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神 论
──二年作──
无神即无造物主,亦无灵魂,而一切皆以无为究竟者也。
今世界学者,本自由平等之真理,大都主张无神说;然亦有主张有神说以言自由平等之理者,则泰西之宗教家是也。盖今世学者,欲一洗社会之习俗,使循天然的而达到自由平等之实际。泰西宗教家,乃以地球人类皆上帝爱子,无阶级、无界限,所赋之自由幸福,莫不以平等之说附会之。此则一神教以神为万物之造主,俾人类同隶于一尊之下,而消灭一切等级界域者也。但亦有以神为灵魂者,其说之能助人道之进化,促世界以大同,有二义焉:一曰、有灵魂说之足以袪厌世思想也;盖人之怀厌世思想者,以浮生百岁,为欢几何!况不如意之境遇常多于如意之境遇,于是乎遂生厌弃人世之心,此皆不知有灵魂之咎也。茍确知吾有灵魂,体魄有生死,灵魂无生死,凡吾所造德慧罪恶之别业,皆将与世界一切众生之共业,随因感果,乘万化而递嬗于无穷,初不同体魄而消灭,则便知世无可厌,且不须厌,自然汲汲以整饬身心,改善社会,期别业共业俱进于淳良完美,以享受永远之安乐矣。二曰、有灵魂说之足以破人我执见也:夫世之虽信有灵魂而信之不坚确者,则谓纵有灵魂转生他世,彼时我既不忆为我,固已不啻他人也。我亦穷吾心之所欲,尽吾力之所及,以自求一身数十年之快乐足矣,奚用悲天悯人,为广大悠久之地球,计其长安远治太平大同之道乎?若确信有灵魂而不疑者,其理想必大异乎是。仅易一躯壳,隔数十岁月,我即不忆为我,则万劫以来,千生以往,更可知也。以今生之我,视来生之我,既不啻他人,则以过去之我,视现在之我,以未来之我,视往昔之我,可知均不啻他人也。以三世分之,互以其现在之我而视夫过去、未来之我, 竟无一非他人者。我既可以为他人,他人亦可以为我,人我之见,于是不破自破。庄子齐物论曰:物各自是而非他,物各有自,故天下无非,自各有他,故天下无是;无非无是,物论斯不齐自齐。
用证斯说,宁不信乎?凡是皆有神说也。但有神特方便之说耳,以语真理结果之所在,则以无神为究竟。
何则?夫人类之有圣人,不唯人类之不幸,抑亦圣人之不幸也!众生之有佛,不唯众生之不幸,抑亦佛之不幸也!真圣人必日以希望人类不生圣人为究竟,真宗教亦必日以希望世界不用宗教为究竟。人类如何可以不生圣人?人人皆圣人,人类中圣人斯无从出生!世界如何可以不用宗教?众生皆成佛,世界之宗教自然退归无用!众生未能皆成佛,人人未能皆圣人,此人类之所以有圣贤,世界之所以有宗教也。信如是,则人世之有圣贤有宗教,吾又安得不谓之人类与众生之不幸,以之转累圣人与佛同陷于不幸哉!故有神说,特随机引导之方便法门耳!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必仍以无神说为究竟也。故予绝对的主张无神说。
世界果有造物主乎?此一大疑问也。愈作学理之研究,此疑问愈不能解决。夫有神说之可利用者,以有坚确不拔之信仰心耳!疑之莫决,信何能坚?设因不信有造物主而转疑天赋自由平等之说,则不唯不足助人类之进化,保世界以大同,将反为人类与世界之障碍也。此人间不可有造物主之神说者一。抑极端之平等主义,充其量之所及,三纲、五伦皆在废除之例而持造物主之神说者,其言造物主之权力能力,都无限量,生杀予夺,赏罚苦乐,均可操纵之于股掌间,无论何人,胥不能不恭敬之、爱戴之以仰其鼻息,而博其欢心,否则、便为大逆不道,须永堕地狱,则剥夺人之自由,使人不能自由自立,不平等孰甚耶?此而颂之曰慈父,真不啻膜拜于专制魔王之下而称之曰圣人也!况慈父与圣人,亦大同平等之世之可以无者乎!此人间世不容有造物主之神说者二。且自由平等,人类天性上所本具之真理也,正不必假道于造物主之神说,始足引起社会之信仰。谓予不信,试以造物主之神说与自由平等之说,同时鼓吹,其感化于自由平等之说及感化于造物主之神说者,孰众孰寡,可以决也。此人间世不必有造物主之神说者三。
然仅就自由平等之说,以言不可有、不容有、不必有造物主之神说,但明自由平等之说,不能与造物主之神说并存耳,人将名之曰自由平等之无神主义。彼持造物主之神说者,亦可以有造物主之无自由平等主义相为抵制,则仍不能折服彼持有神说者之心也。不从根本上以解决世界果有造物主乎之一疑问,则无神论终成虚设也。是亦快箭离弦,发而不能已者乎!
