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悼亡诗》其二

原文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沾胸安能已? 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赏析

本篇是潘岳《悼亡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首诗的构思不同于第一首的睹物思人,它通过抒写秋夜月上窗棂时诗人孤独无偶的悲凉,表现思念亡妻的无限伤痛之情。作品的描写在时间上是短暂的,但因笔墨集中,层层拓深,所以显得容量较大,很成功地展现了诗人的莫大哀痛。

全诗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谁与同岁寒”句,写因秋感伤。“皎皎”二句既是写景,也是写情。窗中明月,照见居室的南端。这一景象,其实是暗示诗人的辗转不眠。“清商”四句点明时令。清商,指秋天肃杀的西风。古代以五音之一的商声配秋天。故称秋为商秋,西风为清商。随着秋时的到来,溽暑(湿热)已渐渐减弱了。凛凛阴风起,始觉夏日过。秋声秋风,最易激起人们的伤感,何况是新近丧妻之人。“岂曰”二句,即写诗人独特的感伤——孤独无偶,影单形只。衾 ,被也。重纩,指厚实的棉衣。失去了和自己朝夕相处,寒暑相共的妻子,如今夏而终,秋之至,有谁来嘘寒问暖呢? 这二句反诘句,强烈表达了思念亡妻的哀痛,从中可见出诗人与妻子生前那种相依为命的恩爱关系。这部分,由写景自然过渡到写情,转换无迹。

“岁寒无与同”以下十句,是全诗第二部分,写不眠怀人。“岁寒”二句,由前段末的写情转到写景。胧胧,月明的样子。“朗月何胧胧”句与起句“皎皎窗中月”相呼应,都写月,但可看出时间的流逝。以下,诗人的目光转向室内,具体抒发《悼亡诗》第一首中“望庐思其人”,即室在人去的悲慨。强烈的思念,咬噬着诗人淌血的心灵。朗月的光辉,照着辗转难眠的诗人,他眼前看到的只是“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往日的温馨和喁语,永远不会再现了。“展转”四句,情景一片,不复分辨。“独无李氏灵,仿佛睹尔容”。李氏,指汉武帝宠妃李夫人。《文选》李善注引《桓子新论》:“武帝所幸李夫人死,方士李少君言能致其神。乃夜设烛、张幄,令帝居他帐,遥见好女似李夫人之状,还帐坐也。”这二句用汉武故事,写自己回天乏术的悲哀。“抚衿”二句直写诗人的悲痛之状。他已不能控制内心的感情,而形诸声色了。

从“沾胸安能已”句至结尾,为此诗第三部分,写妻亡难忘。诗人又是长叹息,又是涕沾胸,哀情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然终究不可能平复。“沾胸”二句,即写诗人的悲哀无法排遣。“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亡妻的声音笑貌,无论白天黑暗,时不时地在脑海中出现,实在无法将其抹去。至此,不禁联想起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写相思的好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清照词写的是生离的相思,本篇写的是死别的怀念,虽类型有别,但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则同样是令人感动的。以下二句,用东门吴死子和庄子死妻的典故,表达了对亡妻的一往情深。《列子》载,魏有东门吴者死子而不哭。《庄子》说,庄子妻死鼓盆而歌。诗人做不到象东门吴和庄子一般的旷达,无计消除日甚一日的哀思,所以说“上惭”和“下愧”。这二句完全是诗人真实情感的流露。一个有着血肉之躯的人,确实是无法做到没有喜怒哀乐的。“赋诗”二句,写出了诗人在强烈哀思的重压下,几乎难以作文的恍惚之态。最后,诗人把妻死归之于天命。一个悲戚自伤,而又无可奈何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引起千古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情与景两方面结合得很好。“皎皎”以下六句写景,“岂曰”二句抒情,其间转捩自然。接下“岁寒”六句既是写景又是言情,把诗人独处无偶的悲苦描写得十分具体鲜明。此后,作品以抒情为主。

在结构上,本篇段与段之间用顶真格的修辞方法。如第一段末句曰:“谁与同岁寒”,第二段起句曰:“岁寒无与同”。第二段末句的最后二字“沾胸”,亦即第三段起句开头二字。这样,展转相承、浑然一体,层层深入地抒写了诗人的哀痛。《世说新语》说:“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此语可视为潘岳诗文的定评。此诗语言清丽浅切,没有繁芜词句,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的内容,显示出作者高度的语言艺术技巧。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八·彭定求
  第十三出 痴盼·李渔
  第二出 定情·洪昇
  第一折·马致远
  ●卷三·江顺诒
  悲思·徐志摩
  二妙集卷第八·段克己
  快乐·闻一多
  卷二十九·王奕清
  卷385 ·佚名
  卷218 ·佚名
  卷五十一·冯惟讷
  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张说
  第十二回 佛动心瞒怨小六哥 武宗爷假怒小佳人·蒲松龄
  ●五湖游·沈泰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章 严公寃对·屠隆

