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令奴缘品第三十一
【古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迦维罗卫:竺法兰对汉明云:迦毗罗卫者,大千之中也。瑞应经曰:‘菩萨下当世作佛,托生天竺迦维罗卫国,迦维罗卫者,天地之中央。]国。尼拘卢陀[尼拘卢陀:植物,又作尼瞿陀,尼俱陀,尼拘律,尼拘尼陀,尼俱类,尼拘类陀,尼拘娄陀,尼拘屡陀,诺瞿陀等。树名。即榕树也。]僧伽蓝[僧伽蓝:译为众园,或丛林,是僧众所居住的园林,也是寺院的通称。]。佛初还国。于时诸释。观佛威仪。相好殊异。身体金色。三十二相[三十二相:一、足安平,二、足千辐轮,三、手指纤长,四、手足柔软,五、手足缦网,六、足跟圆满,七、足趺高好,八、腨如鹿王,九、手长过膝,十、马阴藏,十一、身纵广,十二、毛孔青色,十三、身毛上靡,十四、身金光,十五、常光一丈,十六、皮肤细滑,十七、七处平满,十八、两腋满,十九、身如师子,二十、身端正,二十一、肩圆满,二十二、口四十齿,二十三、齿白齐密,二十四、四牙白净,二十五、颊车如师子,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二十七、广长舌,二十八、梵音清远,二十九、眼色绀青,三十、睫如牛王,三十一、眉间白毫,三十二、顶成肉髻。]。视之无厌。各共群聚街陌市里。异口同音。叹说如来。于此众中。无有俦类。实可敬哉。时诸比丘。闻是论已。并共白佛。说其诸人叹咏之词。
【白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迦维罗卫国尼拘卢陀寺院内。佛陀刚刚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时释迦族人目睹佛陀的威仪庄严,相好无比,身体金色,具三十二相,令人百看不厌。大家集聚在街市巷里,异口同声地赞叹如来:“在这大众中没有可与之相比的,实在是令人尊敬啊。”比丘们听到了这样的议论后,将这些人对如来的赞叹告诉世尊。
【古文】
于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知。吾乃往昔。于此众中。最尊最妙。不但今日。时诸比丘。各共白佛。不审世尊。过去世时。于此众中。最尊最妙。其事云何。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谛听谛听。善著心中。吾当为汝。具足解释。过去世事。对曰唯然。愿乐欲闻。
【白话】
这时世尊便向比丘们说道:“你们应当知道,我在过去世,在大众中也是最尊最妙的,不只今日而已。”于是比丘们问佛陀道:“不知世尊过去世在大众中最尊最妙,是怎么一回事呢?”世尊对比丘们说:“谛听、谛听,牢记在心,我为你们详细解说过去世的事情。”比丘们答道:“是的!我们很想听。”
【古文】
佛便为说。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令奴。其王统领。八万四千诸小国王。一万大臣。五百太子。夫人婇女。合有二万。
【白话】
世尊便为他们说道:“过去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以前,阎浮提有一位大国王名叫令奴。此大国王统领八万四千位小国王,有一万名大臣、五百位太子,夫人、宫女共有二万人。
【古文】
最大夫人。字提婆跋提。最后怀妊。生一太子。其儿端正。身紫金色。其发绀青。两手掌中。千幅轮相。其左足底。有马形相。其右足底。有白象相。其儿福德。人中奇尊。即依父母。而为立字提婆令奴。乳晡长大。
【白话】
其最大的夫人叫‘提婆跋提’,最后怀孕生下一位太子。这位太子相貌端正,身体紫金色,头发天蓝色,两个手掌中有千辐轮相,其左脚底有马的形相,右脚底有白象的形相,这个孩子的福德,在世人中特别尊贵,于是便依循父母的名字,起名为‘提婆令奴’,乳晡长大。
【古文】
令奴大王。卒遇时病。其命将终。诸小国王。群臣太子。咸来问病。因问大王。假其终没。诸王太子。谁应绍嗣。时王报曰。若我诸子。有能具足十功德者。乃立为王。何等十德。一者身紫金色。其发绀青。二者两手掌中。有金轮相。具足不缺。三者其右足底。有白象相。四者其左足下。有马形相。
【白话】
令奴大王突然感染疾病,将要去世。各小国王、群臣与太子们都来探视病情,询问令奴大王:‘如果您去世了,各位太子,谁应继承王位?’令奴大王告言:‘如果我的这些太子中,有谁完全具备十种功德,才可奉为大王。哪十项功德呢?第一,身体紫金色,其发天蓝色;第二,两个手掌中有金轮相,无所缺乏;第三,右脚底有白象的形相;第四,左脚底有马的形相;
