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二卷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二卷

龙树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尔时帝释天主。首戴摩尼殊妙宝冠。从忉利天。来诣佛所。见佛身相。众德庄严。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头面敬礼佛世尊足。以大妙音。称扬佛德。若诸众生。睹佛相好。发希有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则能破坏四种魔业。成就义利。获大吉祥。汝等天人。及诸魔梵。皆当至此。觐无上尊。是时有诸持明大仙。日月天子。及诸宿曜。水天。火天。多闻天。焰摩天。大梵天。力坚天。那罗延天。钵啰[口*女]摩那天等。及诸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毕[(匕/示)*(入/米)]多。毗舍遮。塞健陀等。如是众类。皆共一心。供养礼拜赞佛功德。是出世间。第一智慧。广大名称。靡不闻知。舍利弗等。诸大声闻。皆不能了彼智境界。自苏弥卢顶。至色究竟天。一切有情。咸共谛观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所说法。言无虚妄。初中后善。其言巧妙。其义深广。能破寡闻无智众生愚痴暗钝。令彼闻已。生大觉悟。乐修正行。增益慧命。决定得免恶道怖畏。能辟涅盘广大城门。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此经中说福盖先因。云何了知。闻是说已。广行净施。坚持禁戒。于世欲乐。不生爱乐。诸有善利。咸生信顺。如是修作。速得成就。譬如有人。于夜暗中。持大炬火。入大舍宅。于彼方处。皆得明见。是中所有珍宝库藏。种种什物。若精若粗。各各显现。悉能受用。获安隐乐。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读诵。乐闻深义。亲近法师。如理思惟。心生觉悟。当知是人。能于生死长夜之中。秉大智炬。入涅盘城。于甚深法若理若事。悉能了解。咸得通达。离诸疑惑。破诸痴暗。出离轮回。心得解脱。而能受用无尽法乐

如世尊说。有漏世间。不生胜慧。唯正智灯。能破痴暗。是故智者当求出世无漏正法。于佛所说契经论议相应教法。应善观察。如诸有情。造福非福。各受彼报。定无差忒。当知世间。皆因缘生。若无众生。则无烦恼。若无烦恼。则无地狱。是故我今说因缘法。非如外道邪执异见。无因无缘。生一切法。彼计棘刺铦利。何人所削。禽兽羽毛。谁为彩绘。是事显然。何假因业。由此了知。世间所有。出于自然。不须修作。如来知已。起大悲心。怜愍教化。以智光明。灭彼痴暗。渐令悟入一切智智。舍本邪见。于佛法中。心得解脱

此经中说。佛所教诲。说施等法。能出轮回。得诸快乐。现见世间诸有情类。造福非福。受苦乐报。如给孤独长者。发净信心。以三十俱胝金银珍宝。奉施如来。及诸弟子。阿[少/(兔-、)]楼驮大阿罗汉等。造立精舍。兴大供养。现生获得无量福报。具大名称。安隐富饶。种种帑藏。悉皆盈溢。亲属朋友。奴婢仆从。广多炽盛。皆得圆满。受用无尽殊胜快乐。斯由施故。感报如是。又诸如来。大悲怜愍一切众生。如世医王。能以良药。善疗世间风癀痰癊。种种诸疾。使令除愈。如来亦尔。善说法药。能祛众生根随烦恼。令得解脱。然彼有情。无善种子。无有资粮。不发勇猛。不求解脱。三毒痼疾之所缠缚。如是之人。难可化度。是故如来。平等大悲。无冤亲想。授与法药。使之服行。为说布施持戒等行。常当受持甚深经典

又彼人身。极为难得。譬如盲龟。遇浮木孔。勤修十善。求离苦际。纵得人身。不生中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或复生彼无佛世界。或由恶业。受喑痖报。口不能宣诸佛正法。于佛功德。不能了知。又诸众生。愚痴所覆。邪见惑心。背善知识。坏正法船。摧法宝山。伐智林木。逃解脱城。辟三恶道。不能入解净心信索。不能建立真实法幢。则为焚烧天中宫殿。积聚世间广大珍财。自恃豪富。起大我慢。无智愚痴。不善观察。不修惠施。亦不受用。为彼悭曜之所执持。不悟此身。老病死苦。常所随逐。造诸恶业。不能发露。彼盛年时。色力充实。身形光泽。濯去诸垢。常生爱乐。及其衰老。身肢颤动。皮肤缓皱。多生黑点。唇口干焦。气息喘迫。发白稀少。牙齿疎落。体生疮癣。肌肉消瘦。诸根暗塞。筋急拘牵。头足相近。行步迟留。一切身分。犹如执缚。意欲所至。须假扶掖。歌舞嬉戏。不复思惟。上妙美味。无复能食。设欲饮啖。喉不能咽。目视文字。不能辩了。意欲所嘱。言不分明。出入息微。气不相续。涎涕流落。便利污身。腹胀绞痛。呻吟远彻。唯有皮骨。偃卧在床。面现丑状。生大恐怖。是时有风。触肢节间。犹如针刺。痛不可忍。一切医师。舍之而去。无量忧恼之所烧煮。一切爱乐悉为他有。一切珍财。咸尽弃舍。如霹雳火。破坏无余。无所觉知。奄然长逝。刹那变异。令人怖惧。父母妻子。内外亲属。悲哽流泪。心腑痛裂。迭相号呼。舍我何去。于彼他世。独一而往。犹如幼商无其侔侣。入大黑暗。趣大险难。堕大深坑。没大苦海。无归无救。无所依止。琰摩使者。黑夜母天。怒目利牙。丑状可畏。愤怒叱责。絷缚而去。其疾如风。至琰摩所。生不崇善。死归苦处。无量锋刃。从空而下。斫刺身分。断坏肢节。剖心割舌。血肉交溃。手足指节。截而弃掷。唯有筋骨。连持不散。受大苦恼。寻即闷绝。业风所吹。倏尔还活。长时受苦。业尽得脱

