方称为人,不然则与禽兽无异。世人明乎此理,自然能每日勤力而作其所有之工作矣,而其人亦可称不失为人之资格矣。今贵厂集合多人,共同工作,出其制造品,供给于世界,此实可欣可喜之至!况乎贵厂制纱,可由纱织而成布帛,使社会一般人藉此布帛得以温暖者,非诸君之功欤!而诸君足称社会最尊最贵之人矣!今太虚得能同室交谈,其乐何如耶!今有数语,太虚谨以劝告于诸君:一、勤:如上说、吾人日之所需,须由工作而来,然工作尤宜于勤,若不勤则一曝十寒,欲求事之成就者罕矣。古云:一夫不耕,天下必有饥者;一女不织,天下必有寒者。一人废工,尚且如是,何况多人?若是、则诸君既入工厂,岂可不以勤其工作为旨乎!切莫闲游放漫,而空费可贵之光阴,但当勤作工业,即为社会之最有价值之人物,此太虚之所深望也。
二、俭:吾人既异于禽兽,则衣食必来自制作之力,而一粥一饭来处不易,半丝半缕物力维艰,况人易老,年老则力衰,力衰则不能工作,无工作则衣食来自何所?故当年轻力壮之时,预先积其粮食,预积即俭之谓也。故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诸君既勤于工、岂可忽乎俭用之道欤!
三、和:和乃成事之根本,立业之基础。今如诸君同居一厂,上自厂长,下及工员,互亲互爱而相和合,故贵厂之实业日见其发达。若不然,则无论事之大小,各相破坏,所作无成。故兄弟和而家兴,上下和则国强,信哉斯言也!
四、慎:一言兴国、一言丧邦,乃因谨慎与粗忽之关故也。诸君既知工作为最尊贵之事业,则自当自尊之,慎重之,切勿粗言暴气,自取其败。若行之于先、悔之于后者,晚矣!
五、信:信为吾人处世之根本,而在诸君工作者,于信尤宜重视之。所谓信者,乃心口无二,若心有所思,出之于口,切勿口是心非,心是口非,若心口不应则失信,信失尚有谁敢亲近乎!故我释迦世尊,重戒于妄语也。凡人之重用吾,重于信也,既因信而重之,言合道顺,尚畏何事之不成乎?昔者有乞丐行于路上,于草际见一皮箧,乞丐知此必人所遗失,遂守而不取,因恐此物失自穷苦者,若取之将受其罪也。未几、失主觅之而来,盖一银行长。行长见丐者不取非礼之财,重其人,任以事,不数年丐者亦遂发达而为银行主矣。丐之由丐至银行主者,非由信而来乎?吾人初生,性本纯洁。经云:人之初,性本善。奈何趣世稍久,积习渐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熏习之不良,成社会之败类,依人度食,其耻胡底!故宜振之奋之而取自立,对诸恶习,远避而湔除之,则何虑不为社会之崇贵乎?若欲尊荣于社会,岂可忽于上列之五字!无如众生苦恼,或迫于饿寒,或困于疾病,致忘其勤俭,失其慎信,此亦势所难免。今也、幸有挽救之机,欲求挽救,莫如求佛。盖我佛大慈大悲,广度有情,凡遇所求,求无不应,若吾人能祷拜而敬信之,我佛必能依吾人之祷者而应焉───此有教理之根据,非迷信语,阅者进而研究之可也───。夫佛通号也,今君等耳所向闻者,则莫若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然阿弥陀、西方极乐之教主,普遍光明,寿命无量,使众生离苦得乐之慈父也。观世音菩萨、向极灵应,寻声求苦之悲主也。诸君欲得社会之尊贵者,归宗莫如信佛,我佛慈悲,定能摄受,惟愿诸君勉之!(静记)(见海刊八卷十一二期合刊)(附注)原题“在裕丰纱厂演讲”,今改题。
猜你喜欢 卷第八十二·霁仑超永 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第六·佚名 卷七·道世 开元释教录卷第七·智升 菩提行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卷第五·白岩净符 第四 无闲省略与灭诤分解·佚名 第二十九章 提婆波罗王父子时代·多罗那他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颂卷中·佚名 卷四·佚名 一贯别传卷四·吹万广真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佚名 怎样做现代女子·太虚 答王达五问(三则)·太虚 菩萨生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