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二 世宗朝宰辅
世宗大定元年冬十一月辛未,以户部尚书李石为参知政事。石字子坚,辽阳人,贞懿皇后弟。先世仕辽,为宰相。父绰尔齐,桂州观察使。高永昌据东京叛,攻之不克,死。石敦厚寡言,器识过人。天会中,官景州刺史。海陵迁燕京,入见,指之曰:“此非葛王之舅乎?”葛王谓世宗也。寻除兴中少尹,托疾归。海陵使高存福图世宗。石知之,劝其先发,从之。至是以定策功,拜参政,纳其女后宫,生郑王永蹈、卫王永济,是为元妃。
二年春正月庚午,以济南尹布萨忠义为尚书右丞。忠义本名乌哲,上京博勒和河人,宣献后侄,元妃兄也。先代自国初世袭穆昆,父博罗,官博索路统军使,致仕。忠义魁伟长髯、喜谈兵,有大略。幼从宗辅定陕西,行间射中宋大将,宋兵溃,遂知名。从宗弼为明安。攻冀州,先登。攻大名府,力战,破其军十余万。渡淮,克寿、庐等州,宗弼称为将帅器。皇统四年,除博州防御使。学女直字及古算法,阅月尽通之。职业修理,郡中称治。一夕阴晦,囚徒谋反,狱将校皆惶骇失措,忠义令守更吏过鼓鸣角,囚徒惊为天晓,不敢出,咸自就桎梏。海陵南侵,为汉南路副统,克通化军。至是,由济南尹入朝拜右丞。
夏六月庚午,进忠义平章政事,兼右副元帅,经略契丹。先是斡罕叛,完颜默音讨破之,乃拥众贪卤掠,不进击,而纵其子色克暴横军中,士卒解体,久无功。忠义请讨贼自效,因召默音还,勒色克归本贵,以忠义代,加封荣国公。未几,契丹平,语详《契丹诸部叛乱》事中。师还,拜右丞相。
冬十一月癸巳朔,诏忠义帅师侵宋,以左副元帅赫舍哩志宁副之。志宁本名萨哈连,上京和坦人。自五代祖太尉罕齐以来,世姻王室。父萨巴官开远节度使。志宁沈毅有远略,娶宗弼女,宗弼最爱之。皇统间为护卫。海陵时累擢枢副、开封尹。契丹萨巴反,布萨思恭等征讨无功,诛。命志宁与白彦敬讨之。至北京,闻世宗有异志,阴结会宁尹完颜富色哩等,将攻之。会世宗立,遣使来招,志宁杀使者九人。诏默音讨之,众不肯战,乃降。寻命为右监军,从忠义讨平契丹,至是,还自军,拜左副元帅,经略南边。
是岁六月戊子,以南京留守赫舍哩良弼为尚书右丞。良弼本名罗索,辉发川人。父太宇,世袭佛宁,徙宣宁。天会中,选女直字学生,良弼在选中,希尹称为国令器。由令史擢右司郎中。参政椿年荐,历参政,转左丞。海陵侵宋,谏不听,为右领军大都督。世宗立,改留守,至是召为右丞。
三年夏四月丁卯,以参政李石为御史大夫,封赵国公。
五月辛卯朔,右丞相忠义朝京师,命兼都元帅,还军。时志宁与宋兵战,大捷,复宿州。忠义以书责宋,宋遣洪遵等来议,前后贻书凡七,宋托故未从。乃移军压淮境,遣志宁率偏师渡淮,取庐、和等州。宋人惧,而世宗亦思与天下休息,诏忠义度宜以行,语详《宋人和战》事中。
乙卯,诏参知政事完颜守道按问大兴府捕蝗官。守道本名实讷埒,以祖希尹功擢应奉翰林文字。世宗立,迁左谏议大夫,进参政。时契丹余党未附者众,北京、泰州、临潢民不安,诏守道往招抚,呼敦纽赫等内附,民以宁息。
冬十一月甲寅,进良弼左丞,以吏部尚书石琚为参知政事。琚字子美,定州人,沈厚好学。父皋,补郡吏,从栋摩克青州,谏止虏掠,随守定州,故焚叛民籍,全活者众。琚博通经史,工词章,天眷二年,中进士第一起家,历吏部侍郎。世宗旧闻其名,及即位,擢左谏议大夫,详定制度,拜参政。
四年夏四月己酉,命参政石琚等于北郊望祭祷雨,壬子雨。
六月壬戌,左丞良弼至自征南元帅府。
秋七月庚子,以良弼为平章政事。
八月戊午,以参政守道为尚书左丞。尝从猎近郊,有虎伤猎夫,帝欲亲射之,守道叩马极谏,乃止。
是日,以大兴尹唐古安礼为参知政事。安礼本名乌楞古,字子敬。好学,知为政大体,累官临海节度使。大定初,适益都尹,徙大兴,召为参政。
五年春正月已未,宋和议成。
夏四月丁未,右丞相忠义还自军。
五月壬子,左副元帅志宁以召入见。丁巳,进忠义左丞相,加志宁平章政事,还军。谕曰:“卿壮年能立功如此,朕甚嘉之,南服尚须一往规画。”
六年春二月丁亥,左丞相忠义卒。帝亲临哭奠,赙赠加等,命参政安礼护丧事,谥武庄忠义动由礼法,谦以接下,善御将士,能得其死力。及入辅,知无不言。自汉唐以来,外家未有兼任将相功名始终如忠义者。图像衍庆宫,配享世宗庙廷。子揆。