天空中无数之恒星、行星、卫星、游星,果有造物主以造乎?地球上无数之动物、植物、矿物、气物,果有造物主以造乎?吾姑置不问。仅就人类以诘之曰:人类之体魄及灵魂,既尽为造物主之所造,何不尽造为聪明正直健全善良之人,体、力、智、一般平等,皆得圆满之自由,共享安乐之幸福!顾乃或善、或恶、或智、或愚、或强、或弱、而使人类造种种之罪恶,受种种之苦恼耶?人类既尽为上帝之爱子,何以不尽居之以天国,游之以乐园,而必使人之生于罪恶苦恼之地球,逼其受种种磨折,待其恭敬归向,乃摄归天国,否且罚入地狱耶?上帝既要人恭敬归向,乃肯摄归天国,何以不尽人皆造成恭敬归向之心,俾自然恭敬归向,而必俟人之劝导其恭敬归向耶?凡是、皆深不可解也!
且闻别有所谓魔鬼者,其力能与上帝抗,常反对上帝。人之不恭敬归向上帝而信从魔鬼者,死后必堕入地狱。夫此魔鬼者,是否系上帝所造耶?若曰非上帝所造,则上帝既有所不能造,其所造者亦必有限,将如百工技艺各造其所能耳。此而可谓之造物主,则人中之百工技艺,又孰不可谓之造物主也?若魔鬼既非上帝所造,必另有一造魔鬼者,魔鬼之力能抗上帝,则造魔鬼者之能力必较上帝为尤钜,又安知人类及上帝非皆属造魔鬼者之所造乎?设谓魔鬼乃自然而然者,不由造成,则何以万物不能自然而成,而必待上帝之造乎?若曰魔鬼亦系上帝所造,则上帝既能造之,何不能制之乎?但罚信从魔鬼者入地狱,何不罚魔鬼入地狱乎?抑上帝之权力,本能罚魔鬼入地狱,乃故意留此魔鬼以扰害人类乎?此尤不可解中之不可解者!虽质之主张造物主之神说者,亦将莫知所答,哑然失笑!
况上帝之造此不平等、不自由、不安乐、不美善,而如监牢、如桎梏、如豕圈、如地狱之世界,罪恶苦恼盈积其中,其将以为功耶,抑将以为罪耶?其果惠人者耶,抑果虐人者耶?夫上帝对于人类之心理,亦汝能恭敬我,我能安乐汝,汝不恭敬我,我能苦恼汝;与帝王之顺我者富贵,逆我者灭亡,同一设心耳。故英吉利哲学家毅果曰:浸假而有上帝,吾必戟指而詈之曰:恶也!由是观之,则世界万万不可有造物主,不容有造物主,不必有造物主,而绝对的无造物之神,可决然无疑也!然犹有未尽者,则世界既无造物主,世界果自何而有耶?此一问题,未能彻底解决是也。
夫世界者,真性之缘起无尽者也。有光明世界,有黑暗世界,有苦恼世界,有安乐世界,有庄严世界,有丑陋世界,有清净世界,有恶浊世界。光明、安乐、庄严、清净之世界,以觉为其总因;黑暗、苦恼、丑陋、恶浊之世界,以迷为其总因。吾人今所处之世界,黑暗、苦恼、丑陋、恶浊之世界,而迷为其总因者,何谓之迷?譬如有一象于此,明眼睹之,象则象耳,无所争执也。忽有二盲人,欲以手摸象之真相,摸象之耳者,则执谓象如箕;摸象之尾者,则执谓象为帚;分别两端,执之一往,以盲传盲,遂无不被其绐,运转密移,迷生于不觉,故有人、我分别,执之一往焉而杀机起。有爱、恶分别,执之一往焉而盗贪起。有男女分别,执之一往焉而淫欲起。三为根本,执之一往焉,于是世界相寻,众生相续,业果相轮,而缘起无尽。有远因,有近因,有多因,有一因,相似相续;一人、一家、一团体、一世界,综错纷披,穷无所极。断根本之缘,息分别之执,则迷者可转而之于觉,黑暗、苦恼、丑陋、恶浊者,可转而之于光明、安乐、庄严、清净矣。故无情世界、有情众生,皆于明通公溥之真性中,动如梦幻之念,造如梦幻之业,如梦幻而出生,如梦幻而消灭焉耳,曷尝稍假力于神哉!浸假而有所谓上帝者,亦如梦幻而出生之一物耳,乌足以云万物之造主哉?以必无之理而强人以必信,其信之者非迷信而何?呜呼!造物主!汝非造物主!汝其迷之邮乎!迷无为有,迷非为是,斯诚迷之大者。迷因不破,觉因不立,此余所以龂龂然不惜辞而辟之也。
余言至此,余知阅者将疑余虽不主张有造物主之神说,而实一张主有灵魂之神说者,故余当进论灵魂之有无,以穷无神说之究竟。吾人果有灵魂乎?曰:有。不唯吾人有之,即动、植、飞、潜之类,亦莫不有之也。然虚幻无实,但妄执与习气而已,非真有一物而可字之曰灵魂也。智者当以譬喻得解,试方言之:如有一人于此,都无所好,亦无所思,不存憎爱,清净空寂若无意念者。一旦忽好吟诗,横生妄执,念念相续,遂成习惯,耳中、目中所闻见者无非诗料,口中、鼻中所流露者无非诗声,心中、脑中所经营者无非诗思,他人视之如痴如醉而自若不觉者,即妄执与习气也。妄执忽起,习气随生,习气既深,妄执弥甚!