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原文】

时长老须菩提①,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②,右膝着地,合掌恭敬③,而白佛言④:“希有世尊⑤,如来善护念诸菩萨⑥,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⑦,云何应住⑧,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往,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顾乐欲闻。”

【注释】

①长老须菩提:须菩提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善现、善吉、空生等,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婆罗门种姓,能深入理解佛法的空义,被称为“解空第一”。

②偏袒右肩:印度僧侣披袈裟时偏袒右肩,形成习惯,后世有许多解说,其实可能与印度的气候较热有关。

③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这也是佛教的规矩威仪。

④白佛言:对佛说,白就是说话,白是南北朝时的说法,即道白。

⑤希有世尊:希有即稀有,这是对佛的赞美。传说佛诞生时就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⑥如来:与佛、世尊等一样,是称呼佛的一种名号,佛共有十种名号。这里指释迦牟尼。

⑦阿耨(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梵语,意为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最高的智慧觉悟。

⑧住:停住,守护,即后文所谓的“降伏其心”。

【译文】

这时,长老须菩提领悟如来不时在乞食、穿衣、洗足等平常生活中所示现的佛法。在大众中就从座位上站起来,偏袒右肩,右膝跪地,合掌恭敬地对佛说:稀有,世尊!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显现在平常生活中,正是如来护念一切菩萨,要付嘱一切菩萨的佛法。世尊,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愿要上求佛果下化众生,辛勤修行,增长智能,发现了如来所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何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降伏妄心?”佛说:“问得好!问得好!须菩提,正如你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你现在仔细听,当为你说明。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发现了如来付嘱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安住无上正等正觉心,应当如同发现无上正等正觉心那样降伏妄心。”“是的,世尊,我们很希望听佛详细地说明。”

猜你喜欢
  法镜经序·佚名
  阅大学贯释·太虚
  大雲初分智宝藏健度第三十二·佚名
  续高僧传卷第七·道宣
  大明高僧传卷第二·如惺
  佛说罪业应报教化地狱经·佚名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七·宗喀巴
  卷六十九·道世
  卷一·佚名
  弘明集卷第十一·僧祐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一·法藏
  卷第二十四·费隐通容
  卷五·晁迥
  佛说苾刍五法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邵雍

    《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

  • 卷七十三·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七十三目録【一百一字】翦牡丹张先凤箫吟【又一体】晁补之瑞雪浓慢陈亮金盏子【又一体】赵以夫桂枝香王安石陈允平李彭老唐艺孙练恕可唐珏张翥吴子孝张

  • 卷二十四·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四明 梅鼎祚 编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神弦歌】吴声歌曲【二】上声歌【八首古今乐录曰上声歌者此因上声促柱得名或用一调或用无调名如古歌辞所言谓哀思之音不及中和梁武因之改辞无复雅句】晋宋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宣南零梦録》·张次溪

    (近人)沈太侔 着●目录《宣南零梦録》序东莞张生次溪以沈太侔先生遗着《宣南零梦録》属题《宣南零梦録》题词宣南零梦録●《宣南零梦録》序《宣南零梦録》一卷,亡友番禺沈南野撰。君僦椽旧京数十载,自其少时卽好为花月冶

  • 卷八十二 晉紀四·司马光

      起屠維作噩(己酉),盡著雍敦牂(戊午),凡十年。   世祖武皇帝太康十年(己酉、二八九年)   夏,四月,太廟成;乙巳,祫祭;大赦。   慕容廆遣使請降;五月,詔拜廆鮮卑都督。廆謁見何龕,以士大夫禮,巾衣到門;龕嚴兵以見之,廆乃改服戎衣

  • 雍正上谕 一、对吕留良孙辈心有不忍,从宽免死,改判·雍正

      编者按:雍正下谕旨对吕留良进行开棺戮尸,并进行灭族。他怕过于残酷,所以下令让全国所有学生“人人过关”表态。结果在高压下,又有谁敢公开说不同意呢?雍正以全国学生一致拥护来证明这个判决是公正至当的。但终久害怕舆

  • 第三章 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六)·陈寅恪

    寅恪案:前论&ldquo;朝云诗&rdquo;八首,以诗中女主人寓居处所先后有所不同,故可分为两组。茲请略考第壹组,即前五首,河东君于崇祯七年暮春至初秋寓居嘉定之处所。 依通常惯例言之,以河东君在当日社会之身份,寄居一地,与当地诸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提要·耿定向

    臣等谨案先进遗风二卷明耿定向撰毛在増补定向有硕辅宝鉴要览已着録在自署太仓人其始末则未详也是书畧仿宋人典刑録之体载明代名臣遗闻琐事大抵严操守砺品行存忠厚者为多盖明自嘉靖以后开国敦龎之气日逺日漓士大夫怙权

  • 九九九 谕内阁着皇子同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佚名

    九九九 谕内阁着皇子同军机大臣等编辑《古今储贰金鉴》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乾隆四十八年十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历览前代建储诸弊,及我朝家法相承,于立储一事之不可行,已明降谕旨,宣示中外。至史册所载,因建立储贰致酿事

  • 永王李聑传·欧阳修

    永王李瞞,少年时丧母,肃宗亲自教养照看他。长大后聪敏好学。他长得很丑,颈偏不能正面看人。既封为王,兼任荆州大都督。安禄山造反,玄宗到扶风,诏令李瞞即日到镇所去。不久又兼任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

  • 刘翰传·脱脱

    刘翰,沧州临津人。世代为医,开始为护国军节度巡官。周显德(954~959)初,到朝中献上《经用方书》三十卷、《论候》十卷、《今体治世集》二十卷。周世宗嘉奖他,命他为翰林医官,他献的书交到史馆,又加官为卫尉寺主簿。宋太祖北征

  • 卷四 四之二·孔颖达

    ◎郑缁衣诂训传第七○陆曰:郑者,国名,周宣王母弟桓公友所封也。其地,《诗谱》云:“宗周圻内咸林之地,今京兆郑县是其都也。”《汉书·地理志》云“京兆郑县,周宣王弟郑桓公邑”,是也。至桓公之子武公滑突,随平王东迁,遂灭虢、郐

  • 引用姓氏·鄂尔泰

    引用姓氏周荀氏【况】秦孔氏【鲋 子鱼】汉董氏【仲舒 寛夫 广川】毛氏【苌     赵郡】司马氏【迁  子长 龙门】孔氏【安国  子国】王氏【吉   子阳 臯虞】戴氏【德   延君 谯国】戴氏【圣   

  • 戒慎品第五·佚名

    昔波罗奈国有山。去城四五十里。有五沙门处山学道。晨旦出山人间乞食。食讫还山晚暮乃到。往还疲极不堪坐禅思惟正定。历年如是不能得道。佛愍念之劳而无获化作一道人往到其所。问诸道人隐居修道得无劳惓。诸沙门言:吾

  • 碧山乐府·王九思

    明代散曲集。王九思(字敬夫,号渼陂)著。现存版本较多,有明正德年间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正德刻、清补本《碧山乐府》,凡2卷、拾遗1卷;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张书绅刻本《碧山乐府》,凡2卷;有明嘉靖康浩刻本《碧山

  • 年少比丘说正事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因上座比丘如法摄受年少比丘,佛赞叹之。

  • 介庵进禅师语录·介庵悟进

    《介庵进禅师语录》,十卷,清 悟进说,真理等编,附源流颂。收上堂、示众、小参、拈古、颂古、行实、机缘、问答、垂问、佛祖赞、自赞、法语、书问、偈颂、疏引、序跋、箴铭、佛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