是月,志宁还京师,拜枢密使。
冬十一月丁卯,参政石琚以母忧,罢。
二十月丙申,进良弼右丞相监修国史,封宗国公。
七年春正月辛亥,起复石琚为参知政事,寻进右丞。天长观灾,诏有司营缮,辟民居以广大之,费钱三十万贯。蔚州采地蕈,役数百千人。琚奏之,帝曰:“自今凡称御前者,当禀奏。”对曰:“圣训及此,百姓之福也。”时议禁网捕狐、兔等野物,累计其获,或至徒罪。琚奏曰:“捕禽兽而罪至徒,恐非陛下意,请杖而释之。”帝曰:“然。”
夏四月壬辰,加御史大夫李石司徒。时安化节度使图克坦子温,平章喀尔喀侄也,赃滥不法,石劾之。石奏事,宰相下殿立,俟良久。既退,或问石“奏何久?”石正色曰:“正为天下奸污未尽诛耳。”闻都悚然。
秋九月辛未,参政安礼罢。
冬十一月,太子生日,宴东宫,志宁奉觞上寿。帝悦,顾谓太子曰:“天下无事,吾父子今日相乐,皆此人力也。”使取御前玉大杓酌酒,帝手饮之,即以玉杓及黄金五百两赐之。以女下嫁志宁子诸神努。皇女以妇礼谒见,舅姑坐受,欢饮而罢。
八年,帝因常德晖言,谓宰相曰:“朕思庶职多不得人,中夜而寤,或达旦不能寐。卿等注意选择,朕亦密加体察。”良弼对曰:“女直、契丹人须是曾习汉人文字,然方今多为党与,或称誉于此,或见毁于彼,所以难也。”帝曰:“朕所以密令体察也。”又曰:“明安穆昆牛头税粟,本以备凶年,凡水旱乏粮处,就振给之。”
九年冬十月辛丑,进拜良弼左丞相。良弼为相最久,练达朝政,帝所询访,尽诚开奏,垂绅正笏,不动声气,议论多称帝意。参政宗叙请置沿边濠堑,良弼曰:“敌国果来伐,此岂可御哉?”帝曰:“卿言是也。”诏以志宁为右丞相。
十一月已未,左丞守道擢平章政事,右丞石琚为左丞。帝曰:“古有居下位能忧国为民、直言无忌者,今何以无之?”琚对曰:“是岂无之,但未得上达耳。”帝曰:“宜尽心采擢之。”
十二月丙戌,以东京留守图克坦喀齐喀为平章政事。喀齐喀,上京速苏海水人,蒲捏子。魁伟,膂力过人。皇统间,由穆昆历陇州防御使,屡败宋兵,迁平凉尹,擢左都监。正隆末,为西蜀道都统。世宗立,降诏抚谕,表陈侵宋方略,许便宜从事。屡破宋吴璘军,语详《规取陇蜀事》中。陕西平,诏书褒美,入为枢副,改留守,擢平章,封定国公。
十年春正月甲戌,以司徒李石为太尉、尚书令,封平原郡王,进广平。
夏闰五月庚辰,夏国王李仁孝请分国之半,以封其臣任得敬。帝问宰相,李石等请许之。帝曰:“此非仁孝本心,不可从。”良弼议与帝意合。既而夏诛得敬,上表谢。
秋九月庚辰,良弼丁忧,起复如故。
十一年夏六月甲子,平章喀齐喀卒,赙赠有加,迁其孙萨哈武功将军。配享世宗庙廷。
冬十月丙寅,左丞相良弼进《睿宗实录》。时高丽国王睍让国于其弟皓,帝疑之,问良弼,对以非睍本心。其后赵位宠求以四十州来附,其表果言王皓弑其君睍,如良弼策。语详《高丽事》中。
是岁,志宁代宗叙北征。既还,遣使迎劳,赐弓矢、玉吐鹘。封广平郡王,进金源,赐宗弼所服玉带。
十二年夏四月丙寅,右丞相志宁卒,帝亲临其丧,赙赠甚厚,谥武定,图像衍庆宫。帝尝曰:“志宁临敌身先士卒,勇敢之气,自太师梁王未有如此人者也。”明昌五年,配享世宗庙廷。
十三年冬十月丙子,以前南京留守唐古安礼为尚书右丞。先是安礼为参政,以事忤帝意,出为横海节度使,数年不复召。石琚对便殿,从容进曰:“安礼忠直,久在外官。”帝然之,遂自南京召为右丞。
十四年春二月庚午,以太尉李石为太保,致仕,寻卒,谥襄简,配享世宗庙廷。世宗时,尚书令凡四人,张浩以旧官,守道以功,图克坦克宁以顾命,石以定策,他无及者。子献可,第进士,历户部侍郎、山东提刑使。
冬十二月戊寅,进平章守道右丞相,以枢密副使图克坦克宁为平章政事。克宁本名锡馨,莱州人。父和珍官汾阳节度使。克宁资质浑厚,寡言笑,善骑射,有勇略。因母舅希尹荐,熙宗时由符宝祇历忠顺节度使。其妻为宗幹女嘉祥县主。海陵诛其同母兄富勒坚,降克宁知滕阳军。大定初,以都统从默音征契丹。用其议,召默音还,以忠义代讨平之,擢太原尹。复从侵宋,取楚州及淮阴县。和议成,改大名尹。至是,由枢副拜平章,封密国公。