【古文】
五者著王衣服。与身相可。不大不小。六者坐王御座。威德巍巍。其坐安隐。七者诸王群臣。欢喜敬礼。称善无量。入于后宫。夫人婇女。踊跃欢喜。作礼恭敬。八者若将至于天祠。泥天木像。悉为作礼。九者福德威力。能雨七宝。称给一切。十者其母是谁。提婆跋提夫人所生。若有具足是十功德。斯乃立之。用作大王。
【白话】
第五,穿上国王的衣服,与身材相配,不大不小;第六,坐上国王宝座,威德巍巍,其座位安稳;第七,各小国王与群臣,欢喜恭敬,无限赞叹。入于后宫,夫人宫女踊跃欢喜,向其行礼致敬;第八,如果到祭天的祠堂,泥塑木刻神像都向他行礼;第九,他的福德威力,能感天上降下七宝,满足一切的需求;第十,他是由提婆跋提夫人所生。倘若具足这十项功德,才拥立他为大王。’
【古文】
教敕已竟。无常对至。遂便命终。诸王臣民。五百子中。从其大者。次以十事。观相其身。此诸太子。身无金色。发无绀青。手掌无轮。足底无有象马之相。著王者服。不相应当。坐于御座。其木师子。惊张起立。欲搏啮之。诸王臣民。悉不敬礼。将至宫内。夫人婇女。悉不欢喜。无礼敬者。设入天词。自礼天像。诸余泥木天像。悉不作礼。语使雨宝。亦复不能。又复不是提婆跋提夫人所生。乃至五百诸大太子。于十事中。乃无一事。
【白话】
国王吩咐完后,无常到来,便死去了。各王、臣民在五百名太子中,由年长者开始,依次以十项功德观察他们。这些太子,身非金色,头发非天蓝色,手掌没有金轮相,足底也没有白象和马的形相,穿上王袍,不能合身,坐在宝座上,座上的木雕狮子惊慌地站起来想要嘶咬,各王和臣民都不敬礼,来到后宫,夫人宫女都不高兴,更没有人行礼,若进入祭天的祠庙,对神像行礼,那些泥塑木刻的神像都不向他行礼,让天降下七宝,也不能应验,况且又不是提婆跋提夫人所生。结果五百位太子,没有人能具备十种功德中的一种。
【古文】
最下小子。身紫金色。其发绀青。看其两手。轮相具足。睹其脚底。象形马相。昞然如画。著王法服。与身相可。坐于御座。福德巍巍。诸王臣民。无不敬礼。入于后宫。夫人婇女。敬奉作礼。将至天词。泥木天像。悉皆为礼。教使雨宝。始语即雨。问是谁生。提婆跋提夫人所生。十事具足。诸王臣民。即拜为王。
【白话】
只有最小的那位太子,身紫金色,其发天蓝色,看其两手,都有金轮相,观其脚底,白象形状、马相仿佛如画,穿上王袍正好合身,坐在国王宝座上福德巍巍,诸王及臣民无不向他行礼,入于后宫,夫人宫女恭敬行礼,来到祭天祠庙,泥木神像皆向他行礼,让天降宝,话音刚落则宝如雨下,问他是何人所生,答是提婆跋提夫人所生。十种功德完全具备,众小王和臣民便拜为大王。
【古文】
至十五日。日初出时。有金轮宝[金轮宝:(亦名胜自在),金轮者,其轮千辐,径一丈四尺,具足毂辋雕文刻镂,众宝间错,光明洞达,天匠所成,非世所有也。谓转轮圣王既得此轮,随王心念,轮则为转,案行天下,须臾周匝,是为金轮宝。]。从东方来。轮有千辐。纵广一由旬。王即下座。右膝著地。跪而言曰。若我福德。应为王者。轮当称[称chèn:相当;符合。]我。即如其言。来在殿前。住虚空中。
【白话】
登基后第十五日,太阳初升时,有金轮宝从东方而来,轮有千辐,纵广达一由旬。国王便走下宝座,右膝着地,跪着说道:‘倘若我的福德应当为王,则金轮宝应如我意’说完便如其言,金轮来到宫殿前,停在虚空中。
【古文】
白象宝[白象宝:(亦名青山),白象者,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白象宝忽然出现,其身纯白,其首杂色,口有六牙,牙七宝色,力能飞行。若王乘时,一日之中,周遍天下,朝往暮回,不劳不疲;若行渡水,水不动摇,亦不濡足,是名白象宝。]者。从香山来。毛尾贯珠。若王乘上。象皆能飞。从朝至午。遍四天下。若以足行。足所触地。即成金沙。绀马宝[绀马宝:(亦名勇疾风),绀马者,青赤色马也。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绀马宝忽然出现,髦鬣贯珠,洗刷之时,珠则堕落,须臾之间,更生如故;其珠鲜洁,色胜于前。鸣声远闻一由旬内,力能飞行。王若乘之,案行天下,朝去暮回,力不疲极。马脚触尘,皆成金沙,是名绀马宝。]者。身绀青色。其马毛尾。皆悉珠色。皆雨七宝。若王乘上。一食之顷。游四天下。不疲不劳。
【白话】
白象宝从香山而来,尾巴上穿着宝珠,如果国王乘坐,白象便能飞,从早晨到中午走遍四天下,如果白象步行,象足所触之地立即变成金沙。身体天蓝色的绀马宝,毛和尾巴都泛着珠宝般的光泽,能降七宝。如果国王坐上它,一顿饭的功夫便走遍四天下,不疲倦也不劳累。
【古文】
