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持戒品第六

智者能护戒,福致三种报。现名闻得利,终後生天上。

当见持戒者,护之为明智。得成真正见,彼获世安静。持戒得快乐,令身无烦恼。夜睡眠恬淡,寤则长喜悦。

戒终老死安,戒善止亦宁。慧为人之宝,福德贼难脱。何法终为善,何法善安止。何法为人宝,何盗不能龋

戒法终为安,戒法善安止。慧为人之宝,唯福不能盗。修戒行布施,作福为良田。从是至彼岸,常到安乐处。

苾刍立戒德,守护诸根门。饮食知节量,寤寐意相应。意常生觉悟,昼夜精勤学。漏尽心明解,可致圆寂道。

智者立禁戒,专心习智慧。刍无热恼,尽果诸苦除。以戒常伏心,守护正定意。内学修止观,无忘为正智。

蠲除诸罪垢,尽慢勿生疑。终身求法戒,勿远离圣念。戒定慧解脱,应当善观察。彼已离尘垢,尽烦恼不生。

集白净解脱,无智皆以荆超越魔罗界,如日光明照。我慢及迷醉,刍应外避。戒定慧三行,求满勿远离。

既不放自恣,诸有勿想念。是故舍阴盖,不生如是障。刍防禁戒,恒见学此者,直趣涅槃路,速得净如是,

花香不逆风,芙蓉栴檀香。德香逆风薰,德人遍闻香。乌钵嚩哩史,多誐罗栴檀。如是等花香,勿比於戒香。

若人能持戒,清净不放逸。正智得解脱,是名安乐处。此道无有上,消除禅定魔。

贤圣德难量,得达八正路。

猜你喜欢
  昧盦诗录序 (七篇)·太虚
  小序·虚舟普度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一卷·宝亮
  卷第五·佚名
  第七十二章 灌顶祭次第·佚名
  集大乘相论卷上·佚名
  再论心理学与行为学·太虚
  百年钻故纸·佚名
  卷六·佚名
  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第二·佚名
  决定藏论卷上·佚名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七卷·圆照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三卷·蕴闻
  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之十三·高启

    呉郡髙啓季迪著南州徐庸用理编五言律诗送呉县令迁松陵山县弹琴罢江城露冕初夏霖湖更濶朝日市长虗桞下催耕皷桒间问俗车秋风莫思去客舘有鲈鱼●沈校理风雨清明后春寒未夹衣闭门听鸟尽入寺㸔花稀独酌愁难去相思夣欲飞

  • 七言巻六十七·洪迈

      七言  三日寻李九庄       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消为日月光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

  • 卷二百四·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四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文溪集李昴英字俊明番禺人寳庆丙戌廷对第三淳祐初官吏部郎累擢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归隐文溪卒諡忠简有文溪集送广帅赵平斋汝暨解印趋朝海濒老同年五载依

  • 卷七·王翰

    钦定四库全书梁园寓稿卷七明 王翰 撰七律忆平陆旧游金鷄山顶邓家园乘兴来游坐水边柿叶染霜围锦帐菊花承露散金钱溪头怪石如人立洞口苍苔待我眠何日再同三二友一壶浊酒送残年怀东城旧游水边台榭竹间亭日日幽闲共客寻

  • 卷四十八 楚上·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四十八 楚上居遁居遁,俗姓郭,抚州南城人。嗣洞山,住潭州龙牙山妙济寺,世称龙牙和尚。龙德三年卒。所作歌行偈颂,颇行于世。诗九十六首。 【(《全唐诗》无居遁诗)】偈颂并序○序为南岳齐己撰禅门所传偈颂,自二

  • ◆剧话序·李调元

    剧者何?戏也。古今一戏场也;开辟以来,其为戏也,多矣。巢、由以天下戏,逢、比以躯命戏,苏、张以口舌戏,孙、吴以战阵戏,萧、曹以功名戏,班、马以笔墨戏,至若偃师之戏也以鱼龙,陈平之戏也以傀儡,优孟之戏也以衣冠,戏之为用大矣哉。孔

  • 赵长卿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生平未详,曾赴漕试。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

  • 新五代史考·欧阳修

    呜呼,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其后世有欲知之者,不可以遗也。作《司天职方考》。

  • 卷五百二 元符元年(戊寅,1998)·李焘

      起哲宗元符元年九月盡其月   九月丙午朔,詔法酒庫監官自今朝廷差人。   丁未,詔以霖雨罷秋讌。   詔除破樞密探過厨錢三千餘緡。故事,執政每員月支厨錢三十五千,密院歲賜添厨錢一千七百緡。自元祐三年以後,西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二十五卷 仕绩 一 六·缪荃孙

    常 州 府 三 明(下)陆南阳陆南阳,字伯明,武进人。尝从唐顺之游,一时学者争出其门,因著讲义行世。以贡授湖广善化知县。纤毫无取,赎金悉用积谷,又捐俸以济诸生贫乏者。有不便于民,力争之上官,必得乃已。久之,拂衣归。

  • 卷七·司马贞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索隐卷七 唐 司马贞 撰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荆荼是徵【荼音舒徵音澄】翕侯赵信【元朔二年以匈奴相国降侯後降单于翕音吸按汉表在内黄也】持装【汉表作辕】侯乐【音岳匈奴都尉降侯汉表在南阳也

  • 第六章 大学院·梁启超

      凡人自十六岁离中学而入此,至二十岁而出学,生人之学于是终焉。凡大学皆专门之学,实验之学。盖自十五岁前,于普通之学皆已通晓,至此时脑髓已通,不待束缚,不事防检,精粗高下,惟志所之,聪敏钝塞,惟人自受。从古贫人,至是时皆不

  • 二十四  天志中·墨子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君子之欲为仁义者,则不可不察义之所从出。”既曰不可以不察义之所欲出,然则义何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何以知义之不从愚且贱者出,而必自贵且知者出也?曰

  •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蕴闻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第八卷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 上进入庵示众。恁么恁么。理随事变。不恁么不恁么。事得理融。恁么中不恁么。宽廓非外。不恁么中却恁么。寂寥非内。寂寥非内也。观法界于一尘之

  • 自序·祩宏

    余时在黄山慈光寺。展阅龙藏。至沙弥诸经。函函如日月丽天。不觉合掌赞叹曰。此经乃佛佛祖祖之关键也。如法华十六王子。请佛转法轮。同时为沙弥。言教尚存。五灯赵州仰山。亦同时为沙弥。公案现在。未闻古人才出母胎

  • 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传·佚名

    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九方传。撰人不详。文中提及『大历十四年』,应为唐代着作。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引唐景龙、大历年号,当撰于唐。述服食菖蒲养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