是岁,宋使张子颜等请更受书仪,琚与安礼劝许之,良弼持不可。守道等议合,事遂寝。由是终不复改。良弼请诏“朝官六品以上,外官五品以上,各举所知。”从之。帝问宰相曰:“尧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民不病饥。今一二岁不登。而人民乏食,何也?”良弼对曰:“古者地广人稀,崇尚节俭,而又惟农是务,故蓄积多,而无饥馑之患也。今地狭民众,又多弃本逐末,耕之者少,食之者众,故一遇凶岁,而民已病矣。”帝深然之。命有司惩戒荒纵不务生业者。
十六年春二月己亥,平章克宁罢为东京留守,以其女嫁为潘王永成妃得罪,克宁不悦,求致仕故也。
十七年冬十一月戊戌,以克宁为平章政事,进右丞安礼为左丞,左丞石琚擢平章政事,封莘国公。
十八年春正月庚戌,修《起居注》伊喇杰言:“每屏人议事,虽史官亦不与闻,无由纪录。”帝问平章琚、左丞安礼,对曰:“古者史官,天子言动必书,使人君知畏也。”帝然之。朝奏屏人议事,记注官不避自此始。
夏六月庚午,左丞相良弼卒,谥诚敏。良弼性聪敏、忠正,善断决,出人意表。虽起寒素,致位宰相,朝夕惕惕,尽忠于国。谋虑深远,荐举人材,常若不及。居位几二十年,成太平之功,称贤相焉。图像衍庆宫,改谥武定。
秋八月丙辰,进守道为左丞相,以石琚为右丞相。
九月癸酉,以左丞安礼为平章政事,参政伊喇道为右丞。道本名赵三,其先伊喇实部人,徙咸平。宽厚,有大志,以笃孝著名。由令史历户部郎中。海陵谓其骨相异常,必登公辅。从侵宋,为长史。世宗立,擢翰林直学士,历右丞。
十九年秋八月壬辰,右丞相石琚致仕。世宗屡称其知人,曰:“琚为相,举能其官。”尝内燕,琚在坐,诸王窃语,世宗曰:“使我父子家人辈得安坐无事,而有今日之乐者,此人力也。”乃举数十事晓之,皆俯伏请罪。大定间,将立元妃,琚曰:“元妃自有子,元妃立,东宫摇矣。”帝悟而止。二十二年卒,谥文宪,图像衍庆吕,配享世宗庙廷。
二十年春三月辛巳,以克宁为右丞相,徙封谭国公。克宁为相,持正守大体,不屑屑于簿书期会,帝屡称之。
冬十一月丁巳,右丞道罢为南京留守,寻入拜平章政事。
二十一年春闰三月癸卯,以左丞相守道为太尉、尚书令。
四月戊申,进克宁左丞相,安礼右丞相,封芮国公,进封申。
秋七月己亥,以克宁为枢密使,守道复为左丞相。
二十二年,右丞相安礼卒,世宗称其忠直,且练习政事,无出其右者。配享世宗庙廷。
二十三年秋七月乙酉,平章伊喇道罢为咸平尹,封莘国公。明年,卒,图像藏秘省。子光祖官左宣徽使。
二十六年夏四月壬戌,左丞相守道致仕。自秉政以来,效竭忠勤,明昌四年卒,谥简靖。子珪袭穆昆,璋第进士。
五月甲申,以司徒克宁为太尉、左丞相,命辅导原王。屡请立为皇太孙,因侍宴,称为“忠实、明达,汉之周勃”。帝尝问史事,奏曰:“臣闻古者人君不观史,愿陛下勿观。”帝曰:“朕岂欲观此,深知史事不详,故问之耳。”初,芦沟水决,久不能塞,加封安平侯,久之,水复故道。帝喜获感应,克宁奏曰:“神之所佑者正也,人事乖,则弗享矣。报应之来皆由人事。”帝曰:“卿言是也。”时颇信神仙浮图事,故克宁及之。
二十八年冬十一月癸丑,幸太尉克宁第。
章宗立,徙封东平,拜太傅,加太师,进封淄王。明昌二年卒,谥忠烈,图像衍庆宫,配享章宗庙廷。
猜你喜欢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五·姚之骃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五·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卷三十一·宇文懋昭 卷四十七·鄂尔泰 卷二十九·傅恒 卷八十五 谷永杜邺传 第五十五·班固 淮安王李神通传·欧阳修 目录·佚名 礼仪·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八·佚名 207.卖国贼秦桧·林汉达 卷79·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