神珠宝[神珠宝:谓转轮圣王清旦升殿,有神珠宝忽然出现,其色莹洁无有瑕类,夜悬空中,随国大小,明照内外,如昼无异,是名神珠宝。]者。自然而至。其珠光明。昼夜恒照百二十里内。复能雨于七宝。称给一切。玉女宝[玉女宝:(亦名净妙德),玉女者,谓颜貌端正,色相具足,身则冬温夏凉,于诸毛孔出旃檀香,口出青莲华香,言语柔软,举动安详;食自消化,非同世间女人,是名玉女宝。]者。自然而至。端正殊妙。称适王意。典藏臣者。王须七宝。随意给足。终无乏尽。
【白话】
自然而至的神珠宝,其所发光明,昼夜皆能照彻方圆一百二十里之内,而且能降下七宝,满足一切所需。玉女宝也自然而至,仪态端正,极其美妙,一切均顺适满足国王的心意。国王所需的七宝,典藏臣都能随意地提供,令其充足,永远不曾缺乏。
【古文】
其典兵臣。王若欲须四种兵[四兵(名数):一象兵,二马兵,三车兵,四步兵,是曰轮王之四兵。见长阿含经六。]时。顾视之顷。诸兵悉集。行阵严整。威力非凡。七宝既具。坐自思惟。吾享斯位。皆由前身宿种福业。乃致之耳。今当绍继使不断绝。即以香汤。洗浴其身。著新净衣。手执香炉。向于东方。跪而言曰。东方快士。来受我请。即时便有二万辟支佛。来至王宫。
【白话】
还有典兵臣,国王如果需要四种兵时,转瞬之间,四兵全部集结,行阵威严整齐,威力非凡。七宝已具备,国王自己思惟:‘我现在享受的王位,皆由前世修种种福业所致,今后应当继承使它不断绝。’便用香水洗浴身体,穿上新的干净衣袍,手持香炉,向东方跪着说道:‘东方的圣者,请来接受我的供养。’即刻便有二万辟支佛来到王宫。
【古文】
南西北方。悉皆请之。时有六万辟支佛。来受王请。王与诸臣。四事供养。其八万四千诸小国王。离家来久。即启大王。欲辞还国。王即听之。
【白话】
国王又于南方、西方和北方如是邀请,这时复有六万辟支佛如请而至。国王和群臣皆以四事供养。八万四千众小国王离家来此已经很久,便禀告国王,想告辞回国,国王便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古文】
因启王曰。此中快士。其数甚众。愿王垂愍。减省少许。与臣供养。愿使将来共享斯福。于时大王。即以四方辟支佛。与诸小王。随时供养。经八万四千岁。诸王臣民。命终之后。皆得生天。
【白话】
于是各小国王都启奏道:‘这里圣者数量众多,恳求大王垂怜悲愍,将您供养的圣者略微减少,分给臣子供养,愿将来能共享这份福德。’于是国王便将四方辟支佛分给各小国王,随时供养,经过八万四千年。众小王和臣民命终后,都得以转生天界。”
【古文】
佛告诸比丘。欲知尔时令奴王者。今现我父白净王是。尔时提婆跋提夫人者。今现我母摩诃摩耶是。尔时提婆令奴王者。今我身是。尔时五百太子者。今此五百释是。我乃尔时。于诸人中。最为尊妙。吾今成佛。众相具足。于此众中。最为奇妙。
【白话】
佛告诉比丘们:“要知道那时的令奴大王,便是现在我的父亲净饭王;那时的提婆跋提夫人,便是现在我的母亲摩诃摩耶;那时的提婆令奴大王,便是现在的我;那时的五百太子,便是现在这五百位释迦族人。我当时在众人中最为尊贵善妙,今天我已成佛,众相具足,在此众人中最为奇妙。”
【古文】
时诸大会。闻佛所说。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因缘者。有发菩萨心成不退者。众坐欢喜。顶戴奉行。
【白话】
这时与会大众听闻佛陀所说,有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的,有种下辟支佛因缘的,有发菩萨心获不退转果位的。大众欢喜,恭敬地奉行!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三·佚名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卷·佚名 卷第四十四·李通玄 把门关好·佚名 杂行杂修难得实益·印光 佛说不增不减经·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治平铁壁机禅师年谱·铁壁慧机 楞伽义记序·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一(之上)·智俨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二·虚舟普度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欧阳竟无 现果随录卷之二·戒显 瑜伽论记卷第十七(之上)(论本第五十九至第六十二)·遁伦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