    【夜行船】〔净扮严武挟侍儿上小旦扮王婉娘〕手握貔貅身似虎。嗟一病喘息残躯。粉黛慵看。弦歌厌听。早晚黄泉旧路。下官西川节度使严武。磊落雄姿。昂藏侠骨。西蜀拥旄。身当虎将。南山射猎。手格熊罴。不想近日偶染

  • 卷二十六·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六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寄董卿喜荣十韵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下临千雪岭却背五防桥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太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黄图遭汚辱月窟可焚烧【谓宫殿】防

  • 唐诗拾遗卷四·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拾遗卷四明 高棅 编五言絶句陈叔达初年和风起天路严气消水井索索枝未柔厌厌漏犹永郭振昭君怨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复遣画娥眉子夜秋歌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已上初唐

  • 卷一·王明清

    挥麈后录馀话●卷一○帝王自有真永昌陵卜吉,命司天监苗昌裔往相地西洛。既覆土,昌裔引董役内侍王继恩登山颠,周览形势,谓继恩云:“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断恩默识之。太宗大渐,继恩乃与参知

  •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佚名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九月初六日,往征明国锦州一带和硕豫亲王,遣纳穆、苏巴、赖赛,携自锦州城逃出汉人门二前来报信。是日,恩特木率八家各一人,往迎前去鄂木布楚虎尔处贸易之胡来色、诺木图二人。是日,拜赛自鄂木布楚虎

  •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佚名

    二七六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请准郭祚炽在额外校对上効力行走折乾隆四十年七月初三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奏明请旨事。乾隆四十年六月二十九日,据四库全书处分校 原任太常寺典簿郭祚炽呈称:窃炽于乾隆三十八年闰三

  • 周处传·房玄龄

    周处字子隐,义兴陽羡人。父亲周鲂,吴国鄱陽太守。周处少时死了父亲,还没到二十岁,就臂力过人,好骑马驱驰田猎,不修小节,纵情肆欲,州里乡曲的人以他为祸患。周处自己也知道为人所厌恶,便十分感慨,有改过砥砺自己的志向,对父老说:“

  • 王绂传·张廷玉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于诗歌,喜书法,所画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因犯法而罚戍朔州。永乐初,被推荐,以其善书法而供职文渊阁。此后,任中书舍人。绂在未做官之前,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于九龙山,自号“九龙山人”。对于书法

  • ●皇朝通典卷三十四·佚名

    職官十二 ○職官十二 司道 府州 州縣 △司道【布政使 按察使 守道 巡道 布政使司經厯 理問 都事 照磨 庫大使倉大使 按察使司經歷 知事 照磨 司獄各道庫大使 倉大使】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直隸山東山西河

  • 公冶长篇·孔子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子贡问曰

  • 中庸章句序·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中庸章句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去声】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朱子曰曽子学于孔子而得其传子思又学于曽子而得其所传于孔子者既而惧夫传之久逺而或失其真也于是作

  • 卷四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周官义疏卷四十二考工记之三画缋之事杂五色【画胡卦反缋胡对反】正义贾氏公彦曰画缋并言者画是縂语以其缋绣皆须画之缋则据对方而言东方已下是也六方有六色但玄与黑二者大同故云五也 王氏昭禹曰模成

  • 第20章·老子

    【原文】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2)!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3)。我独泊兮,其未兆(4)。沌沌兮(5),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6)。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一·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原夫法身虚应。浃有岸以瓢形。妙智潜通。极无边而照象。至真明理。即事而能理。旋超视听之外。冥权会事。即理而能事。迥架筌蹄之表。故得莲华藏界悬日月以临照。菩提树王开甘露而济之。千华千百亿

  • 卷之四十·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四十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博山来禅师法嗣 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誾禅师 本郡上饶傅氏子。父丧早。八岁辞母。依景德传出家。传矜师体羸。令顶礼大士号。一夜获大士摩顶

  • 卷一·徐昌治

    道高僧摘要卷一武原居士 徐昌治觐周父 编辑释摄摩腾本中天竺人。善解大小乘经。常游化为任。昔经往天竺附庸小国。讲金光明经。会敌国侵境。腾唯曰。经云能说此法。为地神所护。使所居安乐。今锋镝方始。曾是为益乎

  • 卷第三十·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五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五洞山价嗣) 僧问世间什么物最贵。山曰死猫儿头最贵。曰为什么死猫儿头最贵。山曰无人着价。 天童觉云。曹山物货不入行市。仔细看来

  • 民国语文:八十堂大师国文课·胡适

    作者胡适。该书主要收集民国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来熏陶国民人文精神和呈现现代汉语之美。在所有教育科目里,语文是最基础的必修科目,起到培养基础语言文字能力和熏陶国民人文精神的作用。语文一科民国时期称为“国文”,当