若诸众生。信顺佛语。乐作福业。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其所须。而能给与。于寒冻者与其炎燠。于烦热者为作清凉。于渴乏者汲以清泉。于饥餧者施之饮食。溺河流者济之船筏。无居止者给其舍宅。于贫穷者赐之财帛。于诤讼者劝令和顺。于独行者为作侪侣。于病苦者示之良药服令轻安。为蛇螫者真言加持消除其毒。恃我慢者授以智剑令自调伏。各悉令得安隐快乐。若能如是。利乐众生。现在即得如意福报。于他世中。唯此福业。为其伴侣。为归为救。为所依止

若诸众生。惯习悭业。于胜福田。不能惠施。设佛弟子如优波离。来化彼人。心亦不喜。不信施福。能招乐报。集积罪恶。后受轮回。设得为人。生下劣族。或屠杀家。或除粪家。造车。作[叠*毛]。捕鱼。窑师。耕夫。织者。作剃发人。染浣衣人诸不善处。衣食弊乏。为他役使。手足皴裂。多苦多求。日无少暇。复为诸病之所缠缚。疥癞。疮癣。痔瘘。痈疽。嗽疟。泻痢。癫狂。热病。如是等疾。逼恼其身。羸瘦憔悴。手足挛躄。唇口喎斜。头发髼乱。两目流泪。下色求人。着破弊衣。拖挽而进。或复遗弃。亦不觉知。为风所吹。形体裸露。坐卧粪壤。犹为自娱。自拔其发。殊无惭耻。语往来者。顾我何为。或持破器。遍经里巷。得少残食。以自活命。百千蝇虫。竞来丛唼。内外垢秽。众所恶贱。由不善因之所招集。自作恶行。复教他作。是人则为苦恼之藏。是故世尊常以大悲。怜念一切。使令发心。决定悔过。速令解脱诸恶过患

此经中说。唯自修作正行福业。能招人天富乐胜报。是故比丘。受持此经。为人演说。如说修行。则令自他福盖成就

尔时世尊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提婆达多。极大愚痴。以恶毒心。损害佛法。为作百千障碍留难。不能动乱佛一毛端。即时语彼阿阇世王。当出严敕。宣布城中。不得一人往诣佛所。及以饮食。而为供养。当知瞿昙则无所得。必当舍此。远适他国。王闻是说。信而从之。时彼城中诸优婆塞。知是事已。咸曰。苦哉。今王舍城。无有主宰。如来出世。难得值遇。如优昙钵罗花。云何大王信受邪师。不听我等往诣供养。不许如来摄受我辈。尊者阿难陀。闻是语已。即往白佛。佛语之曰。我豫知已。奚必轸虑。于我法中。未尝有一声闻弟子。有所阙乏。况我身耶。时佛世尊。放大光明。照王舍城。皆令清净。触斯光者。身心泰然。是时帝释睹佛光明。以天眼观。知其所由。发大勇猛。现大威德。为大檀越。兴大供养

猜你喜欢
  千眼千臂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卷下·佚名
  卷第十四·李通玄
  顿渐品第八·释法海
  第十品·佚名
  ●参天台五台山记卷第六·成寻
  礼忏文·佚名
  卷第八十九·李通玄
  卷第二十一·白岩净符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玄奘
  卷三十四·佚名
  龙舒增广净土文卷第八·王日休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二·澄观
  不能代替·佚名
  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佚名
  真现实论宗依论(中)·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526_1 【冬日五湖馆水亭怀别】杜牧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寒林叶落鸟巢出,   古渡风高渔艇稀。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江城向晚西流急,无限乡心闻捣衣。   卷526_2 【不寝】