此妄执与习气,即灵魂是也。唯执故不散,唯习故不断,犹波浪相激,以前浪之动,引起后浪之动,动动不已,引起无尽;灵魂亦犹前浪后浪相引之动力耳。夫波浪前后相引之动力,岂真有一物可指哉?唯此妄执与习惯,不散不断,实作轮回之本,为生死之根,乘万物之化而递嬗于无穷。真性寂然,不觉念动,动之不已,妄执随生,执之一往,成为习气;自从无始有妄执以来,愈执愈甚,愈习愈深,愈化愈离,愈变愈杂,万物乃繁然淆乱,随业发现,成、住、坏、空相寻于无既。有能破斯妄执、断斯习气者,则于真性仍未尝稍异其寂然矣。然真性非曰如木石之无识无念也,特晶莹炳灵,圆融绝待,不可思议,不可名状,非妄执习气之比耳。犹夫好诗之人,一日忽断其好诗之执,革其好诗之习,不可谓其人便都无知觉力用也。不宁惟是,其执既断,其习既革,方将无所不可为,无所不能为,又岂仅不痴于诗,而仍不妨吟诗哉!故灵魂者,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唯迷斯有,唯觉斯无。幻迷灭故,幻魂亦无,故真性常寂,是之谓无造物主、无灵魂、无神之究竟义;是之谓自性自度之真谛。
然世之主张无神说者,非自今日始,亦非一人之私言也。顾有神之说,多出自宗教家,世遂有以神与宗教视同一体者;但予遍览古今东西之主张无神主义家,其理论类皆不能完全美满,反由宗教之学说而获其究竟焉。故予尝谓世界之宗教,有多神,有一神,有无神。无神之宗教为何?则佛教是也。但世之研究宗教学者,佥谓凡宗教皆有灵性常存幽界,与神、与人之两种关系必要之特点;而余乃以无造物、无灵魂之无神说,谓出于佛教,然则佛教其非宗教乎?殊不知余之所取于佛教者,乃佛教之最上乘究竟义耳。若通盘论之,佛教实兼有多神、一神、无神之性质者也。设但就佛教之最上乘究竟义而论,实不可以寻常之宗教性质限之。其发挥无神之真理,最为透澈:如“廓然无圣”,“即心是佛”,“平等法界无圣无凡”,“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究竟菩提归无所得”诸说,皆人间世绝无仅有之一种穷高极深之哲学也。故具上乘资质而善于学佛者,皆尊重己灵,不为佛障;诃之、骂之、甚至棒之、烧之,俾自性真光,透天透地,盖非如是不能与佛智齐平,臻于究竟也。是宁小根小草所能窥其崖岸者哉?
抑余常有一种理想,往来胸次而未尝吐之言说,因与无神论略有关系,请附及之:盖政治界与宗教界进化之比较量也。政治界之进化:由酋长而君主,由君主而共和,由共和而无治;宗教界之进化:由多神而一神,由一神而尚圣,由尚圣而无教;其进化之程,实有不期而同者。多神教如酋长政体,一神教如君主政体,显然易见,而不必辞费者也。共和政体,选贤任能之政体也。今世界大势,已骎骎趋向于共和,宗教而与之同时进化,亦必起宗教界之大革命,创多数之新宗教,与旧宗教相剧战,尽推翻一神、多神之宗教,而公择一最哲最圣、如某君所谓与道德学理合为一物者之宗教而共奉之。由之愈演愈进,世界底于大同,则政治既归无治,宗教亦复无教,即无神之佛教亦于以得兔忘罤、得鱼忘筌,而不复存其名词矣。无众生相,无世界相,无文字相,无语言相,无无相,无无无相,凡现社会之所谓有者,胥一切皆可以无之,不特无神已矣。企心玄致者,幸共参焉!
呜呼!昏昏神府,魂魂迷都,窈冥恍忽,如有实无!执之一往,真性以蔽,廓然无神;愿与法界众生共脱是疑蒂!( 见佛学日报二期)
猜你喜欢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卷第五十七·德清 山家绪余集目次·善月 真现实论宗依论(下)·太虚 卷二十七(曼陀罗译)·佚名 大乘密嚴經卷下·欧阳竟无 卷四·佚名 第五十三卷·佚名 卷四百一十·佚名 佛说泥犁经·佚名 因果观念与心理建设·太虚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佚名 佛说大悲空智金刚大教王仪轨经卷第五·佚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还源述一卷·佚名 持戒品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