  • 歴代诗话卷六十八·吴景旭

      壬后集中之上  元诗  焚香  柯敬仲赠倪元镇云夜推篷写松石焚香何处独题诗  吴旦生曰元镇自号沧浪漫士又号浄名庵主悉散其家产与人盖田既散而税未及推入催科者坌集遂逃去潜于芦苇中爇龙涎香竟踪迹得之又

  • 提要·王建

    钦定四库全书     集部二王司马集       别集类一【唐】提要【臣】等谨案王司马集八卷唐王建撰建字仲和颍州人大历十年进士太和中为陕州司马据文献通考建集本十卷此本为国朝胡介祉所校刋凡古体二卷近体六

  • 末帝纪上·薛居正

    末帝,讳瑱,初名友贞,及即位,改名锽,贞明中又改今讳。太祖第四子也。母曰元贞皇后张氏。以唐文德元年戊申岁九月十二日生于东京。帝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唐光化三年,授河南府参军。太祖受禅,封均王。时太祖初置天兴军,最

  • 卷三百六十七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起哲宗元祐元年二月丙戌盡其月   二月丙戌,詔諸路將軍,並依元豐令差使令,其元豐六年四月一日樞密院劄子,差不係將兵兩次,即差將兵一次,勿行。從樞密院所請也。(六年四月一日密劄未見。)   左司諫蘇轍言:   臣聞唐柳

  • 第三十七回 议废立周昌争储 讨乱贼陈豨败走·蔡东藩

      却说高祖闻贯高自尽,甚是叹惜。又闻有几个赵王家奴,一同随来,也是不怕死的好汉,当即一体召见,共计有十余人,统是气宇轩昂,不同凡俗。就中有田叔孟舒,应对敏捷,说起赵王冤情,真是慷慨淋漓,声随泪下。廷臣或从旁诘难,都被他据

  • 卷八十一·国朝·蒋一葵

    【文皇帝】 〔初封燕,及即位,诏以北平布政司为北京,每巡幸,称行在,设行部官,开科曰北京行部乡试。正统辛酉,始定为京师,革行在之称。〕 文庙在燕邸大宴,时天寒甚,文皇出一对曰:“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十六·佚名

      顺治五年戊子春正月丁酉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殿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群臣及外藩蒙古诸王上表行庆贺礼赐宴。  ○朝鲜国王李倧、遣陪臣洪柱远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圣节附贡方物、及□山

  •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司马光

    晋纪十一 晋愍帝建兴二年(甲戌,公元314年) [1]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东行。 [1]春季,正月,辛未(初一),有个像太阳似的东西殒落到地下,又接连出现三个太阳,从西方朝东行。 [2]丁丑,大赦。 [2]丁丑(初七),宣布大

  • 卷一·徐自明

    钦定四库全书宋宰辅编年録卷一   宋 徐自明 着太祖建隆元年【庚申】二月乙亥周宰相范质司徒加兼侍中【自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参知枢密院事依前守司徒加兼侍中】王溥加司空【自尚书右仆

  • 卿大夫章第四·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讲述卿大夫的孝道。卿大夫从服饰、言论、行动等方面都必须符合先王所制定的礼制,为民众作出表率,才能保全宗庙及祭祀,以事奉国君、服务百姓。【原文】非先王之法服(1),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2),不敢道;非先王

  • 震旦佛教衰落之原因论·太虚

    ──民国三年作──一 化成  二 政轭  三 戒弛  四 儒溷  五 义丧  六 流窳震旦佛教,非始于汉明,周穆王时既有之。穆天子传洎列子,皆称西极有化人来;详所纪神变言辩,盖是大阿罗汉、大自在菩萨之流。老子西

  •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鸠摩罗什译)·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法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庄严之事。众生以何施何戒何慧得见弥勒。  尔时佛告舍利弗。我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卷 (纯陀品第二卷之第二)文殊与纯陀论义 释妙本见丈六以金翅鸟为喻纯陀品之第二佛告纯陀如是如是(至)成就具足檀波罗蜜案。智秀曰。佛印其喜庆也不应请佛久住于世(至)诸行性相亦复如是案。

  • 金刚三昧经论卷下·元晓

    新罗国沙门元晓述 真性空品 论曰。真如之法具诸功德。与诸行德而作本性。故言真性。如是真性绝诸名相。以之故言真性空也。又此真性离相离性。离相者离妄相。离性者离真性。离妄相故妄相空也。离真性故真性亦空。以之

  • 天边灯塔·凡尔纳

    《天边灯塔》(Le Phare du bout du monde)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位于南美洲大陆南端、大西洋与太平洋交界处的埃斯塔多斯岛因其偏僻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变化多端的气候条件而成为了那一带海难事故

  • 观我生赋·颜之推

    辞赋名篇。北朝齐颜之推作。《北齐书》见载。颜之推在“予一生而三化”句下注云:“在扬都,值侯景杀简文而篡位;于江陵,逢孝元覆灭,至此(按指北周灭北齐)而三为亡国之人。”知此赋当作于577年北齐灭亡之时。这是一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